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205、曹操杀崔琰暴露奸雄面目

人,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青年时期的曹操,意气风发,立志做个能臣良将,报效国家;壮年时期的曹操,胸怀天下,四处征战,力图恢复国家统一;晚年时期的曹操,却是位高权重,私欲膨胀,一心攫取最高权力和最高地位。

曹操在晚年的时候,奸诈暴虐,疑心很重,凡是对他不利的人,他都要设法除掉,崔琰和毛玠,就是这样的牺牲品。

《三国志》记载,崔琰是河北故城人,他性格朴实,不善言谈,钻研儒学,学问高深,很有名气。

袁绍占据冀州以后,广招人才,征召崔琰为下属。崔琰见袁绍士兵专横暴虐,挖坟掘墓,便劝谏袁绍予以制止,又建议袁绍掩埋荒野中的尸骸,以收取人心。袁绍听从了,并提升了崔琰的官职。

汉献帝迁都许县以后,崔琰建议袁绍尊奉天子,向汉献帝进贡述职,袁绍却没有听从。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都想得到崔琰的帮助。崔琰坚决拒绝,因而被关进监狱,幸被朋友相救,才免于一死。

公元205年,曹操消灭了袁氏势力,占据了冀州。曹操听说了崔琰的名声,让他担任了别驾从事的官职。从此以后,崔琰就跟随了曹操,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曹操对崔琰很信任。

有一天,曹操十分得意地说:“冀州是个大州,昨天核查户籍,可以征集三十万兵。”众宾客都向曹操贺喜,唯有崔琰冷冷地说:“如今天下分崩,国家分裂,百姓尸骨遍野。您占了冀州,不是首先施仁政,救民于水火之中,反而计算甲兵多少,认为它是头等大事,这难道是冀州百姓对您所期望的吗?”

此言一出,众宾客全都吓得伏在地上,脸色大变。此时,曹操正值壮年,志在天下,所以,尽管崔琰说得很难听,曹操仍然能够赔着笑脸,向崔琰道歉,表示听从他的意见。此时的曹操,还是一位英雄。

公元206年,曹操率兵攻取并州,让曹丕镇守大本营邺城。曹操知道崔琰敢于直谏,特地留下崔琰辅佐曹丕。曹丕喜欢骑马射猎,如今父亲不在身边,无人约束,他便换上猎装,骑上快马,频频外出打猎。

崔琰见了,直言规劝,讲了一通历史上周文王的事迹,告诫曹丕以国家社稷为重,切不可玩物丧志。曹丕也是胸怀天下之人,恭恭敬敬地接受了崔琰的批评,并烧掉猎具,抛弃猎服,表示悔改之决心。

崔琰是位正人君子,心地坦荡,秉性耿直,文武全才,威望很高。曹操当了丞相之后,任命崔琰担任东西曹椽属征事,那是个负责选拔官吏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十分重要。

曹操对崔琰说:“您有伯夷的风范,有史鱼的刚直,贪婪的人因仰慕您的名声而会变得清廉,壮士因崇拜您会更加勉励自己,您可以称得上是时代表率,所以让您担任这个职务。”崔琰不负所望,秉公行事,为曹操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崔琰公平正直,不循私情。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私人关系密切。曹植与曹丕争夺太子,曹操犹豫不决,便用密封的信函征求官员们的意见。官员们都用密函回复曹操,只有崔琰不密封,公开答复,表示坚决支持曹丕当太子。曹操赞赏崔琰的公正坦荡,晋升他为中尉。

崔琰在识别人才上很有眼光,他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是朋友,曾经对司马朗说:“您弟弟处事果断,英姿不凡,日后必成大事,不是您能比得上的。”当时,司马朗已是名士,而司马懿还很年轻,没有名气,所以司马朗不以为然。后来事实证明,崔琰果然看得很准。

崔琰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眉清目秀,胡须长四尺,长得特别有威严。《世说新语》说,有一次,曹操会见匈奴使者,感觉自己长得不够高大,便让崔琰假装自己,曹操在旁边扮作侍卫。

接见完毕以后,曹操派人去见匈奴使者,问他对魏王是什么印象?匈奴使者说,魏王气度非凡,但却比不上旁边的那个侍卫,那个侍卫才是真英雄。《世说新语》是小说,不必当真,但崔琰长得漂亮威严,却是真的。

崔琰尽心竭力为曹操效力,但曹操在晚年的时候,野心不断膨胀,危害到汉室,崔琰便与他貌合神离了。《三国演义》把崔琰写成了反对曹操称王的勇士,大骂曹操是欺君奸贼,被曹操下令杖杀于狱中,这是虚构的,史书并无记载。但从曹操后来对崔琰的态度来看,崔琰应该是不赞成曹操进位当魏王的。

公元216年,曹操不顾许多人的反对,执意当上了魏王。大臣杨训为了巴结曹操,上表盛赞曹操的功绩,充满了谄媚之词。很多人都讥笑杨训,说他马屁拍得太响了。

杨训是崔琰推荐的,崔琰心中不安,就从杨训那里要来表文草稿看,然后给杨训写了一封信,信的原文是:“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意思是说,看了表文,很好嘛,时势啊时势,会有变化的。

崔琰的这封信,字数很少,意思表达得也不是很清楚。曹操知道以后,却大为恼怒,认为崔琰怀有二心,在等待时局变化,于是免去崔琰官职,罚他去做苦工。崔琰也不争辩申诉,谈笑自如,照样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曹操更加恼恨,竟然下令将崔琰赐死了。

表面上看,崔琰之死,是因为一件小事,实际上,是他与曹操在政见上发生了根本性分歧。曹操为了登上权力高峰,必然要铲除异已,扫除一切障碍。为此,曹操已经杀了名士孔融、娄圭等人,他的第一谋士荀彧也忧郁而死,曹操并不在乎多杀一个崔琰。此时的曹操,已经变成一个奸雄了。

然而,崔琰毕竟为他立了很多功劳,又是天下闻名的忠义之士,杀了崔琰,也使曹操背上了千古骂名。有的学者认为,曹操诛杀崔琰,使得他的奸雄面目暴露无遗。依笔者看来,曹操这是得不偿失啊!

崔琰是半途跟随曹操的,两人的感情不是很深厚,可是,毛玠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之一,而且立有大功,曹操照样把他囚禁起来,显示了曹操的薄情寡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崔琰之死
历史演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原著??[清]毛宗岗?评改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因为一句话,曹操杀死了他,全天下人都为他落泪
他是清河崔氏的奠基人,三国最冤枉的人,因卷入夺嫡斗争而死
曹操的替身,风流名士却被曹操用下流手法杀掉
鬼谷子识人用人方法,古往今来从未淘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