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5年授衔,职务为军长的开国上将仅有两人,为何能得如此优待?

1955年授勋时,总共授予了55位将军上将军衔。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正兵团级别的将军才能成为上将,然而在这55人中,有两人仅仅是军长而已。实际上,军长这个级别的军官只能是中将或少将军衔。这两位“上将军长”分别是董其武和陈明仁,为什么他们两人如此特殊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的原因。

董其武将军,1899年出生于山西河津县的一个农户家庭。1919年,20岁的董其武赴太原考入军校,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在北伐战争期间,董其武就已经担任营长职位,指挥战斗的能力也逐渐被锻炼出来。

1928年,董其武加入国民党,并成为傅作义麾下的一员参加了中原混战。九一八事变过后,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影响下,国民党军放弃了东北及冀东大部分地区。然而董其武却积极北上抗日,率领部队参加长城抗战。成为最早一批主动抗日的国民党人。抗日战争结束后,董其武担任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

解放战争打响后,董其武审时度势,毅然率领绥远军民弃暗投明,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当中。为解决国共两党冲突提供了“绥远方案”。建国后,我党没有辜负董其武的付出,仍将他任命为绥远人民主席和第23兵团司令员,并让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由此可见我党领导人用人不疑的品质。

陈明仁将军,1903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市的一个富农家庭,从小接触教育。长大后在当地小学堂教书,然而陈明仁并不满足于此。1924年,21岁的陈明仁不顾家里人反对,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一期生。

北伐战争期间,他作战勇武。在攻打惠州时亲率敢死队登上城楼,战争结束后,时任总指挥的蒋介石亲自率领全体官兵向他鸣枪致敬,还把他直接提拔成营长。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率领的2师在九江会战,武汉会战立下战功,他所率领的队伍击毙击伤的敌军占日军总阵亡人数的一半。

但是因为顶撞老蒋,陈明仁被降级。解放战争时期,陈明仁先被调往东北与我军作战,由于国民党内部有人污蔑陈明仁,蒋介石大怒,给了陈明仁一个闲职。从此,陈明仁思想开始转变,并逐渐疏远国军方面。

1949年二月,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长沙和平解放。建国前夕,毛主席在北京亲自接待他,并让他继续担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四野第21团司令员的职务。主席对他说:“人家起义都提条件,那我们还好办,你不提条件,我们难办喽!”

由此可见,两位将军都是解放战争时期起义投靠我军的,虽然他们军职较低,但是战斗能力十分出色。随着国内国外的仗都打完了,裁军也是迫在眉睫。然而毛主席考虑到这两个起义将领的出身,仍然把他们留在军中各任军长,满足了他们希望带兵的意愿。看似军职不大,但是待遇和生活水平与其他军长还是有所不同的。

把两人授为上将还有一个原因,虽然两人在国军中的军职都不高,但是他们起义后在我军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这让瓦解国民党内部人心起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1974年,陈明仁将军病逝于北京,享年71岁。而董其武将军年逾80仍然积极入党,终于在1980年以81岁高龄入党,可见他对我党的一片真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5年2位兵团司令降职军长,本该授少将衔,毛主席:必须是上将
1955年授衔时三位上将来自国军起义过来的
1955年授衔前,这两人刚被降职当了军长,主席为何说:仍授予上将
1955年在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其中都有谁?
陈明仁率领部队起义,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他的子女如今怎样了?
52年原兵团司令降为军长,3年后本应授少将,毛主席:必须是上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