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浦安修晚年后悔离开彭德怀:他不吃分手梨是对的,我吃错了分手梨

彭德怀的革命生涯波澜壮阔,自从踏上了这条路后,他也渐渐凭借着过人的天赋成为了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

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帅中,他的功勋并无多少人能够超越,而他的感情,始终不太顺利。

最后一段婚恋悲歌

彭德怀有过青梅竹马,也有过一段令人难过的感情。

第一任妻子刘坤模还去延安找过彭德怀,遗憾的是,这之前发生了很多事情。

当年彭德怀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后,刘坤模一直苦苦等待彭德怀回来,可彭德怀在1931年给她写了一封信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因为,那之后的彭德怀经历了长征,翻过了雪山又踏过了草地,延安也被敌人封锁的像铁桶一般,根本无法和外界联系。

一直到抗日年间,国共合作后,很多记者来到了延安,其中还不乏一些外国记者,彭德怀的名字,开始名震中外。

这段时间里,刘坤模迫于生计,只好和别人成了婚,闻讯来到延安后,她更是泪如雨下,对彭德怀说:“我这也是走投无路呀!”

彭德怀思考了一番,既然已经嫁给别人了,如此就好。

他对刘坤模说:“我们的夫妻关系已经结束了,你也不用哭了,我对不起你,这件事不怪你,不再是夫妻了,还可以是革命同志,你还是回到孩子的身边去吧。”

这次,刘坤模渐渐感受到了自己和彭德怀的思想境界已经拉开了极大的差距,她也坚定了下来:自己也要参加革命队伍。

在这之后,刘坤模离开了那个已经结婚的丈夫,还进入了抗大学习,保持着忠心为党工作了很多年。

而彭德怀在这件事之后,就一直保持着单身,这也和受了情伤有关。

1938年,彭德怀已经40岁了,他也说不会再娶。

抗日战争的紧迫,也让毛主席以及其他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彭德怀的婚事问题,秋天,彭德怀刚从前线回来,毛主席就喊住了他:“老彭啊,今天我们都放松点。”

彭德怀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毛主席就接着说:“什么时候才能吃你的喜糖呀,八路军的将领,还有哪个是没有成家的呀?”

当时,彭德怀已是八路军副总司令,有很多女革命青年相中了他,甚至还有女记者都曾对他表达过爱意,可彭德怀始终不为所动。

看着这样的状况,那些彭德怀的老部下都有点着急了,还好,他们发现了一个合适的“红娘”,那就是陈赓

陈赓连忙分析了一下,他发现彭德怀除了研究打仗和工作,其他的事情压根都不怎么考虑。

按照延安军民的评价,都说浦安修是一个屈指可数的才子佳人。

当年10月10日,两人在延安的窑洞里结婚,这是彭德怀的第二次婚姻,让他渐渐从上一段婚姻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之后,浦安修先是去了中央组织部妇女科工作,随后又被分配到了八路军总部,和彭德怀在一起。

随着抗日战争渐渐进入了艰苦阶段,特别是1942年,日寇更是频繁封锁和“扫荡”,使得根据地的人民的生活陷入了困顿当中。

浦安修始终默默陪伴在一旁,陪他度过最为困难的一段日子。

他们婚后的生活大多数时间充满着和谐和幸福,可有的时候也会有矛盾。

有一次在太行山上,彭德怀要求浦安修自己背着包去工作地点,可是浦安修却说,害怕在山沟里遇到野兽,希望彭德怀能派战士送她一下。

可彭德怀笑着说:“以后你自己有警卫员了,自然有人送你。”

浦安修当时就委屈地哭了起来,她还“发誓”以后再也不来了。

最后,还是彭德怀亲自将她接了回来。

在接下来的很多年时间里,彭德怀身上始终肩负着重要任务,妻子浦安修也有自己的工作,没办法时时刻刻陪伴在彭德怀的身边。

在结婚的20年时间里,只有一次,还是因为浦安修生了重病,彭德怀才获准和她共同生活了一个月时间。

作为战功赫赫的“彭老总”,他和浦安修真正的家一直到解放后才有,还是在西安。

那是西北军政委员会的一间小屋子,彭德怀偶尔才能回来住上一次,夫妻俩望着革命的果实,也知道这也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待着彭德怀。

果不其然,彭德怀又“失踪”了。

那会,浦安修送丈夫于1950年10月4日离开了西安,过了整整一个月都没得到丈夫的消息,然后她才在无意中发现,丈夫早已率军征战朝鲜,并已取得第一个阶段战役的胜利。

1959年,彭德怀的家从中南海搬到了北京西郊,而浦安修去了北师大的宿舍,那会的她,也是学校的党委副书记。

从那之后,两人就开始了分居。

浦安修的遗憾事

那会,浦安修在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她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以泪洗面。

夫妻俩仅有的见面,都会陷入争吵之中,这种情况,几乎每次都是。

不过,两人争吵的内容,并不是关于感情,而是关乎着国家的事情。

两人总是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能见一面,彭德怀性格火爆,浦安修总想着好好谈,然后又不了了之结束,这样的生活,让浦安修感觉到了困倦。

1962年9月的一天,彭德怀在家中的卧室里面找书,却发现浦安修的一个专用的书柜中已经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甚至,连她的生活用品都被带走了。

或许,是时候让她选择,是否要说再见了。

浦安修已经在挣扎中开始迈向选择,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离婚也是无奈之举。

她将离婚报告交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党委去,她还是没勇气和彭德怀提出,想到这么多年的感情若是彻底离散,她更是于心不忍,只能让彭德怀的侄女去帮忙,也算是权宜之计。

浦安修单方面的离婚报告来到了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仁这里,刘仁无法决策,交给了杨尚昆,杨尚昆又上交到邓小平这里,邓小平也只好写下: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

10月下旬一个周天的下午,浦安修回家之后,彭德怀比较冷静,夫妻俩也难得这么心平气和地说上一次话。

在一旁的,还有彭德怀的知己杨献珍。

坐在桌子旁边的彭德怀削了一个梨子,把梨子还专门切成了两半。

他将梨子推到了浦安修的面前,对她说:“中国人对夫妻吃梨是忌讳的,梨的谐音是'离’,分梨者,分离也。”

杨献珍也有点惊讶,连忙问道:“你这是要干什么呀?彭老弟!”

彭德怀也缓缓解释说:“我同意离婚,但不吃梨,我内心是不愿意分手的,安修,你要相信我,你就不吃梨,否则,你就痛痛快快吃掉你的那一半梨子,从此之后,我们就一刀两断。”

浦安修再度陷入了痛苦的挣扎当中,她思索了很久,还是抓起了一片梨。

一旁的杨献珍万分着急,他连忙劝道:“安修,你别吃!”

浦安修看了看两人,还是选择将梨子给吃了下去。

吃完后,她非常痛苦地对二人说:“你们的话语,正在撕咬着我的内心,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场面了。”

落着泪,浦安修把梨吃了,她也不想让事情走到这一步,可当时的情况,也让她没有办法。

彭德怀没有吃梨,将另外一半狠狠摔在了地上。

从此,就此别过。

后来到了1965年,彭德怀被调到成都任职,他希望走之前能够和浦安修见一面。

浦安修虽吃了梨,可二者患难与共这么多年,哪能是说散就散的。

浦安修果然赶到,对彭德怀说:“你到那边工作安顿好了以后,我会去看你。”

从此,浦安修再也没有接近过彭德怀。也是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耽搁了。

1974年9月的一天,有两人来到了北师大找到浦安修,对她说:“彭德怀重病住院,你是否要去看他,由你自己去决定。”

浦安修急切地问:“他的情况怎么样?”

得到的答复仅仅只有两个字:病危。

自从浦安修吃梨了之后,就一直没能安下心来,她隐隐感觉到始终有“雾霾”笼罩,可又不知如何是好。

这下,又得到了彭德怀病危的消息,她还是忍住了巨大的悲痛,她心目中的“彭总”那么高大,她又怎么忍心去看如今他病中憔悴的模样。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78年。

杨献珍从外地返回了北京,也正好能有就会参加了彭德怀同志的追悼会。

浦安修赶到北见到了杨献珍,她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彭德怀是对的,他坚决不吃分手梨的决定是对的,而我,吃错了分手梨。”

在浦安修的心中,这个婚已经离了,她和彭德怀以吃梨的方式决定的。

她深深感到自责,可若再回到当年,又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可是,浦安修并没有和彭德怀去法院正式解除夫妻关系。

中央领导认为,浦安修仍然是彭德怀的妻子,并推选她为全国政协常委。

可面对这一切,浦安修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她为了告慰彭德怀的在天之灵,也为减轻自己的痛苦,将晚年的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整理彭德怀的生前著作。

有了浦安修的工作,很多关于彭德怀的资料被整理出来。

此外,浦安修还希望利用她的有生之年,做一些彭德怀此前未能做成的事情,特别是对他的家乡。

1979年,浦安修在彭起超的陪同下,第一次来到了乌石,瞻仰故居。

家乡人民都非常相信彭德怀,听闻彭德怀的亲人来了,都纷纷赶来。

浦安修对乌石的乡亲们说:“我这次回来,也是为了履行彭总的遗愿,1961年的时候,彭总就曾回来调查,他说是回来当社员的,他在北京的时候,也连续三年向生产队投了资,后来投资就断了,我把这1000元补交给队里。”

乡亲们都非常激动,他们心目当中的彭老总从来没有忘记他们。

后来,浦安修又来到了乌石学校,对校长说:“1961年,彭总曾对我说过,这所学校是要修整或重建的,我这次也从彭总补发的工资当中捐出1万元,再请地方政府补一些资金,修建一所新的学校,这样也能了了彭总的夙愿。”

仅仅2年的时间,一座占地70000平米的新校舍出现在乌石,附近的孩子都开始前往这所学校读书。

乌石镇,一直都以彭德怀为骄傲,看着浦安修忙前忙后,大家也非常欣慰。

1982年,有湘潭县的干部向邓小平写信,希望他为彭德怀故居题字,很快,“彭德怀同志故居”这7个大字就被送了过来。

彭德怀两个弟弟的合葬墓也很快到位,是王震将军为烈士墓碑题的字。

1987年,乌石又来了一位稀客,那便是已经77岁高龄的刘坤模,她是彭德怀的第一任夫人。

在彭德怀的影响下,她的人生也充满了干劲,老人来到了多年前居住的故居,看着她和彭德怀曾一同生活过的房间。

乡亲们都了解这段历史,希望刘坤模老人能为陈列室题词。

她写下了:横刀不见人,乌石缅雄风;华夏开新宇,更念大将军。

1988年10月是彭德怀90周年的诞辰,为了纪念这位元帅,彭德怀半身雕像在乌石揭幕,爱国华侨陈成福先生专门从新加坡赶回来,雕像正是他捐的。

望着雕像,他感慨地说:“彭德怀元帅对国家和人民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光明磊落的精神境界,都让我肃然起敬。”

而彭德怀家乡的民众,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彭德怀纪念馆,最终,这项请求在1994年被中央宣传部批准。

而浦安修始终生前的日子里,始终都在为彭德怀的事情而忙碌,她想要做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彭德怀。

在她的努力下,《彭德怀自述》出版,她依旧将这部分稿费捐给了彭德怀的家乡,用于建设校舍和购买图书,还有一部分被卷到了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当中。

忙碌的晚年生活,她总是不知疲惫,那是因为她一直对彭德怀有着深深的愧疚。

最终,浦安修于1991年5月2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遗憾的是,她本人并未看到《彭德怀传》的出版。

1993年,50万字的作为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的《彭德怀传》问世,在“后记”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对彭老总一生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之后,我们深信他将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一颗不灭的巨星;将是一个永远使人敬仰、为人传颂的英雄;也将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永远引起探究的历史人物;我们为自身条件所限未能鲜明地再现这位人们喜爱的英雄无畏、刚正不阿的彭大将军而歉疚;我们也相信这仅仅是第一部《彭德怀传》,后来者将会以更高更广的历史视野写出一部又一部更透辟、更深蕴丰满的《彭德怀传》来。”


参考

彭德怀的三曲婚恋悲歌 刘小梅;梁贤之; 党史天地

浦安修最后的牵挂 征里 纵横

彭德怀的“离婚” 光明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9年中央补发彭老总补贴,48000元却给前妻,浦安修如何分配?
1978年,中央为彭德怀开追悼会,妻子浦安修要参加,遭彭侄女反对
【湘潭】彭德怀故居
1979年,景希珍收到浦安修给的3000元钱,得知彭总遗言后泣不成声
中国十大不败战将排行:没想到此人也能上榜
彭德怀蒙冤落难,浦安修却要离婚,两人进行了一个特别的离婚仪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