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前的德意志第三帝国舰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英、美、日、法四国瓜分了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舰德国选择了自沉)

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海军的规模不得超过1.5万人,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最后,德国仅保留了八艘老式战列舰,数艘老式巡洋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

1920年,英国允许德国建造一艘不超过6000吨级的巡洋舰以替换旧舰。德国抓住机会,建造了1艘“埃姆登”号轻巡洋舰,1艘“莱比锡”号轻型巡洋舰,3艘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

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中允许德国建造排水量不超过1万吨、装备280毫米口径舰炮的军舰以替换旧战列舰。1929年2月,德国开始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首舰“德意志”号于1933年4月完工;2号舰"舍尔海军上将”号于1934年11月完工;3号舰“格拉夫.施佩伯爵”号于1936年1月完工。

1933年3月希特勒上台,开始大力扩充军备。1934年后,德国共建造了16艘Z1型和6艘Z17型舰队驱逐舰;6艘“1923年型”、6艘“1924年型”、12艘“1935年型”大型鱼雷艇。

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正式签订。德国水面舰只总吨位和潜艇总吨位被限制在英国的35%和45%。实际上德国凭此协定得到了大规模造舰的许可证。(当时的德国海军总吨位不足11万吨,英国海军总吨位超过120万吨)

1935年7月,重型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14000吨,安装4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到1939年4月29日建成服役;2号舰“布吕歇尔”号于1939年9月20日建成服役。

1935年6月,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开始建造,共建造两艘“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诺”号。“格耐森诺”于1938年5月建成,“沙恩霍斯特”号重新设计了舰首,拖到1939年1月才建成。该级舰安装3座三联装28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达到32节。

1936年7月大型战列舰“俾斯麦”号开工建造,4个月后其姐妹舰“提尔比兹”号也开工建造。“俾斯麦”号满载排水量49100吨,最大航速30节;“提尔比兹”号满载排水量48800吨,最大航速31节。两舰全长均为241米,舷宽为36米,安装4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俾斯麦级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战舰。

1939年1月德国还通过了大规模造舰的“Z”计划。核心是建造 6艘H级战列舰,设计排水量55400吨、长度接近266米、航速30节,安装4座双联装403毫米主炮;建造3艘O级战列巡洋舰,设计排水量30500吨、安装3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建造12艘P级远程袭击舰,设计排水量23700吨,安装2座三联装280毫米主炮;还计划建造2艘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设计排水量2万吨以上,载机40架左右。中小型舰艇包括:第4、5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排水量8000吨的M 级轻巡洋舰;一大批驱逐舰和驱逐领舰以及267艘各型潜艇。如果计划完成,德国海军总吨位将超过105万吨,规模直逼英国。

然而1939年9月二战爆发,“Z”计划最终被搁置。德国海军就像一艘还没有装备完整的战舰,不得不提前驶向远洋,参加一场难以取胜的较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德国海军主力战舰大展示
德国海军一战后和二战期间的万吨级的战舰一德意志级装甲舰
大西洋上的十一条好汉
一发入魂,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德国海军的根基,舰队法案。
真正“永不沉没的战舰”——俾斯麦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