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谍影重重:U-2高空侦察机在前苏联被击落的幕后真相(下)

196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祝游行,这一天距离苏、美、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全世界都希望这次会议能够使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

这天凌晨,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巴基斯坦白沙瓦机场一片宁静。

5时20分,飞行员鲍尔斯身着特种飞行服爬进T300号U-2高空侦察机,5时40分,飞机腾空而起。

按照指令,这次U-2高空侦察机飞行路线是:咸海—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基洛夫—阿尔汗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

侦察的重点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苏联正在建设洲际导弹发射基地。

飞行了大约一个半小时,鲍尔斯已到达咸海东南上空,他看到了咸海以东约20公里处的丘拉坦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场后,打开照相机,进行拍照。

云层时合时分,飞行3小时后,他来到车里雅宾斯克以南数十公里处,云层消失了,左方出现一片乌拉尔山景,山头白雪盖顶,两侧田野翠绿,这里正是春天。

鲍尔斯把在这里发现的机场、油库、大建筑群等一一标在地图上,此时,飞行已经持续4个小时,乌拉尔地区重要工业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开始他的映入眼帘,鲍尔斯又是一番紧张的拍照。

实际上,U-2侦察机刚一进入苏联领空,立即被苏联防空部队雷达网发现,并严密地监视着。

在莫斯科苏联国家空防指挥中心,空防司令比留佐夫站在大会议桌后,面对着一幅苏联地图。

一名上校举着飞机模型在地图上不停变换方位,每隔几分钟,他就向比留佐夫汇报入侵飞机的方位、速度和高度,比留佐夫左边站着空防航空司令萨维茨基等人,一群军官围在他们四周。

在一阵刺耳的警报声中,一架架米格歼击机呼啸着驶上天空,一枚枚萨姆型地空导弹也高高地昂起了头。

接到战斗警报,苏联防空军歼击航空兵某部副大队长鲍里斯.阿依瓦江大尉和飞行员谢尔盖.萨弗洛诺夫上尉驾驶着两架米格-19歼击机,迎着晨风双双起飞。

这时,已是7时03分,他们起飞后,在地面指挥员的引导下,迅速向U-2侦察机靠近。

望着后下方追来的米格-19歼击机,鲍尔斯吃了一惊,苏联人的飞机怎么能飞这么高?

他连忙拉动操纵杆加大油门,驾机向上爬行,鲍尔斯心中掠过一层阴影,觉得今天不大吉利。

他把飞机上升到20000米高空,好不容易把米格-19甩掉,按预定的航线寻找目标、侦察、照相、录音。

眼见U-2飞得越来越高,米格-19飞不上去,阿依瓦江大尉他们只好遗憾地降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科利佐沃机场,并迅速加好油,等待再次起飞拦截的命令。

8时43分,等候已久的阿依瓦江大尉和萨弗洛诺夫上尉再次受命起飞,继续拦截U-2飞机,可是这次,他们在空中转了几圈,连U-2的影子也没有发现。

U-2侦察机进入秋塔拉姆地区,部署在这里的苏联三个导弹营中的两个已进入战斗状态。

眼看来犯飞机已接近导弹的射程距离,地面引导雷达一刻不停地密切跟踪这个不速之客。而U-2飞机却突然掉转机头,慢慢地向北飞去,然后往西,直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驻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几个导弹营也正在严阵以待,在歼击机起飞拦截U-2的同时,部署在这里的防空导弹团也接到了战斗命令,团参谋长沃罗诺夫少校此时正代理导弹营营长的职务,指挥作战。

鲍尔斯驾着U-2侦察机刚进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被该营搜索雷达发现,制导军官和导弹操纵员牢牢锁定目标。

沃罗诺夫少校一声令下,应该是3枚导弹直插云天,飞向U-2侦察机,可是,只有一枚导弹射向预定目标,其余两枚导弹没有动静。

工程师们赶忙进行了紧急检修,发现原来制导室正处在导弹发射架与U-2侦察机之间,三点成一线,发射角为零,这两枚导弹肯定发射不出去。

那么,正在朝目标飞去的唯一的一枚导弹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时间不长,空中出现一团火花,几秒钟后,传来一阵低沉的爆炸声。此时正是莫斯科时间上午8点57分。

在雷达上观察,目标迅速从屏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雪斑”。

但是,沃罗诺夫和他的部下没有意识到导弹已击中U-2侦察机,因为此时导弹营指挥所的雷达屏幕上目标与干扰交织在一起。

沃罗诺夫营的制导军官将绿色的“雪斑”误认为是敌人施放的金属箔条,进行干扰以躲避导弹攻击,营长同意了他的判断。

而实际上,此时的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是飞机碎片的回波。几分钟后,沃罗诺夫才意识到敌机可能已被击中,因为屏幕上的小碎点消失了。

与此同时,沃罗诺夫附近的另一个导弹营也朝着爆炸的U-2侦察机发射了3枚导弹。

但这次,导弹并没有击中U-2侦察机,而是在它尾部后面爆炸,四处飞扬的弹片击中了U-2侦察机,U-2开始摇晃起来,长长的机翼折断、分裂,随后慢慢四处飘散。

当然,U-2飞行员是看不到这一切的,鲍尔斯正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寻找新型火箭基地时,突然机身一震,他回头一看,机尾冒出黄色火花,接着发动机熄火,飞机向下坠落。

鲍尔斯心里一沉,飞机急速下坠,难道是发动机爆炸?在他的思维中,苏联人的炮火是打不着飞机的。

他并不知道高度仪被做了手脚,自己的实际飞行高度远远低于20000米。但鲍尔斯来不及多想,向挪威布德机场发出“小狗68”的紧急呼号。

为了逃生,鲍尔斯决定弃机跳伞,U-2侦察机上安装了弹射跳伞装置,并有一个定时爆破装置与其相连。飞行员只要一按电钮,弹射装置就可将飞行员弹出,当飞行员弹射70秒后,飞机会启动自毁系统炸毁,从而销毁飞机上一切间谍活动的证据。

鲍尔斯凭着自己多年的飞行经验猜测,这个定时装置很可能是个骗人的把戏:

哄着你弹射跳伞,同时引爆身后的炸药,达到毁机杀人灭口的目的。

到那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政府官员便可面对记者信誓旦旦地让上帝作证,他们什么都没有干,把间谍活动赖得一干二净。

所以,他这次跳伞,没有按上司规定的操作程序使用跳伞装置,而是甘冒风险用手打开座舱盖,用自身的力量从急速下坠的飞机中翻滚而出,再拉开降落伞。

这一决定的后果是,使得苏联人在地面上找到了U-2较完整的残骸。沃罗诺夫最先看见美国人的降落伞,他命令部下赶紧奔向飞行员着陆地点。

这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很不愉快:两架米格-19歼击机仍在继续执行搜索和攻击目标的任务,在一次次的盘旋飞行后,长机阿依瓦江和僚机萨弗罗诺夫失去了联系。

这时,前面说过的另一个,由舒加耶夫少校指挥的的导弹营也加入战斗,目标观察员发现一个标高为11000米的目标,认为这正是敌机,报告以后,索罗多夫尼科夫少将亲自下令向目标开火。

在导弹的呼啸声中,萨弗罗诺夫上尉驾驶的米格-19歼击机在自己的国土上被自己的导弹击中,命丧黄泉。

那时他还不满30岁,而长机阿依瓦江在搜索盘旋中,发现晴空中有一块云团,操纵飞机向云团俯冲,幸免于难。

为掩人耳目,苏联方面对防空导弹误击己方歼击机一事守口如瓶。1960年5月,苏联颁布了嘉奖击落间谍飞机有功人员的命令,21人荣获勋章和奖章。

萨弗罗诺夫上尉被授予红旗勋章,但为保密,嘉奖令中删掉了“死后荣获”的字样,直到30年后的1990年,苏联《红星报》才详细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郊区公路上,一位驾车带着朋友去附近村庄度假的司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爆炸声,巨大的响声吓他一大跳,他们停下车,跑出来往空中张望,只见空中散落着一些冒烟的黑点,还有一顶降落伞正徐徐下落。

司机开车朝降落伞着陆点奔去,几分钟后,他们帮飞行员解开了降落伞绳索,他们不知道飞行员身份,问飞行员感觉如何,是否受伤,发生了什么事,但飞行员沉默不语,他们都觉得奇怪。

“你是保加利亚人吗?”司机问,这里的人都知道来自华沙条约国家的飞行员经常在附近机场接受训练,那名飞行员摇了摇头,于是他们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收了他的手枪,让他坐在汽车前座上。

这时,他们当中有个人无意中注意到鲍尔斯手枪上的图案和“USP”,就在汽车仪表盘上的灰尘上写下了“美国”两字,鲍尔斯点了点头。

他们决定把俘获的飞行员交给沃罗诺夫的导弹部队,于是带上他前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鲍尔斯被押到莫斯科后,当即被送到克格勃总部进行审问,开始,他并不打算承认自己的间谍活动,对一些苏联已经知道的问题,比如飞行路线、时间等就如实说出,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普通飞行员,不过是受雇来跑一趟,职责无非是按按开关钮,此外一无所知。

但是,他并未能坚持多久,因为一个细节使他露了馅,有人在桌上鲍尔斯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拣出了一枚带有可致人命的毒药大头针,这个大头针露出马脚,他只得如实招供。

在莫斯科,赫鲁晓夫了解详细情况后,决定跟美国人玩一次捉迷藏的游戏,看看对方会编造些什么谎言再痛加揭露,后发制人,以洗雪多年来的屈辱。

他让外交部发表抗议,只是说苏联边境受到侵犯、敌机已被防空部队击落,至于此事在何处发生、飞行员的命运如何只字不提。

果然不出赫鲁晓夫所料,美国人认为在2万米的高空,飞行员即使从飞机中弹出来也很难存活,而且U-2飞机上有自毁装置,不会有把柄落在苏联人手里。

后来,苏联人抗议了大半天,却拿不出确切的人证物证,美国人更加自信U-2已机毁人亡。

于是,美国务院发表公告称:“5月1日,星期天上午9点左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架从事气象研究的U-2飞机在执行一项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持的气象考察任务时失事。”

随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一步声明说:一架搜集气象资料的飞机在土耳其东南部飞行途中,因驾驶员缺氧失去知觉,误入苏联领空。声明中还添加了一些其他细节。

5月11日,赫鲁晓夫参观U-2飞机残骸,并下令在一家公园里展示这一胜利品,这家公园曾陈列过二战时期缴获的德国武器。

在那里,许多外国记者围着赫鲁晓夫,他愉快地回答了记者们的各种提问,并即兴发表了一场生动的演说。

在莫斯科展览的这架U-2飞机的残骸,外形上看很像滑翔机,机身狭窄,机翼长15米,飞机上的照相、录音机、雷达和无线电都完好无缺。

不久,在最高苏维埃一次全会上,赫鲁晓夫针对美国人对U-2飞机失事的说法进行了一一反驳。

他在会上宣读了鲍尔斯的有关供词,描述了飞机的飞行路线,列举了飞机残骸中发现的各种侦察设备,向众人出示了那些冲洗出来的照片,照片清楚地显示了苏联机场、核武器储备地点和核工厂。

这些照片拍摄质量很高,能看到战斗机在停机坪一字排列开来,油箱和指挥中心大楼也清晰可见。

人赃俱获,毫无准备的美国人陷入极其难堪的境地,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出面承认是他亲自批准这些针对苏联的间谍活动的。

“U-2飞机事件”给苏美关系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问美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是历史上苏联政府首脑第一次赴美访问,意味着美苏之间出现了某种缓和气氛。

根据访问期间双方达成的协议,将于来年5月在巴黎举行苏、美、英、法四大国政府首脑会议,讨论包括西柏林问题在内的各项紧迫的国际问题。同时还约定,此次最高级会晤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应邀访问苏联。

可是,U-2侦察机被击落和鲍尔斯被俘,使美、苏、英、法四强高峰会议流产,中断了原定于6月份举行的苏美裁军会议,艾森豪威尔访苏计划也被取消。

华盛顿一直以为苏联的飞机和火箭根本不可能将2万米以上高空飞行的U-2飞机打下来,但是,苏联人确实做到了,并声称自己拥有神秘的最新式导弹,对美国的侵略行为予以严厉指责。

赫鲁晓夫甚至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要求,把联合国总部迁出美国,东西方“冷战”再起,接着是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几乎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驾驶U-2飞机的美国飞行员鲍尔斯后来在莫斯科受到审判,被判处3年徒刑和7年劳役。

1962年,他与苏联间谍费舍尔作交换,返回了美国。

就这样,20世纪60年代苏美间一场精彩的演出正式降下帷幕,而克格勃作为这一出戏的幕后导演,无疑是最大的成功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格追不上,导弹够不着,一颗小螺丝轻松搞定美国U
发生在U-2被击落后
赫鲁晓夫这手确实够狠:重创美国却不吭声,七天后祭出绝杀
首位2万米高空被击落的飞行员:被控叛国失业潦倒,死后恢复名誉
除了U-2和SR-71,它也有幸看到铁幕最深处。
1960年,苏联用计谋击落美军U2高空侦察机,五年后美国才知晓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