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初汗位之争中,阿里不哥为何败给忽必烈?

众所周知,元朝是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的,但是元朝的建立与以前的朝代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元朝不是由忽必烈一手打下的江山,仅仅是忽必烈在蒙古帝国的基础上确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实际上在忽必烈上位之后,未建立元朝之前,原蒙古帝国有近千万平方公里早已分裂出去,忽必烈继承的基础只有一半多点的原蒙古帝国疆域,而且忽必烈也不是特定的继承人,而是通过竞争才获得的。

并且在夺得大汗之位后,还面临阿里不哥的挑战,所以今天来探究元初汗位之争中,阿里不哥为何败给忽必烈?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原因

1,蒙哥大汗的突然离世

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蒙哥在征伐南宋的途中突然病逝,而因为蒙哥大汗的突然去世,所以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既然大汗没有留下遗嘱,那么继承汗位的可以是“很多人”,这里的很多人包括忽必烈、阿里不哥等蒙哥大汗的兄弟,还有蒙哥大汗的儿子们。

但是蒙哥嫡长子当时已经离世,而活着的嫡幼子年龄太小,至于庶出的儿子们没有什么威望和实力,因而既有继承权又有实力的只是蒙哥的三个弟弟,即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事实上换成任何一个王朝,如果皇帝没有留下明确的旨意,即便有宗法制度存在,但更重要的是看其他有资格竞争皇位之人的军事实力!而忽必烈是三兄弟当中实力最强的,当然其他两位实力也不弱,所以大汗之位就在他们三人之中诞生。

2,蒙古帝国的传位制度

实际上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建立蒙古帝国之后,并没有按照所谓幼子守灶,也没有效仿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由自己钦定继承人,因而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是成吉思汗亲自指定的窝阔台。

但是窝阔台并没有立马继承汗位,因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即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托雷仗着军事实力最强,而提出通过蒙古帝国忽里勒台会议的投票,来决定大汗之位的最终归属。

鉴于托雷的军事能力和军事实力,窝阔台和其他诸部落贵族只能同意,但是因为蒙古帝国疆域太辽阔,加上各地还在对外征伐,这个会议的参与成员一直到两年之后才集结到位,而两年期间由托雷监国,窝阔台不算大汗,只是最终还是被窝阔台胜出!

虽然托雷没有继承汗位,但是让这个忽里勒台会议选举继承人的制度传承了下来,后面贵由大汗死后,蒙哥大汗也是在拔都的支持下通过忽里勒台会议而成功上位的!

因此,蒙古帝国的继承制度没有确定性,说白了只要实力够强可以操控忽里勒台会议选举自己上位。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有军事实力,谁也不会让谁,所以才会爆发争夺之战!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先后自立为汗王

首先,在蒙哥大汗去世之后,远在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收到消息,于是立马就想着让自己登基,但是阿里不哥不可能强行继承汗位,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性,阿里不哥作为留守首都的宗王是有资格通知各地诸王赶回首都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然后选举新的大汗!

因此阿里不哥立马安排信使前往忽必烈与南宋征战的前线,通知忽必烈立马赶回首都参加忽里勒台大会,但是忽必烈直接说自己是奉蒙哥大汗之命征伐南宋,如今蒙古大汗虽然去世,但是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替蒙哥大汗完成目标,所以不能回归首都!

实际上是忽必烈非常清楚自己如果抛弃大军只身回到哈拉和林,等待他的必定是死路一条,而且继续征伐南宋,如果实现这个军事目标,忽必烈的威望将再提高一个层次,届时携开疆拓土之功肯定可以得到更多宗王的支持!

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在后续的几个月之内,忽必烈与南宋的大战一直处于僵持阶段,短时间内无法有大的突破,恰在此时阿里不哥率大军向忽必烈的大后方开平城袭来,于是忽必烈果断放弃进攻南宋,直接带领大军回到开平城,并且在1260年5月忽必烈自行召开忽里勒台大会,选举自己为蒙古帝国大汗。

虽然忽必烈召开了所谓的忽里勒台大会,但是大部分宗王压根没有参加,所以忽必烈的“汗位”继承存在异议。

其次,蒙哥在位时更喜欢阿里不哥,否则不会把蒙古帝国大后方和嫡幼子交给阿里不哥,因而阿里不哥能得到大部分宗王的支持,所以在同一年,阿里不哥在首都哈拉和林宣布自己继承“大汗”之位。

如此一来,让偌大的蒙古帝国形成“两位大汗”的尴尬局面,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兄弟谁也不会让着谁,所以蒙古帝国的内部纷争全面拉开序幕!

元初汗位之争中,阿里不哥为何败给忽必烈

1,无法在军事上战胜忽必烈

作为开创元朝的忽必烈,他的军事才能还是要比阿里不哥要强很多,这个不仅在蒙哥大汗未死之前就已经看出差距,而且还后来的纷争中也看出差距。

例如公元1260年9月,阿里不哥命令浑都海、阿蓝答儿二人南下,准备先拿下关中再攻打忽必烈,因为只有拿下关中地区才能以此为跳板消灭忽必烈所部,但是阿里不哥的战略意图被忽必烈所部击溃,不仅没有拿下关中地区,还让自己的两位大将遭遇死亡!

又例如在公元1261年9月,阿里不哥再一次集结大军向和林发起进攻,但是在昔木土脑儿(今蒙古苏赫巴托省南部)遭遇忽必烈所部,又一次被击败!通过这两次战争,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忽必烈的军事能力和实力都是要在阿里不可之上的。

2 ,笼络人心的本事也不如忽必烈

阿里不哥的想法是通过战争不断地获得各种财富和资源,当获得之后,都是自己花天酒地的享受,经常因为酒后失态而肆意屠杀军民,如此可怕的行为带给身边人不仅仅是恐惧还有人心的远离!

不管是谁也不喜欢跟着这样一位主子,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性命明天是否还会存在,都说伴君如伴虎,但是阿里不哥的所作所为比“虎”还要可怕,因而导致众叛亲离,没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跟随阿里不哥卖命!

而忽必烈在中原地区的驻扎,一直尊重身边之人,获得的财富都会立即分享给麾下将士,他们对忽必烈只有敬重和信任,相信忽必烈能带着自己干一番大事业,也不用每天对自己的生命提心吊胆!因而最后很多阿里不可的麾下将士主动向忽必烈靠拢,一些支持阿里不可的宗王也转向支持忽必烈!

3,旭烈兀对忽必烈的支持

首先,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都是拖雷的儿子,他们都是亲兄弟,前面也提到旭烈兀同样拥有继承权,而且旭烈兀心中同样存在着争夺汗位的想法。

就在蒙哥死后,远在亚非大陆边界的旭烈兀放弃进攻非洲,选择回归蒙古帝国首都争夺汗位,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在旭烈兀离蒙古帝国首都还有极远的距离时,收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同时称大汗的消息,于是旭烈兀决定坐山观虎斗,选择当“渔翁”!

其次,只是旭烈兀没有想到弟弟阿里不哥的能力实在是不行,在两三年的时间里被忽必烈打的节节败退,而忽必烈气势越来越高涨,伴随着军心士气高昂,一切对手只能闻风丧胆!

面对这样的情况,旭烈兀知道自己想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恰在此时忽必烈找到弟弟旭烈兀,向旭烈兀承诺,只要他不插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纷争,就愿意把西亚地区全部让给旭烈兀。

而旭烈兀对这个承诺非常地喜欢,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决定支持忽必烈,这样的结果让阿里不哥雪上加霜,直接进入失败的倒计时!

4,察合台汗国的背叛

蒙古帝国之下有多个汗国,其中一个叫做察合台汗国,这个汗国之前一直被阿里不哥当作战争后勤来源的“冤大头”,进行各种战略物资的强行征收,因而察合台汗国大汗不愿再忍受阿里不哥的征派,于是主动向忽必烈靠拢,并且还杀害阿里不哥派来的使者。

公元1263年,阿里不哥气势汹汹的率军攻打察合台汗国,很快就占领了察合台汗国,但是没有阿里不哥的压制,阿里不哥麾下诸多将士向忽必烈臣服。

其中还包括蒙哥的嫡幼子玉龙答失等诸多宗王都向忽必烈提出投降,导致阿里不哥失去了安稳的大后方,最后在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也选择投降,标志着元初汗位之争中,阿里不哥败给忽必烈!

综上所述,元初汗位之争中,阿里不哥之所以败给忽必烈,其实还是因为两人的理念不同,从阿里不哥的角度就是要当一个不可一世的君王,而忽必烈还要创立一个不朽的王朝!因而两者之间的行事作风完全不同,导致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大汗阿里不哥
庞大的蒙古帝国为何会快速解体?
蒙元帝国-中原攻略与西征(六)
蒙古帝国的分裂是谁造成的?为何忽必烈不阻止?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有多大?今日47个国家,都曾是他的领土
蒙古帝国为什么会分崩离析?南宋表示可以对此事负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