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史6 走向大洋—崛起中的德国海军

- 前言

“德国的目标是获取这样一个地位在欧洲文明范围之外的国家,在那些国家人民的心中,德国的影响力、德国的建造业、德国的经济、德国的产业和德国的才学可以与其他大国平等地进行较量”。这段话出自柏林大学历史学教授德尔布吕克19世纪晚期的一篇论文:【德国为什么要建造军舰?】,字里行间反映了当时德国对海外利益的迫切追求

德国一战时期的海军老照片

- 德国海军——初期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北部毗邻北海和波罗地海,南接阿尔卑斯山,仅仅是海岸线便有1300公里。然而,德国海军不仅实力薄弱,而且地处西欧的一个角落。它的主要作用仅限于本土防御,因此它的活动和作战区域仅限于北部地区,也就是说德国海军的舰艇通常只会在门口的附近打转。

19世纪末,由于工业时代的高速发展,英国不断向海外扩张,占领殖民地,掠夺财富。米字的国旗足迹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统治,方便进行更多的掠夺,英国加强了海军力量的建设。据历史分析,英国当年已经开拓了大片殖民地,单从这份成绩来评估已经是欧洲最具实力的海权霸主了,甚至拥有了一条完整的世界贸易航线

1889年9月,登基仅一年多的威廉二世接受了英国的邀请,率领德国海军部以海军名誉元帅的身份参加盛大的皇家舰艇仪式。望着皇家海军从英格兰南部怀特岛附近的斯皮特黑德海峡迎面驶来的战舰群,这使得威廉二世精挑细选的德国海军战舰显得相形见绌。盛大的仪式强烈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英国皇家海军的霸权让他羡慕不已。

- 德国海军的发展历程

1895年,年轻的威廉二世悍然宣称:“德国是世界强国。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当然,他说这话的时候,很明显并没有考虑到英国人已经统治了这片海域。尽管如此,他还是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庞大的海军。他利用德国与布尔共和国的战争所引发的整个欧洲对英国的敌意,推动建立一支庞大海军的计划。

这一计划,包括德国在非洲以及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迅速扩张同样引起了英国的震惊和不安。俾斯麦时代的德国在海上一直只采取防御姿态,此时的德国海军规模虽远不及英、法、俄等国,甚至可以形容它完全就是一支海防部队,需要依靠沿海掩护,但它确实可以有效地防御重要的海港和港口。不过,它缺乏了在公海航行和作战的能力,无法威胁到其他大国的远洋交通线。

由于德国的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支持,1898年俾斯麦的陆地政策毅然决然转向威廉二世向外扩张的世界政策。国会不但通过了威廉二世的政策,其中还明确指出:“一旦建立起广阔的航线,即使是最伟大的海权帝国也不敢轻易挑战它”,这无疑对英国的地位产生了强烈地刺激。虽然德国并不打算对英国开战,但英国仍然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致使英德关系逐渐紧张

随着德国海军战略的不断调整,新型武器装备的陆续服役,以及海军力量特别是海军作战能力的逐步提高,德国海军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军事行动。由于德国的传统潜艇技术首屈一指,日耳曼军舰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

德国从农业大国迅速转型为工业化超级大国后,海外扩张成为其走向帝国之路的必经之路。1913年,德国率先研制出潜艇用柴油机,成为常规潜艇的模范动力。也正因如此,德国在常规潜艇建造业方面始终保持技术优势,并打造出强大的水下力量。

这也使得它寻求殖民地的野心不可能得到满足,扩张的欲望只会随着实力的膨胀日渐高涨,而且步步为营的发展战略已然难以满足目前利益阶层的需求。

- 威廉二世的海军梦

威廉二世的梦想是让德国成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外领土的世界帝国。可在德国航运的挑战中,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实力将夺取海权作为战斗的主要目标。然而,尽管英国皇家拥有庞大且强悍的海军,但它却不得不守卫为英国带来其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财富的漫长航线。

因此,只要在战争期间切断英国的海上联系,就算得上是取得一半的胜利了。但作为世界航运业的绝对霸主,英国对德国的举动始终冷眼旁观。这是因为与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强国相比,德国的航运还比较薄弱,实在难以威胁到英国的海外殖民利益。此外,虽然德国大力发展海运业,但其海军发展仍相对保守,海防的战略思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此时, 德国对海外殖民地的追求主要还是通过高明的外交手段来实现的。

随着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德国希望在所有领域都能赶上或超过英国。当时,两国海军力量的较量是最明显的标志。英国加大对军舰的改进力度,而德国继续主导船舶工程质量。威廉二世曾经说过:“在将我的海军建设达到与我的军队相同的标准之前,我绝不停息”。

面对这一威胁,英国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德国加强舰队建设对英国海权构成的威胁促使英国议会决心赶上提尔皮茨计划的每一步。

1890年5月起,德国开始建造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与以往的德国铁甲设计理念不同,该战舰着重强化了防御能力,针对公海作战的需求,德国采用了口径更小,射程更远的火炮,将舰队的可塑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类似于英国划时代的帝国力量,这是海军发展史上第一批真正的装甲战舰。

就在德国海军开始走向大洋的同一时间,诞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制海权理论,并随即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海外扩张找到了理论依据。在190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几年里,世界目睹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在此期间,德国的战舰开始壮大起来,准备与俄罗斯和法国进行海上交战。

- 一个重大决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可这时,在应对英国的立场上,他迟疑了,他还没有决定该如何对待英国,是采取强硬路线还是试图和解,德国有点拿不定主意。1913年,英国政府提议双方在一年内停止建造军舰,但德国拒绝了该提议。

但德国对海上的渴望,尤其是建立至少世界第二大海军的计划,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不明智的。威廉二世非常喜欢他的海军和皇位赋予他的这身海军制服。然而,他的帝国却要为他不以为意的世界帝国梦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德国排斥英国海军的作战计划引起了英国的警惕,促使它与法国和俄罗斯结成同盟,以阻挠德国走向欧洲霸权的道路。而其他国家则是静观其变,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来看待德国的崛起,毕竟德国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欧洲维持了100年的平衡

考虑到德国的陆军在欧洲大陆上无人能敌的现状,以及德国政府又希望建立一支同样可怕的海军,这种局面迫使受威胁的国家纷纷联手与其抗衡。随着英国海军的实力不断增强,促使了法国于1904年与英国达成和平协议,解决了两国之间许多挥之不去的冲突矛盾。见此情形,德国于是故意在摩洛哥作为殖民地的领土问题上挑起一场外交危机,试图破坏日益增长的英法友谊。但这一举动反而拉近了两国的距离。1907年,为了抵御德国的政策,英国与俄罗斯也达成和平协议,同样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争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史5“海权论”的鼻祖——马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战前崛起的德国海军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军之路
那一年,它们排成一列走向黑暗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萨拉热窝事件引爆,其实欧洲已经积累了50年压力
威廉二世 - 德意志第二帝国末代皇帝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其他人物相关 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1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如何才有胜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