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仁宗盛世:历史上存在感极弱的盛世,竟然是士大夫们标榜的巅峰

近日历史剧《清平乐》热播,一个在大众眼中不怎么出名的皇帝——宋仁宗一下火了起来,其荧幕形象终于摆脱了狸猫换太子中的悲情主角,成为了一个非常正式的治国帝王,他带领一众名臣良将开创的盛世也全方位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仁宗剧照

虽然一直以来宋仁宗在民间的流量不是很高,但是在历朝人物眼中,他得到的评价非常之高,一个是因为他本人的人格魅力,另一个,是他治理的古代中国成为了封建时代可望并且可及的样板。

明朝万历时首辅朱国祯曾说,'三代以下,可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清朝乾隆皇帝也曾说过,他最佩服的三位帝王,唐太宗、宋仁宗与他的爷爷清康熙帝 。这两个名单当然没什么代表性,但是,都有宋仁宗。

仁宗座像

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他的一生,个人感觉《宋史》给他的评价非常中肯到位,也证明了,虽然他存在感弱,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会成为后世追崇的典范。

在位四十二年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至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这段仁宗的人生总结,对他一生的功过评价十分客观,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他统治时期,国家虽然有弊政,吏治慵懒、法治松弛,但是国家整体向上向好发展;第二个意思,是宋仁宗奠定巩固了宋朝三百年基业,他对赵宋江山的贡献仅次于开国的宋太祖。

所以苏轼说过,仁宗致太平,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甚至到后来宋室南渡,秦桧跟着赵构在南方站稳了脚跟,得以延续宋室江山,回想起仁宗的功绩,秦桧会有'庆历、嘉祐之治上参唐虞,下轶商周,何其盛哉!'的感慨,因为他们享受的就是仁宗的遗泽。

繁华汴京

古人们评价宋仁宗与仁宗治世,很大概率会把他和'尧舜禹 '的上古三王之治联系起来,或者是'尧舜禹汤'上古四圣王,也就是韦小宝拍康熙马屁的'鸟生鱼汤'。

这个上古三王之治,就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整个社会各有分工,和谐共处,秩序井然,这个标准并没有现代所谓人均收入这些可衡量的物质水平,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但这,其实才是中华文化最精髓的部分,我们的文明,并不是西方工业的物质文明,而是追求社会价值的精神文明,这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

再来说仁宗与三王之治,二者之间也两三千年过去了,期间中华大地未必没有英主雄主,如汉武唐宗,代有人才,也未必没有治世,甚至比仁宗时更加繁荣,如隋开皇之治,唐开元盛世,但还是只有宋仁宗得到了'为人君,止于仁'的最高评价。

仁宗像

其实这个根源,当然还是在于宋仁宗本人,仁宗朝名臣欧阳修曾在《纵囚论》里道出了关键:'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本于人情,一个有人情味帝王,遇上一个承平之世,自然就会得到广泛认可。因为,这是备受折磨的儒家对封建帝王的最后妥协。

宋仁宗体恤臣民的故事,史册记载繁多,电视剧《清平乐》化用了很多桥段,基本上还原了他的人物性格,仁厚善良。而他治理下的宋朝,当然不止电视剧里能看到的那些繁华。

从大的方面讲,宋仁宗时,封建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全面的变革跃升,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在今天还有很多影子,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时代。

繁华汴京

宋仁宗统治的帝国,疆域虽然没有汉唐兴盛,但是他统治的人口超越了他前面所有的帝王。曾经宋仁宗让包拯搞过一次人口普查,在庆历八年,全国共有户数一千九十万四千四百三十四户,到仁宗统治末年,增加到一千二百四十六万户,其中成年男子有二千六百四十二万人,总口人过亿是毫无疑问的。

负责普查工作的包拯对此有感慨,'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曾巩对此也非常自豪,'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在封建时代,人多力量大,人口资源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撑,宋仁宗时人口的稳定增长,其背后就在于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支撑,简单地说,就是百姓生存压力不大。

仁宗时,虽然疆域小,但是现有国土的开发程度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南方气候适宜之地的进一步开荒,加上占城稻等优良农作物的推广普及,让依赖小农经济的百姓有了更多的生活资本,据统计,仁宗朝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三千多万顷,这么多产出稳定的土地,自然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并且,宋朝时期的中国人并不只以种地为生,往来贸易、互通有无才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特别是对外的经济活动,完全扭转了在军事上的对外失利,运用经济手段,不但换来了和平,还攫取了大量的利益。通过在边境开设榷场,宋朝在周边国家建立了以宋朝货币为主体的贸易体系,从而控制了经济主动,每年给辽国、西夏的战争赔款不过是赚的零头而已 。

人当然不是为了解决简单的生存问题而存在,在前所未有的人口推动下,中华文化在仁宗朝获得飞速发展。

文化方面,唐宋八大家里宋朝的六位全部活跃在仁宗朝,宋词成为与唐诗齐名的文学样式,造就了全民追星的儒雅,所以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风流柳永,还有诞生了八位文坛大家和九名宰相的千古科举第一榜——嘉祐二年龙虎榜。

科技方面,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在仁宗朝得到了广泛应用:火药在对外战争中变成了火炮、地雷,指南针随着大宋商队远洋航行,印刷术让宋版书成为印刷史上的标志。还有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带着他写的《梦溪笔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方面,仁宗朝光商税就高达二千二百万缗,这就是中国封建时代唐玄宗时开元盛世货币收入的差不多四倍了,古代因为有很多时候都以实物折税收,但就算全部折算,仁宗朝的收入也在唐玄宗时的两倍以上。至于宋朝为什么不强,因为他花的也多。

曾巩说过,'皇佑(仁宗年号)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天下岁入,皇祐、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自古国家之富,未有及此也'。

国家能有有如此高的财政收入,并不是仁宗朝横征暴敛,仁宗朝的富庶,在于开源节流,所以即使财政压力很大,甚至还有冗官冗兵冗费的沉重压力,大宋仍然能继续往下走。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然帝性恭俭寡欲,故取民之制,不至掊克。

士大夫们追慕仁宗之治,在于这是离他们很近的一个平台,在这平台他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为会有一个仁厚的君王给他们机会,那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百姓们追慕仁宗之治,在于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生存不再是生命的意义,他们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与追求。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赵祯的帝王,他被他的臣民评价为'仁',他驾崩的时候,举国哀悼,汴京城里的乞丐和孩子们,都在皇宫前焚烧纸钱哭祭,连隔壁辽国的皇帝得到讣告后都号啕大哭,给他立了衣冠冢,四时祭祀。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华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是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评价,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他们说的宋朝,当然只有仁宗治理下的宋朝才能当之无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宗盛世:历史上存在感极弱的盛世
《清平乐》中宋仁宗时代究竟怎样?(上)
不杀谏臣:宋朝士大夫的免死金牌
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双子男宋仁宗,一个矛盾集合体
​品读|资质平平的他造就了光彩夺目的宋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