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82、民众不堪重负,起义烽火四起

隋炀帝继续三次东征,大肆征兵,加重赋税,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早已不堪重负的老百姓更加难以生存,只得铤而走险,聚众造反,一时之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很快席卷了隋朝大地。

隋末的农民起义,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有一个明显特点。从前的起义,很多是因为天灾人祸,粮食歉收,人们饥寒交迫,活不下去,不得不聚众为盗,四处抢掠,起义之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就是这样。而隋末农民起义,主要是因为兵役过于繁重,人们不堪重负所致。沉重的兵役、徭役,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所以人们聚众造反,对抗官府。

起义首先从山东地区爆发。公元611年,铁匠出身的王薄,不愿意到辽东战场上去送死,伙同一些年轻人,在山东邹平长白山聚众起义。起义军打出的旗号,就是抗兵抗役,杀昏君贪官。王薄还做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百姓拒绝出征高句丽。不到一年时间,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转战于山东一带,与官军对抗。

在王薄起义带动下,山东夏津的张金称、滨州的刘霸道、阳信的孙宣雅、德州的郝孝德等人,纷纷聚众造反,响应者云集,各自达到数万之众。

起义烽火迅速蔓延。河南人翟让,聚众占据河南滑县的瓦岗寨,起兵反隋,当地百姓纷纷参加。后来,富有智谋的李密参加了瓦岗军,并成为盟主,使队伍迅速扩大,达到几十万人,成为隋末农民起义的骨干力量。

河北的窦建德,在衡水一带起义,多次打败官军,建立了农民政权,声势浩大,也是农民起义的骨干力量。

杜伏威,山东章丘人,与好友辅公祏一道,首先在山东起义,然后向江淮地区发展势力。杜伏威收降了江淮的起义军,实力大增,纵横淮南,屯并六合,威胁江都,成为农民起义的骨干力量。

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许多豪强地主和中下级官吏,也起兵反隋,割据自立。凉州豪门李轨,家财万贯,喜欢周济穷人,在当地很有威望。李轨见天下已乱,举兵造反,占据河西之地,自称为大凉皇帝。

金城府的隋军将领薛举,凭借手中兵马,自称西秦霸王,后又称帝,割据于兰州。巴陵的萧铣,是南梁皇帝的后代,起兵恢复梁朝,自封皇帝。马邑军官刘武周,趁乱杀掉马邑太守,开仓赈贫,招募勇士,自封太守,不久称为天子,后来投靠突厥,势力大赠。

在这乱世之中,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分裂。杨玄感趁杨广二次东征之机,兴兵叛乱,围攻洛阳,差一点端了杨广的老窝。后来,杨广的表哥李渊也起兵反隋了。杨广的母亲和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

天下大乱,一发而不可收拾。从杨广第一次东征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全国各地的起义军队伍,大大小小不下百支,参加者达数百万人。后来,起义军逐渐汇集成三大军事集团,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军。

在农民起义的初期,杨广并不十分清楚,因为他喜欢听莺歌燕舞,讨厌听坏消息,因此,对各地起义的情况,大臣们谁都不敢说,甚至地方政府上报的紧急军情,也没有人敢呈报给杨广。杨广依然沉溺在他千秋大业的梦幻之中。

后来,农民起义越来越多,杨广听到一些风声,便问宇文述:“听说外边盗贼很多?”宇文述睁着眼睛说瞎话,回答道:“不多,都是些小蟊贼,成不了气侯,陛下不必担心”。杨广半信半疑,又问苏威。苏威假装没听见,躲到柱子后边去了。宇文述和苏威都是宰相,是杨广亲近之人,而且位高权重,他们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

纸终究包不住火,当起义军遍地开花,已成燎原之势的时候,杨广终于知道问题严重了。不过,杨广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反而恶狠狠地说出了一句反人类的话:“天下人不能太多,多了就会相聚为盗。盗贼不杀光,就无法惩戒后人”。可见,在隋炀帝杨广的心目当中,把人民摆在了什么位置?

杨广下达了斩杀令,爪牙们纷纷效忠,向起义军举起了屠刀。凡是被视为盗贼的,一律杀头,甚至全家问斩。隋军将领王世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时候,一次就坑杀了三万多俘虏。

起义军都是穷苦出身,打下官府粮仓以后,往往把粮食分给穷人。杨广下令,凡是接受过粮食的百姓,都与盗贼同罪,一律杀无赦,造成了无数百姓冤死。

杨广还采取了一个绝招,就是修筑一些城堡,强迫民众到城堡里居住,以断绝起义军与百姓的联系。百姓们不愿意去,杨广下令,把大批村庄烧为平地。百姓们无家可归,只好哭嚎着到城堡里去了。

杨广想用屠杀和严厉镇压的手段,扑灭起义烈火,那怎么可能呢?爪牙们为了邀功,纷纷谎报战绩,说盗贼越来越少了。杨广听了高兴,放心了不少。

不过,杨广还有一件烦心事,心里闷闷不乐。原来,高丽王嘴上说称臣纳贡,可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依旧不来朝觐,发诏令催他,他也不理。杨广知道是被人耍了,心中窝火,又气又恨,于是,他决定第四次攻打高句丽,一定要把高句丽打服。

为了彻底征服高句丽,杨广打算再去巡视塞北,目的是拉拢突厥可汗,随他一块东征,有突厥这股力量,打高句丽就更有把握了。可是,突厥已经今非昔比了,那个听话驯服的启民可汗早就死了,现在的首领,是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

隋炀帝万万没有想到,始毕可汗早就对他心怀不满,甚至恨之入骨,正在磨刀霍霍,要准备收拾他呢。那么,杨广这次前去,岂不是羊入虎口吗?请看下一集,杨广差点死在突厥手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场农民起义太随意,说起义就起义投降就投降,最后还成功了
农民起义之八,盖吴起义
隋末唐初割据政权
18岁指挥救援隋炀帝,21岁帮助李渊建立唐朝,李世民究竟有多牛?
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三)(15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