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59、惨绝人寰的睢阳保卫战

在安史之乱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热血和忠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篇章。其中,指挥睢阳保卫战的张巡,就是一位典型代表。

《旧唐书》记载,张巡是山西永济人;《新唐书》记载,张巡是邓州南阳人。现在一般认为,张巡的祖籍是山西永济,其父逃难至河南邓州,张巡出生在邓州。

张巡从小博览群书,志向远大,喜欢交结豪杰,讨厌与庸俗之人交往。公元741年,张巡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入仕做官,后来担任了清河县令。

张巡为官清廉,执法严明,打击豪强,政绩突出,但却长期得不到提升。有人悄悄对他说,这是因为他没有巴结依附朝中的权贵,劝他给李林甫、杨国忠送礼。张巡嗤之以鼻,坚决拒绝。所以,张巡十几年原地踏步,没有升迁,后来又平级改任真源县令。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很快攻陷洛阳,随后向河南各州县进兵,声势浩大,不可抵挡。一些州县的官吏被吓破了胆,有的弃官逃跑,有的望风而降,局势一片混乱。

张巡的上司杨万石投降了叛军,并写信劝张巡一同投降。张巡大怒,把信件撕得粉碎,召集民众,大哭一场,决心起兵反抗叛军。青壮年纷纷响应,张巡很快拉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

与此同时,一些有气节的地方官员也拉起队伍,与叛军对抗。单县县尉贾贲带领千余人,与张巡合兵一处。二人商议,决定夺取雍丘,做为立足之地。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投降了叛军,献出了城池。张巡与令孤潮同是县令,十分熟悉,知道他是个草包,又胆小怕死,所以决定攻占雍丘。果然,张巡、贾贲一举攻进县城,令狐潮逃走。

令狐潮不甘心,引来叛军四万多人,意图夺回雍丘。令狐潮向张巡写信劝降,张巡手下有六个军官动摇了。张巡在堂上高挂皇帝画像,带领众人跪拜,然后将六人当众斩首,从而坚定了军心。

张巡、贾贲兵力不过三千,兵器不足,却坚守雍丘六十多天,历经三百多战。战况异常激烈,贾贲战死,张巡多处负伤。张巡部将雷万春,日夜在城头督战,身中六箭,依然巍然挺立,叛军大惊,怀疑他是神人。后来,因为寡不敌众,粮草不继,张巡只得率军突围,转战于宁陵一带,最后来到了睢阳。

睢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境内,地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睢阳是个大镇,有民众数万人,但守城唐军不足七千。这个时候,唐肃宗已经在灵武登基称帝,诏令天下,唐朝军民为之一振。唐肃宗得知了张巡的抗敌事迹,予以褒奖,并提拔他为河南节度副使,令他坚守睢阳,阻止叛军南下。

睢阳太守许远,佩服张巡忠义,推让他担任守城总指挥,自己负责筹集军粮和作战物资。张巡并不推让,毅然挑起了重担。张巡首先鼓舞士气,坚定军民守城决心,并斩杀了意图投敌的将军田秀荣,振奋了军威。为了弥补军力不足,张巡把青壮年组织起来,军民共同守城。张巡抓紧加固城墙,安排檑木滚石,做好一切准备,严阵以待,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叛军攻占两京、夺取中原和关中地区之后,胃口大开,计划兵进江南,占领全国。睢阳挡在南下的路上,叛军欲下江南,必须首先要攻占睢阳。因此,睢阳就成了重中之重。

公元757年年初,叛军大将尹子琦,带领十三万兵马杀向睢阳。尹子琦不是平庸之辈,是叛军中为数不多的有勇有谋的将军。尹子琦依仗人多势众,先声夺人,不间断地连续发动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城池。

张巡早有准备,冷静指挥,沉着应战。叛军靠近时,城上檑木滚石一齐砸下,叛军顿时血肉横飞,死伤一片。尹子琦不管不顾,士兵们死伤一批,他下令再冲上去一批,轮番攻城,一刻也不停歇,有时一天进攻多达二十余次,连续攻城十六昼夜。尹子琦想用这种不要命的凶悍战术,震慑唐军,瓦解守城军民的斗志。

张巡手持兵器,在城墙上来回奔跑督战。他怒发冲冠,圆睁双目,咬牙切齿,厉声高呼,激励士气,以至于把牙齿都咬碎了,眼眶破裂,血流满面。人们都被他这种英雄气慨所震撼,军心大振,无不以一挡十,拼命杀敌。

尹子琦见小小的睢阳城,竟然如此坚固,恼羞成怒,又调来大批军队,总数达到三十万人。尹子琦采取挖地道、架云梯、用木马钩车等多种方法攻城,都被张巡一一破解。尹子琦连续攻城数月,毫无进展。睢阳城就像铜墙铁壁一般,巍然屹立。

到了五六月份,麦子熟了,叛军停止攻城,抢割麦子以充军粮。张巡在城头看见,心生一计,令士兵擂鼓呐喊,装作出城攻击的样子。叛军只好停止割麦,准备战斗。可唐军并不出击,只是虚张声势,连续几次都是这样。于是,叛军便不再理会,照常割麦,失去了警惕。

张巡见时机成熟,命令部将南霁云率军突然杀出。唐军出城后并没有攻击割麦的敌军,而是直扑尹子琦的大营。尹子琦没有想到唐军敢来闯营,仓促应战,被南霁云一箭射中左眼,叛军死伤严重。如果不是唐军兵少,尹子琦就完蛋了。

尹子琦见睢阳久攻不下,兵马损失惨重,自己也负了伤,瞎了一目,便改变战术,围而不打,坐等城中粮尽。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城中粮食逐渐断绝,唐军面临绝境。

南霁云自告奋勇,率三十名骑兵,杀出重围,外出求援。南霁云先到了徐州,徐州长官许叔翼不肯救援,南霁云无奈,大骂离去。许叔翼后来投降了叛军,不知所终。

南霁云又去临淮求援。临淮长官贺兰进明也不肯相救,他见南霁云是员猛将,想把他留下来,便设宴款待。南霁云望着满桌子的丰盛食物,流下泪来,说:“我睢阳将士,已经月余没有粮食吃了,我怎能忍心独自下咽。我没有完成使命,只能与睢阳共存亡了。现在留下一指,以表心迹。” 南霁云说着,抽出佩刀,斩下自己的中指,随即告辞而归,重新杀入睢阳城中。

睢阳城中粮食完全断绝,只好宰杀战马。马很快吃完了,将士们便到处剥树皮、罗麻雀、挖老鼠,所有能充饥的东西都吃完了。此时,唐军只剩下一千多人,都瘦弱不堪,饿得拉不开弓,不断有人被饿死。可是,面对绝境,全军将士无一人提出投降。

这个时候,张巡下达了一道非常残忍、饱受后世非议的命令,他命令杀掉妇孺老弱,拿人肉给将士们充饥。张巡带头,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太守许远也带头杀死了家人。张巡下令把家人尸体煮了,给士兵们吃。士兵们全都嚎啕大哭,皆不忍食。张巡脸色铁青,下达死命令,强迫士兵们吃下。

到了十月,张巡他们已经饿得不能站立,许多人奄奄一息。张巡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向西方叩头,声泪俱下地说:“臣已经力竭,不能保全城池了。臣活着不能报答皇上,死后一定变成厉鬼杀敌。”

唐军失去了战斗力,尹子琦军队顺利进入了睢阳城。尹子琦令人把已经站不起来的张巡抬来,说:“听说你督战的时候,咬牙切齿,把牙齿都咬碎了,是不是真的?”说着,用刀撬开他的嘴察看,发现张巡满嘴的牙齿,只剩下三四颗了,果然是真的!

尹子琦感叹不已,想劝张巡投降。张巡和部下全都宁死不降。尹子琦佩服张巡的忠义和气节,想要放了他,可部下不同意。最后,张巡、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张巡死时四十九岁。许远被押送洛阳后,也英勇就义。尹子琦不久在开封被唐军所杀。

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中一次十分关键的战役。张巡以区区不足七千人的兵力,坚守睢阳长达十个月,杀死杀伤叛军十二万人,牵制了大批叛军主力,不仅挡住了叛军南下之路,保住了江南半壁江山,而且为全国反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睢阳保卫战的代价也是惨烈的,守城唐军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城中数万百姓,仅存活四百余人。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有人对张巡食百姓之事提出异议,朝廷经过朝议,认为张巡功大于过,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后人对张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唐朝没有灭亡天下,首功当推张巡。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赞扬张巡和颜杲卿,说“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睢阳人民为了纪念张巡、许远等英烈,专门建造了张巡祠。张巡祠现在仍然座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除了睢阳保卫战以外,颜杲卿的英雄事迹也十分感人。请看下一集,骂贼不怕割舌的颜杲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史今说:河南史上有一战役将唐朝从危亡拉了回来(第153期)
守一城,捍天下,张巡一战封神!安史之乱的关键转折:睢阳保卫战
安史之乱中的唐军守将张巡,坚守睢阳到一兵一卒,不幸被杀
如何看待唐朝安史之乱睢阳保卫战中,张巡死守睢阳,在此过程中吃掉三万城中百姓?这段史料真实吗?
此儒将竟然吃妻妾 可是没有他唐王朝的历史就可能会被改写
大唐帝国惨烈的城市保卫之睢阳保卫战 靠吃人肉坚守半年多城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