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吴春秋13:避强敌吴国迁都 频征伐诸樊丧命

13 避强敌吴国迁都 频征伐诸樊丧命

馀祭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庸浦一战后,战败的吴国处在风口浪尖,晋国低落,楚国重新雄起。

其实在吴楚衡山之战之后,楚国的军队就一直向北推进,攻击目标是吴国都城朱方城。庸浦一战后楚军又从长江北岸攻击吴国的外围防线,眼看着离吴都朱方只有几十里,吴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吴国到底跟楚国还有一段距离,还没有强大到与楚国正面厮杀的地步,面对楚国来势汹汹的南北夹击,又得不到盟军晋国的支援,吴军孤军奋战,只得边打边退。到最后,诸樊退无可退,只有一条路可走——迁都。

吴王诸樊不得不放弃居住了五百八十多年的古老的都城朱方城,继续往南开发,以避开楚国的锋芒。至于都城,只能另找地方重建了。

那么这个新都城究竟要建在哪里呢?诸樊召来馀祭、馀昧兄弟俩来商量。面对目前的这种艰难境地,诸樊首先做了番自我检讨。

“寡人悔不该不听老四之言啊,如今落到这个被动的境地,不知两位贤弟有没有好的建议?”老二馀祭听了点点头,犹豫着道:“老四一直以来都被先王盛赞有加,当初反对攻楚的也是他,似乎现在一切都被先王给预料到了,这可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啊。”

“那就是说吴国的发达还非得老四不可?”老三馀昧显得有点郁闷,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吴王诸樊,现场顿时显得沉闷起来。

良久,诸樊站了起来,两手一挥,豪气地道:“二位贤弟不必顾虑,其实寡人的这个王位本就是四弟的,如今坐得也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既然如此,干脆想办法还给四弟,也好早点给先王一个交代,也给吴国的老百姓一个交代。刚才听了二位贤弟之言,我想到了一个地方,或许可解眼下的迁都危机。”

馀祭、馀昧双双问道:“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以前的淹城,在季札隐居的延陵以南不过三十里。如今吴国遭此重创,有很多原因是由寡人过于好胜和轻敌造成的,所以诸樊把国都迁至淹城,希望可以引咎辞职,迫使老四接收王位,尽早完成先王的遗愿,了却自己的心事。而且淹城地段偏僻,也适合休养蓄势。”诸樊一脸庄重,神情坦然地说道。

吴王诸樊的计划,两兄弟都表示理解和同意。“大王考虑极为周全,这淹城地处江湖之地,是当年奄君呆过的地方。南有滆湖做为天险,这对深识水性,拥有精壮水师队伍、擅长打水仗的吴国人来说,不仅利于运兵和补充给养,还是最好的作战阵地。淹城是一个三城三河的水寨类型的城池,出路只有一个,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我们太祖颇高也是费了老大劲才攻打下来的。”

就这样,吴王诸樊带领着一班贵族和吴国高层领导,从朱方城迁徙到淹城,也就是现在的常州春秋淹城遗址。吴王命人把淹城的城池重新修整了一番,城墙加固,护城河加宽,把它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国都安定下来。

吴国如此之大的迁都行动,自然惊动了季札。季札急忙赶去拜见诸樊,行君臣之礼。见到季札后,诸樊把吴国眼下的形式分析给季札听,再次表示愿意让位给季札,由他来主持大局。谁料季札仍然不肯接受,坚决推辞。

“胜败乃兵家常事,王兄不必自责而再生这种让位的想法,我意已决,不会更改!至于吴楚之间的战事,札既是吴国子民,定当会尽己之能,效力国家的。”

诸樊见季札还是不肯继承王位,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王弟如此坚决,为兄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其实为兄当这个国君当得非常辛苦,如今吴国正处艰难时期,确实需要贤弟的才能和智慧啊。”

见诸樊真心实意向自己讨教,季札也就不再推辞,轻抚胡须开口道:“吴楚两国战争多年,其实只是晋国利用的一个棋子而已。吴国要强大,不仅武力过硬,还需以德服众啊。当年晋国'退避三舍’大败楚国,就是以'有理之师必胜’之势赢敌,不能不说是一种借鉴。而上一次吴国不顾'逢丧不伐’的国际公约向楚国发起战争,引起了众多诸侯的反感,这也是'无理之师必败’的缘由,可惜大王不听臣弟所言啊。”

季札这一番不顾吴王情面的话说得诸樊羞怒难当,低头掩面道:“先王没有看错人,王弟的才华确实在为兄之上,可王弟却不肯为吴国子民建造福祉。为兄这位置坐着很是吃力啊,如今这事已经发生了,再说无益!当务之急是如何使吴国重新强大起来,度过难关!”

其实诸樊心里在骂季札:“靠!世界那么乱,装纯给谁看。”

季札见诸樊不高兴,也不再多说,赶紧仔细分析眼下吴国的形式,然后说:“王兄也不必激动,虽说庸浦一战我们损失惨重,但还不至于就此趴下,实力还是有的。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调动精兵强将,做好迎击楚国人的准备,另外还得抓紧时间训练新兵,组织游击队。据我猜想,一旦楚共王下葬,楚国人就会来攻击我们。真刀实枪的阵地战我们还不是楚国人的对手,还是用游击战来对付他们。”

“你说楚国人还会来打我们,什么时候?”季札此言一出,无异于一记炸雷,顿时把诸樊炸蒙了。“是的,一定会来的!时间在秋收之后。”季札摸着几根胡须,肯定地说。

季札猜得不错。秋天的时候,楚康王果然派出令尹子囊和公子宜彀讨伐吴国。在楚王看来,吴军主力已经被歼灭,眼下元气大伤,一定没有什么战斗力,可以趁机赶尽杀绝。

事实上也似乎确实如此,楚军浩浩荡荡挺进了吴国的棠地,吴军果然不敢出战,只是忙着加固城墙据险自守。任你楚军怎么叫嚣,就是不出来应敌。

要攻下一座防守严密的城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楚军行了那么多路,人困马乏。楚国人久攻不破,时间一长弊端更加明显:给养不足,军队疲乏,最后只得决定撤兵。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没料想进攻容易撤退也难。因为吴国人最擅长的战术就是“敌退我进”。善于游击战术的吴国人在皋州的一处山隘口设下埋伏,拦腰截击了楚国人。筋疲力尽的楚国人如被困的老鼠一样,东逃西窜杂乱无章,最后被吴军包围聚歼。

这场战争,子囊所率断后的楚国精兵大半损折。而公子宜彀被吴国人团团包围,生擒活捉。子囊逃出去数里之后,才遇上子庚率领的楚军援军,总算保住了性命。连惊带怕带恼火,回到郢都之后,子囊就病倒了,而且病情急剧恶化,仅仅一个多月,就已经病入膏肓。

临死之前,子囊交代子庚说:“放眼中原各个诸侯国,虽然晋国比我们强,可是那个国家已经腐败了,没有人愿意为国家出力,所以晋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吴国这样的国家,他们狡猾而残忍。我死之后,你要加固国都的城墙,因为吴国人迟早还会打过来的。”子囊说完,就咽了气。

子囊料得不错,吴王诸樊胜了这场战争以后,自信又重新回来了。他打听到在楚国境内,有一个叫做舒鸠(今安徽省舒城县)的蛮夷小国,是被楚国武力征服作为附庸国的,对楚国一直心存不满,随时在等待机会准备反叛楚国。诸樊于是就派人去联络舒鸠,商量着两国联合一起攻打楚国。

有吴国这个强国撑腰,舒鸠果然背叛了楚国,也不向楚国进贡朝拜了,开始向吴靠拢。

听说舒鸠已背叛自己,楚康王怒火中烧,随即命令新上任的首相子木率领大军前去讨伐舒鸠,以教训舒鸠的背信弃义。

楚军势如破竹,轻而易举地攻占了舒鸠重镇——离城。舒鸠国小势微,无力抵抗楚国的进攻,急忙向吴国报信求救。吴王诸樊果然说话算数,立即派馀祭率领吴军奔驰而至,支援舒鸠。就这样,吴楚两军在舒鸠再次碰面。

吴国这次也是有备而来,与楚两军在战场上旗鼓相当,相持不下,双方苦战了七天七夜,仍不分胜负。楚军久不取胜,突然灵光一现,决定故技重施,打算再设一个“布袋阵”让吴国人去钻。

于是,一边是楚军大将子疆带领一支老弱病残军,向吴军挑战。另一边,子木则率领楚军精锐在山脚下设伏。子疆带领的老弱病残刚与吴军一接触就显露出了败象,子疆赶紧带领他们假装逃命。

事实证明,一个人还是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亢奋中的吴军不知是计,奋起直追。不久,吴军全部进入了楚军的伏击圈。这时,子木果断命令全力出击,切断吴军退路。一时间楚军倾巢而出,合围楚军,只听吼声如雷,只见箭如雨下!措手不及的吴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惊慌失措。主将馀祭慌乱中弃车而逃,翻山越岭逃回吴国。在他的身后,楚军乘胜追击一举灭掉了舒鸠,把舒鸠归在了自己的疆域之内。

舒鸠从此成了楚国打击吴国的前沿阵地,吴楚的这次战争中,楚国取得了主动权。

诸樊很是恼火,现在他发现,每次进攻楚国,最终结果都是大败。而战胜楚国的方法,每次都是凭借游击战术。

“难道我们天生就是要防守的?难道我们就不配进攻?”诸樊不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反而怨天尤人,孤注一掷。他下决心要跟楚国人决一死战,以武力夺取巢邑,一雪舒鸠之耻。于是,在这年的冬天,才被楚国人击败两个月时间的吴军,在吴王诸樊的亲自率领下,再次向楚国发起了进攻。

楚国人根本没有料到吴国人在被击败之后这么快就卷土重来了,因此都没有反应过来。吴国军队很快攻打到了楚国的巢邑(今安徽省巢县)。巢邑只有边防军守卫,当然不是吴军对手,混乱中只得全军退守巢城。

诸樊下令攻城!楚军拼死守城!

吴军用蛮力死攻了三天,死伤无数,但仍没能拿下巢城。但诸樊并没有度时审势,及时放弃,依然采取拼命式的方法攻城。看吴军这个架势,楚国守军知道,这座城池是守不了多久了。

面对庞大的吴军,巢邑守军知道不能力敌,只能智取。经过一番计划,巢邑守军索性大开城门,摆了一个空城计,让诸樊不费吹灰之力就冲进了巢邑。得胜后的诸樊喜不自胜,得意非凡,根本不去深究敌方大开城门的高深莫测。

诸樊的战车冲了过去,身后是吴国的大部队。战车冲进了城门,一根圆木横躺在路中间,战车不得不停了下来。诸樊在车上没有动,他在等着后面的步兵上来搬走圆木。谁也不知道,此时正有一个叫牛臣的巢邑守将埋伏在矮墙后面,正在拈弓搭箭向诸樊瞄准!

牛臣的箭术不错,只一箭就射杀了诸樊。锋利的箭镞穿透了诸樊的脖颈,诸樊应声倒地。诸樊被杀,顿时群龙无首,吴军大乱。这时,巢邑城内的楚军伏兵四起,发动猛攻,吴军慌作一团,夺路而逃。

吴王诸樊就这样倒下了,死在一支暗箭之下,他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快乐,就先尝到了失败的苦果。在他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他仰天长啸:“父王,我做到了!”又对一旁的弟弟馀祭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你要记住,一定要把国君之位传给季札!”

说完这些,诸樊含笑闭上了双目,没有遗憾,仿佛自己不是来杀敌来了,而是来求死似的。

其实仔细审视吴王诸樊的一生,不难发现,诸樊浮躁贪功,轻生乐死。打从即位那天起,就一直打打杀杀征伐不断;同时他却缺乏周密的思考和谨慎的判断力,他不忌鬼神,只求速死,目的只是为了早日完成先王寿梦的遗愿——兄终弟及,早日把王位传给季札,早日达成父亲的遗愿。由于季札的一再退让,诸樊不得不凭自己的感觉做事,也就一步步走向极端,所有的种种,不能说跟寿梦的遗命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国王君主
UC头条诸樊之死,吴国对楚国恨之入骨
吴王寿梦
家乡故事:空城计源于凌家滩古巢国
楚令尹子囊之死
38、周王朝(春秋时期) 周灵王年间(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