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瞒天过海”一计中提到的贺若弼,仅仅是多嘴而亡吗

 三十六计是中华大地漫长历史中的战争精髓,具体编制年份到目前还没有定论,大概成书于明清时代,当中的计策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本文后续重点不会放在计策本身。每一计策当中都有按语,以实际战争说明计策的运用,而实际战争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将做为系列文章的重点。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内容如是: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内容的解析相信大家都熟悉,不再赘述,书生本人认为此计的重点在于最后四个字,翻译过来就是,公开的事情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暗地。

按语中提到了隋朝开国元勋贺若弼,在攻打陈国的时候采用了调动军队布防,并大张旗鼓,麻痹敌军,其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狼来了”。有了解过隋朝的朋友,可能会想到锥舌诫子的典故,认为贺若弼和他父亲贺若敦因为管不住嘴,都招致杀身之祸,但是仅仅如此吗?书生本人补充了几点,供讨论。

1、文武全才:贺若弼不同于一般的武将,能文能武,公元587年(隋开皇七年),杨坚多次谋议灭陈之策,高颎、杨素、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争献平定江南的计策。贺若弼也献取陈十策,获得隋文帝称赞,赠赐宝刀。在这一事件中,重量级的谋士是高颎,同台竞技中,能够献上让杨坚肯定的建议,实属不易。这样一位有谋略的开国大将往往对于皇权的威胁也是最大的,皇权担心的是这样的人是否对于政治会有更高的追求。

2、摆不正位置:贺若弼在隋文帝早中期,骄傲自满,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心里很是不平衡,中间被数次贬值,加上入狱,心里更加接受不了,后来贺若弼恢复了爵位,但隋文帝忌其为人,所以不再被任用。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隋文帝于仁寿宫赐宴王公,席间诏贺若弼作五言诗,所作诗中词意愤怨。贺若弼这一系列操作,说白了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一个团队中,以已经取得的成绩为骄傲资本,认为自己贡献最大,领导就应该更方面优待我,这种思想是犯了大忌,即使贺若弼不吭声,情绪的外泄,也会有破绽,招来祸患,记住一点前提:你取得成绩,根本上是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的!你只是在这个平台的某个位置上做出了成绩而已。离开平台啥也不是。

3、张丽华:陈国国君陈叔宝有一位国色天香的张丽华,有闭月羞花之容。在隋朝攻打陈国的时候,杨广任总指挥,大谋士高颍在晋王府任长史,实际的指挥人,在联军攻克陈国皇宫时候,杨广派高颍侄子前去当说客,让高颍留下张丽华,但是高颍拒绝,杨广便怀恨在心。说到此,会有人说关贺若弼什么事呢,高颍和贺若弼私交甚好,杨广也是知道的。虽然历史并没有记载,但是杨广留人的重大事情,相信高颍会同攻陈大将贺若弼商量的。

4、谏言:在隋炀帝时期,虽说隋炀帝个人心胸狭窄,但是却有一番做大事的抱负,只是这种抱负建立缺乏在对于国内外形式的现实认识上,贺若弼虽然已经没了权势,但是看到杨广的作为,也会同老朋友高颍一同死谏,来维护这大隋江山。这将相当于新领导刚上任,正准备三把火呢,你头铁去浇冷水一般,结局可想而知,但是这种士大夫的精神还是值得敬佩。

都说贺若弼是毁在了多嘴上,这也是给当权者递把刀子,隋文帝时期的失势,这只是压在骆驼上最后的稻草罢了,心态不正才是主因。隋炀帝时期的命丧黄泉不得善终,则更不能是管不住嘴造成的,同高颍相同,则是士大夫最后的倔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若弼对隋朝有什么样的贡献
杨素多行不仁 祸及子孙
为何隋朝不惜拼到国亡也要灭亡高句丽?隋炀帝五个字令人大悟!
《历史》 中央王朝 征伐高句丽(高丽)的战略意义
这位一把手,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