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阳大捷,陈士榘因何事受陈毅批评?本人反思“是有毛病”
userphoto

2023.01.05 云南

关注

作者:莫孤烟
1948年3月14日18时,洛阳城内的枪炮声归于沉寂。经过7天7夜激战,华东野战军陈(士榘)唐(亮)兵团和中原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联手攻下古都洛阳,全歼蒋军206师,活捉师长邱行湘。
洛阳战役,是华野和中野联手逐鹿中原以来取得的首个重大胜利,也是关内我军首次攻克敌军重兵把守的坚固城池,不仅战略价值极大,在战术上也有大量宝贵经验值得总结。不过在战后总结会上,陈士榘的一番发言却引来不小的争议。
战后,中野刘邓首长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总结洛阳战役在战术上的得失,同时特别邀请陈士榘前来交流华野的宝贵经验。陈士榘认为,我军能够迅速攻克洛阳的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炮火。他指出,因为运输困难,炮弹补给有限,因此对于无计划浪费炮弹的现象要坚决反对。但在攻城战斗中,为了迅速突破以及巩固突破口,就不能吝啬炮弹。只要解决战斗,打成歼灭战,消耗的本钱都是可以赚回来的,而且还能获利。
陈士榘说这番话时眉飞色舞,豪气干云,华野的干部听了当然很得意。但这些话在中野的干部们听来,就不那么顺耳了。
洛阳之战,并非陈唐兵团和陈谢兵团的首次合作,在此之前他们在祝王寨、金刚寺战役以及确山战役中都曾联合作战,其中祝王寨、金刚寺战役中是陈士榘担任总指挥,确山战役是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总指挥,之后因作战不顺又换成陈士榘指挥。这次打洛阳,总部明确规定是由陈唐指挥陈谢,显然是以华野为主力的。
【陈赓(左)与陈士榘(右)在洛阳战役期间合影】
两个野战军一起打,事实上也是一次竞争比赛,谁都想抢头功,但结果是,华野3纵率先突破城防,其表现是要压过中野4纵一头的。中野官兵原本就有些不服气,当初为了完成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把重武器都给扔了,即便是底子最厚实的陈谢兵团,装备水平也远不能和华野相比,打攻坚战自然力不从心。如今陈士榘大讲特讲华野的炮兵是多么厉害,中野官兵们嘴上不说,但心里是不痛快的。
会后,刘伯承请华野的干部们先走,中野的干部们留下来,他还有话说。刘司令说,各个部队的情况不一样,有什么装备就打什么仗。华野大炮多,仗打得好,我们多扔手榴弹,也一样打胜仗。所以不能光听陈士榘的,我们有我们的打法。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向来是我军的传统。刘伯承对中野官兵的讲话,正是强调要发扬这一传统,而不要犯唯武器论的错误。当然,他这样说也是为了鼓舞中野官兵,并不是说陈士榘讲得不对,谁又不想拿着更为阔气的装备去打仗呢?毕竟土造手榴弹甩得再多,也替代不了大炮。
不久,华野司令员陈毅听说了这件事,给陈士榘发去电报,批评他话说得不妥,存在骄傲思想,对中野部队不尊重,似乎离了炮兵就没法打仗。陈士榘对此作了反思,认识到自己所说“是有毛病的”,未照顾到刘邓部队由大别山转移以后的实际情况。不过他也认为,即便在华野部队,攻坚战火力的配系也存在实际问题,例如在洛阳战役中出尽风头的3纵,就因为过于依赖炮火而放松了对爆破技术的提高,这是不好的现象。
【华野干部合影。左起:叶飞、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谭震林】
陈士榘强调在打洛阳时炮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究竟是不是事实呢?
洛阳战役于3月11日19时打响,华野3纵和中野4纵同时对东南西北四门发起进攻。担任东门突击任务的是3纵8师23团1营,配给他们的炮兵有23团山炮、战防炮各2门,连同团营属步兵炮、迫击炮、60炮,共计大小火炮32门,组成2个火力队,直接抵近掩护1营突击。此外,3纵还以3门野炮和24团炮兵分队担任突击前后的火力支援。1营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经过连续突击爆破,先是攻占瓮城,随后攻入城内,整个东门突破战斗历时7个半小时。4个月后,该营被华野授予“洛阳营”称号。
【洛阳战役结束后,3纵8师23团1营官兵在洛阳东城门合影】
中野4纵10旅和11旅分别攻打西门和南门。由于炮兵太少,压制不了守军火力,战斗中伤亡太大,导致夜间突击失败,直到第二天才在3纵入城部队的策应下突破南门。
3纵和4纵都不甘人后,都在拼尽全力攻城,但拥有的火炮数量不在一个等级,作战效率也就大不一样。
在对洛阳守军核心阵地的总攻中,攻击部队先是发动夜战,虽然削弱了敌军的火力,但我军的炮火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结果激战4个小时,目的也未达到。直到第二天下午,我军集中所有炮火,对敌人核心阵地集中轰炸了半个小时,敌军防御体系彻底软化,3纵8师和4纵10旅仅用一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
所以说,陈士榘大谈炮兵的作用其实并不过分,他所强调的“在攻城战斗中不能吝惜炮弹”确实是经验之谈,并非夸大之词。只不过讲话的方式欠妥,过于直率,难免会引起争议。
坊间有说法认为,洛阳战役中发生了两个野战军抢夺战利品的事,大意是中野4纵10旅缴获了十几门美式榴弹炮,结果被华野3纵的人给抢了去。官司打到陈赓那里去,陈赓大手一挥道:都是解放军缴获的,分什么你的我的,都让华野拿去。
【陈赓】
这样的故事显然借用了韩先楚和钟伟等人的事迹,但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整个洛阳战役我军一共只缴获了3门美式榴弹炮。实际情况是10旅旅长周希汉考虑到中野部队受到作战地域的限制,携带重炮多有不便,于是把本部缴获的榴弹炮和汽车都转交给了华野,而华野也回赠了6门轻便的美式战防炮。
在之后的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中野因重武器匮乏而攻坚乏力,正是陈士榘率华野三个纵队增援,以其强大的火力优势扭转了战局。黄维兵团覆灭后,华野和中野因战利品的归属而发生矛盾。这个时候陈老总发话了,华野缴获的所有武器全部交给中野,一件不留。
在淮海战役中,有的华野干部埋怨中野打不动黄维,拖了后腿,粟裕对此言论作出严肃批评。毕竟华野有的是大连送来的炮弹,在打杜聿明时可以炮火平推,而中野在啃黄维时只能甩手榴弹,放到一起来比当然是不公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士榘指挥陈赓攻克洛阳,为何引发刘伯承陈毅不悦?还惊动中央
(2)盐城、东台战役、沙土集战役
粟裕资历不深,华野有人不服气,主席指示:开会整顿
洛阳战役中陈士榘指挥陈赓,仗打得好,为何战后却受到陈毅痛批?
参谋长陈士榘“不务正业”,粟裕很疲劳,无奈火线提拔一34岁小将
宋时轮刚抢到主攻,就以此来“要挟”粟裕,主席怒批:应予撤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