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李世民的七弟李元昌撺掇侄子谋反

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的第七子叫李元昌,最初受封鲁王,后改封汉王,自幼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擅长写隶书,武功非常高强。随着年龄的增加,李元昌因娇生惯养,不知啥时候学坏了,变得嚣张跋扈,经常做一些违反乱纪的事儿。

李元昌喜欢打猎,骑着马在老百姓庄稼地里横冲直撞。李渊活着的时候,李世民睁一眼闭一眼,从不追究他的责任,导致李元昌越来越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体现兄长的大度,任命七弟李元昌为华州刺史,后任职梁州都督,改封汉王。李元昌依旧我行我素,遭到了李世民的严厉斥责,他不但不收敛,反而开始怨恨二哥。

李元昌

李元昌听说太子李承乾嫉妒魏王李泰受宠,知道太子对皇帝心存不满,就经常在一起说李世民的坏话,叔侄两人年龄差不多,可谓臭味相投。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按照惯例,李元昌以藩王身份进宫朝贺,李世民很高兴,就在宫内大摆宴席,款待七弟李元昌,席间有歌舞助兴。

李元昌发现二哥身边有个弹琵琶的绝色美女,简直是天上的仙女一般,他看傻了,两眼直勾勾盯着美女。

李元昌放着王府不住,却留宿在太子的东宫,趁机怂恿太子说:“愿陛下早为天子。”

太子李承乾心为所动:“那我老早当了皇帝,七叔有啥好处呢?”

李元昌说:“这段时间,我发现皇帝身边有一个善于弹琵琶的宫女,太子早早当了皇帝,只求你把那个宫女赏给七叔。”李承乾表示同意,叔侄还煞有其事的搞起了歃血为盟

太子李承乾

两人当场“刻臂出血,以帛拭之,烧作灰,和酒同饮,共为信誓。”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承乾谋反之事败露,李世民不忍杀掉七弟,只好把烫手的山芋丢给大臣们。

高士廉等大臣一致认为,李元昌撺掇太子谋反,必须处以死刑。李世民下诏,让七弟死得体面一些,令其自尽而死,封国被除,妻子籍没入官。


《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汉王元昌,初王鲁,累迁梁州都督,后徙封汉。有勇力,善骑射。数触轨宪,太宗手诏诲督,乃怨望,附太子承乾,通馈谢。来朝京师,宿东宫,尝有丑语;又见帝侧有宫人善琵琶,乃曰:“事成幸赐我。”承乾许之,割臂血盟。事败,帝弗忍诛,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争不奉诏,乃赐死,国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两弟汉王李元昌和荆王李元景为何而死?他们真的谋反了吗?
杀兄弑弟囚父奸嫂,篡改历史,这就是所谓的明君李世民。
唐太宗立储之谜
李世民本已经夺得天下,为什么饶了侄女们,却不肯放过十个侄子?
好皇帝李世民为何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一)一面之词是什么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