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64)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新的转机。

苏德战场上,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的败局已定,在太平洋地区,经过珊瑚海战、中途岛海战以及美军在瓜岛登陆,战争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北非,德意法西斯军队经过英军的连续打击,失败的命运也已注定。

在这种形势下,战争还要在哪里打下去,或者说盟军还要在哪里发动进攻,就成为摆在同盟国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会议首先是由罗斯福总统提议的,他提出,一俟攻占突尼斯,取得北非战场的全面胜利,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就要考虑战争的下一步行动了,他还想邀请苏联方面,三方搞一次共同讨论。

丘吉尔回复说,由将军们讨论战略问题,不如双方首脑直接会晤管用。

而对苏联方面参加会晤,丘吉尔不太欢迎,他怕苏联在第二战场问题上发难,不过,他还是顺从了罗斯福的意思,邀请苏联参会。

1942年12月2日,罗斯福在写给斯大林的会议邀请信上说道:“最使我心情激动的考虑,就是我渴望和你会谈。我建议在非洲某一个安全的地方秘密会晤,这对我们三个人都很方便。时间约在1月15日至20日。”

但是,邀请遭到斯大林的拒绝,其理由是,他不能在苏联人民正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反攻时离开他的国家。

罗斯福总统在回复斯大林拒绝参加会议的来信后,再次建议把会议的日期推迟到1943年3月1日左右,但斯大林在12月6日的回复中,仍然解释说,“前方军务繁重,一刻也不能离开苏联”。

但回复中,斯大林还是向罗斯福和丘吉尔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希望知道美英军队进攻德国的作战计划。

收到斯大林的回信之后,罗斯福和丘吉尔立即对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进行了安排。

最终,北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被选定为会议地点,时间定在1943年1月中旬。

卡萨布兰卡是北非摩洛哥第一大城市,位于该国西部,大西洋沿岸,它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

原本,这里并不叫做卡萨布兰卡,在18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的贸易特权,将其更名为卡萨布兰卡。

在西班牙语中,“卡萨布兰卡”的意思为“白色的房子”。

1907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在这里建设对外港口,从此成为摩洛哥的主要贸易口岸,该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1943年1月11日早晨,从美国迈阿密机场起飞的波音314型飞机,两天后,把罗斯福总统安全地送达了会议地址——北非的卡萨布兰卡,而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提前一天抵达这里。

罗斯福一到达目的地,就投入到了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中,不少英国和美国前线将领也来到这里,有关战略全局的重要决策,他们都听取了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的指示。

罗斯福、丘吉尔和他们身后的美英将领

罗斯福总统也想亲自认识一下每一位即将受命执行伟大计划的人,艾森豪尔将军在罗斯福抵达北非的当天,就与总统进行了会谈。

在众多的会谈中,联合作战参谋长、陆军上将路易斯·蒙巴顿勋爵的气派和幽默的性格,吸引了罗斯福总统,他们谈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位久经沙场的军人,比任何人都更懂得两栖作战的技术,而这正是获取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首相及众多的参谋长们,还聆听了在中东指挥作战的英军将领哈罗德·亚历山大爵士,对北非阿拉曼战役的介绍。

他告诉大家,胜利的获得,不仅在于空军和地面部队终于实现了完全的协同作战,还在于他不顾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及时调动坦克登陆舰,解决了决定进军成败的补给问题。

罗斯福总统对于当前的战况,及英、美两国指挥官饱满的精神状况、诚挚的合作态度非常满意。

1943年1月13日,卡萨布兰卡会议秘密召开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北非战事结束后,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

这时,英、美两国发生了严重分歧,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认为,应在1943年横渡英吉利海峡,向欧洲发动大规模进攻;而英国人则认为,应继续进攻欧洲德意军队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区。

丘吉尔在会上说,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第一,攻克地中海的非洲海岸,在这一带建立起海军和空军设施,这对于开辟一条横的军事交通的有效走廊是必要的;第二,利用非洲沿岸的基地,在最短时间内以有生力量去打击轴心国的“下腹部”。

在这里,丘吉尔从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出发,坚持在北非战役结束后,进攻欧洲“柔软的下腹部”即巴尔干半岛或意大利,力图从德意手中,夺回它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

同时,在地中海东部,丘吉尔还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迫使它对德宣战,这样子,在西亚从土耳其到伊朗这一广阔富饶地区,就成为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并可阻止苏联日后向巴尔干和西亚进军。

马歇尔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说,从外围蚕食,会耗尽用于欧洲发动主要攻势的人力、物力。

而丘吉尔却争辩说,英、美军队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攻破希特勒的欧洲堡垒,在继续集结力量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北非作为向西西里进攻的跳板,这样可能击溃意大利,迫使它退出战争。

罗斯福也未予赞同丘吉尔的说辞,认为要美国出人、出钱、出枪炮去为英国抢占势力范围,这办不到。

由此,马歇尔等人坚持认为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以夺取欧洲心脏地区才是上策。

关于太平洋的行动计划,英、美双方的意见分歧就更大。

美国在1942年11月的瓜达卡纳尔海战中获胜后,已经取得了对日本作战的主动权,美国的参谋长们坚决主张,继续在西太平洋偏南的所罗门群岛、马绍尔和加罗林群岛发动进攻。

英国方面则极力反对这种全面进攻,认为这可能会把攻击重点从德国转向日本,而且,他们一再强调,在打败希特勒以前,太平洋方面应进行静态的防御战。

通过激烈的争辩,经过3天预备会议和3天正式会议,美、英两国形成了还算一致的意见。

这次会议的详细内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年后的1952年,才对外公布,尽管此前人们已经知道它达成的主要决议。

卡萨布兰卡会议场景

美国最终同意了英国提出的首先进攻地中海地区的计划,英国人则同意了美国关于太平洋和远东的总体作战计划。

美英双方重申了首先击败德国的基本战略,其中大西洋反潜作战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因为此时邓尼茨指挥的的大批潜艇“狼群”正在大西洋上肆无忌惮地攻击英美运输船队。

对于苏联,两国首脑则再次确认了向其运送武器装备和粮食补给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关于反攻欧洲大陆的详细作战计划,双方商定从三个方面对德军发动进攻:

一是从西西里岛登陆,其目的是为了使盟军船只能够在地中海顺利通航,而不受意大利海空军的袭扰;二是在当年的八九月间在法国大陆进行登陆,发动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

三是美英空军一起对德军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在最大程度上削弱德国战争机器的运作。

为了协调两方军队的行动,双方决定由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担任最高统帅,英国将军亚历山大担任其副手,接管两国全部地面部队的作战指挥权,而在地中海和北非作战的海空部队则主要由英国人来指挥作战。

保留艾森豪威尔最高统帅职位的决定,一个原因是丘吉尔希望美国能继续保持对地中海地区的兴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避免让法国人产生在英国人指挥之下作战的不满。

在对日作战方面,英国全盘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双方同意对日本所控制的地区发动一系列的平行进攻。

已经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沿岸进行的攻击,将分别推进至拉包尔和帝汶岛。此外,还将横贯太平洋中部对特鲁克岛和关岛发动进攻。

在北太平洋,则将进攻阿留申群岛中两个被日本人占领的岛屿。

最后,将在缅甸发动一场由中、英、美三国部队联合进行的战争,以重新打开通往中国的陆上交通线。

卡萨布兰卡会议虽然以军事问题为主,但也讨论解决了相关政治问题。

此时,阿拉曼、瓜达卡纳尔、北非的胜利,使公众普遍认为战争已到了转折点。

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都注意到,这种认识将会导致军备松懈、战斗力下降的危险。为此,他们在会议期间,均着意设法约束人们认为战争结束指日可待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罗斯福总统说:现在还不是狂欢的时候,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干别的事,只有为了胜利而战斗,而工作!

丘吉尔首相也说: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这也许是开始的结束。

为了整个战局的稳步推进,会议讨论了错综复杂的法国政治局势,罗斯福总统还把影响法国政局、相互对立的重要人物法国海军上将吉罗徳、法国“自由运动”领袖戴高乐邀请到卡萨布兰卡。

英美双方出于各自的目的,分别提出两人来担任法国临时行政机构代表。

美国在占领北非后,让维希政府吉罗德担任北非法国行政机构首脑,英国为了对抗美国,竭力主张让流亡英国的法国流亡政府领导人戴高乐担任这一职务。

为了促成法国两位重要人物的“和解”,罗斯福总统可谓“费尽心思”。他在戴高乐面前,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推心置腹;或满腔热情,或克制忍耐。以尽量让戴高乐理解、认同他的观点,进而说服戴高乐,最终,在罗斯福总统的劝解下,两位法国人与他和丘吉尔合了个影。

随后,经过幕前幕后的反复磋商,达成一个妥协方案:由吉罗德和戴高乐共同组织法国临时行政机构。

左起:吉罗德、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

会后,戴高乐到阿尔及尔同吉罗德直接谈判,1943年6月3日,双方同意建立由他们共同担任主席的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

在委员会里,双方均拥有相等的代表,但由于戴高乐在国内外威望日益提高,吉罗德威望日益下降,戴高乐因而成了委员会的实际领导者,吉罗德则被迫于11月9日向委员会提出辞呈,并于1944年4月9日退休。

还有,关于土耳其在战争中的立场,丘吉尔为推行其向巴尔干进军计划而力主促使土耳其参加盟国对德作战,美国同意英就此对土耳其进行劝说。

关于亚洲势力范围的划分,美国力图以经济援助为手段打入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则坚决予以反对。

双方最后商定,英国对中东和巴尔干的军事和政治负完全责任,美国则对远东的军事和政治负完全责任。此外,双方还讨论了交换原子弹研制工作情报等问题。

著名照片:吉罗德和戴高乐握手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政治问题是:罗斯福总统宣布,同盟国要求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

早在1942年5月,罗斯福总统就谈论过以三个轴心国无条件投降来结束战争的想法。

罗斯福总统断言,美国必将在未来的世界事务中发挥作用,而侵略者——德、意、日三国将必须被解除武装,并放弃那种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哲学。

为此,罗斯福总统在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结束战争的唯一条件是无条件投降,同盟国要求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通过谈判而停战。

罗斯福总统认为,这次战争结束后,侵略者必须承认被打得体无完肤,也让人们意识到,二战将会以侵略者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他还希望向苏联传达一个信息,即西方盟国将会与轴心国作战到底,绝不会考虑与德、意、日这三个国家单独媾和。

卡萨布兰卡会议为美英双方奠定了共同打击轴心国作战计划的基础,而且还部分消除了苏联人的不信任感,促使其积极投入到随后的反攻行动中去。

更为重要的是,卡萨布兰卡会议达成了侵略者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共识,进而把过去西方奉行的绥靖主义驱除得一干二净,避免了重蹈一战覆辙,昭示着二战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史五卷一部25:卡萨布兰卡会议
| 二战 |相聚在凯旋之地
印闲生:战争期间的会议|2022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六)
大器晚成的艾森豪威尔(十八)
二战时期法国都亡国了,为什么还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