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坚:最正宗的瓜娃子 最勇猛的愣头青(三)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点赞,真有不少人喜欢或者希望了解吴国的人和事,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可以继续闲聊一阵这个话题。再次感谢。

        上期聊到孙坚是个“朝中无古旧,郡里非望族”的瓜娃子,虽然逼死王睿、杀了张咨,兼并了这二人的队伍,但却没能合法拥有这二人的地盘,荆州被刘表占了,南阳被袁术占了。

        孙坚的家世、实力,都不足以和汉室宗亲刘表、四世三公的袁术相抗衡,他要想在乱世立足,得到自己的合法地盘,就只能凭勇猛继续搏杀,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还是因为势单力薄的原因,他得找到一个势力强大的依靠,正好袁术到了南阳,途中表孙坚为假中郎将,孙坚趁机将南阳让给袁术,投靠到袁术门下。

        袁绍、袁术兄弟的事情可以另外开篇来聊,这里只提一点,袁术虽然没有袁绍的名气大,但身份却比袁绍硬,他是司空袁逢的嫡子,朝廷任命的后将军。袁绍则是袁逢的庶子,并已经过继给左中郎将袁成,当时的职务只是个郡守,渤海太守。

        因此,投靠袁术的也大有人在,孙坚只是其中之一。

        顺便感叹一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袁家兄弟要是能够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汉家天下早就改姓袁了。当时没有任何其他势力有能力和袁家抗衡,魏、吴、蜀汉的开国奠基者曹操、孙坚、孙策、刘备都分别是袁家兄弟的马仔,特别是曹操和孙坚、孙策,都是靠袁家兄弟罩着才发展壮大起来。

        关东董卓联盟各率所部从北、东、西南、南四个方向逼近洛阳。众数万人,阵势挺大,却没什么用,各路诸侯都心怀鬼胎,没人愿意率部出击,都想保存实力,以便后来的逐鹿中原。

        只有在东部的曹操和南部的孙坚这两个同龄人(同年出生,此时都三十六岁)带兵出击。

        曹操最早起兵反董。董卓进京,任曹操为骁骑校尉。袁绍出逃时,曹操改名换姓弃职而逃。逃亡途中差点丧命。189年底,逃到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陈留孝廉卫兹出钱帮助曹操建立了一支五千人马的队伍,起兵反董。

        曹操是讨董联盟里最弱的一支部队。还记得前面列出的十八路诸侯名单吗?除了曹操外的人,不是州刺史,就是郡太守,只有曹操啥也不是,属于民间讨董力量。还是袁绍给了他一个领奋武将军的临时杂号将军名头,才避免了这种尴尬。

        有趣的是,偏偏是这个最弱的民间的曹操率兵出击。

        曹操出击时,当时的好友陈留太守张邈派资助曹操的卫兹带了一部分人马跟随曹操出战。济北相鲍信与其弟弟鲍韬被曹操的勇气所感动,也率兵同行。

        部队渡过汴水后在荥阳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曹操等人所带的州郡兵和才招募的新兵蛋子虽然不是久经沙场的西凉劲卒的对手,但也顽强奋战了一天,最终被徐荣打败。

        败得还是很惨鲍韬、卫兹战死。鲍信、曹操人、马都受伤,曹洪赶紧让出自己的战马给曹操,曹操先还推辞,曹洪说了句:“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扶曹操上马,自己步行跟随逃到汴水河边,又赶紧去找来船只,和曹操一起渡过汴水,逃回家乡。

        曹洪这天的行为为自己换来了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曹洪没多大能力,巨富而吝啬,贪财又贪色,不守法度,横行霸道,就因为对曹操有过这次救命之恩,从未受到追究,还不断得到升迁。

        曹操夫妇偏袒厚待曹洪到了一种扭曲的程度。

        征马超时,曹操明知其无能也让其为帅,私下里却叫曹休主持军务,辛毗协助。曹洪乐得清闲,也不计较。

        这样安排是很危险的事情,容易造成指挥系统混乱,导致兵败。掌军多年的曹操应该知道其中的厉害,为什么还要做出这样愚蠢的安排?除了对曹洪、曹休的了解,知道曹洪不会妨碍曹休的指挥外,还是想让曹洪挂帅,好立军功。

        曹丕年轻时曾经找曹洪借过钱,曹洪吝啬不借。曹丕怀恨在心,称帝后想以曹洪家人门客胡作非为为借口来整治报复曹洪。卞夫人知道后,立即召见曹丕宠爱的郭皇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要是曹洪今天死,明天我就下令皇帝(曹丕)废掉你这个皇后。

        吓得郭皇后回去后不断哭请曹丕不要处决曹洪,最终曹洪只是得了个免官削爵土的处分。

        (聊孙坚聊到曹洪去了,是不是有些离题?哈哈。反正是闲聊,顺便八卦下其他大家可能感兴趣的人和事而已)

        曹操虽然失败了,但其所部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却让徐荣产生了错觉,认为其他的讨董部队也是这么勇敢无畏,就停止了向东部酸枣盟军的进攻。酸枣盟军因此躲过一劫。

        而南部的孙坚却在小有波折后一路凯歌,最终打入洛阳。

        孙坚带兵到鲁阳见袁术。袁术表孙坚为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别称“孙破虏”就是这么来的。更重要的是豫州刺史头衔,表明孙坚终于可以“合法”拥有豫州之地了。记住这个职务和其所包含的意义,对后面发生的事情很重要。

        与袁术协调好后,孙坚率兵北进讨董。到梁县(今河南省汝州市)时,与董卓部徐荣、李蒙相遇,双方交战,孙坚大败。这个徐荣还挺厉害,曹操、孙坚都被他打败过。

        孙坚喜欢戴一顶用动物毛发编织成的红色帽子,此时成为董卓兵追赶的目标孙坚脱下帽子给祖茂戴,自己从小路逃走(有点不地道)董卓的骑兵就去追祖茂。祖茂逃入乱坟岗,把帽子戴在一根烧坏的木柱上,然后逃脱。

        孙坚属下颍川太守李旻(看出豫州刺史的重要性了吧?孙坚以前也是太守,不可能有太守的属下,做了刺史就有了)与张安被俘,遭到烹杀。其余被俘士兵都被布缠裹着倒立于地,用滚烫的热油灌进去,活活的烫死。

        孙坚败后,没像曹操那样逃回老家,而是率余部移屯梁县阳人(今河南省汝州市庙下乡古城村)重新集结队伍,招兵买马,仍然准备北进。

        董卓以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率领五千步骑迎战孙坚

        董卓进京后,指使吕布杀了丁原,将并州军事集团与凉州军事集团合二为一,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胡轸是董卓部将,属于凉州军事集团。吕布原为丁原主簿,属并州军事集团。吕布背叛丁原投靠董卓,虽然得到董卓的重用,誓为父子,以吕布接替丁原的骑都尉,掌管并州军。

        但董卓手下的将领并没完全接纳他,胡轸就与吕布有矛盾。阳人之战时,胡轸预先扬言这次行动要斩杀一青绶才能顺利进行。

        所谓青绶指吕布。吕布为骑都尉,为比二千石官员,其印绶为银印青绶。胡轸的做法受到并州集团将领的反感和厌恶,就合伙商量破坏这次行动。

        大军按董卓制定的计划准备在离阳人城几十里的广城宿营时,吕布与同伙就四处宣言阳人城中的敌人已经走了,应当连夜追击,不然就找不到了。胡轸只好带兵夜行至阳人城下准备攻城。

        阳人城中守备非常严,没有攻袭的机会。由于没有休整,大军已是人马交困。夜临城下,又无战壕壁垒,只能在荒野中解甲休息。这个时候,吕布与同伙又四处造谣说城中贼出来了,吓得士兵丢盔弃甲慌乱奔逃。

        跑了十几里,才确定没有追兵前来。等到天亮后来到城下,捡拾起逃跑时丢弃的兵器,准备攻城时,孙坚已经加固了城防,深挖了护城沟堑胡轸只得无功而返。

        这次行动因董卓集团内部不和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交锋,孙坚可谓侥幸得脱。闻名天下的并凉劲卒如果在广城得到充分的休整,将领团结一致,以州郡兵和招募的新兵组成的孙坚部队能否抵抗得住还很难说。

        孙坚纠合、集结、训练部队完毕,带兵攻击胡轸部,打败胡轸,斩杀都督华雄。《三国演义》把这个功劳算在了关羽头上,编了个“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这次战斗,差点受到袁术的疑猜牵制而功败垂成。

        孙坚的粮草来自于袁术的供应。开战前,有人提醒袁术说,孙坚如果得到洛阳,你就不能制约他了。你资助他进入洛阳,虽然驱除了董卓这匹狼,但却换成了孙坚这只虎。

        袁术因此怀疑孙坚,停止了对孙坚的军粮供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的保障,孙坚是无法与董卓军开战的。

        心急火燎的孙坚连夜从阳人狂奔到一百多里外的鲁阳去面见袁术,也顾不得仪式礼仪,就在地上为袁术演化作战方略,表明此战必胜,消除袁术害怕失败的心理。然后表白自己忠于朝廷,忠于袁术之心,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消除袁术的疑猜。

        此时董卓在长安诛杀了袁氏家族满门,遍天下的袁氏故吏群起而反,不是袁氏故吏的势力也打着为袁家报仇的旗号而反。可见袁氏家族的政治优势和势力有多大。

        袁术犹豫一阵后,还是调发了军粮,解除了孙坚的后顾之忧。

        前两期说过,董卓曾经与孙坚在西征凉州时共过事,对孙坚十分了解,很忌惮孙坚的猛壮。曾经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都怕我,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唯独孙坚比较勇猛,颇能用人,告诉下面的诸将,让大家注意提防。还表示“只要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然会服从我!其他讨董牧守根本不被董卓放在眼里。

        阳人战败后,董卓见武力不能克制孙坚,就用软的一手来拉拢孙坚,派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并许诺安排孙坚的亲属子弟出任刺史、郡守。

        没想到孙坚硬的不吃,软的也不吃,一口拒绝,同时率军推进到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的大谷,兵峰直指洛阳。(孙坚与董卓部在梁县的拉锯战持续大半年,一直到第二年二月。为叙述方便,一并言之)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解,即董卓害怕孙坚而迁都长安,这和三国中期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害怕关羽打算迁都的说法一样,都是为了夸大孙坚、关羽的个人能力的片面不实之词。

        董卓迁都的原因简言之主要有:一、防止与自己的老巢并州的通道被白波军打断;二、远离关东讨董联盟,避开盟军锋芒,拉长战略纵深地带,分散盟军的兵力;三、保持与边章、韩遂所率西凉军的道路畅通,危急时可以得到他们的迅速支援

        关东盟军于公元190年正月起兵。董卓二月开始迁都。三月,汉献帝和百官以及被驱赶的数十万洛阳百姓到达长安。但董卓并没有走,而是将长安事务委托给王允管理,自己则屯住在洛阳毕圭苑中,与吕布等武将带兵留在洛阳断后。

        191年二月,董卓与吕布在洛阳搜刮财产将宗庙、府库、富豪、民家的财产象扫地一样抢得干干净净。无辜而死的人,不可胜计。地下的财产也不放过,让吕布带兵在北邙挖掘汉室皇家陵墓,盗取陪葬财物。

        也就是在这时,孙坚军逼近洛阳。董卓亲自带兵在皇家陵园里与孙坚交战,被孙坚打败。董卓退出洛阳,撤到渑池。孙坚从洛阳宣阳城门进城,遇到吕布阻击,又击退吕布。

        不可一世的董卓,战神般的吕布都被孙坚打败,可见孙坚及其所部之勇猛无敌。

        孙坚进入洛阳这座几乎已成废墟的都城做了两件非常重要深受赞许的事情。

        第一件是清扫整理汉室宗庙,并以最高规格的太牢之礼祭祀汉室祖先;第二件是修复汉室陵寝,平整填塞被挖掘的陵墓。

        这两件事情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对维护朝廷,巩固大一统天下观念都有积极的作用。对孙坚个人来说,也提升了政治形象收获不小的政治利益。

        这里有个汉传国玺之谜。相关记载说,孙坚的士兵在洛阳城南甄官井里找到了被宦官扔在里面的汉传国玺。可以断定这是孙坚有意识地为自己今后名正言顺称王称霸编出来的一个故事,以此表明自己是合乎图谶的天意所授。后来学者根据记载描述的御玺形状和刻文,也考证出是假的。

        这个事情是假的,据此而来的袁术扣留孙坚夫人,要求孙策用御玺交换的事情自然也是假的。但可以从孙坚编这个故事的行为看出其很有政治头脑,也很有野心。

        洛阳大捷后,孙坚派兵出函谷关,穿插到新安、渑池之间,希图截断董卓的退路。如果能够截住并围歼董卓,就能一举改变时局,历史将呈现出另外的面貌。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孙坚却匆匆而退,经鲁阳前往豫州。

        真是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啊!眼看到手的胜利为什么会突然放弃呢?

        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话《三国演义》第六回
华夏之基石秦汉王朝(五十六)董卓之乱
此君击败吕布,吓得敌军送女人求和,有他在,曹操刘备只能陪衬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之战
原来吕布在董卓军中地位并不高,胡轸徐荣等无名之辈都是他的上司
讨伐董卓(东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