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中,两名战士抓了一条“野狗”,事后发现竟是国军中将

1948年12月15日夜,安徽宿县南坪集东南约2公里,眉庄。

解放军某部特务营教导员范天枢,正带着5名战士搜索逃窜的国民党官兵。夜色朦胧下,他们发现一辆被打坏了的坦克停在大周庄的东南方向。

范天枢派派通信员傻小六、范介明沿着坦克搜过去,坦克旁边是麦地,冬天的麦地很开阔,一览无余,几乎藏不住人。

“哎,这条沟里会不会有人?”两人看到地头有一道垄沟。

“过去看看吧!”傻小六、范介明顺着垄沟往前走。突然,前方不远处出现一条黑影,黑影一动不动。傻小六还以为是一条野狗,随便喊了一声:

“嗨!”

这一喊不要紧,那条“野狗”居然应声抬起头来,原来是个人,头上还戴着钢盔,在月光的映射下闪闪发亮,这人是头朝下,双脚朝天,翘着屁股,趴在沟底的。

傻小六、范介明端着枪赶紧跑过去,那人马上站了起来,举起双手做投降状。

“干什么的?!”傻小六用枪指着对方,大声问。

“14军上尉司书……”那人吞吞吐吐地说。

原来是个逃兵!两人很高兴,把这个俘虏带了回来,送到俘虏收容所。

到了收容所以后,他们才看清楚眼前这个人,穿着一身草绿色的细布军服,留着小胡子,怎么看都不像个文书,反倒是挺像一个连长之类的军官。

傻小六他们绝对想不到,自己无意中抓到的这条“野狗”,居然是堂堂中将军衔,大名鼎鼎的兵团司令——黄维!

黄维究竟是如何落到这一步的呢?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淮海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联合实施的大决战,淮海战役以我军战胜、敌军失败而告终,但战争过程打得艰苦,我军损失不小,这跟敌人的负隅顽抗是分不开的,而所有参战敌军中,最能扛的就是“书呆子”黄维了。

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我军方面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人组成的总前委,国军方面是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刘峙。

其实,最早的时候,蒋介石是希望白崇禧担任总指挥,但白崇禧不想“接锅”,拒绝指挥。蒋介石又想让杜聿明指挥,可是东北战事吃紧,他不得不把杜聿明派往东北救火。

找来找去,实在没有合适的人,蒋介石只好选择了刘峙。

这位刘峙是蒋介石的“福将”,老蒋也是希望他继续给自己带来“福分”。但刘峙的指挥能力其实很烂,被称为“猪司令”,打胜仗基本靠运气。可运气总有用光的时候,这一次,刘峙就“不幸”地败光了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

淮海战役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战果是歼灭了敌第7兵团10万人,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阵亡。第二阶段则主要是围歼黄维敌第12兵团,兵团司令是黄维。

黄维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国军将领中著名的“书呆子”,一心放在兵法打仗上,不喜欢搞官场勾心斗角、贪污腐败那一套,颇有一股骨气和傲气。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由于国民党各部不协调,造成第12兵团(即黄维兵团)位置突出孤立,我军敏锐捕捉战机,迅速集中兵力,把黄维兵团包围在安徽宿县西南的双堆集一带,准备吃掉对方。

刘伯承、陈毅知道黄维比较能打,人又顽固,所以没有急于发动总攻,而是采取大量土工作业的近迫攻坚战法,不断缩小合围圈,同时不断阻击外围增援部队,待黄维兵团粮弹不足,补给乏力,陷入困境后,再发起全线攻击,歼灭了大量有生力量。

1948年12月12日,总攻时间到了。为了避免国军官兵遭无谓牺牲,刘伯承、陈毅代表总前委给黄维发了一封电报,劝他尽早投降,以免作无谓的牺牲。

劝降书中写到:“黄维将军……你的4个军,全部被歼……在这种情况下,你本人和你的部属,再作绝望的抵抗,不但没有丝毫的出路,只能在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下完全毁灭,你身为兵团司令,应爱惜部属的生命,这即放下武器,不再让你们的官兵作无谓的牺牲。如果你接受我们这一警告,请即派代表到本部谈判投降条件,时机紧迫,望即决。”

黄维笃信儒家忠孝之道,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说白了就是个死心眼儿,他看过信后一声冷笑,把劝降信撕得粉碎,愤然道:“刘伯承、陈毅想让我投降,真是异想天开!”

听说黄维不投降,还把劝降信撕了,刘伯承、陈毅也大为光火,一向儒雅的刘伯承大声说:“黄维不投降,就命令部队打吧!看来他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给你机会,你不把我,那就别怪我们发飙了。

当天下午,最后的总攻开始了。陈赓、陈锡联、陈士榘等率军从四面八方迅猛出击,向黄维兵团发起进攻。此时的黄维早已是强弩之末,尽管黄维的王牌主力18军依然在负隅顽抗,给我军制造了一些小小的障碍,但他们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解放军主力。

激战3天后,至12月15日,黄维兵团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最后屏障都被拔除,就连黄维最器重、战斗力最强的“老虎团”都全军覆没,只剩下黄维、胡琏龟缩在双堆集兵团总部的掩蔽部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最终,黄维只得决定突围。

黄维选择的突围方向是双堆集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因为他认为共军在这三个方向兵力部署比较薄弱,有成功的可能。他的总体计划是兵分三路,分别向正西、西北、东北三个方向突围,然后绕个圈子,向南往蒙城、蚌埠方向逃跑。

为了轻装上阵,黄维下令破坏所有不能带走的重武器,甚至把1万多名伤兵全部扔掉,气得这些伤病号直骂娘。

在黄维看来,自己的计划很严密,机会很大,可是一打起来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太低估刘伯承和解放军了。黄昏时分,黄维率领残部开始突围,他本人的突围方向是正西方,正好碰上陈锡联指挥的西集团,结果被兜头一顿痛打,部队全乱了,溃不成军。

这时,黄维、胡琏分别躲在各自的坦克里,趁乱冲出我军的火力网。但是在一个三岔路口,两人慌不择路,选了不同的方向,胡琏跑向西南,黄维则选择了直行。

这一分道扬镳,胡琏逃脱了,黄维却走向了死路。路上,黄维乘坐的坦克狂奔了一阵就出了故障,再也跑不动了,黄维见状不好,只得爬出坦克,混在乱军中一起逃跑。

但是解放军各部岂肯善罢甘休,一阵穷追猛打,到处抓俘虏。黄维见到处都是解放军,他这副模样肯定跑不远,就趁着黄昏跑到附近一道麦田沟里藏了起来,企图等天色彻底黑下来,再趁夜色掩护逃出重围。

黄维差一点就成功了,由于形势太过混乱,我军确实一直没有发现黄维。但是,根据俘虏提供的情报,黄维肯定不会跑太远,就在双堆集附近的几公里内,于是总部下发命令,命参战各部队搜索敌人抓俘虏,尤其要“活捉黄维”。

黄维趴在麦田沟里,听着远处不时传来解放军部队的声音,心里别提有多忐忑,可这附近没有任何掩体,他无处可逃,只得像丧家之犬一样躲在沟里。可惜,饶是黄维再狡猾,也是气数已尽,未能逃脱我军的天罗地网,被两名解放军战士生擒。

黄维被押到了收容所,仍然试图掩饰自己身份。我们的同志叫他在战俘簿上登记,他写道:“方正馨,江西弋阳人,14军军部上尉司书。”

我们的同志觉得可疑,便问黄维:“何时参军?”

黄维答曰:“今年10月,从确山入伍。”

“入伍前干什么?”

“当过6年小学教员、6年科员,然后就入伍了。”黄维继续撒谎。

“你这个上尉司书,一个月多少饷?”我们的同志继续问。

“七十几元……”

“七十几元?说清楚点!”

“这个……”黄维一犹豫,答不上来了,他就是随口编的,哪里知道的这么清楚!

“你是在说假话吧?老实说,到底是什么职务?!”同志们厉声追问。

黄维摆出一副冤屈的模样,厚着脸皮地说:“这能胡说八道吗?我还能卖了自己的姓名不成……”说完,还写了一张“如姓名职别不符,愿受枪毙”的保证书,以示“清白”。

这时,摄影员拿来相机,准备给黄维照相,黄维一看,脸立即变得惨白,脸部的肌肉都在不受控制地抖动。他知道,这一拍照,解放军的高级干部肯定能认出自己来,到时候,自己想躲也躲不了!

这个时候,收容所来了一名战上,他是刚刚参加解放军的国民党士兵,一见这位“军部上尉司书”,立即大喜道:“这个人就是黄维!”

黄维再也绷不住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不自然地说了一句:“我就是黄维!”

随后,他提起笔在登记册签下了一行字:

“黄维,12兵团司令官,陆军中将,41岁,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

这名一身傲气的“书呆子”中将,终于在自己最瞧不起的对手面前承认了真实身份,也开启了自己长达27年的改造生涯,不愧顽固至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最后究竟是怎样的结果
邓小平晚年说: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可为何所有人都认为是粟裕
将黄伯韬兵团歼灭后,淮海战役第二步怎么打?刘邓、陈毅酝酿许久
淮海战役有多惨烈:刘伯承晚年不提这场战役,不看有关战争剧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淮海大战40年后邓小平回忆:毛主席亲自交代“我把指挥交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