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周列国——鲁国(6)鲁庄公: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正月,齐国为了报复鲁庄公挑起的干时之战,率领大军讨伐鲁国。此前和齐国几次作战,鲁国无一例外全都失败,鲁国朝野大惊。正在此时,鲁国平民、曹刿请求进见鲁庄公,他的同乡的人劝他:“打仗的事情自有当官的谋划,你去管什么闲事?”曹刿回答:“当官的目光短浅,不能长远考虑。”于是入宫进见。曹刿问鲁庄公:“齐国人大军压 境,您打算靠什么来打这场仗?”鲁庄公回答:“衣服、食物这些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们分给别人,祭祀的牺牲、宝玉、绸缎,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向史官如实反映。”然而曹刿却说:“小恩小惠,不足以遍及百姓,百姓可能不会听从您;小诚小信也不能让神鬼信服,神鬼可能也不会保佑您。”最后庄公说:“人民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可能无法彻底查明底细,但也必定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裁决。”曹刿说:“这才是尽了一个国君的职责,可以凭借这一点和齐国打一仗,如果开战的话,请让我随您一同前去。”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人,周武王六弟曹叔振铎之后,著名军事理论家。

不久,齐国大军即在大夫鲍叔牙的率领下越过齐鲁边境,直奔鲁都曲阜而来。鲁庄公在曹刿的建议下,避开齐军的锋芒,把易于防御和反击,并且距离自己国都较近的长勺作为迎击齐军的主战场。

一鼓作气

曹刿和鲁庄公乘坐一辆战车,和齐国军队在长勺对垒。由于之前在干时的胜利,齐军统帅鲍叔牙十分轻视鲁军,认为鲁军仍然不堪一击,于是下令擂鼓进军。庄公这边便也打算下令击鼓应战,曹刿阻止了他,说:“齐军远道而来,渴望求战速胜,且有前次干时大捷,士气正旺。贸然出击,于我军不利,姑且等待,静候时机。”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依托有利地形,固守本阵,只令射箭、投石以御敌军。齐军攻势虽猛,而鲁军占据地利,始终无法攻破,冲杀一阵,便撤了回来。

稍作休整之后,齐军二通鼓响。再度发起冲锋。曹刿已然建议庄公不要应战,再坚持防御一阵。结果和第一次一样,齐军又一次无功而返,撤了下来。连冲两阵,齐军将士体力消耗大半,想要厮杀却找不到对手,又因为鲁军的弓箭飞石难以攻入本阵,士兵们的锐气也逐渐衰弱。

鲍叔牙认为鲁军胆小懦弱,不敢应战,便愈加轻敌,没休整多少时间便第三次击鼓进军。经过之前两次冲锋的损耗,齐军师老兵疲,体力、士气大不如初,防御的鲁军也感觉到敌军的进攻似乎没有第一次那么猛烈了。曹刿告诉鲁庄公:“时机到了,我们可以擂鼓出击了!”为了鼓舞士气,鲁庄公亲自擂进军鼓,鲁军憋了三阵的气势一下爆发,向齐军宣泄出来。疲惫的齐军措手不及,阵型一下子被鲁军冲散,兵败如山倒。

见齐军后撤,鲁庄公立即下令追击,曹刿又予以制止,在亲自下车观察了齐军兵车车辙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眺望了齐军撤退的阵型后,才下让国君下令追击齐军。

等到战事结束,齐军撤出鲁地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军队整体的士气,第一次击鼓,士气正盛;第二次击鼓,士气便有所衰落,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齐军的士气耗尽而我军的士气充盈,所以我军战胜了齐军。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在战场上虚实难测,恐怕他们是假意败退而安排伏兵等待我们追击,而后来我观察齐军兵车的车辙混乱,军队的军旗倒下,才知道他们是真的败退,不会设有伏兵,于是下令追击。”

这次战争,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庄公任用军事家曹刿,击败了强国齐国。曹刿曾说“肉食者鄙”,无疑这“肉食者”指的就是鲁庄公。其实不然,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已经做到了他的本职工作,就像他说的“大小之讼,虽不能察,必以情”,也正是凭借这一点,鲁国才有了和齐国一战的条件。也许他不擅长打仗,不明白士气、诡道等影响战争结果的因素,但战争前放下身段,接见身为平民的曹刿;迎战时没有一意孤行,接受了曹刿提出的建议;取胜后他不耻下问,虚心请教鲁国胜利的原因。这样的君主,非但不“鄙”,反而知人善任,心胸开阔,从谏如流,有着很多明君共有的特征。在鲁庄公治下的鲁国,迎来了他辉煌、鼎盛的时期。

两败宋国

二月,鲁庄公攻打宋国,六月,宋国为报复鲁国侵略,跟随齐军讨伐鲁国,在郎地驻扎。鲁国大夫公子偃向庄公建言:“宋国军队阵型不整,可以先攻击他们。击败宋国,齐国必定回军。请允许我出击。”庄公没有同意,公子偃于是私自从雩门出击,把战马蒙上虎皮率先冲击宋军,庄公于是也随后出击。交战中,由于战马受惊,庄公从战车上摔下,副车之人把上车的拉索交给庄公。庄公说:“出了这样的事,大概是没有占卜的缘故吧。”御者县贲父回答:“之前长勺之战面对齐军我们没有战败,而今落败,是缺乏勇气的缘故。”说完力战而死。鲁军也由此士气大振,在乘丘大败宋军,生擒宋国的勇士南宫长万,后来直接导致了宋国的内乱。战后,养马的人洗马时发现马腿中了流矢,这才把庄公摔下战车,并不是御者的罪过。庄公得知此事后,为战死的县贲父致悼词。士死后有悼词,正是从此开始。

转年,宋国为了报复乘丘之败,再次兴兵攻鲁,不过再次被庄公打败。这年秋天,宋国发生洪灾,鲁、宋多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此时庄公没有乘人之危,反而派遣使臣慰问宋国,争取与宋国和解的机会。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和齐桓公在柯地会盟,其间,曹刿乘机挟持了齐桓公向他索要齐鲁边境的汶阳之田,迫于压力,桓公答应了,而事后却想反悔,被相国管仲制止,于是归还鲁国失去的土地。自庄公九年与齐国开战,到此二国和解。而后,齐桓公得到周天子的允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用周天子的名义协调各国间的纷争,出兵平乱、组织会盟,渐渐成为诸侯的霸主。

鲁庄公与齐桓公的因缘纠葛还没有结束,后面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鼓作气
耳边历史(20)
长勺之战:3万鲁国大军,却击败了齐国30万大军!
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
会说话是修养,听别人说话是教养
历史 | 东周 | 春秋 | 曹刿抗击齐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