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周列国——鲁国(13)臧文仲与孔子

臧孙辰对于鲁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对于鲁国国君,不可谓不忠。然而,一百多年后的大圣人孔子对臧孙辰的评价却是“窃位者”,即于国不忠、于人不仁,他认为臧孙辰有“三不仁”与“三不知”。三不仁为废六关、妾织蒲、下展禽;三不知则是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

首先说说“废六关”与“妾织蒲”。

这两句的意思是臧孙辰在主政期间增加了六个关卡收缴赋税,让自己的妾室编织草席贩卖与民争利。对于这两件事,我倒认为放在春秋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增收赋税以充实国库,妾织草席以增加生产,促进了鲁国工商业的发展,弥补了国家财政收入不足,算是利大于弊,也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作虚器”与“纵逆祀”是指臧孙辰给占卜用的大龟盖了一间豪宅、纵容鲁国大夫夏父弗忌不按祭祀顺序,把后即位的鲁僖公神主排到先即位的鲁闵公神主之下,而臧孙辰不加制止。这两件事放在现代看也许没什么所谓,但在当时都是违礼的行为,孔子一生秉承周礼,主张克己复礼,臧孙辰作为鲁国执政,却带头破坏礼制,孔子自然对其不满。但纵观臧孙辰一生,不论内政还是外交,都显得不拘一格,只要为国家为人民有利,都可以为其所用;他辅政务实,不墨守周礼,却始终以民为本、以德治国。我想,这就足够了。

至于“祀爰居”与“下展禽”两件事,都是和柳下惠相关的。在此我们可以顺道再介绍一下展喜的兄长柳下惠。

“祀爰居”记载于《国语》,讲述的是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臧孙处理政事太迂腐了,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使政事得以推行,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作为国家大典。现在无缘无故地增加祭祀,不是处理政事所应该做的。而且圣王创制祭祀的原则是,凡是订立法规对人民有利就祭祀他;为国事辛勤而死得就祭祀他;用政绩使国家安定的就祭祀他;解除百姓严重祸患的就祭祀他,除此之外,不能列在祭典之中。所以柱、后土、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鲧、禹、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这些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此外祭祀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这些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祭祀先哲和德行高尚的人以表诚信;祭祀天上的日月和星辰以瞻仰,祭祀地上的五行来生存繁殖,祭祀九州的名山、江河和沼泽来感谢它们出产财物器用。而海鸟“爰居”飞到鲁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飞来,也不见得它对人民有什么功德,这样就决定祭祀它,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仁德的人,要讲求重视功绩,明智的人,是注重考查事物的。没有功绩而祭祀,是不仁的;不了解而又不向别人询问,是不明智的。大海中的鸟兽常常预知躲避海上的灾难,恐怕是海上将要发生什么灾祸吧。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一年海上常有大风,冬季又过于温暖。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也表现出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视的原因,所以后世的孔子称柳下惠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称他为“和圣”。

“下展禽”顾名思义,就是让展禽屈居自己之下。鲁僖公时,臧孙辰为司寇,是鲁国辅政重臣。柳下惠为士师,主掌刑狱,是臧孙辰的下属,因其生性耿直、不事逢迎,有时显得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得罪了臧文仲等当朝权贵,接连三次被黜免。柳下惠虽然仕途坎坷,但是道德学问却名满天下,所以有了 “臧孙辰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的说法。

然而放眼当时的国际环境,大国争霸,夷狄相侵,外在环境十分险恶,如果小国要生存,就需要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实干家,而不是一昧秉承礼制的空想家。臧孙辰与柳下惠并非个人恩怨,他作为鲁国执政,自然要事事以国家为先,以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重。而孔子当时的处境,也正是被鲁国季氏家族压制而郁郁不得志,因此产生了对柳下惠同病相怜的同情。因此,孔子对臧氏的评价,我个人觉得的确有失公正。

鲁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三月,四朝元老臧孙辰去世,他的死去也意味着着鲁国公室与三桓家族的权力平衡被打破,鲁国从此以后国君权力日益衰微,开始了三桓政治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与横行一方的盗跖居然是哥俩儿……
论语:臧文仲其窃位者与(15-14)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不能提拔重用贤德之才,就是不称职(15—14,讲于2022年10月13日)
《左传》税事拾遗之四 臧文仲“废六关”
孔子为何替柳下惠鸣不平?
柳下惠论“祭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