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败局已定:杜聿明率30万大军逃离徐州,却被老蒋亲笔信给葬送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让我们一起品味有温度的历史!

上一期我们讲到,淮海战役徐州方面的战场情况变化莫测,粟裕和杜聿明分别在指挥室内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博弈。

杜聿明想要瞒天过海,利用假情报掩护,准备向徐州西南方向突围。

而粟裕这早已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将华野主力转移至徐州正南侧徐蚌铁路沿线,杜聿明不论从哪个方向出逃,都会被我军拦截。

现在计划毕,是时候该执行了。

11月末,杜聿明亲眼目睹了徐州的骚乱,成千上万的国民党官员、资本家、甚至连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都乘飞机逃离了。

本来杜聿明想要隐瞒撤退计划的,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导致了今天混乱的局面。既然撤退计划已经暴露,那就乱牌乱着打吧。杜聿明决定不做隐瞒。

11月30日,杜聿明通知邱清泉、孙元良、李弥三个兵团于12月1日从西南撤离徐州。30万国军倾巢出动,淮海战役中规模最庞大的追击战就此拉开序幕。

面对此番情况,毛主席和粟裕是如何接招的呢?

01

【中原大追击】

杜聿明的撤退计划,还算比较周到。

手下有3个兵团可供他调遣,因此杜聿明决定在撤退时将所有兵团摆出一个巨大的圆形阵,轮班打前锋进行突围,这种战法也有一个形象的名字——“滚筒式撤退”

这种战法的精髓在于,3个兵团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在前锋位置能够有序进行变化。凭借徐州国军拥有大量机械化部队,杜聿明认为,想实现如此高难度操作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然而,还没等杜聿明摆好阵型,徐州内部又出了乱子。

11月30日,李弥接到撤退命令后,还没等杜聿明下令,他就先率领第9军在当天提前跑出了徐州。此时,距离12月1日还有一天时间。

李弥带着自己的嫡系率先开溜的消息,传到徐州总指挥部后,杜聿明气得火冒三丈。

而且李弥这一跑,孙元良也开始忍不住了,他不想被落在后面,恳请杜聿明提前下达出发命令。杜聿明愤怒地压住孙元良,这才让其他两个兵团在12月1日撤离徐州。

徐州国军撤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华野指挥部,已经做过无数次推演的粟裕没有犹豫,立刻命令华野各纵队向西展开追击。

几乎是同一时间,中央军委同样接到消息,毛主席致电粟裕,务必要将徐州之敌拦住。此次追击战,双方参与兵力都超过10个军以上,总计60万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正式开始。

由于国军早在出发之前就已经乱了阵脚,因此杜聿明的部队逃离节奏十分混乱,几个大兵团扎堆在交通要道上,谁也分不清谁,杜聿明也彻底不组织秩序了,打算先跑了再说。

与此同时,靠脚力行军的华野数个纵队星夜兼程,几天下来也分出了层次。其中华野九纵跑在最前面,虽然不知道敌人具体的位置在哪里,但只要能拦住,就已经是胜利了。

大兵团与大兵团之间的追击战,往往都十分混乱。

具体乱到什么程度?看看下面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了:

一天中午,华野九纵74团3营跑到某村内进行休整,营长穿着刚缴获的美式军大衣,和警卫员在屋内烤火。就在这时,一名国军士兵跑进屋内,二话不说就要拆门板。

营长见此情况十分生气,以为又是哪个刚从俘虏走出来的新兵在乱纪律。

大声喝止后,问这个士兵:“你们连长在哪里?”

这个新兵看眼前的人穿着国军高官的军大衣,也没有怀疑,就说自己连长在村西边,拆门板只是为了烧火取暖。营长大怒,立刻让士兵把他们连长叫来,他要亲自批评。

结果不一会儿,屋子外面传来了一声响亮的“报告!”营长和警卫员出门一看,吓了一跳,眼前这个戴着大盖帽的连长居然是国军的。

两人四目相对,愣了半天,这才知道村里原来也有敌人正在休息。警卫员立刻把国军连长拿下,随后双方又在村内展开激烈的混战……

在追击战开始数日后,徐州西边平原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乱的不止一处,几乎所有华野先头部队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另一边,毛主席和粟裕十分焦急,因为他们知道,徐州的敌人有大量机械化部队,这样跑着去追,恐怕真的追不上。于是,毛主席致电华野指挥部,要求追击部队遇到敌人后不要恋战,应加强行军速度,争取赶到敌军逃离路线之前,先拦住他们,再进行包围。

接到消息后,粟裕立刻下令,位于前面的三纵、八纵、九纵不管敌人,先跑到西边的指定地点,再进行阻击任务。

此外,粟裕还下达了一道特别命令,让鲁豫皖民兵部队在涡河一带警戒,一旦发现有敌人过河,立马汇报。

本来粟裕不想调用民兵部队,因为民兵的装备比较落后,拦截装备精良的国军主力军队压力实在太大,但此刻形势十分紧张,每一秒都很珍贵。

粟裕万不得已,这才让民兵部队也参与战斗。

在我军的追击以及民兵部队的天罗地网下,杜聿明本计划向西南突围,结果现在只能向西,不能往南。其中,鲁豫皖民兵团体也在指定地点与邱清泉的第5军展开交锋。

县大队的战士们都知道,虽然他们在这里无异于蚍蜉撼树,但是只要多拖一点时间,就能给华野主力追上的机会。战士们不畏生死,毅然决然地用土制炸药和膛线都磨平的枪组织防御。

12月3日,杜聿明只能让部队继续向西,另找向南突破口。

可就在这时,一架从天划过的飞机给几十万国军敲响了丧钟。

02

【蒋介石的手令,光亭的哀叹】

这一天清晨,飞机上空投下来一个红盒子。杜聿明心里咯噔一声,因为他知道,红盒子里面一定是蒋介石的亲笔守令。

果然,当红盒子落地后,杜聿明只见到一个信封,封面写着五个大字《杜聿明亲启》。

在信中,蒋介石同杜聿明用兄弟相称,主要内容是让杜聿明的部队停止向西撤离,应全力向南进攻,与蚌埠的李延年兵团共同营救黄维。

杜聿明读完信后,眼泪都快下来了。他真的很想装作看不见,一把火把信少掉。但根据规定,凡是手令都需要在数名高级将领的见证下公开拆封,这封信也同样让邱清泉和李弥知道了。

邱清泉有一个外号,叫“邱疯子”,他一直想打大仗,现在蒋介石让他们南下进攻,正和他意。李弥则一直默不作声,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看向眼前的杜聿明。

杜聿明此时心里已经是五味杂陈,他对蒋介石一片忠心,这就在此关键时刻,他却亲手将自己送上绝路。看着信中那一声声亲切的“光亭”,杜聿明根本高兴不起来。

他叹道:黄维一个兵团和徐州的三个兵团,孰轻孰重,他蒋介石不知道吗?黄维被歼灭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还要见小利而忘义,这不是让我送死吗?

此时,大部队仍然匆匆向西,坦克在杜聿明身边呼啸而过,他在军中驻足良久,已然不知道前进的方向。

无奈之下,杜聿明只好与各兵团长官开会。他对邱、李、孙三人说,现在军队已经进入生死存亡之地,是撤是攻,诸君有何意见?

邱清泉第一个站出来,说蒋介石的命令没问题,我第二兵团愿当前锋。李弥和孙元良看邱清泉这么积极,也表示没意见,听杜聿明的指挥。

杜聿明再次拿出手令反复观看,他沉默了许久,最后同意让邱清泉兵团南下进攻,全军停止撤退。最后,杜聿明还不忘说一句:就由他去吧!

12月4日,杜聿明向国防部回电,同意蒋介石的南下计划,请国防部空投弹药粮食,大军即刻出动。不久后,南京国防部回电,无空投可用,请各军迅速营救黄维。

接到这封电报,刚刚还跃跃欲试的邱清泉立马发了火,大骂道:这个老蒋,弹药粮食跟不上,这还怎么打?

在一片骂声中,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突然停止了脚步,全军驻扎在陈官庄、青龙集一带。华野部队发现敌军居然停了后,11个纵队立马赶上,将杜聿明的部队牢牢围住。

到此为止,这场混乱的追击站,让国军因蒋介石的一道奇怪命令主动认输了。

整个中原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黄维和杜聿明相隔仅60公里,而黄维和李延年兵团相隔仅40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却被华野、中野团团围住。他们的命运,已经掌握在我军手里了。

对此,刘伯承对手下的参谋们做出了一个奇妙比喻,军委让我们吃掉黄维兵团,夹住杜聿明集团,看住李延年兵团,这就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现在吃多少,我们都不怕撑!

至此,淮海战役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随着黄维兵团在被慢慢吃掉,中原的大战即将分出胜负。现在,让我们将镜头转向固镇的刘汝明、李延年的部队,中原正打得如火如荼,他们正在干嘛呢?

03

【蒋纬国上阵,李延年哭笑不得】

虽然李延年接到的命令是向北支援黄维,但是他和刘汝明一直在“偷懒”。原因很简单,刘汝明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才不想打大仗。

于是,刘、李二人和拦截他们的华野纵队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情况,华野守住就行,不进攻他们,李延年就放放空枪,也不真打。整个固镇战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平静”。

12月初,蒋介石看李延年部进攻缓慢,派次子蒋纬国亲临蚌埠,顺便带了两个装甲团助阵。

李延年和刘汝明一看,蒋纬国亲临战场,这就相当于蒋介石亲自下场督战,安分的日子是过不上了。于是只能再次对华野阻击部队展开进攻。

在进攻前,蒋纬国热血澎湃,说自己要亲自开坦克冲前线,给父亲立一个头功。李延年哭笑不得,这位公子哥虽是装甲兵,但还不知道淮海战役的残酷,这上去了真出了事,那还得了?

于是李延年连哄带骗,这才平复了“热血少年”的心。同时也感叹,自己打仗浑水摸鱼不容易,现在还多了一位惹不起的“活神仙”,这还打什么?

翌日,蒋纬国命令装甲兵团进军固镇,打算冲出一条路。

可是经验丰富的华野战士哪能如他所愿,用实力给蒋纬国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课。坦克部队不但没发挥作用,其中一辆坦克连人带车被我军一并缴获。

初尝败果的蒋纬国大发雷霆,说把坦克送给敌人,实在是耻辱!于是他让李延年派兵,一定要把坦克给夺回来。

李延年气得腿发抖,但也不敢抗命,只能让部队硬着头皮往前冲,一番进攻后,坦克是夺回来了,可已经被我军摧毁,变成了破铜烂铁,同时还损失了500多名士兵。

此战过后,阙汉骞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给蒋介石发电,称蚌埠沼泽不适合坦克作战,恳请公子带着装甲兵团回去吧!

蒋介石看到电报就知道,一定是自己儿子在战场上胡闹惹众怒了,于是命蒋纬国回到南京。

公子哥走了,李延年如释重负,他又和往常一样,准备坐山观虎斗,黄维和杜聿明的命运,跟他有什么关系?现在,杜聿明、黄维两大主力被围。

刘汝明、李延年偷懒,国军虽然在纸面上还有战斗力,其实已经输了。

12月16日,黄维兵团被中野、华野共同歼灭。现在就剩杜聿明的徐州集团了。

粟裕拿出了大将风范,让华野不拿中野的任何战利品,在双堆集的华野七纵、十三纵立刻北上,准备再将杜聿明集团一口吃下。

然而,就在即将胜利之时,毛主席的一封电报给淮海战役的收尾阶段主动延期。毛主席让华野对杜聿明“只围不打”,让华野战士们在包围时休整一下,一切等过完元旦再说。

这又是为何呢?尽请观看下期节目:《四面楚歌!杜聿明集团最悲惨的元旦》。

关注我,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战定天下:淮海战役那些牛人牛事儿(2)
淮海战役,真正的奇迹
淮海战役中的三大歼灭战,作战方式居然完全相同,古今中外罕见
粟裕下令追击黄百韬:中央问起来我负责!
淮海战役作战示意图详细分析
杜聿明身为黄埔军校一期生,指挥水平如何?粟裕一句话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