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二:何基沣张克侠起义,黄百韬兵团将无路可逃

上一回我们讲到,国共双方都在中原地区策划好了各自的军事行动。

其中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准备在两淮、海州地区全歼黄百韬兵团;徐州方面,杜聿明则计划集合中原国军主力,在江北与我军展开大决战。

但是,随着我军在辽沈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杜聿明的计划中道流产,于是蒋介石把杜聿明带到沈阳,徐州则继续坚持刘峙最初的“一字长蛇阵”防御计划。

就在这个时候,我军两场突如其来的大胜仗,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枪。

这两场胜仗,一场是何基沣、张克侠的和平起义;另一场则是华野一纵全歼63军,并让军长陈章成为淮海战役中第一个丧命的国军军级将领。

这两场胜仗,大大加快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速度,黄百韬第七兵团迎来了“灭亡倒计时”。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淮海战役中那些“第一次”。

01

【何张二将公开起义!黄百韬兵团大撤退】

从1948年9月的敌我态势上看,黄百韬兵团所在的新安镇属于国军防御的“第二梯队”,真正与我军正面接触的,是位于徐州北部贾汪、台儿庄一带的第三绥靖区部队,共计2.3万人。

不过,在曲阜会议中,第三绥靖区部队没有被纳入到我军的作战方案中,相反,粟裕正在策划另一个大事,那就是让第三绥靖区部队全体起义

原来,第三绥靖区守将何基沣与张克侠已经与我方人员杨斯德展开接触。

10月,粟裕在曲阜决定:第三绥靖区部队起义时间确定在11月8日前后,并转告二位将军见机行事,这次起义自有妙用。

徐州方面,此时刘峙还并不觉得徐州和两淮战事有多么着急,他认为前方有第三绥靖区部队可以做第一道屏障,一旦三绥与我军开战,自己将有充足的时间调动部队向前增援助。

因此在杜聿明走后,刘峙的反应仍然是不慌不忙。

10月中下旬,还在沈阳的杜聿明得知刘峙没有按他的计划集结部队时,心中是万分焦急,他很清楚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敌我态势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聿明在冥冥之中有种预感,他总感觉徐州战场将会有大变动。

不得不承认,杜聿明的预感是很准的,因为第三绥靖区很快就会成为淮海战役中第一个变数。

时间来到11月,何基沣、张克侠二人在接到华野的指示后,积极在军中筹划起义工作。

这两位将领此前在国民党政治内斗中都对国民政府感到伤心无望,并在1938年和1946年分别接触我方人员。到了淮海战役时,他们心中都已经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

所以,他们的起义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处心积虑、反复思考的结果。

一切,将在11月初爆发。

2日,张克侠得知反对起义的59军军长刘振三以看病为由前往上海,立刻将部队交给支持起义的副军长孟绍濂。与此同时,军长何基沣也与部下商谈起义之事。

起初,何基沣的进展并不顺利,手下的师长都拒绝起义,原因是他们的家眷都在南京,贸然起义恐怕会断送家人的性命。其中杨干三师长更是如是说:咱们这一动,江南的大人孩子就全完了,即使不被伤害,饿也得饿死。

对此,何基沣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他拿出黄金和信件,派人将这些东西送到下属的家眷手中,并保证让他们安全转移。

是了,我军在经历大量战斗历练后,对国军起义的流程已经做到了细致入微。此前何基沣在与我军代表沟通时,我军代表就已经将起义的详细步骤传授给他,尤其是指挥官的家眷问题,我军可派南京的地下党员暗自将起义将领的家眷转移到解放区或上海。

这是我军情报网的大优势,在起义过程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何基沣来到59军军部,对即将起义的师长们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本来不应该有起义的事,我也不想让大家上刀山。但是,我们西北军人受了蒋介石那么多年的气,现在应该到出气的时候了!

话音未落,师长崔振纶也应声附和道:是啊,咱们给国民党干了这么多年,他们吃肉,咱们连一口汤都喝不上。现在又把我们放在解放军眼皮底下,这是摆明了让我们当炮灰啊!现在要送葬,我们可犯不上戴这个孝帽子!

一番动员过后,手下师长再也没有任何疑虑,随时准备起义。

11月7日深夜,何基沣给徐州的张克侠打电话,让他立即回到第三绥靖区,有重要军事行动。张克侠明白起义工作已经准备完毕,于是他悄悄地叫醒司机,只带一名副官,连夜冲出戒备森严的徐州城,并于天亮之时回到贾汪。

11月8日上午10点整,何基沣、张克侠率领第59军、第77军外加一个团共计2.3万人成功起义,给谭震林、王建安所率领的华野七纵、十纵、十三纵让出了台儿庄运河通道。

二位将军的起义,让国军猝不及防。现在徐州、新安完全暴露在我军进攻范围内。华野三个纵队霎时间一路南下,直逼黄百韬兵团。

面对这种情况,刘峙顿时乱了阵脚。本想着靠第三绥靖区拖一点时间,现在第三绥靖区的部队不做任何抵抗,反而直接起义了,这严重破坏了国军的部署节奏。

昏庸的刘峙这才想到杜聿明的计划,他立刻下令:让郑州的孙元良兵团、碾庄的李弥兵团、新安的黄百韬兵团以及驻马店的黄维兵团火速向徐州靠拢。

虽然看似和杜聿明的计划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杜聿明计划是主动集结部队,中原国军各部行军速度并不会太急。而现在是危机时刻,大兵团转移一定会出现太多漏洞。

正在国军乱套的时候,西柏坡则是另一番场景。毛主席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发电:祝贺何、张二位将军起义成功。同时也说,第三绥靖区部队和平起义是淮海战役中第一场“大胜仗”。

淮海战役的齿轮正在慢慢转动,而在转动的过程中,国军在京杭运河以东的部队慢慢成为了孤军,这便是由粤系军阀陈章率领的国63军。他的命运,在起义之后,即将画上休止符。

02

【围攻窑湾镇——华野战士拿下首胜】

将镜头转向黄百韬第七兵团指挥部。

黄百韬接到刘峙下达的撤退命令后,气得直拍桌子。孙元良、李弥兵团撤退比较简单,而自己的第七兵团想要撤回徐州,必须要在新安镇跨过京杭大运河,大兵团渡河,哪有那么容易。

无奈之下,黄百韬只能下令,全军用最快速度强度运河。

但这条命令没有太多详细步骤,让接到命令的第七兵团全体官兵都乱了阵脚,他们在桥上人挤人,搭建的浮桥也十分匆忙,他们内心只有一个字:跑!

在混乱之中,第63军却不慌不忙,一直在运河东岸来回徘徊,这是为何?

这跟63军军长陈章有很大的关系。当下属催促陈章赶快渡河前往徐州时,陈章却稳如泰山,以极慢的行军速度来到了窑湾镇。

打心底里,陈章根本不怕解放军。他一直以自己是粤系军阀感到骄傲,他对下属说:共军有什么好怕的?我的部队打过两次北伐、打过日本人,现在遇到共军就怕成这样,成何体统?

殊不知,陈章的傲慢将会给自己送往绝路。

在63军南下窑湾镇的时候,华野一纵盯上了这支部队。此时华野一纵的指战员张翼翔也想不明白,人家大部队都赶着过河,63军在这不慌不忙干什么呢?但战机宝贵,张翼翔立刻向粟裕汇报了63军的动向。

粟裕看向地图,心里暗自高兴,对手白给的机会,华野自然会欣然笑纳。

他对张翼翔说:63军可以消灭,但是整个华野各纵都在全力围歼黄百韬兵团,你们只有一个纵队吃掉对方一个军,有没有信心?

张翼翔没有半刻犹豫,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复到:有!

粟裕笑得更开心了,他拍着张翼翔的肩膀说:不愧是我军的猛张飞呀!

因为张翼翔和张翼德只差一个字,且二者都是猛将,所以在华野内部和百姓都给张翼翔起个外号叫猛张飞。事实上,张翼翔也没有辜负这个外号,他即将要在窑湾镇立下华野的头功。

11月10日拂晓,窑湾镇战斗正式打响。华野一纵的战士们铆足了劲儿,迅速攻克了窑湾镇的外围阵地。窑湾镇三面环河,现在,63军已经成为待宰的羔羊。

到了这个时候,军长陈章仍旧面不改色,他对下属说道:兵法有云,置死地而后生,现在我们也要效仿古人背水一战了!传令,让友军派飞机向窑湾镇空投补给,我们将在这里死守,咱们63军也要在窑湾镇一战成名!

不知道谁给的陈章勇气,反正下属是很无奈。但事已至此,只能在窑湾镇死守了。这里有日伪时期建造的大量防御工事,虽然不是不可以,但63军的士兵们仍然有些心虚。

战斗一直持续到11日下午,按照预定计划,4点半华野一纵将开启全面总攻。张翼翔让炮兵集中在一点,对姚湾镇进行猛烈轰击。霎时间,小镇内硝烟弥漫。

63军哪见过这种阵势,在镇内四处逃命。

与此同时,负责主攻的第1师2团2连抓紧机会登上城墙,一举突破窑湾镇小东门,并在半个小时之内击退了敌人三波反冲锋。2连也在战后获得了“窑湾战斗第一大功连”荣誉称号。

随着2连气势如虹拿下小东门,第2师、第3师也不甘示弱,纷纷于守军展开激烈的战机争夺战,并充分发挥我军炸药包的灵活性,在小镇内完成了多项定点爆破。

在冲锋号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口号也越来越清晰,大家都喊着:“冲向指挥所,活捉陈章!”

这是口号,坐在指挥所内的陈章本人也听得清清楚楚。他这才意识到,眼前的华野部队和他的想象有着天差地别。陈章这时候开始慌了,他立刻跑向师部,打算集中力量归宿在城内展开巷战。可是当陈章来到师部时,却发现手下的师长们早已经跑了。

一气之下,陈章又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可是没成想就自己出门的这一会儿工夫,指挥部的副官和参谋也都纷纷跑路了。

绝望的陈章见大势已去,只好自行跑路。然而背后都是运河,眼前到处都是华野战士。陈章无奈,只好脱下冬衣,只身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打算硬生生游过运河。

正在陈章向河对岸游去时,我军战士们发现了他。在警告无果后,战士们只能开枪射击。在枪林弹雨下,陈章被我军拦截部队击毙,这位轻敌的国军将领,至此命丧窑湾镇。

11月12日拂晓,窑湾镇战斗基本结束。我军以一个纵队的兵力,全歼国63军1.3万余人。这次战斗虽然在计划之外,但也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通过奇袭得到的最佳战果。

至于陈章,也成为整个淮海战役中第一个被我军击毙的军级将领。之后的战斗中,国军军级以上将领丧命的数量,只有更多。

窑湾镇战斗,彻底堵住了黄百韬兵团东侧的后路,在得知63军被歼灭之后,黄百韬兵团主力风声鹤唳,过河秩序愈发混乱。在混乱中,第七兵团再次连连出错,给淮海战役带来诸多变数。

那么,绝望的黄百韬兵团究竟能否顺利逃回徐州呢?他们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敬请观看下集:碾庄血战。

关注我,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残军末路:未参加贾汪起义的西北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淮海战役后,粟裕感叹:如果再晚4个小时,这仗就不好打了
【每天老照片】--9312--淮海战役中,宋时轮将军被俘,结果审讯他的人却给他敬礼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合围黄百韬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的重要环节:第三绥靖区贾汪起义
淮海战役里的两个小事件,促成了黄百韬覆灭,直接点了国军死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