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87、朱元璋为何传孙不传子

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在悲痛之余,不得不考虑一件大事,谁再做皇位继承人呢?

朱元璋的儿子不少,可是,他并没有立儿子当太子,而是封册朱标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让他继承大明江山。

朱元璋骨子里有农民意识,追求多子多福。他有二十多位嫔妃,生了几十个子女,仅在《明史》有传的,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其中马皇后生了五个嫡子、两个女儿。

公元1370年,朱元璋得到天下以后,大封功臣。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尽管儿子们尚小,但都被封了王,不仅封了嫡子,庶子也没落下。后来,朱元璋又多次陆续封王,二十多个儿子几乎全都成了王爷。这些王爷,既有封地,也有官衙,还有军队,被称为藩王。

这些藩王,多数是朱元璋得势以后出生的,没有吃过苦,长大以后就到了自己的封地,镇守一方。朱元璋觉得,由自己的儿子统治各地,大明王朝会十分牢固。可是,这些从小养尊处优的藩王们,大多数不成器,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

嫡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长期在朱元璋身边,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多方面培养,是朱元璋儿子中最为出色的,可惜死得早。

次嫡子朱樉,比朱标小一岁,十五岁时被封为秦王,封地在陕西一带。朱樉二十三岁的时候,朱元璋对他说:“关中百姓,在元朝时不胜疲惫,我平定天下的时候,又有运粮纳税之劳,一直没有得到休养。你年龄已大,就到封地去吧,安抚民众,使百姓休养生息,为我分忧。”

朱元璋对朱樉充满了期望,可朱樉却不理解父亲的苦心,他到封地之后,大权在握,无人约束,便为所欲为起来。朱樉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又生活奢华,嗜好淫乐,将大批美女充斥王宫,甚至还养男宠。

朱元璋对朱樉既失望、又生气,多次予以责备,还把他召入京城住了一段时间。朱标死后,朱樉自认为他成了老大,按顺序应该由他继位,可朱元璋根本不会考虑他。

朱樉没有当上皇太子,恼羞成怒,脾气十分暴戾,经常虐杀宫人。结果,有三名老宫人不堪忍受,下毒把朱樉害死了。朱樉死时四十岁。

三嫡子朱棡,十三岁时被封为晋王,二十一岁时到封地山西。朱棡初到封地时,骄纵不法,朱元璋想要治他的罪,多亏朱标从中调和,才得以幸免。

朱棡此后痛改前非,做事谨慎了许多,没有犯过大错。但朱棡仍然性格急躁,嫌厨师做的饭不好吃,经常责打。朱元璋知道以后,告诫他说:“什么人都可以责罚,唯独不能责罚厨师。我的厨师徐兴祖,跟了我二十三年,我对他从来都是礼遇有加。”朱棡自然也不是朱元璋理想的继承人。后来,朱棡患病去世,死在了朱元璋头里,时年四十一岁。

四嫡子朱棣,十一岁时被封为燕王,二十一岁时去封地北平,从此镇守北方。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治理地方很有成效,还率军攻打过北元,立有战功。

朱标死后,朱元璋一度曾经考虑过立朱棣为皇太子,但与他当初制定的继承制度不符,而且前面还有二子、三子,不好摆平,于是作罢。朱棣后来起兵造反,夺了侄子皇位,靠自己的能力当上了皇帝。

五嫡子朱橚,十岁时被封为吴王,后来改封为周王,二十一岁时去封地开封。朱橚是宋国公冯胜的女婿,两人来往十分密切。

有一次,朱橚私自离开封地,去与冯胜密谈。朱元璋怀疑翁婿俩有不轨企图,下令把朱橚调离封地,迁往云南,后来又让他居住京城,进行监视,并且赐死了他的岳父冯胜。朱橚自然与皇位无缘,此后默默无闻,爱好医学,活了六十五岁病逝。

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都是庶子。在封建社会里,庶子地位较低,一般是没有继承权的。可是,他们都被朱元璋封为藩王,镇守一方,有很大的权势。

朱元璋大封儿子为王,委以重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当明军大举进军大都的时候,一些手握兵权的臣子们并不救援。朱元璋汲取了这个教训,让儿子们都为朱家王朝效力,企图使朱氏江山永固。

可是,分封诸王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藩王有了势力,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给中央政府造成威胁。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权威无人能及,这个问题不大,可几代之后,就容易出乱子了。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很多,西汉就曾经爆发过“七国之乱”。

朱元璋雄才伟略,自然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他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一是规定藩王的兵力最多不能超过一万五千人,这样少的兵力,是难以对抗中央政府的;二是藩王不能管理封地内的民政事务,朝廷另派大臣进行管理;三是藩王之间、藩王与大臣之间,不得私自来往,防止他们相互勾结;四是藩王不得私自离开封地,无诏不准进京,甚至朱元璋死的时候,一些藩王都没有进京奔丧。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继承制度,规定皇位只能由长子朱标这一支往下传承,其他藩王都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这一条相当重要,实际上是断绝了其他藩王争夺皇位的念头。朱元璋认为,限制其他藩王继承皇位,他们便不会犯上作乱了。

朱元璋信心满满,他自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既能让儿子们为大明江山效力,又能防止他们抢班夺权。当时皇太子朱标,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仁义贤能,威望很高,如果不出意外,大明王朝是不会出问题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偏偏出了意外,皇太子朱标过早离世。朱标死后,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继承制度,皇位只能由朱标的儿子继承。

朱标有五个儿子,长子朱雄英,只活了八岁就死了,次子朱允炆成了事实上的长子。

朱允炆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儒家经书,为人谦恭,温文尔雅,很得朱元璋欢心。朱允炆还特别孝顺,在父亲患病期间,他昼夜侍侯,不离开一步。父亲死后,朱允炆日夜哭泣,不肯吃饭,消瘦不堪。朱元璋看着心疼不已。

朱元璋对朱标过早逝世深感悲伤,见孙子如此仁孝,心里便想立他为皇太孙,将来继承大位。不过,朱允炆只有十六岁,性格不够坚强,把大明江山交给他,朱元璋感到有些不放心。

有一天,朱元璋上朝,提起太子朱标之事,禁不住又痛哭起来。大臣刘三吾劝谏道:“人死不能复生,请陛下节哀,善保龙体。现在当务之急,是按照陛下制定的继承制度,册立皇太孙,以安人心。”

刘三吾是湖南茶陵人,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乃当世大儒。在他七十三岁的时候,朱元璋慕名召他入朝,任翰林学士。朱元璋对刘三吾非常尊重,见他年老,上朝时赐他座位,不让他站着。

听刘三吾一说,文武大臣们纷纷附合。当时,朱标已死数月,朱元璋的其他儿子觑觎皇位,有的蠢蠢欲动,人心确实有些不稳。大臣们都对朱标有着深厚感情,于是一致赞同刘三吾的意见。

朱元璋见群臣意见一致,便下了决心,在朱标病逝半年以后,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明确了他继承人的身份。

朱元璋担心皇太孙年轻柔弱,驾驭不了那些骄横强悍的武将们,第二年便借蓝玉案之机,诛杀了一公、十三侯、二伯等二十多名功臣宿将,株连杀掉一万五千多人,为皇太孙执政扫除了障碍。

可是,对朱允炆皇位构成威胁的,不仅仅是这些功臣宿将,还有朱元璋的儿子们。朱元璋的儿子们身为王爷,有地盘、有军队、有势力,而且年龄大、资历深,明显处于强势,实际上对皇位的威胁更大。

朱元璋对外人毫不留情,杀人不眨眼,可对待自己的儿子,他是下不了狠心的,显得有些无能为力。朱元璋知道燕王朱棣有能力、有野心,可朱棣十分小心谨慎,没有一点过错,朱元璋毫无办法。

也许朱元璋内心深处有自己的盘算,即便儿子们篡权夺位,那仍然是老朱家的天下,并不可怕。

朱元璋对儿子们不能来硬的,只好采取软的一手,教育儿子们从江山社稷出发,维护朱允炆的地位。公元1396年,朱元璋专门制定了诸王拜见皇太孙的礼仪制度,要求所有的王爷,不管是叔叔辈,还是爷爷辈,都要对皇太孙行君臣大礼,以提高朱允炆的权威。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享年七十一岁。朱元璋在临终之前,仍然不放心皇太孙,密令女婿梅殷辅佐他。朱元璋这个举动,应该是让梅殷提防燕王朱棣,否则的话,用不着密令。

朱元璋专门留下遗诏,说:“皇太孙允炆英明仁孝,受天下拥戴,应继承皇位。内外文武大臣要齐心辅佐,以使天下安定。”

朱元璋还对自己的后事做了交待,说:“丧礼祭祀所用之物,不要用金银;孝陵的山水保持原貌,不要改变;天下臣民哀悼三天即可,以免影响嫁娶之事;诸王留在封地,不要到京师奔丧。”

按照朱元璋的安排,朱允炆顺利继位称帝,年号建文,成为明朝第二任皇帝,史称建文帝。这个时候,建文帝二十二岁。

人们都认为建文帝年轻柔弱,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建文帝登基不久,就雷厉风行地干了一件大事,引发天下震动。请看下一集,急于削藩的建文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为什么不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
朱元璋为什么不会也不能传位给朱棣?5分钟讲清楚3大原因
历史揭秘:朱棣那么厉害,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给他?
朱元璋的立储困惑:隔代传位朱允文是对还是错?
明朝的皇后为什么多数都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是不能生育吗?
太子、秦王、晋王都已去世,朱元璋为何不肯传位给皇四子朱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