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95、郑和七下西洋都到过哪里

在朱棣时期,发生了一件举世闻名、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郑和七下西洋。

《明史》记载,郑和是云南人,是侍侯朱棣的太监,他在“靖难之役”中有功,人称三宝太监。有的史书说,郑和是云南昆明人,原本姓马,朱棣赐姓为郑。

在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家族役使的男仆,叫做宦官。宦官由来已久,在夏商时期就有,不过,直到东汉时期,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之前既有阉人,也有正常人。隋唐以后,出现了太监一词,指宦官中的高级官员。太监因为身体受到摧残,许多人性格扭曲,阴险毒辣,因而给人的印象并不好。不过,太监当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郑和就是其中之一。

郑和在年轻时候就侍侯朱棣,他为人机警,虑事周全,还懂得兵法,深受朱棣宠信。有的史书说,郑和随朱棣起兵,在郑村坝之战中立有大功,因而被朱棣赐姓为郑。

《明史》说,朱棣怀疑建文帝没有死,而是逃到了海外,心里很不踏实,想要找到他,斩草除根。同时,也想向海外炫耀武力,显示大明王朝的强盛。于是,朱棣多次派郑和出使海外。

公元1405年,朱棣在称帝三年之后,就任命郑和为正使,宦官王景弘为副使,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名将士,乘坐六十二艘大船,第一次出使海外。

郑和他们坐的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在当时属于巨型大船。船队从苏州刘家河出发,泛海到达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启航,浩浩荡荡驶向海外。

郑和船队首先到达占城,占城在现在的越南中南部,然后逐个走遍各个藩国,向他们宣布天子诏令,赠送礼物,宣扬大明国威。遇有不服者,便以武力相威胁。郑和自然也四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但均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郑和船队继续远航,向南行驶,到达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一带,又往西访问斯里兰卡等国,最后到达印度南部的古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行程十万余里,历时两年多时间。

两年之后,郑和、王景弘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这次依然是先南后西,访问了占城、爪哇、泰国、斯里兰卡、古里等国。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碑纪念,此碑目前保存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这次远航仍然用了两年多时间。

又过了两年,郑和、王景弘第三次下西洋,先后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在路过锡兰山国的时候,郑和船队遇到了危险。锡兰山国国王发兵五万,攻打郑和的船队,形势十分危急。郑和确实有勇有谋,他料定锡兰山国国内空虚,于是亲率数千精锐士兵,突袭其国都,生擒了国王,逼他退兵,这才化险为夷。

公元1412年,郑和、王景弘第四次下西洋。这次远航,郑和船队先往西行,到达阿拉伯半岛,然后向南,首次远航至东非肯尼亚,并与肯尼亚建立了友好关系。后来,肯尼亚回访明朝,带来了珍贵礼物长颈鹿。郑和这次远航,用了三年多时间。

公元1416年至1421年,郑和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主要访问东非国家,到达了现在索马里、坦桑尼亚一带。这两次,王景弘没有随行。

公元1424年,朱棣病逝。因为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继任的皇帝明仁宗下诏停止远航。郑和受命率领下西洋的军队镇守南京。

明仁宗只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其子明宣宗继位。明仁宗、明宣宗父子俩励精图治,开创了仁宣之治,国力强盛,远航事业又摆上了议事日程。

公元1430年,郑和、王景弘奉命第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伊朗一带十七个国家。对这一次远航,有的史书说,郑和在返航途中,于公元1433年在古里病逝,船队由王景弘带领回国。对此,《明史》没有记载,也没有记载郑和去世的时间和地点。

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用了二十八年时间,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的航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

从《明史》记载来看,郑和第一次出海尚有寻找建文帝的动机,可后来的几次远航,就没有这个因素了,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沟通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因此,郑和七下西洋,在政治、军事、商贸、文化、外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次大规模远航,也带来一些弊端,主要是耗资过大,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向海外赠送了大量金币和物资,引起国内钱币贬值,影响了经济发展。这是朱棣好大喜功的表现。

郑和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惧艰险,多次探索海外世界,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才能,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尊重和纪念,其功绩永载史册。

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仍然属于明朝比较强盛的时期。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明仁宗继位。那么,明仁宗干得怎么样呢?请看下一集,明仁宗改变明初酷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景弘(明朝宦官)
闲话“三保太监”:郑和
世界唯一用太监命名的城市,洋人听了讥讽嘲笑,中国人却肃然起敬
郑和之后,中国还有第八次下西洋,如今却鲜为人知!
明朝皇帝中他任用的太监最多,却无一人能够权倾天下,古今罕见
明朝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后来为何又叫停?真是因为劳民伤财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