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周王朝》之三十五:田氏代齐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大周王朝》之:田氏代齐 来自栾氏春秋 00:56

 战国初期,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不但没有了昔日的威风,连君主之位都被人篡夺了。这一事件也和“三家分晋”一起成为了战国时代来临的主要标志。那么,齐国的篡位者究竟是什么来历?他是如何篡夺君主之位的?被篡位后的齐国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落难贵族投奔春秋一哥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天子的正式册封后,干脆把国君废掉,灭了晋国。这种事儿不但在晋国发生了,在另一个春秋时期的强国——齐国也发生了。

  齐国是姜子牙后代的领地,是东海之滨的大国。齐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但他一死,齐国的霸业就拱手送人了。虽然后来也出了个齐景公,算是个中兴之主,但终究也没有把齐国拉回到齐桓公时代的水平。

  最后,姜太公的子孙连祖宗的基业都保不住了,姜姓的齐国竟变成了田姓的齐国。

  自从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威严一落千丈。渐渐地,谁都不把天子当回事儿了。周天子自己水平也有限,只能坐拥江河日下的江山,管不住诸侯不说,有时候还得低声下气地求他们为自己办事儿,跟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周武王根本没法儿比。

  诸侯中不尊敬周天子的大有人在,还有抢天子东西的、指着鼻子骂天子的,甚至连打天子的都有。但是,这些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诸侯们,也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与周天子同样的命运,甚至还不如周天子。

  晋国就是一个例子,齐国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不过齐国多少比晋国强点儿——晋国是彻底没了,国土也被一分为三;齐国还好,一直坚持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

  齐国虽然没有亡国,但掌门人却换姓了。姜太公的子孙被拉下了国君的宝座,坐上去的人变成了姓田的。

  这个田氏家族,实际上是个外来户。他们原本姓陈,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后人。你说你姓陈的,好好在陈国待着当贵族就行了呗,跑到齐国来干啥?原因很简单——避祸。

  那个时代,上到周王室,下到各诸侯国,因为继承人的问题闹出来的乱子数都数不清。君臣相斗,父子相残,这种记载车载斗量。

  各诸侯国一年一小乱,三年一大乱,无年不乱,年年都乱。一乱,王孙贵族就要跑路,去别的国家避祸。连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这些大佬们,都曾经颠沛流离过。陈国内乱后,陈国的公子陈完就避祸到了齐国,投靠了当时的春秋一哥——齐桓公。


  陈完不是一个普通的贵族,他是贵族中的精品,因为他爹是陈厉公。齐桓公觉得让这样一个贵族精品在齐国当个平头老百姓,实在不太合适,就打算给他个封邑,将他提拔成高级贵族。

  这个身份陈完可不敢接受。他很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外来户,又是初来乍到,要是立马就成了齐国的高级贵族,让那些根深蒂固的老贵族情何以堪啊。最后,齐桓公就让他当了齐国的建设部部长。

  那时候的部长级别没有现在的这么高,不过好歹也算个中等偏上的官职。在这个职位上,陈完夹起尾巴做人,工作兢兢业业,待人彬彬有礼,很快就在齐国站稳了脚跟。

  后来,陈完为了保障自己在齐国的地位,就同齐国的一个宗族联姻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陈完改姓田氏,老陈家变成了老田家。

散户也能变成大股东

  在那时,建设部部长这个官职虽然听起来挺威风的,手上也有些实权,但也只能算个临时工,是齐国的高级打工仔。

  后来,田家的子孙默默奋斗,从散户变成了小股东,又从小股东变成了大股东。到了陈完第五世孙的时候,老田家的掌门人就被正式封为正卿,相当于当上了齐国的副总理。

  陈完这个有出息的五世孙叫田桓子。田桓子继承爵位时,正是齐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好几任国君都被杀。田桓子联合名臣晏婴,推翻了其他士大夫的势力,扶持齐景公登基。田氏由此成为了齐国贵族当中的两大勋臣之一,地位仅次于晏婴。


  齐景公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而且也有重现桓公霸业的雄心,但他比较奢侈。到了晚年,齐景公特别喜欢修建漂亮的宫室,聚狗马逗乐。要维持如此奢侈的生活就得要钱、要劳力。于是齐景公对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和徭役。他家的仓库里布匹和粮食堆积如山,都腐烂生虫了,宫殿修了一座又一座。齐景公自己感觉颇爽,但普通老百姓却活不下去了,大大小小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地爆发。

  老百姓造反是因为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派兵镇压根本没用,一场完了又来一场,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杀了吧?这时候,田氏的掌门人、田桓子的儿子田乞开始了经济改革。

  田乞把齐国的粮食单位由四进制改为五进制。这是什么意思呢?他向人民借贷时,用的是新制,一个单位五斗;而百姓还贷时用的是旧制,一个单位四斗。计算借贷的数量时,只看单位,不论重量。也就是说,百姓借粮食五斗,还贷时只用还四斗就可以了。对老百姓来说,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儿!

  这样一来,齐景公对百姓的强征暴敛,就与田氏施恩于百姓的正面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而然地,田氏得到了齐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老百姓心向田氏,田氏家族日益强大。齐景公九年,晏婴出使晋国,还私下里对晋国的大夫说:“齐国的政权迟早要被田氏搞走,他们虽然没有大的功德,但是能借公室之力施私恩,有恩德于民,是民心所向呀。”

  到了景公晚年的时候,有一次晏婴陪齐景公在宫里坐着。齐景公一看自己修建的豪华宫殿,就想起了身后事,感叹道:“我死了之后,谁会入主这里呢?”

  晏婴接过话茬:“恐怕是田氏吧。田氏虽然没有丰功伟绩,但他们多机灵呀,知道对民众施恩。您是征税多,他们家是施舍多,所以老百姓都向着他们老田家。您的后代要稍稍懈怠,没准儿姜姓的齐国就要姓田了。”

  齐景公一听就慌了,赶紧问道:“那这事儿该咋整呢,要不然干脆把老田家给灭了?”

  晏婴说:“暴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呀,您要把他逼急了,他可就狗急跳墙了。更何况,老田家啥罪名都没有,咱们要动他,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一切都符合礼法规范。农民去种地,士兵去站岗,该干吗的就去干吗,谁都不要多管闲事儿,也不要瞎折腾。贵族们也一样,你的封邑有多大,你就管多大的地方。出了你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你就管不着了。”

  从表面上看,晏婴这番话是想恢复国家的正常秩序,但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要限制田氏的权力范围。这样一来,田氏就不可能窃取国家的利益了。


  齐景公很赞同晏婴的主张,但是到了这会儿,他也是有心无力了。虽然他采取了一些限制田氏家族发展的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际上,齐景公的个人追求,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桓公当年的霸业,所以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上头了,没工夫为后世精打细算。

  后来,景公让齐国的两个老牌贵族分别担任左、右相国,辅佐他最喜欢的美姬生的孩子做太子。

田家代有牛人出

  不久之后,齐景公去世了。太子在两位相国的辅佐下继承了王位。这时候,田乞不高兴了,因为他想立的是公子阳生。

  这个时候,阳生为了避祸逃到了鲁国。田乞则假装拥护两位相国,实则暗地里挑拨他们与其他大夫的关系,掀起了一场武装夺权的斗争。

  田乞对两位相国说:“好些人对你们的相国地位不满,正在暗地里筹划怎么推翻你俩。”

  转过头,田乞又对大夫们讲:“那二位野心可不小,他们打算独霸齐国的朝政,把咱们这些碍事儿的都干掉。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与其等他们动手,不如咱们先发制人。”

  两头挑事儿的结果,就是两头都相信田乞说的是真的。

  于是,其他大夫就联合田氏发动武装政变,直接杀入王宫,不但搞定了两位相国,连刚继位没多久的新国君也成了政治难民,慌忙跑路了。

  第一步计划成功后,田乞派人到鲁国接回了阳生。阳生回来后,先藏在田乞家,然后田乞邀请大夫们到他家里聚会。

  酒宴期间,田乞把阳生藏在一个口袋里,放在中央的座位上。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田乞突然打开口袋,放出阳生,说这才是齐国的国君。大夫们争争吵吵一阵子后,一致承认阳生是齐国的国君。阳生就是齐悼公。


  悼公一继位,田乞就被任命为相国,开始独揽齐国大权。

  悼公是完全倚重于田乞的,他的吃喝拉撒睡都归田乞管。田乞虽然手握大权,但齐国的旧贵族势力仍然很强大,容不得半点轻视。

  随着田乞当上相国,田氏的权威日益扩大。齐悼公做了四年傀儡,最后被一个看他不顺眼的老贵族给干掉了。然后,大家伙又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共同推举了一位宗室当国君,这就是齐简公。这时候,田乞已经不在人世了,继承田家大业的是他的儿子田常。

  因为在新君继位的过程中,田氏受到了排挤,所以比起前任的悼公,简公时田氏的权力要小得多。虽然田常被齐简公任命为右相,仍然掌握大权,但是担任左相的官员与他非常不和。

  这时候,田氏代齐的传言已经在社会上散布开了。齐简公不想祖宗基业毁在自己手里,就想把田氏彻底解决掉。


  与此同时,多年来田氏独揽大权,也引起了许多旧贵族的不满。齐简公就跟这些旧贵族联合,形成了反田统一战线。与田常不和的左相有一个同族,名叫子我。这人经常跟别人讲,要把田氏子孙全部杀光,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

  面对这样的局面,田常是淡定不了的。齐简公继位的第四年,田常一方面延续祖父收买人心的政策,在封地内实行仁政,招揽大批百姓投靠;另一方面,他整合田氏宗族的力量,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结,很快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政治班底。在田常之前的田氏历代宗主,都是通过联合旧贵族来扩大势力的,到田常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了。

一咬牙就篡位成功了

  公元前481年,田常动手了。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就是那个宣称要杀光田氏子孙的子我。这个人平时住在齐简公的宫殿里,田常连招呼都不打,就带着打手乘车入宫,要去杀他。

  这时候齐简公正在宫里与宠妃喝酒作乐。他一听说田常带人到宫里杀人来了,顿时火冒三丈,大骂道:“你田常也太瞧不起人了吧,竟然跑到宫里来杀人放火!”


  于是,齐简公迅速调动武装力量,准备镇压田常。田常一时半会儿打不进宫门,只好暂时撤退。回去后,他又多组织了一些家臣、军队,第二次杀向王宫,要找回场子。

  当时忠于齐简公的大臣和军队不在少数,如果齐简公当机立断,联合反田统一战线的力量,进行决战,田常估计就交代在那里了。可惜齐简公的反应一开始很果断,可到了临近行动时,却变得犹豫不决了。

  齐简公这边正忙着犹豫呢,田常已经一咬牙,一狠心,决定背水一战了。在火并的过程中,他身先士卒,率领部众将左相的军队击溃了。

  左相被击溃后,齐简公被吓破了胆儿,扔下随从就跑了。在逃跑的路上,他被田常的部下捉住,最终死于非命。

  随后,田常来了一次大清洗,把凡是跟自己不对付的势力通通解决掉。这下,田氏一族是真的大权独揽了。

  齐简公被杀掉之后,田常拥立他的弟弟当傀儡,这就是齐平公。田常自己以国相的身份继续掌握大权,成为了齐国真正的当家人,就相当于东汉时的曹操。

  这一时期,田常的内外政策是对内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对外寻找盟友,稳固自己的地位。

  此时,晋国已经是韩、赵、魏三家的天下了,所以田常就找上了这三家,建立友好关系,相互承认对方的地位。就这样,几位犯上作乱的大夫结成了利益联盟。


  为了争取韩、赵、魏的支持,田常还主动把之前齐国占领晋国的土地归还给了他们。而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国,田常则采取了隐忍政策。

  田常去世后,田氏掌握政权的局面持续了六十九年。这六十九年中,都没有其他贵族敢对抗田氏的权威。田氏越来越像国君,而原来的国君姜氏则越来越像臣子。

  田常的儿子立了齐宣公,孙子立了齐康公。田氏宗族中的各类人物也陆续接替齐国旧贵族的地位,以新贵族的身份把持国政。田氏彻底废掉姜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到了公元前392年,傀儡国君齐康公被田常的孙子田和迁移到了海边居住。田和与魏国国君魏文侯关系很好,所以他让魏文侯给周天子上奏,要求按照三家分晋的例子,册封他为齐国国君。


  周天子自身难保,哪敢不答应?公元前386年,周天子正式册封田和为齐国国君。自此,立国七百年的姜氏齐国算是灭亡了,不过齐国的名号总算是保留了下来。

  三家分晋虽然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但那是三家权臣势力均衡的产物。田氏代齐就更厉害了,是一家权臣独揽大权,最终使一个国家从里到外改朝换代了。这标志着西周建立的宗法秩序彻底崩溃。田氏代齐也被看作权臣篡位的开端。

  田和能走出这最关键的一步,是因为他有一个重要的盟友,这个盟友便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战国首霸——魏文侯。


齐国君主世系表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吕氏,侯爵。

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吕尚(齐太公)的封国。

初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后迁至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春秋末年,军权逐渐为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

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

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西周时期)

(姜氏齐国)


齐太公

姜子牙

1046年—前1015

齐丁公

姜伋

1014年—前976

齐乙公

姜得

975年—前932

齐癸公

姜慈母

931年—前880

齐哀公

姜不辰

879年—前868

齐胡公

姜静

867年—前860

齐献公

姜山

859年—前851

齐武公

姜寿

850年—前825

齐厉公

姜无忌

824年—前816

齐文公

姜赤

815年—前804

齐成公

姜脱

803年—前795

(春秋时期)



齐前庄公

姜购

794年—前731

齐釐公

姜禄甫

730年—前698

齐襄公

姜诸儿

697年—前686

齐前废公

姜无知

686

齐桓公

姜小白

685年—前643

齐中废公

姜无诡

643

齐孝公

姜昭

642年—前633

齐昭公

姜潘

632年—前613

齐后废公

姜舍

613

齐懿公

姜商人

612年—前609

齐惠公

姜元

608年—前599

齐顷公

姜无野

598年—前582

齐灵公

姜环

581年—前554

齐后庄公

姜光

553年—前548

齐景公

姜杵臼

547年—前490

齐晏孺子

姜荼

489

齐悼公

姜阳生

488年—前485

齐简公

姜壬

484年—前481

齐平公

姜骜

480年—前456

(战国时期)



齐宣公

姜积

455年—前405

齐康公

姜贷

404年—前379


(田氏齐国)


齐太公

田和

386年—前384

齐废公

田剡

383年—前375

齐桓公

田午

374年—前357

齐威王

田因齐

356年—前320

齐宣王

田辟疆

319年—前301

齐湣王

田地

300年—前284

齐襄王

田法章

283年—前265

齐王建

田建

264年—前2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借壳上市,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历经十代人耗时286年,期间发生了什么,是谁在阻碍田氏
田氏代齐,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入主齐国的?
田氏代齐
两千年前的中国已经告诉世界:破坏规矩的大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3):史诗级挖墙脚工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