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泉县沦陷时期日伪组织机构

 

 

伪满洲国县政权


  伪大同元年(1932年)3月,改县政府为县公署,县长仍称县长。县公署内设1科4局:总务
科、内务局、警务局、财务局、教育局同署办公。县长1人,总理全县政务,参事官(即副县长,
由日本人担任)1人,副参事官2人,协助县长办理县政。
  大同2年(1933年)8月,将民国4年9月定的拜泉一等县改为甲等县。
  伪康德5年(1938年)参事官改为副县长。县长、副县长下设总务、行政(含教育股)、财务、
实业、警务5个科。
  康德8年,将实业科改为产业科,并新增经济科。
  康德10年,增加了地政科。
  康德11年,由行政科中又分设出1个动员科,1个教育科,至此,县长、副县长下设总务、
行政、动员、教育、财务、产业,经济、地政,警务9个科。直至康德12年(1945年)拜泉县解
放。
         1945年10月以前旧(伪)政权各时期知县、知事、县长更迭表

 

伪满洲国警察

   伪大同元年(1932年)2月前,仍称公安局。同年8月,改公安局为警务局。局内置警务、保
安、司法3个股。各股置股长,警务股设科员3人,雇员4人,保安股设科员1人,雇员2人;司
法股设科员1人,雇员1人。局外设城区、三道镇、中兴镇、长春镇、乾丰镇5个警察署。

  大同2年(1933年)1月至康德元年(1934年)8月,当时的人员编制:局长1人,督察长1人,
股长3人,科员5人,督察员2人,翻译1人,卫生队长1人,中队长6人,小队长40人,分队长42
人,署长5人,署员6人,分所员13人,卫生员1人,雇员7人,一等警73人,二等警85人,三等
警357人,卫生夫8人,夫役38人,共668人。当时的机构是:局内置警务、保安、司法3个股和
督察长、翻译、夫役;局外设城区、三道镇、中兴镇、长春镇、乾丰镇5个警察署和骑警3个中
队、步警两个中队和卫生队。伪康德3年(1936年)将5个警察中队和卫生队撤销,重新成立一个
巡逻班,并开始招考学警,成立警察训练所。康德5年(1938年)改警务局为警务科,科长王者
栋,副科长由日本人担任,朝鲜人白川南七担任翻译,科内置警务、保安、经济保安、警防、
特务5个股,科外设城区、三道镇、中兴镇、长春镇、乾丰镇5个警察署和一个警察队、1个警
察学校。至康德8年(1941年)警务科人员编制:警正14人,警佐39人,警尉56人,警尉补79人,
警长59人,警士72人,日本人27人,朝鲜人4人,共350人。此机构直至康德12年(1945年)伪满
洲国垮台,拜泉解放。

   伪满洲国时期拜泉警务局(科)历任局(科)长名单如下:

   大同元年2月   罗 惠              康德元年8月   卓尔位

   大同元年8月   纪席珍              康德4年       江永恩

   大同2年1月    曲占云              康德5年       王者栋

   康德8年       邹立容              康德12年      郭殿辅

   康德9年       芦德新              康德12年10月   王德新

伪满洲国检察机构

  大同2年(1933年)6月27日,拜泉地方检察厅检察长张正仁。康德5年(1938年)4月1日,拜
泉区检察厅隶属于克山地方检察厅所辖。检察长由县长兼任。康德7年(1940年)检察官王宏吉。
康德9年,检察官孙绍卿。康德11年,检察官宋元敏直至康德12年(1945年)9月。

  1939年至1945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其统治,在拜泉检察厅内设检察官。下设庶务
课、记录课、执行课、保管课商公役课等。在此期间,检察厅的实际权力先后由日本人士井、
高柳、小松源3人所控制。

伪满洲国法院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仍为拜泉地方法院。
  康德3年(1936年)7月1日,拜泉地方法院管辖7个兼理司法县公署。
  康德5年(1938年)4月1日,拜泉地方法院改为拜泉区法院,隶属克山地方法院领导。拜泉
区法院设审判官1人,监督审判官1人,书记官若干人。
  1936至1938年,拜泉地方法院管辖区域如下表:
                      (伪满)拜泉县地方法院

  
               1938年至1945年伪拜泉区法院组织机构如下:
  
  伪满时期历任院长如下。
  1932年(大同元年)郭毓珍
  1933年(大同2年)孙承赞
  1935年(康德2年)章宪赋(当时称推事)
  康德6年至12年(1939至1945年)拜泉区法院审判官成员如下:
   1939年至1940年      所英举任监督审判官
   1941至1943年        叶宗远任监督审判官
   1941至1943年        赵心任审判官
    1940至1941年       日本人士井
   1942至1943年        日本人高柳
   1943至1944年        日本人小松原
   1944至1945年        于秉瑞任审判官

伪满公职人员

  1934年(康德元年)拜泉县公署有县长1人,日本参事官(副县长)1人,日本副参事官2人,
总务科长1人,内务局长1人,财务局长1人,警务局长1人,教育局长1人,股长16人,科、雇
员57人(其中科员27人),打字员1人,差役16人。

  警务署长5人,署员6人,分所长(巡官)13人,中队长4人,小队长14人,分队长42人,警
察495人,差役33人。

  卫生队长1人,卫生员1人,卫生警察1人,卫生夫8人。

  各类学校校长9人,主任13人,教员53人,事务员5人,差役20人。

  总计822人。

武装警察

  伪康德2年(1935年)拜泉县有武装警察5个中队(马警3个中队,步警2个中队),有中队长
(警佐)4人,小队长(巡察)14人,分队长(官长)42人,一等警40名,二等警40名,三等警234名,
夫役15名,计官兵388名。

日军和伪军

  1932年11月17日,日军高波骑兵旅团和黑田联队侵入拜泉。其中一部旋即撤走,只置黑田
联队一部分驻留拜泉,不久,黑田联队全部撤走,日军第七联队和伪军第十四旅进驻拜泉。伪
康德四年(1936年)以后日军和伪军皆陆续撤走。

 

 

伪满洲国时期行政区划


  日本侵略者侵占拜泉后,于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施行了保甲制,在原区划的基础上划分
为5个区,13个保,392个甲,4 001个牌。

  第一区:第一保,城区,82甲,818牌;

   第二区:第二保,三道镇区,37甲,428牌;

           第三保,时泉镇区,33甲,239牌;

           第四保,火烧榆区,20甲,197牌;

   第三区:第五保,中兴镇区,29甲,342牌;

           第六保,唐揽头屯,25甲,262牌;

           第七保,富强镇区,29甲,278牌;

   第四区:第八保,长春镇区,26甲,282牌;

           第九保,孙家烧锅,26甲,291牌;

           第十保,乔家烧锅,16甲,157牌;

   第五区:第十一保,乾丰镇区,26甲,264牌;

           第十二保,乾元镇区,21甲,202牌;

           第十三保,宁泉镇区,22甲,241牌;

   伪满康德5年(1938年)5月5日,接省“龙令第14号文件”通知,改保甲制为街村制,将行
政区划划分为2个街,33个村。

  2个街:拜泉街、三道镇街;

  33个村:修德村、勤俭村、安分村、忠良村、孝悌村、丰乐村、诚实村、顺时村、尚义村、
振兴村、清洁村、久敬村、明道村、时中村、保富村、积善村、互助村、礼让村、务本村、守
信村、安居村、乐业村、文明村、共荣村、长治村、博爱村、亲睦村、谨慎村、自强村、新民
村、兴仁村、协和村、和平村。

  伪康德10年(1943年),实行大村,把原来的2个街,33个村划为2个街,16个村。

  2个街:拜泉街、三道镇街;

  16个村:修德村、久散村、振兴村、保富村、积善村、务本村、礼让村、新民村,协和村、
必仁村、时中村、丰乐村、尚义村、勤俭村、安分村、孝悌村。

 

 

                                                  拜泉县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克东县抗联的战斗
甘甜龙泉水,清澈同学情
说说拜泉县的来历
拜泉依安两县不明坠地物外形不同(组图)
拜泉县苗木
三十、鼻为审判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