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次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注定要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秦国绝不会放弃这块战略要地。而魏国又忙着和中原列国打仗,无暇西顾,于是秦国再次企图夺回河西地区,并且连战连胜,可是这样的势头却被庞涓给拦住了。第三次河西之战,秦军三胜,为何还是败给了魏国呢?

第三次河西之战距第二次河西之战间隔时间更长,这一次秦国蛰伏了23年。

期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在秦国大力推行改革,知道献公晚年时,国力才有所提高,于是秦国趁着魏国主力正胶着于中原战场,再次攻魏,打算夺回西河郡。

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武城被秦打败,接着洛阴的魏韩联军也败给了秦国。公元前364年,秦军越过黄河,大败魏军于石门,最后在赵国支援下才退兵。公元前362年,魏国与韩、赵联军大战,秦国趁机攻魏,在少梁大败魏军。

秦军此时势头大胜,但是这时魏国调来了庞涓。庞涓能与孙膑成为宿敌也有其过人之处的,率军攻秦时,采用了攻其必救”之策,一举突破秦河西防线,最后秦国甚至被迫将都城迁回泾阳。大获全胜的前景瞬间破灭。

其实秦国的战败一定关键还是在于秦国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尽管献公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但是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次战胜也是因为有献公的军事能力做支撑,献公去世之后,秦军很快败于魏国之手。况且那时候魏国的主力部队并不是在河西战场上,所以秦国才有机会一连三胜,但是一旦主力回援,秦国战败就在意料之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评价第三次河西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真实的公子昂:军事天才还是酒囊饭袋
春秋战国风云之魏惠王——早强君晚庸王
天不灭秦?战国时期秦国其实有四次差点被灭
战国历史事件——阴晋之战
商鞅为何不一鼓作气收复河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