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日军的“豆”坦克

上图是诺门坎战役当中被苏军缴获的日本94式坦克,二战时期的苏联人平均身高在1.70米,按照现在人种的标准来说并不高,但是图片上这名苏军却很难挤进94式坦克内...所以用“豆”来形容日本二战时期的大多数坦克恰如其分。

那么日本二战期间为啥要制造这样小而不堪一击的坦克呢?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工业能力与欧美主要参战国相比太低了!二战是人类第一次全面机械化战争,交战的双方比拼的就是国家资源储备和工业产能,美苏为啥最后获胜?原因就是国土面积大、重工业制造能力强的原因,而美国不但拥有庞大的国土面积和资源,整个加拿大和南美洲也都是美国的资源储备库,更主要的还是美国的工业能力非常的强大,所以苏联和美国在二战期间各有超过5~6万辆的各种型号的坦克投入到战场上。

钢铁是制造武器装备的最基本材料,二战时期日本的钢铁产能最高年份也不及美国最低年份的六分之一,属于严重缺乏钢铁的国家。

不但缺乏钢铁,日本其它与武器装备制造相关的有色金属也是非常的缺乏,武器装备的发展原则是利用本国的现有资源储备规模去装备数量,由于资源贫乏加上日本海军需要建造大型战舰与美国和英国在太平洋的舰队对抗,在资源分配上也只能向海军方面多倾斜一些,分配到陆军方面就会更少,以至于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时扣扣索索,这也就决定了日本坦克整体性的低劣。

“豆坦克”虽然在欧美坦克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在中国战场上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当时的中国是农业国家,重工业极少,军队连步枪都配置不齐更别说反坦克武器了,所以我们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当中都能看到我抗日军民用集束手榴弹打击日寇坦克的场面。

而日本研制94/95这类超轻型坦克的目的,就是因为在当时的亚洲他们是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虽然资源贫乏但是可以制造当时的任何一种武器,并且这些武器没有“克星”,所以才逞凶亚洲大陆。

但日本人并不傻,知道自己的“豆坦克”性能低劣,在侵略东南亚时会遇到美英殖民地军队的坦克,所以派出了95式和97式坦克,图片里绘制的是日本二战期间,山下奉文率“南方军”进攻马来亚(当时属英国殖民地)时的情景,图片里绘制的是日军95式轻战(前)和97式中战(后)在东南亚雨林里突击进攻新加坡时的情景。

由于当时美英军队所装备的坦克也很烂(驻扎在菲律宾的美军甚至还有骑兵),也没啥合适的反坦克武器,这就使得日本这些“豆坦克”配合入侵的日寇横扫了东南亚的英美军队,俘虏十几万人,这也是日本坦克历史上最巅峰时期...但这种状态并未维持多久,当美国美国全面进入到战时经济体制之后,坦克的产量大增,不但有M3“斯图加特”坦克,体型更大火力更猛的M4“谢尔曼”坦克坦克也投入到了太平洋战争,美国陆军不但有坦克,还装备了“巴祖卡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这两种武器对日本“豆坦克”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太平洋岛屿争夺战当中美军多少使用喷火器焚烧这些坦克,由于火焰温度高达2000以上,不用一分钟坦克里的人就被烤焦了!尸体惨不忍睹。

上图是美军记者1944年在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群礁上拍摄到的,美军M4坦克“驮”击毁的日本95式轻型坦克,两型坦克大小对比也显示出当时美日之间的国力对比。

其实日本也想研制更大的坦克,比如说德国“虎式”坦克装备之后,日本驻德国的武官就去参观并且日本也派人去直接体验“虎式”的性能,德国方面也慷慨的提供了样车和工程图纸,怎奈日本当时的工业能力、生产资料,更主要的是油料...等等方面奇缺!

最后也只能这样“画饼充饥”罢了!坦克本身是大工业的产物,涉及到了钢铁/有色金属冶金和加工,完善的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强大石化工业,坦克这种“油老虎”没有较充足的油料供应,开动不起来制造的再好也是一堆人畜无害的金属,而这些都是日本缺乏,即便是德国把坦克制造好运到日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后都得丢弃。

文:史海钩沉/炫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不向日本提供武器,看完你就知道了!
被誉为“亚洲第一”的90式主战坦克 它的实力到底为那般
二战时的日本陆军有多穷?武器必须节省弹药,价格还要便宜
二战爆发前,日军苦练刺刀格斗战术,却为何不敢和美、苏拼刺刀?
二战最奇葩反坦克武器,头部三根钢针插入装甲,爆炸和手雷差不多
知道了二战日军单兵子弹携带量,我有点不想说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