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黄埔军校游览不要只看校本部,这三处建筑也非常值得您前往瞻仰!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人人都说“广州革命历史长,黄埔军校最善战”,广州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保留着诸多革命先烈的遗迹,而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的黄埔军校,至今仍名满天下。而在长洲岛上,还有三处纪念性建筑,其名气虽不能与黄埔军校本部相提并论,但其历史却与黄埔军校息息相关。

▲ 黄埔军校

01

孙总理纪念碑

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黄埔军校师生无比悲痛。校内下半旗致哀,停止娱乐和操课,师生臂缠黑纱,齐集俱乐部,为痛失导师而哀恸。

同年四月二日,军校特别党部开会,共产党人提议将长洲岛改名为中山岛,并在岛上建立孙总理纪念碑。纪念碑的倡议被一致通过。

一九二八年九月,军校何遂代校长主持筹划建碑事宜,并最终选定八卦山为修建地址。黄埔师生闻讯纷纷捐款。何代校长曾召集十间建筑厂家来岛搞投标承建,结果由广州同德工厂中标,金额为一万八千二百元。十月十一日上午,举行开工奠基礼,何亲自率领军校各部长官破参与典礼。

▲ 孙中山逝世

纪念碑正面刻着六个隶书字:“孙总理纪念碑”,是由曾任代理大元帅,军校教官的胡汉民书写;东面刻着孙中山遗嘱:“和平奋斗救中国”;西面刻着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对师生的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背面是用篆体刻写的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厥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

02

北伐纪念碑

1928年北伐军攻克北京,至此北伐战争结束。作为此次战争主力的国民党军,在战争中派出了大量黄埔军校的师生参战,许多人牺牲在战场上。为缅怀此次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黄埔军校将士,由军校代理教务长何遂在一九二九年主持建成了北伐纪念碑。

纪念碑上刻着:“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22个大字。碑东面镌着:“为国牺牲”,西边镌着“捐躯救国”,碑座四面刻着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曹渊、方志方、赵荣忠等350多名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名。

碑记中写道:“平岗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 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

03

东征烈士阵亡墓

1924一1925年,黄埔军校师生先后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平定滇桂杨希闵、刘震寰军阀叛乱,“六二三”沙基反帝示威游行等。他们前仆后继,屡建奇勋,对统一广东,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5年12月,黄埔军校在万松岭修建大型墓园,安葬各次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师生。1926年由校长蒋中正主持墓园落成典礼。

烈士墓园的两翼还有墓家,东翼为蔡光举烈士墓,面积约42平方米,墓四周有钢筋水泥栏杆,并以铁链环绕。石碑高约4米,正面刻楷书“蔡光举烈士墓”,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谭延闿敬题”(部分文字被凿毁)。

蔡光举,贵州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任营党代表,在淡水之役牺牲。西翼为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少将17人合葬墓。

▲ 蔡光举墓

▲ 国民党少将17人合葬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黄石文坛]刘志发的随笔《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黄埔往事:一个镇江人的“黄埔军校旧址”寻访
黄埔军校巡礼
黄埔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的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将军的摇篮——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