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校归队:那位负责日本受降现场警戒的少校,昨晚辞世

作者:晏欢

昨晚八点二十六分,104岁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第十四师第四十团第一营营长赵振英少校安详离世,荣耀归队。

抗战老兵赵振英留在这世界上的影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闻名于世,令众多抗战老兵望尘莫及,羡慕不已。

昨晚听到赵老仙逝消息后,打开电脑,足足几个小时翻看他留下数不清的照片,然而,这些大都是2008年5月1日之后由我亲手拍摄以及网上众多的记录这些年赵老出席各种活动的照片,抗战时期照片依然是珍惜物品,而它们全部都是由我手里流传出去的......。

从第一张照片开始我的回忆。

2008年“五一”假日,我迫不及待地从深圳来到北京赵老居住的斗室,面对面地坐下交谈了五个多小时,之前,我们在电话里相识,现在我们终于相见。那一年,赵老91岁,我48岁。照片上英文字句是我打上去的,是为告诉美国朋友Neal Gardner ,他父亲在缅甸对日作战时,用小红本收集中国战友签名,找到了其中一位。

这张照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它是我所能找到赵振英少校时间最早的照片,时间是1944年8月,在缅甸北部密支那附近丛林由美军通信兵164照相连拍摄。之后的照片就都是1945年以后。可惜的是,在纪录片《发现少校》拍摄完毕之后,这张照片才被我发现。

当年我颇费心机地详细解读这张照片,然后把它发给所有和这张照片能找到的有关联的健在者和后人,包括下图中前排下蹲者右1健在的翻译官潘侨南。

后排站立者右2是营长赵振英。

接下来就是2009年赴美拍摄纪录片《发现少校》时,在当年服务十四师的两位美军联络官的家中发现了赵振英的军装照,拍摄时间是1945年的春季,地点可能是湘西芷江或者是云南沾益。这其实是第一次发现赵振英抗战时期的军装照片,比上面的美国国家档案馆照片还早,只是照片拍摄时间是1945年的中国,不是缅甸。

在旧金山唐亨蔚家中,看见了他岳父纽西少校(上面两图里的美军官)珍藏的一组照片,我一眼认出赵振英。

这组照片里共有三个赵振英形象出现,根据不同的人物组合合影不同,他换几次位置和姿势,站立或蹲下,戴帽或脱帽。这组照片原件由唐亨蔚友情赠送(回归)给赵振英,由我从旧金山带回国亲手交给了赵振英。

在甘浦中校家中,首先发现了这一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照片。

这是一张新6 军14师美军联络官阿兰·甘甫Alan Gump 中校(前排右2)保留至今的照片,2009 年由其儿子阿兰·甘甫二世提供给纪录片《发现少校》摄制组。由当年的南京夫子庙“新都”照相馆到现场拍摄。

右3:新六军14 师40 团团长王启瑞上校,

右4:军长廖耀湘中将,

右5:新六军联络主官瓦尔特·菲利普斯WalterPhillips 上校,

右6:新6 军14 师40 团1 营营长赵振英少校。

这张照片有中文题头,说明了时间地点,只是我眼尖,一眼认出了前排左2的赵振英营长

甘浦中校家藏相册里,还有这一张照片,当时没能够认出来,回国一两年才慢慢品,最终还是根据团长王启瑞和三位营长的站位出镜逻辑关系,加上赵老长相,断定了这是一营营长赵振英;后来再补上一张放大的加框,送给了赵振英作为礼物。

看上去是什么人赠给第四十团的锦旗。

南京受降仪式上的照片,也是后来我慢慢放大了仔细搜寻赵振英营长身影而得到的结果。

这是我发现的赵振英少校营长在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开始的瞬间,与进入会场的日本投降代表岗村宁次同框的照片。后来被广泛引用。

下面这张最经典的是,黑白影片定格截图所得,成为赵振英的一个永不磨灭的LOGO

再后来........

2008年11月,“抗日远征军云南追忆行“活动,昆明驼峰飞行纪念碑,驻印军战士赵振英(左)、梁振奋(中)、尤广才向纪念碑献花致敬。

2008年11月,“抗日远征军云南追忆行“活动,腾冲和顺乡滇西抗战纪念馆,赵振英老兵向曾经教育过他并指引他走上从军抗日之路的老长官黄杰将军照片鞠躬致敬。

2008年,我把刚刚认识的赵振英老人介绍给尤广才老兵,他们二人同是黄埔生,同在五十四军黄维将军麾下服役,同时间赴缅作战,同在东北结束军旅生涯。他们家人安排了这次见面(头一次)。

2008年11月,“抗日远征军云南追忆行“活动,云南芒市机场;赵振英老兵(右)和尤广才老兵刚刚从昆明飞抵。

2008年11月,“抗日远征军云南追忆行“活动,松山战场遗址;赵振英老兵(右)和尤广才老兵在103师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合影。

2008年11月,腾冲国殇墓园,91岁的老兵赵振英仔细阅读美军阵亡人员墓碑石上镌刻的文字。

2008年11月,“抗日远征军云南追忆行“活动,腾冲国殇墓园;左起:邓康延老师、赵振英老兵,我父亲晏伟权,我自己。

2008年,我采集了赵振英手印,送到了成都安仁的建川博物馆聚落,馆方将其刻在了老兵手印广场上。

2009年6月,纪录片《发现少校》拍摄中

2009年,赵振英在家中的特写镜头

2009年,赵振英少校和葛顿南少校之子尼尔在北京家中相见。

2009年6月,美国军人后代Neal Gardner 尼尔·葛顿南带着父辈留下的珍贵纪念物来到北京赵振英家中拜访。

2009年6月,赵振英重返卢沟桥

2010年,抗战老兵赵振英(左)、尤广才受香港中华精忠慈善基金会之邀,赴港参加一系列的宣讲抗战、纪念抗战活动。后排:负责照顾赵振英的赵家晚辈,负责出资安排四位客人来港的海内外新一军之友召集人曾礼新先生,笔者本人,尤广才之女杜恒女士。

2009年6月,在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中国壮士广场上,担任纪录片《发现少校》主角儿的赵振英缓步走在群像之中。

2009年6月,在成都安仁的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壮士广场上,赵振英向军长廖耀湘将军塑像鞠躬致敬。

2014年8月,抗战老兵赵振英坐轮椅参加北京军博《国家记忆》展览开幕式签名留念。

2014年8月,抗战老兵赵振英、尤广才双双坐轮椅参加北京军博《国家记忆》展览开幕式,赵振英致辞。右1是美国老兵伯纳德·马丁。

尤广才老兵女儿杜恒为赵振英老兵别上了纪念章。注意背景墙上那张著名被接见握手照片,那是赵老人生高光时刻。

2015年抗战老兵赵振英得到了一枚来之不易的纪念章。

2016年北京的志愿者们为赵振英老兵举办了一个隆重的百岁生日庆祝会。

2016年在张冬红引领下,再次走进这间我当年生平第一次见赵振英房间,这是我和赵振英最后一次见面,尽管之后多次在张冬红安排下通过视频与赵老对话,甚至去年2020年赵老在病榻上我们还有过一次视频互动。

这是2016年我最后一次上赵老家中拜会,最后一次见他老人家,好高兴尽管他记忆不清了,但始终能记得住晏欢的名字。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少校:抗战老兵六十五年后重归荣耀
一个异国生活七十余载的抗日老兵:我只想回国,因为我是中国人!
【每天老照片】--8159--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为何无法占领湖南
[转贴]谢晋生将军在片马地区抗日始末
94岁抗日老兵,档案丢失无法获得优待,指着博物馆照片:这就是我
抗日老兵证件丢失,指着博物馆照片说:这是我!90岁时身份被证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