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敦煌的九大名门望族详解

战国至大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

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正式设敦煌郡。

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

隋初,隋文帝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凉州成为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是凉州文化的中心,敦煌先后孕育了很多的世家大族,现在就敦煌的九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

敦煌张氏:张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其二出自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称张氏。其三出自乌桓、女真、鲜卑、匈奴、契丹、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等汉化改姓。

当代张姓为全国第三大姓,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其中河南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张氏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张氏的总堂号为清河堂。其中张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敦煌令狐氏:令狐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文王后裔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因功受封魏邑,成为后世庞大的魏氏家族之鼻祖。其后裔魏颗因大败秦军,被晋景公封于令狐,在今山西临猗。魏颗的儿子魏颉就以父亲的封邑为姓氏,称令狐氏,与毕氏、魏氏同宗同源。令狐氏族人皆尊奉毕万、魏颗为得姓始祖。其二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胡氏族人,属于附望冒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姓源繁复的胡氏族人,后仰慕当朝赵国公令狐綯,而改称令狐氏。

令狐氏的郡望主要有太原郡、弘农郡、敦煌郡。令狐氏的主要堂号有太原堂、弘农堂、敦煌堂、莲烛堂、泣墓堂、博施堂等。其中令狐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敦煌洪氏:洪姓是一个多源流姓氏。其一出自共工的后代,共工被人们尊为水神,后共工起兵争天下失败,其后代因避仇改姓洪。其二出自共国之后所改,西周有共国,子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其三出自周时扬侯国,因建都洪洞,又称洪洞国,子孙以国为氏。其四出自今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汉化改姓。当今洪姓主要集中于广东、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江苏、重庆等省,其中广东为洪姓第一大省。

洪氏的主要郡望为平山郡、敦煌郡、宣城郡、豫章郡。洪氏的主要堂号有双忠堂、平山堂、敦穆堂、宣城堂、豫章堂、炖成堂、三瑞堂、崇星堂、醉经堂等。其中洪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敦煌郭氏:郭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自任姓,黄帝之子禺虢受封于任,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后南移山东济宁东南。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为侯伯,有郭哀,为大禹御,该郭国在今山东聊城西北一带,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公元前670年郭国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其二出自姬姓,源自轩辕黄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位封公爵,为西虢公。东周平王东迁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灭于晋;留在原西虢的后为秦所灭,后裔以郭为氏。其三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其四源于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汉化改姓。

当今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省,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山西、辽宁、安徽、吉林六省,其中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

郭氏的主要郡望为太原郡、冯翊郡、颍川郡、京兆郡、中山郡、河内郡、广平郡、敦煌郡、 昌乐郡、西平郡、华阴郡。郭氏的主要堂号为太原堂、华阴堂、汾阳堂、冯翊堂、尊贤堂、敦煌堂等。其中敦煌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敦煌宋氏:宋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国被齐国灭后,宋国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其二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姬宋,字子公,又称公子宋,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其三出自土家族、党项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当代宋氏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四省,其次分布于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山西、吉林、湖南、安徽八省,其中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中国形成了冀鲁豫、川鄂、黑吉辽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

宋氏的主要郡望为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弘农郡、江夏郡、乐陵郡、京兆郡。 宋氏的主要堂号有拱微堂、京兆堂、西河堂、广平堂、敦煌堂、河南堂、弘农堂、扶风堂、江夏堂、乐陵堂、玉德堂等。其中宋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敦煌范氏: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祁姓,为帝尧陶唐氏裔孙刘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玄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其二出自楚国,以地为姓,楚国有范地,春秋时期有楚国大夫范山、范无宇等范姓人物。其三出自满族、鄂温克族、彝族、京族、阿昌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汉化改姓。

当代范姓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辽宁、黑龙江、山西六省,其中河南省是范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四川、辽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地区。

范氏的主要郡望为南阳郡、高平郡、钱塘郡、敦煌郡、汝南郡、河内郡、山阳郡、外黄县。范氏的主要堂号为南阳堂、高平堂、钱塘堂、敦煌堂、汝南堂、河内堂、山阳堂、外黄堂、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崇本堂、敦本堂、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逵道堂等。其中范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敦煌容氏:容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一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其二源于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其后便以祖上的官职为姓。其三来自古代的容国,以国名为氏。古代有国名叫容,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后来以国为姓,成为容姓。其四出自黄帝的史臣容成,属于以祖名为氏。其五出自春秋南容氏的后裔,以父字为氏。其六源自鲜卑族、回族汉化改姓。

容氏的主要郡望为敦煌郡。容氏的主要堂号为敦煌堂、律历堂。其中容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敦煌索氏:索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源于子姓,索氏是商朝的七公族之一。其二源自满族、藏族等汉化改姓。

索氏的主要郡望为敦煌郡、武成郡、武威郡、冯翊郡。索氏的主要堂号为武成堂、武威堂、敦煌堂、冯翊堂、求索堂、五龙堂等。

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以元鼎六年从钜鲁南和迁往敦煌。敦煌索氏即为索抚与王莽天凤三年迁至敦煌的鸣开都尉索骏这两支的后裔,敦煌索氏自两汉至唐末五代一直是凉州地区的世家大族,累世为官,于经学、玄学多有建树。

敦煌慕容氏: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其一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中部大人慕容,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其二出自秦汉时期鲜卑族慕容,属于以部落首领名号称谓为氏。其三源于鲜卑族,出自三国时期鲜卑慕容,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慕容氏的主要郡望为敦煌郡、雁门郡、辽东郡。慕容氏的主要堂号为敦煌堂、雁门堂、辽东堂。其中慕容氏敦煌堂,以望立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济南的七大名门望族详解
我国30个姓氏的主要起源和分布,一起看看!
《姓氏寻宗》潘姓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周姓
古代海南的十大名门望族详解
王姓氏族起源于什么时期,王氏的祖先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