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彭总仅一河之隔却无法对话,徐向前很是着急,一颗石头帮大忙

金沙江在长江的上游,从海拔五六千米的昆仑山横断山脉之间奔腾而下,水流湍急。两岸是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中间只有羊肠小道通向岸边。国民党军为了防止红军渡河,已下令把所有船只掳往对岸,并控制住对岸渡口。能否顺利渡过金沙江,关系着全党全军的安危。红军在正确指挥下,闯过北上抗日的一大险关。然后经会理、冕宁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使蒋介石妄图以大渡河会战,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夺取沪定桥的当天晚上,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了两件事:一是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避开人烟稠密和敌军密集的地区;一是派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会后根据中央决定,沿大渡河南下,分路向东北方向的天全、芦山进发,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中央红军要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消息传到红四方面军,他们大为鼓舞。在徐向前直接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为迎接中央红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在茂县开会,确定由30军政委李先念、第9军军长何畏率30军第88师和第9军第25师、27师各一部组成接应部队,立即赶到愚功,迎接中央红军。

25师师长韩东山奉命赶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面见徐向前。徐向前总指挥高兴地对韩东山说:

“告诉你一个大喜讯,我们马上就要和中央红军会师了!你们立即做好战斗准备,为中央红军入懋功打开通道。会师后,向中央首长汇报我们的情况,并掩护中央首长安全通过夹金山。以后具体行动由30军政委李先念同志指挥。”

刚刚马不停蹄地从汉川赶到理番(理县)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的韩东山,听到徐向前总指挥告知的特大喜讯和发布的命令,心里还有点半信半疑呢。

徐向前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

“一切都是真的。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率领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后,蒋介石调集大量敌军前堵后追,天上还有飞机轰炸。但在毛主席同志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抢占沪定桥,即将翻越大雪山和我们在懋功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时刻!”

徐向前还对韩东山开玩笑地说:“你韩东山是迎接毛主席的第一个红四方面军的代表,说不定将来还得给你写在书上呢!”一向不苟言笑的徐向前,竟在这特大喜讯面前,和部下开起玩笑来。

韩东山被徐向前逗乐了。他这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高兴的是他快要见到毛主席了,快要见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紧张的是,他还没见过毛主席,听说这是一位神机妙算、高深莫测的大人物。迎接毛主席和中央首长,这个责任太重大了。

为了做好迎接中央红军和中央首长的工作,徐向前和韩东山足足谈了两个小时,从总的安排到具体细节,徐向前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韩东山边听边记录,原有的紧张心理也消除了。

徐向前又向韩东山下达命令:

“你迎接到中央红军,迎接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长后,你们要在达维坚持七天,完成掩护警戒任务。要提高警惕,坚决消灭来犯之敌,掩护中央红军全部通过达维后,你们才能向懋功行动。”

“是!”韩东山口气坚决地回答。

韩东山接受任务后,立即回部队去布置一切。同志们听到要会师的消息,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好像要庆祝盛大的节日。

徐向前一方面派人迎接中央红军、毛主席等中央首长,一方面命令各部队做好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

松潘、理番(县)、茂县地区是川西北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这里山高路远、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加上语言不通与外界交流少。红军长征到此时,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仍是刀耕火种,完全靠天吃饭,粮食产量极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但勤劳吃苦、乐于助人、性格开朗的劳动人民,在红军模范行动的感染下,他们协助红四方面军筹备物资,迎接中央红军。

红四方面军总部根据川西北高原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提出要多筹集些羊毛皮,制作毛衣、毛袜、毛背心,作为慰问品。徐向前还根据红四方面军西征转战中,炊具容易丢,伙夫不够用,部队经常开不上饭等情况,提议从部队中抽一批炊事员带上粮食、盐巴、炊具,随第88师一起行动,两军会师后,补充到中央红军,先解决吃饭问题。广大干部对徐向前充满兄弟情谊而又切合实际的提议,都很赞成。

在徐向前指挥下,红军官兵走街串巷,动员老百姓筹集粮食、羊毛、羊皮、牛皮、盐巴、茶叶等。有的部队在藏胞的指点和帮助下,组织人到山上选可以熬盐的石头,连夜熬盐。当时盐巴奇缺,这一办法熬出的盐巴虽苦涩,但可解决燃眉之急。战士们还学会剪皮衣服、撕羊毛、捻毛线,织毛衣、毛背心、毛袜子,连夜打草鞋。徐向前见各部队为迎接中央红军热火朝天,事后深情回忆道:“大家制作的每件慰问品,都渗透着对一方面军的兄弟情谊。从前线到后方,从总部机关到连队,从地方政府到人民群众,处处在为迎接中央红军忙碌,气氛热烈而紧张,十分感人。”

在红25师接受徐向前总指挥指令的同时,李先念、何畏率30军第88师和9军第27师一部,也接受徐向前总指挥的命令:西渡崛江,经懋功南下宝兴、芦山,迎接中共红军。他们日夜兼程,直奔懋功。

红一、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6月12日会师在夹金山下,顿时,整个山谷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双方先锋部队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日夜盼望着的亲人—兄弟部队。时任中央红军先锋部队的红4团政委杨成武事后回忆道:"200多天,1万多里的征战,我们遇到的是敌人的紧紧追击,重重堵截和想象不到的层层困难,从来没有看到兄弟部队的战友。在湘江之滨,我们虽然那样热切地盼望与二、六军团会合,但未能如愿。此刻,突然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欢喜若狂!”

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红25师师长韩东山事后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回忆:6月初,接受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命令:出发西进,先期迎接中央红军。“真是百感交集,心潮激荡。一、四方面军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战胜了强大而凶恶的敌人,付出了壮烈惨痛的牺牲。今天,终于要胜利会师了,中国革命就要出现一个新的伟大的高潮了!”“我向全师传达徐总指挥的指示以后,全师沸腾了!……很多连队当晚举行了文艺晚会,战士们跳呀唱呀,不少干部则用大碗当杯,以水代酒,纷纷痛饮起来”。两军先头部队首长的回忆,充分表达了两军广大指战员兴奋的心情。

会师不久,红25师师长韩东山立即向驻愈功的红30军政委李先念报告了会师的喜讯,李先念又立即报告了红四方面军总部。徐向前立即向驻在茂县的张国焘报告。张国焘当天致电朱德、周恩来、毛主席:“今日会合士气大为振奋,西征军艰苦卓绝之奋斗,极为此间指战员所信服。”同时,张国焘从茂县发电报给徐向前,要徐向前代表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写一份报告,火速派人送去庆功,转送中央。徐向前接电报后立即写好以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的名义,代表红四方面军领导,致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的报告,并派人火速送往懋功,继由红2师的电台转发。报告介绍了敌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的部署情况,请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作战方针,;并表示热烈欢迎艰苦转战的中央西征大军。其中写道:

“目前我军之主要敌人为胡宗南及刘湘残敌,我军之当前任务必先消灭其一个,战局才能展开,因之或先打胡或先打刘须函待决定者。”“西征军万里长征,屡克名城,迭摧强敌,然长途跋涉,不无疲劳,休息补充亦属必要,最好西征军站位后方固阵休息补充,把四方面军放在前面消灭敌人,究以先打胡先打刘何者为好,请兄方按各方实况商决示知为盼”。“红四方面军及川西北数千万工农群众,正准备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我百战百胜的中央西征军。”

以上电报反映出徐向前等对中共中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尊重和对亲人体贴、关怀的深情和欢迎中央红军的热情。

两军会师后开展了互相慰问的活动。据1935年8月3日《红星报》第26期报道:红四方面军慰劳中央红军的慰问品,粗略统计,红31军捐赠衣服495套零19件,草鞋1386双,手巾152条,毛袜419双,毛毯100条,鞋子169双,袜底191双;红9军捐赠单衣11件,皮衣47件,袜子357双,袜底37双,鞋20双,草鞋293双,毯子4条,汗巾203条;红4军捐赠单衣191套,棉大衣179件,袜子690双,袜底38双,鞋135双,草鞋120多双,汗巾171条。《红星报》第22期(1935年6月20日)报道了中央红军对红四方面军的捐赠活动。“坦克”部队一次就募捐了790多元;“太阳”纵队一次募捐700多元,其中“三科和野战医院为最多,刘光甫同志一个人捐了20元。

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的条件下,战友们捐出的是自己挨饿受冻后,身上仅剩的物品和金钱。李先念得知聂荣臻骑的骡子在宝兴过铁索桥时损失了,就主动送给聂荣臻一匹骡子,聂荣臻就是靠李先念的帮助,靠这匹骡子,长征到达陕北的。红9军司令部把十分宝贵的十万分之一的四川地图送给中央红军红九军团司令部。李先念回忆道:“六月十八日,我们在懋功迎接了党中央和一方面军。当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毛主席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中央领导同志,心情特别激动,也有一点拘谨。毛主席同志充分肯定了四方面军的战绩,给四方面军很高评价,并代表党中央和一方面军全体同志,对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表示亲切地关怀和慰问。毛主席说过去两支红军独立作战,现在会合了。这样,我们的力量更大了。他打开地图,边看边问……我说……总的思想是说明无论从地理条件、群众基础,还是从红军急需休整补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途看,会师后向东北方向,首先是向崛嘉地区发展比较有利。早在川陕反六路围攻胜利后,向前同志同我们就议论过沿嘉陵江两岸作战和向甘南发展的问题。所以,当时心里是真想打回去。广大指战员也是这种心情。毛主席听我汇报情况时连连点头。这个时候,毛主席正在考虑全局的大问题。”

两军会合后,按照两河口会议的决定,红一、四方面军陆续开拔,分路北进。

7月6日,徐向前从理番出发,沿黑水河北岸行进。黑水河河面不宽,约三四十米,但水流湍急,波浪翻滚,深不可测,如果没有索桥是过不去的。沿岸索桥本来就少,而敌人为了防止红军渡河,几乎破坏殆尽。黑水河两岸是藏族聚居地,由于他们受反动宣传的影响,把红军与白军同等看待。红军所到之处,藏民牵上牲口,驮着粮食躲进深山老林,因此部队得不到补给,加之一路上,山势陡峻,小道崎岖,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红军行走困难,有时藏族上层反动分子还进行武装袭扰,不免发生一些零星战斗。虽然每天行军只有五六十里,但很疲累。尽管如此,徐向前要求部队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作了如下规定:吃了藏民的粮食,用了藏民的柴草,都要如数付款,实在无力付款,也要写个欠条留在那里。住过的房屋,临走时要打扫干净,上好门板。由于那些地方,本来就地瘠粮少,缺粮断炊时时威胁着红军的性命。但为了北上抗日,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红军仍忍饥受冻地行进着。

7月中旬,中央红军第三军团也进抵黑水、芦花地区。彭德怀军团长知道红四方面军正向维谷开进,即亲率一个团来接应徐向前所部。他们到渡口,可索桥已被敌人破坏,无法过河。

徐向前望着对岸的中央红军,心中很着急。他见有个身材粗壮,头戴斗笠,走路不慌不忙的人,心想:“这可能是彭德怀。”

彭军团长!”徐向前向河对岸喊道。

“ X X X X X X!”对方也打招呼,但听不清楚说的什么。

于是徐向前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撕下一张纸,写道:

“彭军团长:我是徐向前,感谢你们前来迎接。”

然后俯下身来,从地上拾起一块小石头,把字条捆在小石头上,用力把字条扔过河去。徐向前见彭德怀俯下身拾字条,看完字条立即朝这边招手。两岸红军十分高兴,互相喊话,招手致意。两军隔岸并行,走了好一段路。第二天清晨,徐向前已到亦念附近,终于找到一座索桥,坐在竹筐里滑过河去。

“彭军团长,你好!”徐向前亲热地对彭德怀说。

“徐总指挥,你好!”彭德怀紧紧地握着徐向前的手。

接着徐向前就和彭德怀交谈了彼此了解的敌情及沿途见闻,还商谈了部队架桥事宜。在谈话过程中,徐向前心想:“彭军团长是个开门见山性格爽直的人。”对彭德怀很有好感。红四方面军在维谷一带住了两天,把桥架好后,大部队才进抵芦花。那时,张国焘、陈昌浩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和机关也已陆续到达芦花。

徐向前在此见到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等同志。

徐向前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中央领导同志,又是两大主力红军会合,战斗力量增强,甭提心中有多高兴了。他对中央领导同志是非常敬重的。

毛主席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徐向前一枚金质五星奖章。

徐向前伸手接过毛主席递给他的奖章后,心中异常激动,这枚金质五星奖章,不仅仅是给徐向前个人的荣誉,而是对英勇奋战的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的高度评价和褒奖。

他感谢党中央、苏维埃政府对他、对红四方面军的鼓励。

第二年,即1936年6月,为了迎接红二、六军团到来,徐向前在甘孜又亲自布置做好迎接亲人的准备工作。

徐向前派32军向西发展,攻占理化(今理塘)。6月3日,红32军在理化以南之甲洼与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第16军会合。红30军第88师也与红二军团会合。

徐向前号召红四方面军,为迎接红二、六军团广大指战员,做好思想上和物资上的准备。虽然当时红四方面军物资也不丰富,但他们还是想方设法筹集了大批粮食、牛羊和食盐;腾出房子,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待亲人来住;每位指战员手织毛衣、毛袜,作为礼品送给亲人;准备木柴、热水,迎接亲人。

红88师第265团接到去绒坝岔地区迎接红二、六军团的命令,心情非常激动。但团首长也发愁,欢迎亲人到来,是徐总指挥亲自布置的,自己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呢?6月份,红265团指战员还穿着棉衣,单衣还没有着落,粮食更困难,常常以野菜充饥。在物资奇缺的情况下,为了迎接亲人,他们派人到草原上去购买牛羊。可是那里的藏胞还不了解红军,不但不卖给,反而把红军围住不放。红军喊话,语言又不通。后来只好演一场“七擒孟获”的“戏”,让藏民了解红军的性质和政策,终于得到藏族人民的帮助,买到些牛羊回来。

红二、六军团一进甘孜地区,就受到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行军途中,到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

“欢迎横扫湘鄂川黔滇康的红二、六军团!”

“欢迎善打运动战的红二、六军团!”

他们到了绒坝岔地区,红88师政委郑维山亲自到厨房布置任务:

“把那些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摆一席好宴,给红二、六军团的首长、同志们接风。”

炊事班长明白郑维山政委的意思:红265团进驻绒坝岔时,歼灭国民党保安团时缴来的好酒、好肉,他们都没有吃,自己仍吃野菜充饥,就等着迎接亲人。

贺龙等同志入席后,见那么多酒和菜肴,这是他们长征以来从来没吃到过的,就问:“在这不毛之地,你们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从国民党那里缴来的”。郑维山答道。

“你们没舍得吃,招待我们,感谢你们!这叫还粟于民嘛!国民党刮民,又回到了人民子弟兵—红军嘴里。来!让我们干杯,共庆胜利!”贺龙在开玩笑中流露出对战友真挚之情的感激和对国民党刮民行为的憎恨。

1964年,贺龙和郑维山在北京会面,贺龙重提往事,感谢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接应,感谢当年在危难中的盛宴款待。贺龙还赞许红四方面军有关领导给他们提供了真实情况,使他们了解了张国焘搞分裂活动的内幕,其中也包含着对徐向前亲自布置红四方面军迎接亲人的感激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大红军会师,陈赓指着四方面军师长:你不懂规矩,师长:错哪了|军校|四方面军师长|将官|红四方面军
长征 --- 红四方面军的经历
他兵败后一个人跑了回来,毛主席为什么没有追究责任还重用他?
1935年9月10日,红军最危急的一夜,两位元帅联手挽救了革命
毛主席有多英明?“草地分家”中他巧妙安排,让红军再次渡过险关
开国少将向守志回忆红军长征时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