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央红军长征三过贵州习水县

习水县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周代至战国时期为鳛国,后改为“习国”。古代时多归属四川管辖,明代万历年间,今属仁怀、赤水、习水三县市地才划归贵州省;到1916年初,习水县行政区域才正式被划定;1935年红军长征通过时,习水应称东皇殿,县城在官渡。现今,习水县比较出名,是因为境内生产有“习酒”,一种酱香型中档酒。在中央红军长征历史上,习水县也是比较出名的,1935年1月20日至3月23日(实际在习水县境内的时间为2天),中央红军进出习水县三次;习水县的土城是一渡赤水的渡口,也是四渡赤水的开始;另外,土城战役(青杠坡战役)作为毛泽东“出山”打的第一场战斗,土城会议作为中央红军长征战斗中召开的唯一一次紧急会议,也是比较知名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央红军长征三过习水县。

01.一过习水县

为粉碎国民党军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的计划,实现遵义会议关于渡过长江到川西或川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于1935年1月18日20时,军委致电各军团首长:“我野战军为继续向先市、赤水、土城地域集中......”于1月20日,军委发布的《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中称:“我野战军目前初步任务应是:由松坎、桐梓、遵义地域迅速转移到赤水、土城及其附近地域......”1月20日晚上11时,军委指示红一军团1月21日以向习水、赤水开进为目的。

1月21日,红一军团一师由桐梓县松坎出发,经重庆綦江(音齐)石壕,于当日19时进抵习水温水镇梨园坝。

1月22日5时,红一军团电令红一师经梨园坝进攻温水,红二师随一师后为预备队,驻守温水的黔军两个营退至张耳村。同日17时,红一军团教导营在习水双龙场击溃敌军两个营;红一师、二师、军团直属队分别宿营于良村、温水、图书坝,红一军团司令部经良村、东皇殿、土城向赤水急进。红三军团,由桐梓县花秋坝出发进到习水县放牛坪(今隶属桃林乡)。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由桐梓九坝出发,经九里十三滩到达习水官店。同日,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电令红四方面军,为实现中央红军北渡长江、进入四川的战略方针,红四方面军“应以群众武装与独立师、团向东线积极活动,牵制刘(湘)敌,而集中红军全力向西线进攻。”红九军团由桐梓县楚米铺地区出发,经桐梓九坝进至习水官店。

1月23日,根据军委电令,红一军团主力由良村经习水图书坝进占东皇殿(今习水县城)。由东胜场前来截击的郭勋祺部在温水扑了个空,被红一军团后卫部队阻击于梅溪一线。川军郭勋祺旅分别占领响洞子至九坝岩一线的有利地形,红一军团的后卫部队在火石垭、沙湾一带的高地上筑好工事,并选出数十名优秀的射击手,阻击川军;川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红军阵地,红军凭借岩石工事防守,并集中火力封锁,川军伤亡惨重,被堵截于梅溪对岸;郭勋祺调响洞子一个团前来支援,红军趁机发起攻击,川军溃退至良村。红三军团进至习水兴隆场。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经大坝寺、双龙场进至葡萄坝(今隶属良村茶园乡);同日,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和没征委员会主任林伯渠联合发出《总政治部关于各部队取用没收品征发办法》。

1月24日,红一军团一师经温水、东皇殿到达土城时,侯之担教导师第一旅刘翰吾率领三个团先抢占了阵地,似乎是要阻击红军;但是红军先头部队枪声一响,黔军便如泻水般溃退下去,到土城河边上早就架好了浮桥,成四路纵队退到河西岸;历时半个小时击溃黔军3个团的抵抗,攻占土城了。这一仗,红一军团一师缴获步枪数十支,子弹炸弹20余箱。当红一军团进入土城时,群众燃放鞭炮,夹道欢迎。土城的茅台酒很多,红军将土城土豪家里的茅台酒、财物、粮食,分给了群众一些,部队留了一些,供喝或者擦脚。

同日,红五军团在习水温水和良村之间的梅溪桥,干部团在良村至东皇殿之间的图书坝,分别阻击侧翼的川军,掩护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通过并到达东皇殿。军委纵队经空壳树、良村吼滩至木楠坝一带。红九军团根据中革军委1月23日电文,改由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指挥,并向当时的习水县城(今赤水市官渡镇)进击,在长阡沟与黔军侯之玺残部接触。红三军团,经大塘等地到习水沙坝场宿营。

1月25日,军委纵队进驻东皇殿。红五军团在丰(枫)村坝与川敌前哨有接触。同日,干部休养连在习水梅溪打了一次遭遇战;为了保护干部休养连的首长(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等),总卫生部警卫连的两个排不断打退了敌人的六次冲锋;休养连的指导员李坚真带着首长们从山上往下撤退,企图去到通往土城大路左侧的那条大深沟时,被敌人发现;敌人以火力阻击干部休养连的前进,最后在赶来支援的干部团一个营的支援下,干部休养连才得以撤离。

1月26日,红九军团沿娄山山脉北麓羊肠小道急行军到达距当时习水县城35公里的陈家寨。陈家寨是通往习水的唯一通道,当时驻有黔军1个营(一说两个团);红九军团前卫营正面攻击,侦察连从左侧攀登陡壁上山,两面夹攻,打退敌军。习水县城的黔军两个团,得知陈家寨失守,便仓皇逃跑,红九军团占领了习水县城。

1月26日至1月28日,中央红军在习水县的主要情况,请见《土城战斗:毛泽东“出山”后决策打的第一场战斗(上)》《土城战斗:毛泽东“出山”后决策打的第一场战斗(中)》》《土城战斗:毛泽东“出山”后决策打的第一场战斗(下)》《土城会议:中央红军长征战斗中召开的唯一一次紧急会议》(注:超链接,可直接点开)

1月28日下午五时至深夜,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决定撤出青杠坡战斗,一渡赤水向川南转移;为迅速实现这一行动方针,遂决定次日早晨,红一、九军团从猿猴(今元厚)场,其余部队从土城过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西进。

1月29日,中央红军分成三路由赤水县猿猴(今赤水市元厚)、土城(浑溪口、蔡家沱)地区西渡赤水河,离开习水县进入四川古蔺地区。

02.二过习水县

1935年2月15日20时,军委发布二渡赤水的行动计划:“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为主要作战目标,决先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敌,或直达桐梓进攻而消灭之。”为此,中央红军分成三个纵队,以红三军团为右路纵队,由太平渡上游顺江地段过河,取道回龙场、江场(赤水右岸的)直往桐梓;军委和红五、九军团为中路纵队,由太平渡渡河后;红一军团左路纵队,由悦来场、林滩地段渡河,并相机占领土城以后,则取道习水东皇殿、温水、新站迂回桐梓。

2月18日14时,红一军团二师一个团从太平渡渡过赤水河;晚19时,红二师全部渡过赤水河。右路纵队红三军团前卫十三团,于18日傍晚到达二郎滩,先头营强渡赤水河后,占领滩头阵地,击溃魏金镛部,并连夜架桥,保障后续部队过河。红三军团十三团到达二郎滩时,先占领了赤水河东岸麻坪大山的黔军犹国材部第五团,正派出部队企图封锁二郎滩渡口,堵截红军;犹国材部副师长魏金镛率第一旅第三团,由习水回龙场赶来,准备支援第五团。先渡过赤水河的红十三团一个营,控制了赤水河东岸渡口,占领滩头阵地;以一部沿河岸警戒,剩余分成3路,迎战麻坪之敌。黔军第五团下麻坪大山的时候遭到红军痛击,仓皇往后撤;红十三团趁机又渡过一个营,红军两个营猛追黔军第五团,一直把黔军第五团撵回麻坪大山。入夜,红军和黔军在麻坪一带山头上对峙;魏金镛率部赶到,未敢妄动。

2月19日凌晨,红十三团猛攻黔军阵地,强占李家岗,侧击包谷顶,毙伤许多敌军,随后兵分两路包围敌人,魏金镛不惜丢弃第五团而逃。此战,红军俘敌500多人,缴获一批枪弹。红三军团主力在二郎滩渡过赤水后,从临江渡,经回龙场、桑木、二郎坝等地向桐梓西南地区前进。中路纵队军委和红五、九军团从太平渡渡过赤水后,沿着左路纵队红一军团的路线,经习水隆兴、马岭、东皇殿、图书坝等地向桐梓县西北地区挺近。

2月20日,红一军团军团部进至土城附近休息,军团主力亦集结于习水土城、枫村坝一带。军委纵队,经仙人坳进驻习水龙兴场(今隆兴镇);经东皇殿时,从总后勤部等单位抽调8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黔北游击队,在东皇殿的街上开会宣布成立。为进取桐梓县、迎击黔军,将中央红军分成左右两个纵队,红一、五、九军团和军委纵队组成左路纵队,向桐梓西北前进;红三军团为右路纵队,向桐梓西南前进。

2月21日17时,军委电令各军团首长,为争取先机,红一、三军军团应日行七十里左右,用四天行程逼近桐梓,期于25日会攻桐梓。

2月22日,红三军团率先进入桐梓县的沙场坝;红一军团分别进至习水良村、土地坝,向习水温水进攻;军委纵队进至土地坝,电令红三军团于23日进至桐梓花秋地区,并准备迎击黔军,开始遵义、桐梓战役的作战行动。

2月23日,红一军团进至新罗坝一带,红一师进至桐梓栗子坝,红二师进至习水河村;红三军团进至桐梓花秋,红五军团进至习水良村,红九军团进至习水一碗水;党中央和中革军委进至习水境内良村镇的吼滩村;在这里,红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告工农劳苦群众书》,布告中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消灭了贵州军阀侯之担白军全部,推翻了国民党军阀绅粮的封建统治,解放了黔北的工农及一切干人......”这是目前考证发现的,最早明确以“长征”一词来指称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地方。

2月24日,红一军团部由习水新罗坝进至桐梓栗子坝,红一军团前卫红一团于傍晚进至桐梓西北郊;红一团见桐梓县城只有两个连的黔军,便趁机攻占了桐梓县城,于25日凌晨完全控制。军委纵队进至习水官店,为配合红一、三军团进攻桐梓,于21时电令红五、九军团阻滞川军4天,红五军团移至习水双龙场、官渡、梅溪一线,红九军团移至习水官店、七碗井、庙堂坝一线。

2月25日,军委进驻桐梓城西北的九坝。至此,红一、三军团离开习水县,而红五、九军团为阻击川军,在习水县停留至2月28日。

(注:二渡赤水后,中央红军经过地点的隶属,如果有错误,敬请指出;我已经被这个弄懵了,我写这个4天了,还是没弄明白,甚至想放弃了)

03.三过习水县

中央红军三渡赤水后,调动追击红军的国民党军向四川古蔺集结;当敌军缩小包围圈,妄图歼灭红军于赤水河西古蔺地区时,军委于3月20日17时电令:估计尾追红军之郭勋祺部,将配合叙永、古蔺之川敌及毕节、赤水镇之滇敌等的截击,这使红军西进不利。“我野战军决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限二十一日夜由二郎滩至林滩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

3月21日至22日,除开留红五军团担任后卫阻击川敌,红一军团一个团伪装主力游击西进以迷惑敌人外,红九军团从二郎滩浮桥过赤水河,军委纵队和其他军团都从太平渡、老鸹沱、九溪口浮桥四渡赤水,经习水县隆兴进入仁怀县的马桑坪、三合土。红五军团在古蔺大村附近阻击郭勋祺部后,连夜赶赴太平渡,从浮桥过河,随即将浮桥破坏,进入习水县山林之中,继续担任后卫掩护。

主要参考文献

1.贵州省档案馆编:《红军在贵州史料汇编·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贵州省习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习水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红军在黔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奴隶到将军——“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大传(19)
说说习水县的来历
再见吧!东皇镇!
四渡赤水——古蔺历史上的今天 3月16日
长征最惨烈一战 血战湘江 罗瑞卿提着张开机头的驳壳枪督战-今日头条
“豹子军”的红色基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