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潘公凯:从潘天寿看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笔墨问题是中国画一个最最核心的问题。在中国的艺术系统之外,欧洲、美国和其它一些民族的绘画中,是没有这个问题的。油画里面有笔触,但那只是一种技术,它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问题,不能作为绘画发展的主线来研究。

    20世纪的一百年当中,中国画的笔墨问题争论了一百年,到现在虽然是著作、文章都多得不得了,但是大家仍然觉得,还没说清楚,很难说清楚“笔墨”究竟是什么。我这里也只是做一点尝试,希望能够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说一点我的看法。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

  设色纸本立轴

  182.3 × 141.8 cm

  中国嘉德2015春拍

  成交价:RMB 279,450,000


    要谈笔墨问题,必须要从中国绘画传承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如果不讲历史,就不知道笔墨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这个笔墨到底有什么功能,为什么中国绘画不讲画得像不像,不讲画的什么内容,只讲笔墨,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水,从涓涓的溪流到滚滚的长江,曲折蜿蜒,时聚时分。水流遇到山峦就会改道,遇到巨石那就会拍打出浪花,遇到凹陷便会产生漩涡。中国绘画史的演进历程中,也充满了类似的景观与景象。凡是造成演进历史当中,让这条河流改道、转折或者跌荡起伏的人和事,都是文化史绕不过去的关键点和里程碑。

    我想,用几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宏观地回顾一下两千多年中国绘画笔墨的演进历史。

    第一位画家是顾恺之,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女史箴图》,很多人认为是唐代摹本,但是基本能够反映顾恺之绘画艺术的特点。那个时候,人们评价顾恺之画得好不好,不是说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说他的线条好,那个时候绘画最高级的技巧,是把很细的线条画得均匀流畅。这种线条被后世称作“高古游丝描”。

    顾恺之与王羲之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是好朋友。王羲之的书法很好,对毛笔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到目前位置,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字写得比王羲之好。而当时绘画和书写的工具是一样的,都是毛笔,所以,二者就建立起了一种评价标准上的共通性,都讲究气韵、格调,讲风格面貌。

    第二位画家是范宽,大家都知道,他的代表作是《溪山行旅图》。在这幅画中他的技法运用比顾恺之丰富得多,大概两三个层次。顾恺之时代,画人和画景物都是同一种线条,而范宽时代,画树和画人就是不用的线条。这是笔墨形式的一种进化与丰富。

    到了元代,中国画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人物,倪瓒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董其昌一生学倪瓒,但是总学不到位,在笔墨上总是达不到倪瓒的那种境界,是因为倪瓒画作中的笔墨,松灵而潇洒,具有非常大的随意性,浓淡干湿,几乎无迹可寻,给临摹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黄公望的年纪比倪瓒大,是元四家中的老大哥,以我绘画的经验来说,他的《富春山居图》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花了很多年,中间有若干次停顿——因为我们明显能看出其中不同画段的笔墨运用有差别。

    明末清初时期,八大山人和石涛两位非常重要的画家,我觉得二人中八大更厉害一些。他的画作,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轻松洒脱,但是仔细研究之下,你就会发现画面是非常严谨的,严谨到一笔一墨都不能动,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位视觉艺术方面的天才。

    近现代画家中,吴昌硕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到了20世纪,中国画处在变革的阶段,当时很多名家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徐悲鸿等人在绘画的题材上寻求变革,用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描绘现代题材。而吴昌硕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画的核心是笔墨,所以他追求笔墨上的革新,并取得了成功,为后世树立了标杆。

    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演进,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早期是人物题材为主,追求“神韵”,从顾恺之开始,一直到唐宋的绘画都是追求神韵。宋元以后,山水画成为重要题材,山水画的笔墨开始松灵、雅逸,其中倪瓒和黄公望的贡献巨大,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画以“意境”作为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

    到了二十世纪,也就是吴昌硕以后,以“意境”为价值标准的理论有点不太适用了——吴昌硕画花卉为主,画面中很少有环境,例如一棵树,后面是空白的,说不清是一堵墙还是一片天,吴昌硕说自己“画气不画形”,“气”就是他的价值标准。之后的潘天寿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国画价值标准——“格调”——画的好坏,首先在于“格调”高低。至此,中国画审美的趋向已完全明了,笔墨获得了完整的自主的审美意义。

    除了吴昌硕之外,近代以来还有很多画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画的笔墨进行了新的探索,陈师曾、黄宾虹、潘天寿三位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陈师曾是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当时很多画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留学日本,跟鲁迅是同时期的人。

    潘天寿比陈师曾和黄宾虹都要年轻,他的笔墨以大笔粗线为主,用笔具有“简洁明确、雄健刚直、生涩凝练、勇猛老辣”的特点。其中,“雄健刚直”和“生涩凝练”是指潘天寿的用笔具有极强的控制性,与“勇猛老辣”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需要艺术家有一种理性冷静、恰到好处的掌控——这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人格修养的要求。就像古代的大将,不仅仅是勇猛、不怕死,同时还要有谋略。笔墨也是这样,不能一味地雄健刚直,一味地强悍,必须要有自我控制。在西方绘画当中,艺术家是可以控制不住自己的(梵·高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性,波洛克也控制不住自己),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西方艺术大师。但在东方中国画创作的传统中,这样是不行的,大家会认为这样的艺术家性格走偏了,他的艺术也会走偏。

    从潘天寿25岁时候的作品《秃头僧》可以看出,他那时的笔墨就已经非常老辣了,因为他的个性与黄宾虹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类型:黄宾虹本性并非特别强悍,所以他的早年绘画一直比较松散、比较拘泥,气局不是很大;而潘天寿年轻的时候则是控制不住自身的这种精神力量,一出手就画得特别强势和勇猛,后来在吴昌硕的批评下,他一生都在控制与收敛自己,所以他晚年作品还不如年轻的时候粗放。因为他一直紧记着吴昌硕的教诲,一直在收敛自己。潘天寿的笔墨线条比吴昌硕更加老辣,但是吴昌硕的线条比潘天寿厚。吴昌硕用淡墨或中等浓度的墨比较多,潘天寿喜欢用焦墨。

潘天寿 秃头僧(局部)

    潘天寿对八大山人非常重视,他画的鲶鱼跟八大的鲶鱼非常像,不仅仅是笔墨,那种清高的感觉也都非常像,充分体现了他的用笔特点(简洁明确、雄健刚直、生涩凝练),而对于“生涩凝练”,潘天寿在晚年花了很大的功夫,希望自己的用笔更加生涩、更加凝练,就是更加理性收敛。

    八大山人鲶鱼(册页)

    潘天寿鲶鱼(册页)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幅八大的《快雪时晴图》,潘天寿在上博看到后,非常激动,认为这幅画实在是画得太好了,回家之后忍不住自己也画了一幅,当然,画面的内容不尽相同,多了山石和小路。潘天寿希望,自己在笔墨的精神面貌和格调上,不输于古人,不输于八大。潘天寿的这幅画,用的全是焦墨,他自己说是想用焦墨逼出雪意。在审美的格调上,潘天寿的《快雪时晴图》与八大的《快雪时晴图》是并驾齐驱的,说不出谁比谁更好。

    八大山人快雪时晴图

    潘天寿焦墨山水

    “文革前”潘天寿曾在客厅中挂过一幅画,挂了大约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一幅作品——因为从这幅画开始,他确立了大石头在自己画面里的中心位置,确立了自己新的绘画语言符号。这幅作品的笔墨非常踏实,有一种力透纸背的感觉,但同时又有一种高华之气,值得细细品读。

    潘天寿 浅绛山水

    虽然模仿潘天寿画作的人很多,但是焦墨类型的作品很少有人去模仿,因为焦墨很难画,画不好容易露馅。从这些焦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潘天寿用笔的鲜明特色。我们经常讲“气韵”,“气”比较好理解,“韵”不太好理解,很多人认为是水墨晕染开来的那个“晕”,其实不是这样的。看潘天寿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在运笔节奏上的变化,有的地方画得飞快,有的地方略有停顿、略作思考,这种用笔节奏才是“韵”。“生涩”是潘天寿的另一种追求,他经常说,“屋漏痕”、“折钗股”是中国画运笔方式中一种最高的境界,但是现在连讨论这种用笔方法的人都没有了,更不要提在创作中的运用了。潘天寿的作品《松石图》明显是对这些传统运笔方法的实践和说明,他就是要用笔墨告诉大家,什么是“屋漏痕”、什么是“折钗股”。“屋漏痕”和“折钗股”总体的意思就是说,线条要果敢有力量,但是又要沉着而含蓄。就像古代士大夫阶层对自己的人格要求,不能张扬外露、咄咄逼人,但又要强悍坚韧、外柔内刚。 

    潘天寿 松石图

    潘天寿对中国画的构图理论做出的贡献非常大。他的构图,非常注意方形体块的运用,常画巨石,用整块大石放在画面的中心。这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为了证明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也能画大画的问题。因为传统的花鸟画一画大的就容易散软、柔弱,所以他就用一块大石头摆在画面中央来衬托花卉,整个画面就立起来,被就撑住了。

    潘天寿 雁荡山花

    中国画的笔墨必须清晰,如果按照石头本来的颜色来画的话,笔墨就不能清晰,就变成水彩画,所以潘天寿为了仍然保持笔墨的清晰、笔笔清楚,把一块石头的颜色画得很淡,这个叫做“以虚代实”。

    潘天寿 猫石图

    他另外一个创造是倾斜的趋势。因为石头容易板,容易闷,容易分不出笔墨,他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就把石头稍微斜一点来放,画面就有一个往下倾斜的动势,而这个倾斜的动势,最好又不要是直接能够滑下去,所以必须要有阻挡,所以他把石头下面的一个角,切在纸边上面,像这样的安排都是符合心理学的,符合20世纪视觉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潘天寿当时其实不知道什么是视觉心理学,但是他作为一个对于形式美非常敏感的艺术家,走上了与视觉心理学殊途同归的道路。

    潘天寿 磐石墨鸡

    潘天寿有还很多的作品是用一种“支撑构图”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个对象画成是快要倒了,然后另外来一个力来支撑,这样画面就有一种矛盾的动感。潘天寿非常重视画面的重心偏移,比如说三个点,怎么安排更有变化,都非常有讲究,这就是视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他的作品不仅沉重,而且充满了力的对峙,这是潘天寿的作品比别人更加有力量、更加有震撼力的原因。他的画中是一种动态的对峙,不是简单的四平八稳,四平八稳就没什么意思了。

    潘天寿 雄视

    潘天寿用自己独特的构图方式,与吴昌硕的作品面貌拉开了距离,否则他无法从吴昌硕的艺术风格里面跳脱出来。吴昌硕的好几位学生都非常有才华,学吴昌硕的时候非常好,但始终都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艺术面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摆脱吴昌硕的对角线构图方式。潘天寿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构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创造出属于自己全新的、富于“起、承、转、合”韵律感的构图法则。

    潘天寿 露气

    潘天寿曾说:“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趣为最高境地。绘画贵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层天,有些人辛苦一生未必梦见。”“境界”的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理解、不容易说清楚的一件事,但这个东西绝对是个硬标准。境界的首要条件是“情真”,词有“隔”与“不隔,画也有类似的区别。画跟诗词一样,要直抒胸臆,挢揉造作,故弄姿态,终不能成第一流之大作。

    对于画家来说,他的心性怎么样,画出来就是怎么样。他心性高,他的境界高,画出来的东西就是高。境界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要长时间的修炼才能明白,所以画中国画和欣赏中国画都可以作为人的一辈子的修养。

    潘天寿对于“境界”有很多独到的观点。“文革”前他画过一幅大画《梅月图》,在“文革”中被批得很厉害。因为他在上面题了两句自己写的诗:“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这两句话是形容老梅树的树干,有一种荒寒沧桑之感,就像两、三千年前留下来的雪,因为太冷,所有的花都凋谢了,而这棵老梅树却还倔强地盛开着几朵梅花——他想表达的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但“文革”中这首诗却被认定为跟毛主席的《咏梅诗》唱反调,因为与其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说法正好相反。

    潘天寿 梅月图

    其实这张画画得非常好,是潘天寿对于民族精神的一种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就像伫立在冷清月夜中的一棵老梅树,受到了很多摧残,但依然拥有厚重、顽强的生命力,并毅然清高,孤寂,依然会绽放新的光彩。在中国文化传统当中,为什么说“清高”、“孤寂”、“荒寒”这样一类情感是高格调的,因为能够切身体验、感悟这类情感的人,已历经了世间的热闹繁华和各种人生滋味,人世悲喜沧桑已尝尽,各种委屈、打击、误解,各种艰难困苦都已过去以后,内心所获得的是一种特别的宁静与寂寞——这个高境界与其人格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境界”和“格调”的问题,是特别复杂的一个美学问题,也是特别复杂的哲学问题,人生观的问题。潘天寿正是用他的作品与人生,对于“境界”和“格调”的问题,为我们做出了最直观现实的说明与呈现。

和光书画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83252134

和光书画院官方网站:http://www.heguang168.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
潘天寿作品解析展——用笔
潘公凯:从潘天寿看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20世纪国画四大家作品欣赏
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潘天寿 在历史中,在眼前(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