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合作”的芬兰(一)芬兰的作战力量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吗?

关于本分支系列的说明:在之前的二战东线篇目中,由于大部分观众老爷还是熟知的,因而没有进行介绍。但在讨论继续战争等问题的情况下,我会适当的插入一两篇介绍的文章,帮助大家更了解苏芬、德芬之间的战争。

摘要:继续战争是不是苏德战争的一部分?继续战争对苏德战争有何辅助?芬兰军队最好时能做到什么程度?

芬兰继续战争,可以视为其在1939年冬季战争的延续。但是因为其恰如其时的时间点,也就是苏德战争期间,其一般都被苏联视为卫国战争的一部分,也往往被视为苏德战争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继续战争不仅不应当视作苏德战争的一部分,而且也远远不应当被认为是侵略性质的战争。

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洗白,算是个人观点吧。

图片与文章没有直接关联

解释继续战争不属于苏德战争,有很简单易懂的理由。芬兰与苏联的矛盾是极其长久的,而且双方间的冲突在苏德战争前就爆发过(和出于协约的一战不同,苏芬之间的恩怨往往是资源和民族问题),冬季战争有力地表明了芬兰本身并非惹是生非之辈,因而,当继续战争爆发的时候,芬兰完全是处于复仇视角罢了,和以侵略为直接目的的德国相比,芬兰的战争并不涉及正义非正义的恩怨问题,这就使得其在轴心国与苏联的战争中处于特殊地位。

这里应当补充一个定义。相信不少读者认为芬兰是轴心国的一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芬兰根本不是轴心国成员,而是轴心国的合作国,和它一样的还有如西班牙、泰国,甚至还有苏联。和罗马尼亚一类的仆从国不同,芬兰并不处于劣势地位,德国甚至对芬兰也不敢冒犯太多;和日本一类的轴心核心成员国也不同,芬兰并不参与轴心国瓜分世界的妄想;而与法国一类的傀儡政府就更不同了,尽管驻扎了大量德军,芬兰的一切几乎是完全自主的,仅仅只是接受了德国等国的援助而已。而芬兰本身在合作国中也和西班牙等不同,西班牙派遣军没有太多自主性,下属于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芬兰军队有完全独立的作战序列,本质上不受德国控制。可以说,在继续战争视角上,参战的德军并非领导芬兰的刽子手,而是芬兰的辅助作战的部队,这在总体局势上看也是完全颠倒的。

图片与文章没有直接关联

说了这么多,来看看芬兰的参战部队。在1941年继续战争爆发时,芬军部队约47.5万,最高峰时达53万,德军在战争期间维持约22万的兵力。也就是说继续战争战线上的部队多达70余万,而相对的,苏联在战争初期只有45万人驻守在相对的区域,到了1944年反攻的时候也不过65万人。可以说苏军部队长期少于德芬联军。

有人问了,既然如此,芬兰的部队还是很强大且应当有余裕的,可为什么又无所作为?

这53万人几乎集结了芬兰的全部可用人力。为大家提供一个小表:

芬兰作战部队:约50-53万人

一线作战部队:26-36万

空军:0.8-2.2万人

海军:1.4-4万人

总指挥部直辖:1.5-3.6万人

支援工作部队:8.7万余人(1.9万港口辅助,2.5万国土防空部队,4.3万非作战辅助者【4.3万均为女性志愿者】)

如大家所见,能在一线支援作战的部队大约只能包括海陆空三军部队,总计不超过42万人,且还有部分部队是非战斗单位。冬季战争期间,苏军在芬兰战线能够摆开100万人,可见这条战线在继续战争期间是被严重稀释了的,兵力密度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芬兰的部队只是能勉强进行战线长度变化不大的推进而已,几乎没有能力集结大兵团决战。

但是,很多人似乎认为芬兰对当时德军的东线作战的帮助仅限于帮助包围列宁格勒。这本身也是大错特错的,当时的芬军在1000多千米的战线上积极出击,不只是收复了1939年旧领土,还积极向东卡累利阿等区域推进,试图以此建立一个大卡累利阿的芬兰国家,为此在当地安排相关的教育,虽然这种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无耻行径,打上了文化侵略的标签,但实际上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失。

就作战部队而言,芬军于1942年彻底攻占了斯普里河北面的大片重要据点,控制了小半个东卡累利阿,而当时的德军还在向季赫温辛苦推进,某种程度上说,芬军几乎为德军收拢了北线的大片土地,使得苏军战线大幅度拉长,并折损了不少作战力量。

图片与文章没有直接关联

芬兰军队最好的时候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说句实话,芬兰已经做到了他们最好的程度了。很多人抨击芬军对列宁格勒战役的不作为,认为芬兰是在搞“绅士主义”,但是芬军实际上不具备他们被认为可以达到的力量。一方面芬军在列宁格勒北线的确越过了旧边境线继续南下,大幅度压缩了苏军的控制区域,然而即使如此,芬军仅有的几十万前线部队还是没能力进攻了。东部的大片战线处于防御态势,兵力也不过是勉强够用,列宁格勒北线和斯普里河一线几乎是纯芬军部队,这两条战线之间隔着拉多加湖,相当于是分离的两条战线。某种程度上,芬兰在两条重要防线上维持守势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全国人力几乎倾巢而出,相对于很多小国来说,芬兰的表现已经相当可圈可点,怎么能值得批评呢?

即使整个战争中承受了20余万人的伤亡,芬兰本身也还远远没有丧失作战能力,但这不代表他们能无限消耗,即使列宁格勒能够攻下,也只是徒增伤亡,因为芬军能解放出来的部队仍然无法为日后的作战继续提供增援——他们几乎是在用民族精神打着仗,一味地进攻最终是让芬兰人在越来越严阵以待的苏联防线前流光最后的几滴血,而不是赢得更多的胜利。就芬兰有限的后勤能力而言,相信大家不会认为芬军还能进攻多远。他们能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列宁格勒-斯普里河一线以北,以最大的作战限度提供支援罢了。

这不是批评芬兰,这只是希望让大家认识到,芬兰实际上是轴心国集团牺牲最大的一个长期合作国了。不在集团内,不是仆从国,以合作的身份作战,这也是芬兰所展现的不一样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中的芬兰(1)
白色死神:苏芬战争
“大象踩蚂蚁”的苏芬战争,苏联百万大军为何在芬兰境内损失巨大
1939年,苏联提出和芬兰交换土地,芬兰为何不同意?
苏军部队全面进攻,一路追杀芬兰军,最后战线无路可退,背水一战
大象与蚂蚁的较量-苏芬冬季战争: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