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陆军史话(11)

接上回

两德分裂与德国军队的重建

二战欧洲战场正式结束后的1945年6月5日,由美苏英法四个主要战胜国管理的盟国管制理事会接管了德国最高权威,并开始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盟军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四国管制,柏林城也被划分成四个占领区,由四国占领军分别占领,具体如下:

英国占领区包含西柏林(分区占领)、汉堡、下萨克森、汉诺威、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

法国占领区包括西柏林(分区占领)、符腾堡-霍亨索伦、莱茵兰-普法尔茨、南巴登和萨尔(后于1947年成立萨尔保护领,1957年公投后回到西德)

美国占领区包括西柏林(分区占领)、不来梅、符腾堡-巴登、巴伐利亚和黑森

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分区占领) 、勃兰登堡、梅克伦堡、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

二战后同盟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位于舍讷贝格的盟国管制理事会总部

在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至8月)上,美国寻求实施由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制定的摩根索计划,尽管这个计划最终并未完全付诸,但仍然影响了战后早期盟国的对德政策。获胜的盟国决定彻底废除德国武装部队,以及可以用于支持他们的所有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德国需全面解除武装,完全摧毁其战争工业及相关产业,这包括摧毁所有船舶和飞机制造能力,此外,胜利者还决定限制可能具有军事潜力的民用工业,以完全消除德国发动战争的任何可能性,并将其转变成一个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经济体。

因此,根据这一计划,盟军于1946年3月29日签署的第一个“工业水平”计划中拆毁了至少1,500家相关行业的工厂,德国重工业的产能降至其1938年水平的50%。 1946年1月,盟军控制委员会通过对德国钢铁产能设定上限,为德国未来经济奠定了基础:每年的最大允许钢铁产量约为5,800,000吨,相当于战前生产水平的25%,这一项计划也为其他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等设定了上限,如汽车产量被定为战前水平的10%。而诸如克虏伯、毛瑟、戴姆勒奔驰和保时捷等这些战时的重要军工生产企业虽然幸存了下来,但是也被禁止从事和武器制造相关的产业,只能把各自的主要业务都转向了民用流域,还有一些德国军事技术人员则逃亡其他国家,或者被战胜国要求协助他们的装备开发,例如滚轮延迟反冲式闭锁枪机的发明者路德维希·福尔格里姆勒在战后就为西班牙工作,并为其开发了塞特迈步枪,一些德国工程师和公司也为战后早期的法国坦克开发做出了一些贡献。

同样根据这些政策,德国军队在战后被彻底解散,所有官兵都被遣散回家,负有战争罪的则被送上法庭受审并在之后按判决结果处置。而其所拥有的军事装备要么被销毁,要么作为赔偿移交给其他国家,并继续活跃在其他国家的军队中,甚至直到21世纪还能看见一些二战时期残余的德国武器,一些可以军民两用的装备(例如牵引车、卡车、吉普车、军用拖拉机等)则被转为民用,投入德国战后的重建工作中。而广大官兵则成了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在战后德国的一片废墟中为生活艰难挣扎,为求生计,部分国防军和党卫军官兵选择了出国参加其他国家的军队或者充当雇佣兵,或者通过各种途径逃亡到其他国家。例如,一些前德军士兵曾在法国外籍军团中服役,并参加了法国战后的一些殖民地战争,如第一次印支战争和阿尔及利亚殖民地战争等,作为雇佣兵的一些前德军官兵还在60年代非洲的一些内战中有过出现,典型的例子是刚果内战中的“刚果穆勒”。

二战后德军在维也纳丢弃的废弃坦克,这些装备最终的结局都是被拿去卖废铁
战后北越军队装备的MG34机枪和flak30高射炮,这些装备是战后苏联提供的剩余物资
1951年法军在越南作战时,其装备的一辆德军sdkfz215半履带车,在这场战争中也有一些外籍军团里的前德军士兵参战,法军也在战后使用了不少二战时期的德军装备
以色列于中东战争期间捕获的四号坦克。叙利亚在二战后曾获得少量四号坦克、三号突击炮和四号坦克歼击车,这些车辆参加了之后的几次中东战争
出现在2016年叙利亚内战期间的lefh18榴弹炮,天知道他们是上哪里搞到这东西的
二战后的民用半履带版RSO牵引车:Waldschlepper(森林拖拉机)RS1500。由玛吉鲁斯公司在1946-1947年制造了1500辆。

另外,根据战后一度流行过的说法,有一些党卫军军官和士兵在德国即将战败前通过“鲍曼路线”秘密逃亡到了阿根廷,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了一个逃亡者组织,代号为ODESSA(“前党卫队成员组织”Organisation der Ehemaligen SS Angehörigen)。他们和德国、瑞士、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的一些宗教势力,甚至是罗马教廷有联系,并帮助许多再逃的党卫队人员,诸如阿道夫·艾希曼、约瑟夫·门格勒、埃里希·普里克等通过各种途径逃到了拉丁美洲并在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和智利等国家隐藏下来。

然而,尽管确实有纳粹通缉犯在战后逃离了德国并抵达南美洲,但历史学家丹尼尔·斯塔尔 (Daniel Stahl) 在2011年的文章中表示,目前的主流共识是,这个名为“ODESSA”的组织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应该只是对战后通过各种渠道逃亡到拉丁美洲或者其他地方的这些纳粹逃亡者的一个简单的统称代号罢了,通过这些渠道逃亡到世界各地的前党卫队人员则没有具体数字,有人估计应该在一万人左右或者更多。

此外,在战后盟军占领时期的德国,民间也一直盛传有前党卫军士兵根据在1944年制定的“狼人计划”继续在暗中进行破坏行动,或者躲藏在秘密的阿尔卑斯要塞里等着东山再起,这些消息一度引起了盟国占领军的注意。然而根据前大使詹姆斯.多宾斯和兰德公司研究人员团队的一项研究,在德国投降后就没有美军伤亡的记录了,所谓的“狼人”只不过是“亡命之徒”和“住在森林小屋中的狂热分子”——尽管这些人中的最后一批可能直到50年代早期才销声匿迹,同样,所谓的阿尔卑斯山要塞同样也是无稽之谈,当美国军队在4月底抵达到巴伐利亚和奥地利西部时,他们几乎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向美军投降的库尔特.迪.特马尔将军则告诉美国人,这个什么要塞其实从未存在过,都是戈培尔编出来骗人的把戏而已。

1948年英国占领区的一日三餐配额和被饿倒的人,前德国军队的大部分官兵在战后也和普通百姓一样为生存努力挣扎
战后美军搜出来的一个“狼人盒子”,它具有严格的密封措施,将补给品包装在高度密封的铅箱中,并用橡胶浸渍木包覆。所谓狼人计划最初提出于1944年,计划组建一支能够在盟军占领区进行游击活动的特种部队,不过最终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
所谓的阿尔卑斯山国民堡垒计划最初于1943年由希姆莱提出,但是并没有被认真考虑过,只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被用于欺骗性宣传。美军最后只在巴伐利亚找到了xtl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别墅以及“狼穴”大本营。

随着冷战的开始,西方对德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因为很明显,西德地区工业的恢复不仅有利于恢复整个欧洲经济,也可以为以后重新武装做准备。 1946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詹姆斯·F·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德国政策重述演讲,也被称为斯图加特演讲,他在演讲中否定了受战前摩根索计划影响的政策,这标志着对德政策的重述。下一次改善发生在 1947年7月,当时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克莱将军和马歇尔将军的游说下,杜鲁门政府最终认为,如果不重建德国的工业基地,欧洲的经济复苏就无法向前推进。 1947年7月,杜鲁门总统以“国家安全理由”撤销了之前惩罚性的占领指令JCS 1067,该指令曾指示驻德美军“不采取任何旨在恢复德国经济的措施”。 取而代之的是JCS 1779,它强调“有序、繁荣的欧洲需要稳定的德国为其做出经济贡献。”对德国经济的所有限制最终在1951年被全部解除,虽然武器制造当时仍然被禁止。

随着西方盟国最终开始关注其“三区”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于1948年被扩大到西德,1948年2月至6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德区与英美占德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西德国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欧洲。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有B记号之马克。苏联得知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军政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表“告德国民众书”,认为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空中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1948年,在柏林空运中,美国空军出动C54运输机向西柏林运送补给品

1948年9月,西占区以康拉德.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开始拟定新宪。1949年5月8日,德国议委会通过新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国军政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新法,同时公布占领法,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苏联于封锁中亦蒙受损失,它深知封锁不能阻止西德建立,遂于同日宣布撤销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

5月23日,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此日成为西德国庆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权,英美法三国保留管制联邦德国之外交、外贸、国防特权力。同一时间下,苏联亦在德国东部筹措成立东德意志国家,德国苏占区在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威廉·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取代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及外贸监督,德国因此在这一天正式分裂为东德与西德。

冷战时期的两德以及它们在欧洲地图上所处的位置

随着两德的建立,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很快被铁幕两边给提上了日程。早在1949年3月,阿登纳总理就将西德全面加入北约作为第一届西德政府的首要任务,并且公开表示,他愿意为一支统一的欧洲军队和相关的重整军备事宜组织一支德国特遣队。 但是在1949年11月24日至25日的第一次外交政策辩论中,德国联邦议院仍然以多数票否决了全国重新武装。 20世纪50年代初,德国政府的关注点越来越转向冷战。 1950年3月16日,英国反对党领袖温斯顿·丘吉尔也表态支持德国重新武装。

1950年5月24日,阿登纳任命前国防军将领格哈德·格拉夫·冯·施未林为安全问题顾问。 他要秘密准备建立一支“机动的联邦宪兵队”,作为对同时期东德军备计划的平衡。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开始后,西欧和美国开始支持联邦德国建立武装部队以抵御来自东方的威胁的努力,当时被称为“西德国防贡献”。1950年7月6日,美国高级专员约翰·J·麦克洛伊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宣布,西方各国会将对西德的攻击视为对自己的攻击。

不过,在1950年时西德尚未获得完整的主权,因此与重新武装相关的议题在早期被置于同时期的欧洲一体化框架下一起进行。1950年7月26日,德国联邦议院的多数成员宣布愿意缔结一项欧洲联邦协定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联邦权力机构。1950年8月11日,欧洲委员会协商会议以多数票通过了英国反对党领袖丘吉尔的提议,即建立一支包括德国特遣队在内的欧洲军队。1950年10月5日至9日,一个由前国防军高级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在埃菲尔的希默罗德修道院会面。 他们写了一份“关于建立西德特遣队作为保卫西欧国际部队一部分的备忘录”,其中首次描述了新的西德武装部队的结构和范围,即希默罗德备忘录。 它还包含对德国联邦国防军内部组织的初步思考,后来被称为内部领导层。

1950年10月26日,阿登纳任命西奥多·布兰克为联邦总理的代表,负责有关在欧洲一体化框架下为其提供德国部队的问题。 这个办公室后来成为联邦国防部,设在波恩的埃梅基尔军营。 为重新武装做准备的布兰克办公室的工作实际上与盟国的规定相矛盾,根据这些规定,德国各州将长期保持非军事化状态; 然而,鉴于冷战迫在眉睫,西方盟国知道并容忍甚至鼓励了它的发展。

布兰克办公室的首批主要成员,从左到右:杰拉德·卢施、欧内斯特·维尔莫、西奥多·布兰克、沃尔夫冈·霍尔兹、阿道夫·豪辛格

1950年10月24日,法国总理勒内·普列文提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列文计划,作为德国重新武装的先决条件,该计划设想建立一支统一的欧洲军队。1950年11月8日,西德联邦议院,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和民主党等执政党在普列文计划的基础上批准了德国的国防援助。 1950年12月19日,北约秘书长批准德国特遣队参加欧洲军队。 然而,这是否应该在普列文计划的框架内进行,还是以大西洋联盟体系中德国单独一国的形式进行,当时仍然没有定论。1951年1月23日,当时的北约部队总司令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向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发表了国防军士兵荣誉宣言。 这使得前国防军干部和士兵重返社会成为可能,因为当时战后最初几年,新军队几乎没有军官可用。 因此,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第一批士兵也是曾在国防军服役的军官和士官。 对于新德国陆军的规模,布兰克设想组建一支250,000人的强大军队。 军官们认为有必要组建12个装甲师和6个军参谋部以及其他伴随部队,因为只有装甲师才有足够的战斗力来击退华约在数量上远远占优势的部队。

1951年4月5日,西德成立了联邦边防卫队(Bundesgrenzschutz,BGS),作为一支专业化的准军事部队用于保卫边境,并以此作为对同时期东德警察部队的回应。到1951年结束时,BGS已经拥有1万人的兵力,后来又在1951年7月1日成立了海上边防管制局,1951年9月19日,联邦护照管制局也被划归到期麾下。在战后早期武装联邦边防卫队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当时还十分缺钱,而且西方盟国当时还不允许德国自己制造武器。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BGS必须采购一些不太合适的武器,例如西班牙生产的Astra 600型手枪和美国二战时期剩余的M8灰狗装甲车。 1953年,BGS的目标兵力增加到20,000人。

1951年成立后不久的BGS接受检阅
1952年,BGS在边防关口上检查过往车辆
BGS在早期装备的M8灰狗装甲车

在1951年12月27日至30日的外长会议上,来自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意大利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与会者最终决定,在1954年6月30日前批准通过普列文计划组建一支欧洲军队。不过国内对重整军备的抵制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社民党和基民盟这两大党在新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否应该拥有一支军队这一问题上意见完全不同,社民党在经历了第三帝国时期对其的残酷镇压后,对重建军备一事持严厉反对态度,有关重新武装与否的问题也很快成为德国社会的焦点议题,在一些有关于此的街头抗议示威和冲突中还有人死亡。 1952年2月8日,德国联邦议院最终反对社民党的投票,原则上同意德国的国防捐助。

1952年5月26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西方主要战胜国(法国、英国)缔结了《德意志条约》,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三国关系条约》,又称《总条约》,这是西德在战后重返国际舞台的关键一步,根据这一条约,西德于1955年5月恢复了国家的大部分主权(少量例外),并为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开辟了道路。 1951年4月,西德与法国、意大利和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一起加入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盟的前身)。但之前德国侵略的记忆导致其他欧洲国家仍然寻求对西德军队进行严格控制。 最终煤钢共同体中的合作伙伴决定建立一个欧洲防务共同体(EDC),由其成员国的武装力量组成一支一体化的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 西德军队将完全受EDC控制,但其他EDC成员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将在EDC中保持对本国武装部队的独立控制。

然而,尽管签署了EDC条约(1952年5月),但它从未生效过。 法国的戴高乐主义者以它威胁到国家主权为由拒绝了它,当法国国民议会拒绝批准它时(1954年8月),该条约最终夭折了。 因此必须找到其他方法来允许西德重整军备。 作为回应,布鲁塞尔条约被修改以将西德包括在其中,并成立了西欧联盟(WEU)。 西德被允许重新武装,并对其军队拥有完全的主权控制。1953年4月25日,西德、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英国和美国就1953/54年度德国国防捐款的数额达成协议,决定每月为西德提供相当于9.5亿德国马克的贷款,帮助其在战后恢复实力。到1954年3月18日,布兰克办公室首次公布了德国国防贡献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新的德国陆军规模被定为6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另外还要建立一支有1400架飞机的空军,以及拥有1500吨级别舰船的海军用于海岸防卫。

1954年10月3日,根据伦敦文本,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卢森堡、荷兰、英国和美国正式承认西德的主权,并允许其加入布鲁塞尔条约 (WEU) 和北约,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则另外承诺将其军队留在欧洲大陆。1954年10月23日,阿登纳总理发表了军备限制宣言。 其中,联邦共和国宣布它将放弃拥有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 关于西德的国防贡献,《巴黎条约》规定德国应提供十二个师的部队,最大兵力不得超过五十万人左右。 德国军队将被置于整合后的北约参谋部的指挥下,通常在集团军群层面进行。1955年1月25日,苏联宣布对德战争状态结束。 然而,她仍然保留着盟约条约对整个德国产生的所有权利和义务。 东欧国家紧随其后。1955年2月27日,德国联邦议院批准了《巴黎协定》,西德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这些条约于1955年5月5日生效。 

在西德加入北约后,重建军队的最后一道障碍被扫除。1955年6月7日,原布兰克办公室更名为联邦国防部,以西奥多·布兰克为第一任国防部长,而新的军队于1955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并被命名为“联邦德国国防军”。1955年6月30日,美国驻德大使詹姆斯·B·科南特与国务卿海因里希·冯·布伦塔诺在波恩签署了美国与西德的共同防御援助协议。 在该条约中,美国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组建的武装部队保证,他们将获得大量军备。1955年7月13日,美国大使科南特和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同意转让步枪、坦克、火炮和战斗机。 作为回报,西德有义务仅将这些武器用于北约联盟框架内的防御,不得出售或出借给第三方。 德国联邦议院的社民党反对派最终也批准了该条约,该条约于1955年12月14日生效。

1955年7月15日至16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志愿者法》,该法案允许联邦国防军雇用 6,000名志愿者。 联邦议院一致通过了人事专家委员会法,该委员会应决定重新任命旧国防军上校以上的前军官。 仅仅十天后,新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第一批军官——在正式任命之前——被派往北约最高司令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熟悉情况。  到1955年8月1日,已有150,000 名公民自愿加入联邦国防军,1955年10月10日,联邦总统西奥多·豪斯正式检阅了新德国武装部队的第一批士兵。

1955年11月12日,阿道夫·豪辛格和汉斯·斯派达尔将军向国防部长阿道夫.布兰克宣誓加入新成立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阿登纳总理检阅刚成立不久的国防军

联邦国防军的正式名字Bundeswehr最初是由前国防军将军和自由党政治家哈索·冯·曼陀菲尔提出的,陆军名称则使用了德国陆军传统的名字Heer。至于军队的官方徽章则沿用了传统的铁十字标志,它是与德国军队有着长期联系的象征,不过其式样经过了略微的修改,以用于避嫌。

当德国联邦国防军于1955年成立时,其成立原则是基于发展一支全新的军事力量来保卫西德。 因此在这方面上,它并不认为自己是之前德国军队(德意志帝国陆军、魏玛防卫军和德三国防军)的继承者,而为了和北约对接,军队结构也采用了美式体系。西德联邦国防军并未按照之前德军的传统设置总参谋部,但其“军事指挥委员会”相当于总参谋部的地位,隶属于国防部,由联邦国防军总监领导,由于西德仿效美国组织国防体制,联邦总理为战时三军最高统帅,平时由国防部长(文职)领导国防军,总监(武职)作为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顾问,实际上是国防军的总参谋长。

它的官方精神则基于三个主要主题:

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克劳塞维茨等19世纪初军事改革家的目标

抵抗xtl的军事抵抗组织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尤其是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和亨宁·冯·特雷斯科暗杀他的企图。

其自身自1955年以来的传统。

不过,现代德国联邦国防军还是继承了一些之前德国军队的主要传统,例如Großer Zapfenstreich(火炬游行仪式)。 这是一种起源于1838年的军事表演形式。 1952年,即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前三年,西德正式恢复了这一重要的军事仪式,并在一些重大场合,例如国家庆典和庄严的公众纪念活动中举行。 其另外一个重要传统是宣誓仪式,即新兵(和前应征入伍者)在基础训练和职业军人服役期间所作的庄严宣誓。 誓词有两种:对新兵来说是宣誓,对专职人员来说是庄严的誓言。每年的宣誓仪式在7月20日举行,自2011年起,全职新兵、志愿人员誓词内容为:

“Ich gelob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treu zu dienen und das Recht und die Freiheit des deutschen Volkes tapfer zu verteidigen。”

中文译文:“我承诺忠诚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服务,勇敢地捍卫德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现役德国联邦国防军人员会将“Ich gelobe,...”替换为“Ich schwöre,...”(“我发誓...”)。

同样,为了避免重蹈过去的覆辙,西德政府还希望消除过去军队在德国社会中占据的特殊地位。根据新的理念,武装部队必须融入社会的民主结构,并受议会控制。 士兵是拥有相同权利的公民,只有在出于军事原因正当的特殊情况下才会受到限制。 国内秩序和军队在国家中的作用必须与民主制度相容,这就引出了“穿制服的公民”的概念(虽然这一概念早在19世纪普鲁士时代其实就被提出过了,然而它并未被贯彻过)

军人的自我形象,他们的身份都源于此。 军人是为国家服务的职业公民。 他们可以参与该国的社会和政治辩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将佣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他们可以而且也应该在军事和安全政策问题的讨论中以专家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权利受到忠诚义务、谨慎义务和机密事项保密义务的限制。

1956年10月开始启用的联邦国防军徽章
2002年的火炬游行仪式

在铁幕的另外一侧,苏联也正在紧锣密鼓的为重新武装东德做准备。根据1946年12月1日驻德苏联军事管理局 (SMAD) 的命令,在苏联占领区组建了一支总计约2,500名警察的边防警察部队,以用于协助苏联军队巡逻和保卫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边界。后来这一天在东德成为边防部队日。

1948年10月,奉苏联军事总局(SMAD)之令,已经成立了40个新的警察班,每个班250人。 他们隶属于“德国内政部”(DVdI)的“主要边境警察和监督部门”(HA GP / B)。 1949年7月,边防警察从HA GP/B中分离出来,并更名为“训练管理部门”(VfS)。 当东德于1949年10月7日成立时,DVdI又改名为内政部 (MdI)。 从1950年4月起,VfS成为主要的培训管理机构 (HVA),由海因茨·霍夫曼 (Heinz Hoffmann) 总督察领导。 1952年4月,苏联决定开始在东德建立正规军,1952年7月1 日,根据内政部长威利·斯托夫的命令,以HVA待命部队为基础组建了东德警察部队。

从1952年底开始,东德领导层片面专注于发展军备和重工业的政策造成了民众的供应危机,导致消费品短缺、大量农民逃亡西德、工资缩水和城市供电供暖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了1953年著名的东德617事件,有50万人参加了1953年6月17日举行的示威或罢工,驻德苏军部队和东德警察部队则被动员起来准备扑灭这次起义。 在这次事件的第一天,东德警察部队部署了大约8,200名警察,与苏联军队不同,它们在一开始不被允许使用枪支。直到第二天,其领导层与苏联协调后,最终允许部队使用实弹。 截至6月23日,警察部队共逮捕了2329名参与事件的人,另外在莱比锡、德累斯顿和罗斯托克镇压示威期间,东德警察部队使用了实弹,导致数人受伤,一人被杀。这次事件结束后,警察部队被转职用于内部安全事务,而东德领导层则重新调整了经济政策,以增加消费品生产,结果警察部队不得不因此缩减了规模。

1949年7月,图林根-巴伐利亚分界线上执勤的东德边防警察
1953年在阅兵式上的东德警察部队
1956年在执行任务的东德边防警察

1953年8月,东德警察部队正式开始了向正规军转型的过程,它在帕瑟瓦尔克和莱比锡分别建立了两个大的军区,并且成立了航空分支,1954年春,在武装机关指挥所权力下放的过程中,其总部从首都柏林迁至其东边35公里的施特劳斯贝格。1955年,东德政府报告说,警察部队实际上已准备好转为东德的正规武装部队。 然而,苏共中央委员会出于政治原因暂时禁止其正式正规化。 这只有在西德重新武装起来之后才会发生。 1955年10月,制定了进一步扩展警察部队的详细计划。 总兵力应该会增加到十五万人左右。 这支干部军队,其中每名士兵和军官都将接受比其当前职能高一级的培训,这将成为进一步扩大东德军队的基础。 现有的军官学院将改建为军事学院,并到1956年底将再培训10,000名军官。

1955年11月,西德军队成立后,东德军队的正式诞生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向正规军过渡前夕,警察部队的领导层看到了其部队在训练和装备方面的进步,但批评其缺乏战斗训练和夜间、冬季和两栖作战。 一个特别的问题是人员的质量和数量。 内部报告指出部队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大约五分之一的新兵没有完成小学学业。 同样,太多的成员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亲戚。 可以通过志愿广告招募的人员数量也有限,而且由于缺乏申请人,每年都有职位空缺。 早在1954年,一些高级军官因此要求实施征兵制。

1956年1月18日,经统一社会党领导层与苏共中央协商,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家人民军和国防部的法律》。 法律通过后,后来成为国防部长的威利·斯托夫公开反对征兵制。 施特劳斯贝格 的警察总部也转变为东德国防部 (MfNV),之前成立的两个军区则分别改编为陆军第五军区和第三军区。1956年3月1日,转型基本完成,之后民主德国的国防部和军区行政部门正式开始工作。 根据东德部长会议主席团的决定,这一天被宣布为未来的“国家人民军日”。在最后的 警察部队单位转移到国家人民军后,警察部队于1956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全新的东德军队被命名为国家人民军(Nationale Volksarmee,NVA),而陆军则命名为国家人民军地面部队(Landstreitkräfte)。

和同时期的西德联邦国防军一样,尽管国家人民军也继承了一些前德国军队的传统,但国家人民军的领导层并没有将自己视为普鲁士-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而是同样视自己为全新组建的武装力量。和同时期西德效仿美国国防体系一样,东德的国防体系也效仿了苏联,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领导东德国家人民军,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各军种司令部。和苏军一样,东德国家人民军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保统一社会党的领导地位和保卫东德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受到统一社会党的控制。 这一点是通过在军队中设立政治总局 (PHV) 和创建特殊的党组织结构来进行的,以确保了其在军中的领导作用。除了少数例外,东德军队的军官和士官也都必须是统一社会党的成员。史塔西同样在军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到1987年,国家人民军中大约有12,700名史塔西探员或者合作者,这意味着每16-17名士兵、边防警卫或文职雇员里就有一人。

重建军事领导层的3种方式基本上有三种:1依靠旧精英; 2不考虑旧精英,3形成新的精英团体,而东德试图走第二种方式。因此,其军队里只有少数前国防军成员。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自苏联俘虏,并在反法西斯前线学校接受过思想训练和选拔。 曾在其部队服役的最著名的前国防军将军是文森茨·穆勒 (Vincenz Müller),他后来在1961年自杀。

截至1958年1月1日,拥有20,399人的国家人民军里,有约2,600名士兵、1,600名士官,以及 400名军官来自前国防军,总共约占23%。 这些前任军官主要受聘于部委、学校以及武装部队和军区的指挥所。 在军队的82个高级指挥职位中,有61个由前国防军人员担任。 然而,根据 东德政治局1957年2月15日的决定,几乎所有前国防军军官都将逐渐从国家人民军中退役,尽管如此,在1960年1月1日,在总计653名军官中,还是有338名军队成员以前属于国防军,直到后来这些人才逐渐被新完成培训的军官代替。

成立后不久在阅兵式上的东德陆军
东德国家人民军的徽章

冷战时期西德陆军的发展

在联邦国防军成立初期,有关新军官的事情尤其成为问题。 由于几乎不可能“干净地”填补这些职位——几乎所有拥有作战资历的老军官都在第三帝国时期服役过,但这些人对于建立军队的指挥结构是绝对必要的。 为了尽量减少雇用“错误”士兵的风险,所有上校以上的军官都由人事咨询委员会进行检查,该委员会由联邦总统根据联邦政府的推荐任命,并在得到联邦政府的确认后任命,该委员会由38名公众人物组成联邦议院。 到1957年11月25日为止,该委员会共审查了600名申请者,接受了486名,拒绝了53名。 当时德国社会上也对于新的联邦国防军几乎所有高级军官都曾在国防军服役过这一事情提出了质疑,对此阿登纳总理回答说,北约不可能接受一群“18岁将军”来领导军队。同样,当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时,几乎所有的军官和士官都来自国防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来自党卫军。1959年,在14,900名联邦国防军军官中,有12,360人曾在前国防军服役,另有300名军官来自党卫军。

为了确保加速联邦国防军的建立,关于联邦边防卫队的第二部法律于1956年5月30日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联邦国防部长被授权从BGS志愿者协会中成立德国联邦国防军协会。 在1956 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BGS官员有机会发表他们希望留在联邦边防警察局的声明。 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于1956年7月1日被转移到德国联邦国防军。 前BGS军官获得了更高的级别和更快晋升的机会。 BGS中的前国防军成员尤其利用了这一点,因为他们在联邦边防卫队中的军衔通常比在国防军中低三级,但在联邦国防军中,他们的军衔是根据他们在国防军中的最后军衔来评判的。

最初,联邦国防军的核心是9,572名前BGS军官和志愿者,其中一些人曾在多个盟军服务团体服役。 到1956年8月21日,德国联邦国防军陆军的人员增加到47,000 人,并组建了第一批作战部队——第3和第5装甲师,第1、第2和第4装甲掷弹兵师以及一个空降师和一个山地步兵旅,其中,第4装甲掷弹兵师在当年北约演习中首次参加了行动,这标志着西德军队在战后第一次公开亮相。由于在早期德国联邦国防军缺乏制服和宿舍,前联邦边防卫队人员最初保留了以前的装备,并留在了BGS军营,他们只需要从袖子上取下带有联邦鹰的徽章即可。 在1957年12月,联邦国防军的兵力增加到118,000人左右。

1956年,陆军在安德纳赫成立了7个训练连,并开始组建学校和训练中心。 1957年4月1日,第一批新兵入伍服役,最早创建的军事教育组织是教学营、军官学校和陆军学院。按照陆军第一种编制计划,计划到1959年将总共建立12个装甲师和步兵师,然而,直到1965年才完成了所有 12个师的组建工作。同时在1956年7月21日,《征兵法》出台,规定18至45岁的男性必须服义务兵役。由于在战后早期西德的本土装备研发能力尚未恢复,因此军队最初装备的是美国制造的武器,比如M-47巴顿主战坦克。 1957年开始组建了三个军司令部: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三军。

在1957年,“国土防卫办公室”成立,成为本土陆军的最高权力机构。 国土防卫办公室直属联邦国防部,并负责统辖国土守备队(Territorialheer)。 虽然西德陆军与海军和空军一起牢固地融入了北约军事指挥结构,但国土守备队仍处于国家指挥之下。它的主要职能是在战时预防敌军破坏者和特种部队等的攻击,以保卫后方交通线和其他关键设施。 其共有三个领土司令部,包括北部、南部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以及多达六个军事区域司令部。 到1985年,每个区域防御司令部都有两个国土防御旅。

1955年5月德国加入北约后,时任中将汉斯·斯派达尔于1957年4月出任北约驻中欧陆军总司令(COMLANDCENT)。 以这种身份,他在德国武装部队融入北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61年,阿道夫·豪辛格 (Adolf Heusinger) 将军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被任命为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 1961年12月,联邦政府还决定将义务兵役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在这段时期里,西德还与美国达成了有关共享核武器的协议,并和法国、葡萄牙、英国和荷兰等国先后签署了协议,以允许西德部队使用他们的基地和设施, 1961年1月8日起,西德武装部队首次向盟军司令部欧洲机动部队分配了一个伞兵营。

西德陆军装备的M41轻型坦克通过一座浮桥
1960年,西德陆军步兵与M47巴顿主战坦克在演习中
1960年代演习中使用MG1机枪和G3突击步枪的西德联邦国防军士兵,后面是一辆SPZ11-2装甲侦察车
1958年,西德陆军的M42自行高炮
1960年,西德陆军的H21C直升机

随着1956年7月7日兵役法的颁布,希默罗德备忘录的提议随后得到实施,并为男性引入了12 个月的基本兵役制度。 1956年,第一批正规军士兵获得了任命书。 1957年4月1日,首批 10,000名应征入伍者开始服役。 到1960年,除正规军和职业军人外,联邦国防军已有 268,629人在服基本兵役。 此外,还可以在联邦边防卫队服兵役。 而到2010年,德国已经有超过800万年轻人服过兵役。

从冷战时期到今天,基本兵役的法定期限几经变更,具体下来如下:

1957年1月1日至1962年3月31日:12个月

1962年4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15个月

1962年7月1日到1972年12月31日:18个月

1973年1月1日至1990年9月30日:15个月

1990年10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12个月

1996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10个月

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9个月

2010年12月1日到2011年2月28日:6个月(实际上是从7月1日开始)

2011年3月1日起:征兵制暂停实施,入伍仅在自愿的基础上

对于少数特殊情况,例如良心拒服兵役者,早在1956年,征兵的法律依据就是《基本法》第 12条第1款,其中第1款规定:“男性 [...] 从18岁起必须服兵役”。 但第四条第三款规定:“不得违背良心,以武力强迫任何人服兵役”。即使在征兵初期,应征者也会参考《基本法》的这段话。 然而,在最初的十年里,出于良心拒服兵役者的人数仍然很少,直到1968年以后,随着越南战争反战热潮的兴起,他们的人数显着增加,才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 在1983年之前,针对此类情况一般会举行口头“听证会”,在听证会上,拒服兵役者必须详细说明他拒绝服役的具体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减少服兵役的需要,这项测试不再进行。 根据《出于良心拒服兵役法》第1节,公认的出于良心拒服兵役者不会被征召服兵役,而是被征召在德国联邦国防军以外的地方服役。

在战后早期,美国免费向西德提供了价值约38亿德国马克的军事装备(例如M41和M47主战坦克),作为“纳什名单”的一部分,目的是尽快建立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基本作战能力。美国军方的一个组织,即军事援助咨询小组 (MAAG),则负责对这些美国武器进行介绍和基本培训。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军备是从新盟国购买的,特别是为了平衡贸易顺差(例如瑞士和法国的装甲运兵车,代表是HS 30),比利时的小型武器,来自以色列的迫击炮和来自土耳其的弹药等。 德国公司仅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复制了其中的个别武器系统,并为年轻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建造了基础设施。 在50年代西德经济奇迹的那些年里,西德工业正在忙于发展和扩大民用生产,对生产经济上利润较低的军备没有太大兴趣。 随着1960年代初期繁荣的结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早在50年代后期,德国联邦国防军领导层就计划将新武器系统开发合同授予给西德公司。

50年代的西德空降猎兵部队
停靠在一起的西德陆军豹1坦克和M41轻型坦克,旁边是一群西科斯基S58直升机
在演习中,西德陆军装甲掷弹兵从一辆M113装甲车上离开投入作战
60年代,演习中的M48坦克群
西德陆军HS30装甲运兵车,该车在后来引发了著名的HS30丑闻, 当1957年西德购买近4,500 辆 HS 30装甲运兵车时,据说负责购买案的官员被行贿了数百万德国马克。德国联邦议院的一个调查委员会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反驳这些指控,因此后来以草草结案告终

在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战术核武器的发展使得西德需要发展一种新的陆军结构。为了尽量减少战术核武器攻击对集结部队的影响,西德开始实施陆军第二种编制计划,将现有的大型野战师分解数个为更小、机动性更强的旅,每个旅都可以自行在战场上作战数天,并能够迅速从防守转向进攻,新的装甲旅和装甲掷弹兵旅还能够进行联合多兵种作战。新结构下每个师由三个旅组成。 装甲旅由一个装甲掷弹兵营、两个装甲营、一个自行火炮营和一个补给营组成。 装甲掷弹兵由一个摩托化步兵营、两个装甲掷弹兵营、一个装甲营、一个野战炮兵营和一个补给营组成。 摩托化旅由三个摩托化步兵营、一个反坦克营、一个野战炮兵营和一个补给营组成。 山地旅由三个山地营、一个山炮营和一个补给营组成。 到1959年,陆军由27个旅组成11个师,包括4个装甲师、4个装甲掷弹兵师、2个猎兵师(摩托化师)和1个山地师。

1960年2月29日,摩洛哥阿加迪尔市发生地震,造成10,000多人死亡,西德陆军因此执行了战后第一次海外部署,从1960年3月2日开始前往当地救灾,派出了医疗人员和NBC防御部队,并由西德空军的运输机运送。1962年2月16日至17日夜间,一场风暴潮袭击了德国北部,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尤其是在汉堡,汉堡市长和警察局长都希望联邦国防军协助救灾。当时的内政参议员和后来的联邦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当时正从(西)柏林经东德返回汉堡。 在1962年 2月17日期间,他利用他在担任联邦议院议员期间与军方建立的联系,呼吁北约部队和联邦国防军部队支援救灾行动。 他这样做实际上是违反宪法的:当时西德《基本法》规定,联邦国防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联邦共和国境内行动。 直到1968年——考虑到发生类似灾难的可能性——紧急法才正式允许在国内部署联邦国防军。

此次行动共出动4万名士兵,其中9人在出动过程中阵亡,挽救了1117人的生命。 对于这支还很年轻的军队来说,这也意味着声望的巨大提升,直到那时,许多公民对他们的军队仍然持非常批判的态度。 救援行动成功后,人们开始自豪地谈起“我们的联邦国防军”,所使用的直升机也被称为“飞行天使”。在这次行动后,1962年,西德陆军也参加了当年北约的秋季演习,此次演习模拟了苏联对西欧的第一次核打击和随后的大规模进攻,到当年年底,已经纳入北约框架下的西德陆军兵力包括2个装甲师、7个装甲掷弹兵师、1个山地师和1个空降师。

到1965年,计划中的36个旅中有34个已经到位,第12装甲师是最后一个完成作战准备的师。作为北约核共享计划的一部分,陆军于1969年成立了三个具有核攻击能力的火箭炮营和两个具有核能力的野战炮兵营。

1962年汉堡洪水中,西德陆军出动直升机在洪泛区进行救援
西德陆军士兵划小船进入灾区救灾
冷战时期西德陆军的山地猎兵部队

从60年代开始,西德的国产武器制造能力开始恢复,1963年7月25日,陆军采购了第一批重要的国产大型武器,包括首批1500辆豹1主战坦克和700辆火炮式坦克歼击车,并从1968年2月15日起开始装备贝尔UH-1休伊直升机和M113装甲运输车。 

1965年7月1日,“联邦国防军传统”法令生效,其中规定了哪些历史传统属于联邦国防军的官方传统。联邦国防军成立时,最初避免使用军旗。 然而,这很快被证明是一种无法维持的局面,因为所有其他北约国家都携带各自的军队旗帜,而联邦国防军因此在国际军事仪式上遇到了问题(部队因此只能使用1918年以前的旧旗帜作为替代,或者在正式场合携带简单的金红黑旗帜)。 因此,在1965年,联邦国防部的近卫营获得了第一面新军旗。 联邦总统海因里希·吕布克将军旗捐赠给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所有“营和相应单位”,作为“为人民和国家共同履行职责的外部标志”。后来,营级以上单位也装备了军旗,然而师级单位仍然一直没有军旗,直到21世纪,第10装甲师才在2009年7月29日获得了自己的军旗。

1965年,西德陆军举行其第一次授旗仪式

1968年,联邦国防军的职责正式写入西德基本法。并在第87a条中规定:联邦有权部署武装部队进行自我防御。 《基本法》的这项规定有以下四个方面:

防御来自外部的敌方武装力量入侵

在出现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实施防御准备

在必要情况下,维护国家内部安全(见紧急法)

在自然灾害和事故中进行救灾

西德政府在战后推进的“穿制服的公民”概念在60年代后期引发了一些相关冲突,这种冲突在 1966年8月1日的“工会法令”(关于士兵在军营中结社和工会活动的权利的法令)后达到了高潮。 这条法令明确允许士兵加入工会。 这使得成立于1956年的德国武装部队协会 (DBwV) 作为一个工会变得非常活跃,公共服务、运输和交通工会也开始招兵买马,但没有达到DBwV那样的重要性。 作为对工会法令的回应,总督察海因茨·特雷特纳 (Heinz Trettner) 和第三军区司令君特·帕佩 (Günther Pape) 选择了辞职。

1969年,新任陆军总督察长阿尔伯特·施内茨发表了关于改善军队内部秩序想法的文章,随后一些上尉也写了一些有关于此的文章。1970年,威利·勃兰特 (Willy Brandt) 领导下的社会自由主义政府通过白皮书对联邦国防军进行根本改革。 并于同年改组国防部,新的《敬礼令》规定,上级士兵也必须以“先生”称呼下属,并以军衔称呼。 1971年2月3日,基本兵役期限缩短为15个月。 作为进一步的临时自由化,发网法令于 1971 年初出台。 军官培训的结构更加科学,为此目的,汉堡和慕尼黑的两所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于1973年9月1日开始授课。

在时任比利时外长皮埃尔·哈梅尔的建议下,北约成员国政府于1966年12月同意“对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以来的国际事态发展进行全面分析”。 13日/14日 1967年12月,北约理事会随后通过了《关于联盟未来任务的理事会报告》。 被称为“哈梅尔报告”的文件指出:“军事安全和缓和政策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北约作为一个军事同盟,不应仅履行其防御任务- 特别是通过威慑 - 但也作为努力缓和局势的政治联盟,这一份报告标志着北约灵活反应战略的出台。

1969年起,西德开始定期举行大规模的防御性演习。其中最重要的是REFORGER演习(返德部队演习),其目的是审查和改进计划的流程,训练部队并向华约的潜在对手展示力量。 由于美国和西德都不想将在欧洲进行常规战争所需的美军永久驻扎在德国,因此这些演习变得很有必要。 根据新的计划,美军部队所需要的物资(战斗和运输车辆、武器、补给等)平时都储存在德国,在战时只需要将人员从美国本土送来,他们就能快速进入战斗状态,就可以尽可能经济高效地快速加强欧洲的常规武装力量。 这些演习是北约快速增援概念(RRC)的一部分。 除了派来的美军外,西德还成立了WHNS办公室(WHNS = Wartime Host Nation Support = 东道国在战时的支持),以演练在战时为盟军提供支持。 此外,美国、西德、英国、法国和加拿大军队也会定期举办大规模的联合作战演习,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能力。

联邦国防军从1970年开始启用的新徽章,一直使用到1990年
西德陆军的UH1直升机
1965年,吕讷堡荒原训练区的豹1主战坦克群
西德陆军的火炮式坦克歼击车,这些车辆在军队中用于装甲旅的坦克歼击车连,装甲掷弹兵、猎兵和山地兵营的重型连,后来用于猎兵和山地步兵旅的坦克歼击车营。由于在进入70年代后该车已经无法对付苏军新式的T64和T72主战坦克,因此后来陆续从前线部队里撤装,移交给国土陆军使用,并继续使用到冷战结束。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参加演习的西德陆军
西德陆军M109自行火炮在演习中射击
1969年西德阅兵式上的LARS1火箭炮

大约从1970年开始,陆军第三种编制计划开始实施,计划到1975年将现役部队增加到36个旅,而第2和第4装甲掷弹兵师则重组为猎兵师。 陆军空降猎兵旅更名为空降旅,并成立了第三个旅(第27空降旅)。到1973年10月1日,联邦国防军总兵力48.6万人,其中陆军34万人,下属12个师:4个装甲师、4个装甲掷弹兵师、2个猎兵师、1个山地师和1个空降师,外加国土陆军和边防卫队。

1970年,在同时期越南战争反战热潮的推动下,有19,363名青年男子(其中约一半是高中毕业生)拒绝服兵役,比1969年增加了34%。1971年这一趋势有所增加。 1970年的白皮书则抱怨有26,000个士官职位空缺。 3月,800多名指挥官通过一封公开信表达了他们的声援,来自乌纳的一位指挥官在信中谴责联邦政府(勃兰特一世内阁,赫尔穆特·施密特担任国防部长)和将军们(乌里希·德梅齐埃担任监察长)。 

1972年7月9日,联邦议院通过了预备役概念,成立于1960年的德国武装部队预备役协会 (VdRBw) 受命执行联邦国防军的一般预备役工作。

1972年11月13日金布尔加飓风过后,大约4,800名士兵和600辆汽车协助了德国北部的救灾工作。

1975年1月24日,联邦政府(施密特第一届内阁)决定,一名士兵在完成基本兵役后将转入预备役,并将处在随时可以征召的状态下。

1975年8月12日,8,000名士兵被派去扑救吕讷堡荒地的森林大火。

1976年8月,联邦国防军赴意大利北部弗留利地震灾区协助救灾。 此次任务共部署了800名士兵、223辆车辆、30台工程机械和四架直升机,一直持续到1981年1月31日。

1978年9月18日,北约四大秋季演习(“蓝色多瑙河”、“特定盾牌”、“撒克逊驱动”、“大胆卫士”)几乎同时在德国北部、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北部开始,总计出动了约20万北约士兵。 这是自1945年战争结束以来德国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1979年7月12日,位于埃克角诺伊豪森的国际远程间谍学校开办,以培训远程侦察员。

在1972年担任国防部长的格奥尔格·勒贝尔的领导下,联邦国防军经历了全面的现代化计划,并配备了新的现代武器,其中的许多是西德自行研发的。陆军方面上,1971年5月7日,陆军获得了第一辆新的黄鼠狼1步兵战车、1975年8月26日,接收了第一辆山猫侦察车、从1977年10月19日起,新型反坦克导弹系统HOT和MILAN被引入军队、1978年10月13日,陆军接收了第一门多国研制的FH70型155毫米野战炮、1979年10月24日,接受了1800辆豹2主战坦克中的第一辆。

1970年,西德陆军在演习中
西德陆军豹2主战坦克、黄鼠狼1步兵战车和山猫装甲侦察车
西德陆军MAN卡车拖拽FH70自行榴弹炮
西德在黄鼠狼1步兵战车底盘上改装的罗兰1自行防空导弹

从1980/81年开始,西德陆军开始实施陆军第四种编制方案,根据改革方案,第2和第4猎兵师升格为装甲掷弹兵师,第1和第7装甲掷弹兵师升格为装甲师,完成后西德陆军下属12个师:6个装甲师、4个装甲掷弹兵师、1个空降师和1个山地师。其中十个现役师被编入三个军:西德第一军作为北约北方集团军的一部分,第二军和第三军作为中央集团军的一部分。 剩下的最后一个重型师(第6装甲掷弹兵师)隶属盟军波罗的海抵近部队。 和平时期,第1空降师隶属于第2军,战时其3个旅分别分配给3个军,作为快速反应部队使用。

第四种方案完成后西德陆军现役旅总数增至38个,包括17个装甲旅、15个装甲掷弹兵旅、3个空降旅、1个山地旅和2个分配给野战军的国土防御旅。在军一级,火箭炮营配备MGM-52长矛,非现役野战炮兵营配备M110自行火炮,这两种装备均能够发射核弹头。 在以下级别,师级部队也能够使用M110发射核弹头,从1977年开始,旅级炮兵部队全面换装了M109自行榴弹炮。 防空部队则被组织成隶属师的防空团,并接收了猎豹自行高炮。

非北约指派的国土陆军此时有三个属地司令部,下属五个军区司令部,其所拥有的单位也增加到12个国土防御旅,用于后方地区安全,处于不同的战备水平,其中大多数部队在和平时期拥有部分人员,而其他部队则完全是非现役部队,装备则在仓库中,此外还有大量独立的国土防御团和防御连,用于保卫重要关键设施和交通枢纽。 总的来说,国土陆军在最多情况下可以增加到450,000人以防万一。 1985年和平时期,国土陆军也已达85,000人。

野战军中的旅统一增加到四个营,而不是原来的三个。 装甲掷弹兵旅通常由一个装甲营和三个装甲掷弹兵营组成,其中一个营是混合单位,包括一个坦克连和两个装甲掷弹兵连。 装甲旅由1个装甲掷弹兵和3个装甲营组成,其中1个装甲营是混合的(包含1个机械化连和2个坦克连)。装甲掷弹兵营根据所在旅的不同编制会不一样,装甲旅所属的装甲掷弹兵营下属的3个连均搭乘黄鼠狼1步兵战车,而装甲掷弹兵旅所属下的营则两个营搭乘黄鼠狼1、剩余的一个搭乘M113,装甲旅额外拥有的混成装甲掷弹兵营则由两个搭乘黄鼠狼1的装甲掷弹兵连以及一个坦克连(13辆车)组成。

在1982年9月20日的第二项传统法令中,国防部长汉斯·阿佩尔强调联邦国防军此后将与前国防军之间保持距离,并同时废除了1965年7月颁布的传统法令,取而代之的是第二项传统法令,内容主要是剔除了一些容易被联想到前国防军的部分。到1985年,德国联邦国防军有495,000名士兵,其中陆军占据了大头,有335,500人,在战时最多可以动员1,300,000人,那一年西德的国防开支为493.1亿德国马克(约合252亿欧元)。

装备采购和更新方面上。1980年12月4日 ,第一架PAH-1武装直升机在策勒交付给陆军、1981年6月15日,交付了第一辆罗兰自行防空导弹系统、从1983年底开始,陆军开始接收了第一批美洲虎2坦克歼击车、从1987年6月1日起,陆军接收了第一批MARS多管火箭炮、1990年,空降部队获得了第一辆鼹鼠空降战车。

1983年11月,西德陆军参加了北约当年举行的优秀射手83演习,在欧洲范围内举行了为期十天的模拟核战争情况下的大规模演习。此后,由于苏共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北约国家内部就如何应对这一政策展开了有争议的讨论。1987年3 月,作为缓和政策的一部分,两名联邦国防军军官首次以观察员身份全程观看了在东德举行的华约演习,这是几十年以来,对峙在铁幕两侧的德国军人们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在冷战结束前的最后时刻,西德陆军有340700名现役人员、陆军预备役(包括本土陆军)有717000人,装备方面上,它拥有:

5262辆各型主战坦克(豹1、豹2系列和M48)

2100辆黄鼠狼1步兵战车

408辆山猫装甲侦察车

3510辆装甲运输车(M113和狐式)

978辆坦克歼击车(美洲虎1/2和火炮式坦克歼击车)

821门自行火炮(M109和M110)

至少460门牵引式火炮(FH70和M101,山地部队另拥有一些意大利制造的M56山炮)

209辆LARS-2自行火箭炮和7辆MARS自行火箭炮

26套长矛战术导弹

432辆猎豹自行高炮

143辆罗兰自行防空导弹系统

大量牵引式博福斯40毫米和FK20型20毫米高炮

737架各型直升机(PAH-1、BO-105M、SA-313云雀II、UH-1D、CH-53G)

由于地处冷战一线,西德军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战备状态,它可以在24小时内部署到总体防御计划位置,并在3-4天内完成国内总动员,并拥有30天的战争补给库存。

1985年,参加北约演习期间的西德陆军豹1主战坦克和猎豹自行高炮
1985年,演习中的豹1A5主战坦克
1986年,西德陆军PAH1武装直升机飞行
西德陆军美洲虎2坦克歼击车

除了陆军外,之前成立的联邦边防卫队也仍然继续存在,不过由于在联邦国防军成立后,BGS向其转移了大批人员,因此重建工作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随着1968年紧急状态法的通过,BGS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其身上的准军事职能被淡化,BGS的警察法基础开始与联邦各州的警察法保持一致。 除了以前的边境保护和边境管制服务等任务外,BGS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大规模的警察行动和反恐任务,1976年,BGS的培训和人员结构进行了改革,但军事内容继续在培训中教授。 然而,官员不再有军衔(例如BGS中的少校),但现在被授予与州警察相同的官方头衔。由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劫持人质事件的影响,西德发现常规警察部队无法应对全新的恐怖主义威胁,于是在当年于BGS麾下成立了著名的CSG9。

在1974年后,BGS转职为一支全志愿化部队,它配备了装甲车、机枪、自动步枪、催泪瓦斯、手榴弹、枪榴弹和反坦克武器。 所有执行边境和安全任务的人员都需要随身携带武器。 另外五个单位拥有轻型飞机和直升机,以方便快速进入偏远边境地区并执行巡逻和救援任务。 一些BGS下属的部队实际上是山地部队,因为他们有专门的训练、装备和作战区域(例如,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除了保卫和东德接壤的边境外,BGS还充当联邦预备役部队,以处理超出国家警察能力范围的重大骚乱和其他紧急情况。 BGS还保卫着机场和外国大使馆,还有几支训练有素的分遣队可用于需要爆破设备、直升机或装甲车辆的特殊危机情况。如果遇到发生战争的情况,BGS则负责协助联邦国防军作战,其麾下人员也都拥有战斗员的身份(即战时可以合法被视为敌方武装人员)。

1985年,BGS的SA330美洲狮直升机
在阅兵式上BGS的装甲车
1979年在边界执勤的美国陆军士兵和BGS成员

冷战时期东德陆军的发展

在冷战时期,东德国家人民军的主要任务是在华沙条约的框架下,保证东德领土完整和履行所有军事联盟义务。军官团的成员通常是统一社会党的成员。 此外,作为一个武装机构,它有责任在任何时候保护社会主义的政府和在统一社会党的领导下免受内部敌人的侵害。东德宪法中对国家人民军的任务规定如下:

“与苏联军队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军队坚定不移地合作,确保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要外部条件,拥有能够可靠地保卫东德的国界、领土、领空和沿海地区和社会主义同盟国的战斗力,不断提高我们的战备能力,坚决抵抗任何帝国主义侵略。”

国家人民军将1524/1525年农民战争、1813年反拿破仑战争、1848年革命、1918年基尔水手起义作为其官方的榜样。 在1918年和自由军团作战的德共武装、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的国际纵队和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也起到了榜样作用。 在国家人民军和边防部队的单位和营房的近 300个“荣誉名称”中,没有国防军或更老的德国军队的战争英雄的名字。 在正式场合上国家人民军也拒绝和前国防军产生任何联系,后者在官方场合都会被称为“法西斯”,有时甚至连苏联总参谋部学院的苏联教官都想知道,为什么东德军官不读前国防军将军们的著名著作,例如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的书籍。

不过,东德军队仍然保留了一些普鲁士的传统,特别是保留了正步(修改为“练习步”),约克进行曲也是东德的官方荣誉进行曲。其的一些勋章普鲁士也是取材自普鲁士军队的,例如布吕歇尔勋章和沙恩霍斯特勋章。 布吕歇尔勋章是预先制作的,旨在授予那些在战争中以特别勇敢而著称的士兵。 沙恩霍斯特勋章是东德的一项勋章,授予对军队服务或其他加强东德的服务。 这也是其最高的军事荣誉。自1957年以来,东德都在每年的3月1日庆祝国家人民军日。

东德国防部最初通过北部和南部的两个下属领土行政部门直接管理陆军,1957年开始,东德的国土被重新划分成两个军区:在莱比锡的第3军区和在新勃兰登堡的第5军区,分别负责国家南部和北部。每个军区拥有1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战时则分别组成两个集团军,1972年,各军区重新划归到新成立的陆军司令部,负责平时训练和部署准备工作。剩下的独立单位则归东德陆军直接控制,包括驻扎在柏林作为卫戍部队的第2近卫摩托化步兵团、作为特种部队的第40伞降步兵营、一个炮兵旅和18个边防团。

和其他华约国家军队一样,东德陆军被牢固地整合到华沙条约组织的结构中,复制苏军编制,按照苏军条令训练,遵循苏式国防学说,使用苏制的武器,并且由于东德和苏联之间的特殊关系,其协同也要更深一些,整个国家人民军都被作为驻东德的苏联西方集群的重要附属力量,东德陆军的战时指挥权也归在苏军驻德集群的麾下。如果爆发战争,东德第3集团军将和苏军一起向富尔达缺口进攻;东德第5集团军则负责攻向北德平原。由于承担如此重任,国家人民军的两个集团军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战备状态,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它们能在24小时内投入作战,并且可以在48小时里动员所有预备队。

到冷战结束前,东德军队有2396辆各式坦克、7620辆装甲车、5095门各式火炮、87架武装直升机和101架运输直升机。

国家人民军地面部队的徽章
东德陆军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卫队仪仗队在柏林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受害者纪念碑前行进
东德陆军在成军早期装备的T3485坦克
冷战时期在阅兵式上的东德军人
1988年阅兵

直到1990年,民用替代兵役在东德才成为可能。 然而,在教会的压力下,东德于1964年在军队内引入了所谓的建筑单位,在这些单位中,可以作为建筑士兵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服兵役。 但建筑士兵在训练和职业选择方面受到国家人民军的批判,并在东德社会中处于系统性劣势。 值勤时,正规兵与施工兵严格分开,因为担心施工兵对部队造成道德影响。 此外,建筑兵的工作条件常常令人无法接受。 除了建筑工作,这些人还经常从事露天褐煤开采、化学工业、铁道建设和修理等工作。 1964年至1990年间,约有12,000至15,000人担任建筑兵。有了这项规定,东德因此在华约成员国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到东德瓦解前,一共成立了八个建设团和十个建设营。

服役时间更长的人可以从事标准服役期为三年的临时士官 (UaZ)、标准服役期为十年的职业士官 (BU)、以及少尉(自1973年起),它们的标准服务期为15年,临时军官 (OaZ) 的标准服务期为三年,之后为四年,职业军官 (BO) 的标准服务期则为25年。军官和士官的培训工作在国内的各个军官和士官学校进行,或者也可以将其派往苏联接受教育,在校的大学生也可以选择在学校里成为预备役士官,并在接受考试后入伍。

妇女则可以自愿从事后方和医疗服务工作,并担任临时士官、职业士官、少尉,或者从1984年起,允许其作为职业军官,前提是身体条件允许,当时女性可以获得的最高军衔是上校。

从1988年开始,某些学科的大学申请者的基本兵役服务期限有所缩短。 其原因是某些经济部门的劳动力短缺,特别是电子技术和铁路工程师等专业,因此这些部分来源的兵役申请者服役时间被缩短到9个月,同样由于工人短缺,从1988年开始,受过适当专业培训的士兵开始被部署到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在铁路上担任火车司机或信号员和调度员。 这些士兵最初穿着制服去工作,下班后又回到自己的营房。 这种做法最终由于轮班工作和所涉及的距离而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东德最终在各个公司的宿舍为其安排了位置。 由于工作量和轮班工作,几周后也不得不放弃在那里维持军事组织的尝试。

通过这些举措,到东德的最后几年,有近262万人可以作为潜在的预备役军人,其中约200万人有服兵役经历。 每年约有80,000名预备役军人被征召参加演习,这尤其不受欢迎,因为命令的短期性质、军营中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演习的频率很高。另外,有大约27%的文职学院和大学毕业生接受过预备役军官培训,并至少拥有中尉军衔。

1981年,一群刚刚毕业的东德军校生
埃里希·昂纳克与东德军队的将军们
冷战时期东德的兵役卡

东德军队大多数的武备由苏联提供,另外许多纯国营的东德军备公司则负责从事军备的生产和维修,到1989年,东德的军事工业由74家生产公司组成,雇员约42,000人。 还有下游一些供应商,因此总共有大约130家公司直接从事军品生产相关的行业,还有大约285家公司和部分公司则修理军品,雇用有大约100,000名工人。相关管理工作一开始归东德工业部,后来划在了东德经济部名下。

到1989年,东德生产的国防技术产品和相关服务收益大约为37亿马克,其中国防技术出口额为14亿马克,最大的买家是苏联,其总量相当于整个东德商品工业生产的百分之一左右。 其主要工作包括替苏联进行装备的维修和现代化,以及生产由苏联或者其他华约国家提供许可证的武器,主要包括枪械和其弹药、手榴弹、地雷和引爆装置,反坦克导弹、卡车以及吉普车等,另外还为自己的武装部队承包了其86%的装备修理工作,在1983年后,东德还增加了军用电子设备的生产。

冷战时期东德根据授权生产的苏联AK系列步枪:MPi KM, MPi KM-72, KK-MPi-69, MPi KmS, MPi KMS-72, MPi AKS-74和MPi AKS-74K
冷战时期东德陆军的T55坦克群
东德陆军的霍希P2M吉普
东德陆军的蛙7战术火箭
1988年东德阅兵式上的BMP1步兵战车

在整个冷战时期,东德陆军多次被命令进入战备状态。 其首次进入战备状态是在1961年柏林墙建成后,第二次则是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

1968年布拉格之春期间,东德原计划派遣第7装甲师和第11摩托化步兵师参与苏联的入侵行动,但由于担心在外交上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最终取消了行动。其部队最终仅在入侵部队进军时提供后勤支援,并准备在边境附近支援苏军。 一些联络官、通信部队士兵和史塔西官员则在行动后直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上。

1981年,在波兰下令实施戒严令之前,东德陆军被下令进入战备状态,并联合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准备对波兰进行武装干预。然而,计划中的行动最终并未实施。

东德陆军在大规模华约演习中的表现被认为是不错的。 由于其高标准的训练和良好的纪律,NVA 是华沙条约组织中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然而,国家人民军并不总能从苏联获得最先进的装备,因为其财政资源经常会耗尽,或者是因为供应瓶颈以及部分装备出于保密原因不会出口等原因。 此外,苏联军事领导层和军备工业也拒绝让盟国立即获得最现代的技术。 国家人民军有时要等待多年才能获得“苏联战友”已经认为已经过时的各种技术创新。

尽管最初重要性不大,但在东方集团解体之前,东德陆军逐渐成为苏联武装力量最重要的盟友之一。 这有助于东德逐渐赢得苏联领导层的尊重,并能够在外交政策中承担更独立的角色。 此外,与其他华约国家的军队相似,东德军队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国民经济的生产过程,这是由于苏式计划经济的典型缺陷导致的。 许多士兵不得不临时受雇为工人,从事褐煤开采和建筑工作。 这种做法有时会被军方批评,因为它容易导致军事训练不足。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人民军也出现在非洲和中东,在那里它向许多政府和革命运动提供军事顾问和专家。 在东方集团国家的对外派遣中,东德派出的人数仅次于古巴和苏联。直到1980年,东德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南也门、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贝宁、尼日利亚,以及当时的刚果人民共和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各自驻扎有人数从100至2000人不等的部队,最多时候有3万名东德士兵参在海外参加过部署。不过,东德部队一般仅仅从事顾问和训练任务,基本上不会直接参与战斗,因此它们的表现不如同时期的古巴那样抢眼。

东德没有向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人员的记录。

东德陆军装备的T72主战坦克
东德陆军的米8和米24直升机
东德陆军装备的捷克斯洛伐克RM70火箭炮,除了苏联武器外,它也拥有一些其他华约国家制造的装备

除了陆军外,东德还拥有其他几支地面武装力量,其中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是边防军,它在1961年由边境警察改编而来,并由国防部管理。最初边防军是国家人民军的一部分,但1973年边防军后从国家人民军分离,直接受国防部管理。它的主要任务与西德BGS相似,主要是管理东德与西德之间的边界,以及保卫将东西柏林隔离开来的柏林墙,并防止东德公民逃亡西德,另外还有大约600名成员被指派守卫东德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而在战时状态下,他们的任务则是在边境上进行作战行动,并支持掩护华约部队接近边境。

在最多时候,边防军有47000名人员,其部队训练与正规步兵单位相似,但装备比正规军轻得多,最重型的武器也仅仅是RPG-7火箭筒。 为了提高他们搜寻试图逃离东德的人的能力,大多数部队都有德国牧羊犬。 其下属的一个团由大约1,500人组成,分为三个营,每个营有四个连。 这些团还有一个反坦克连、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工兵连。另外还有一些单位是机械化的,配备了PSzH-IV和FUG装甲车。

“费利克斯·杰尔任斯基”警卫团是国家安全部下属的军事单位。 由于该团不是正式的武装部队的一部分,因此尽管有四国身份相关的驻扎禁令,它仍可以驻扎在柏林。 这些小组由服了三年兵役的应征入伍者组成,他们来自“政治上可靠”的家庭。 除其他外,这些任务包括保护东柏林地区的国家和政党机构以及国家领导人居住的万德利茨附近的森林定居点。 在80年代,这个团大约有10,000人。

工人阶级战斗队成立于1952年,是一个民兵组织,它受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控制,由德内务部与警察提供训练指导,在最多时候拥有40万人的规模。 其的维持成本比正规军队低得多,因为成员不需要住宿、供给和工资与正规军相同,成员在业余时间接受训练的同时继续他们的平时工作。 其成员在下班后或者周末期间与他的部队一起训练,每年总计136小时,通常是在荒野中的训练营进行。

在早期,工人阶级战斗队主要装备一些已经淘汰的武器,例如二战时候的Kar98k步枪、莫辛-纳甘步枪、捷格佳廖夫机枪、M1942反坦克炮和M1939防空炮等,在70年代后其装备则逐渐和东德正规军达到了相同的水平。它们还拥有一些轻型装甲车辆,例如SK-1和SK-2装甲车,以及BTR152人员运输车。

除此以外,东德警察单位在战时也负责协助正规军作战,其下属的武装警察单位有21个机动营,人数在12000人左右,配备轻型装甲车辆和迫击炮等武器。史塔西麾下也拥有几支特种作战单位,包括第23特种作战和反恐局的大约600人,以及第9特种警察连的100余人等。

正在巡逻的东德边防军
边防军的特拉贝特越野车和PSzH-IV装甲车
工人阶级战斗队的成员和其装备的SK1装甲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德国防军:巅峰战力50万,对峙苏联欧洲主力,却堕落成“肥宅”
德国,隐藏的军事强国。
为什么二战后的德军不再使用传统的M35钢盔?
为什么德国是国防军而日本是自卫队?
东德17万“精锐”人民军,1990年德国统一后,他们被如何安置的?
冷战时期西德军队编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