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美军的那些叫mkxx modx的枪到底是什么?它们和那些编号Mxx的枪又有什么区别?⑤

2 | 手枪篇 Mk22 mod0-Mk25 mod0

        美国海军第一种以mk20+的数字命名的武器是海军型的M1919A4机枪,海军编号为mk21,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和现代战争没什么关系就不介绍了。

越战时安装在巡逻艇上的mk21

Mk22

        首先,这支手枪和SOCOM并没有什么关系,但鉴于它开创了这个命名传统所以还是算上了。

        在越战期间,海豹突击队需要一种可以用于执行秘密任务和渗透任务的微声手枪,。在一番调研和测试后海军最后选中了经常改进的史密斯-韦森M39型手枪,以海军的命名习惯定型为Mk22 Mod 0系统,绰号“Hush-Puppy”,这样的绰号是由于它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对付放哨的看门狗。M39的Hush-Puppy型的试验和生产都在1968年由S&W完成。

mk22使用的消声器的结构

        Mk22 Mod 0系统由两部分组成:WOX-1A消声器,采用封闭式设计,在前段有一个橡胶封垫,由于消声器直径较大,拧上消声器后就遮挡了枪上机械瞄具的视线,所以消声器顶部另外设有简单的准星和照门;WOX-13A 9mm手枪,也就是改进过的史密斯-韦森M39型钢制握把手枪,枪管延长出套筒,还刻上了安装消声器用的螺纹,另外还专门增加了一个套筒锁,在使用消声器和亚音速弹射击时,可以打开套筒锁,以使套筒不后坐抛壳来把噪声降到最小,但开启套筒锁时需要手动抛壳和上膛。

mk22的配件

        手枪配用专门的绿头低速9mm弹,重10.2克(158格令),枪口初速274 m/s(900 fps),低于音速。如果使用普通的超音速弹会明显降低消音器的效果,还会大幅影响消音器的寿命。在使用亚音速弹时,消声器的橡胶封垫最好的效果是大约在30发以内,如果打普通弹,打6发就得更换橡胶封垫。美国海军为其配套的消声器定型为Mk3 Mod0,专用枪弹和后备的消声器配件组成的附件包称为MK26 Mod0,每个附件包里有24发9mm亚音速手枪弹(Mk144 Mod0)和一组消声器橡胶封垫。

        Mk22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美军80年代的一些军事行动中还能见到,但到了海湾战争就没出现过携带或使用mk22的照片了。

Mk23

        1990年2月, SOCOM制定了一种名为“进攻型手枪武器系统”(Offensive Handgun Weapon System,简称OHWS)的开发计划,并在10月由海军向有开发能力的厂家提出了这种名为SOCOM手枪的性能要求。支持禁枪的政客会说所有的手枪都是“进攻型”的,但SOCOM对OHWS则有完全不同的解释。SOCOM指挥着美国海陆空各军种中的大部分特种部队,包括海豹、陆特、空军特种部队、游骑兵等等,他们认为OHWS应能充分满足执行“进攻”任务的要求,因而提出了与大多数“防卫型”手枪所不同的指标。

        一般特种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会携带多种武器装备,主武器一般都是步枪,机枪,狙击步枪之类的长枪,而手枪一般都只作为备用的佩枪在主武器打光子弹时作自卫使用。而SOCOM对于这种“进攻型手枪“的要求就是能在只使用这种手枪作为主武器的情况下执行进攻型任务。

照SOCOM的说法,1911也属于”防卫型“手枪(逃)

        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45ACP口径手枪、激光瞄准模块LAM(Laser Aiming Modules)和消声器。整个计划被分为三个阶段,研制和测试是第1、2阶段,第3阶段是生产阶段。SOCOM原定于1992年3月开始第一阶段的比较试验,1993年1月开始第二阶段的比较试验,选定型号后在1993年12月开始第三阶段,即总量为9,000支手枪的批量生产。但由于海湾战争开打,SOCOM便推迟了整个计划。

据说是测试mk23的三角洲

        1991年8月, SOCOM选定了柯尔特和HK这两家公司进行竞标,并由海军出面向这两家公司发出了同样的12个月的合同,要求这两家公司向海军Crane地面武器中心提交30支样枪。经过7个月的研制后,在1993年10月这两家公司都提交了样枪。到了1994年1月,海军完成了第1阶段的比较试验后,选定了HK公司的样枪继续进行第2阶段的测试,此时HK公司又获得了一份生产另外30支样枪的第2阶段合同。

柯尔特的样枪,结合了当时在售产品的各种特点
HK的样枪

        在第1阶段和第2阶段之间,HK对样枪作了一些改进。为增加耐用性,套筒宽度从35mm增厚至39mm,改进了枪管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还按照海军的要求改用了KAC的消声器。Mk23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并通过第2阶段测试后,在1995年11月,美国海军与HK公司签定了批量生产合同。

        1996年5月1月,Mk23 Mod 0开始正式交付到特种部队手上,成为继政府型M1911A1后第二支.45口径的军用手枪。1996年12月,民用型的Mk23也开始出售,售价为1,995美元,而且是限量生产。此外,还有谣传称HK公司以1,600美元左右的价格向美国执法机构推销这种武器。

一支完整的mk23系统

        Mk23的弹匣能容下12发.45 ACP弹,相比于民间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同类手枪来说的确让人感到很具有“进攻性”。Mk23的造型与USP很相似,而不只是外形,它们的大部分技术和生产工艺都是相同的,例如相同结构的复进簧导杆,内膛镀铬的多边形枪管膛线,聚合物握把,所有金属部件都有耐腐蚀涂层等等。USP先于Mk23研制,最早是HK公司为拓展美国手枪市场而开发的计划,因此HK公司在研制Mk23时是以USP的初步成果作为基础的。而 当Mk23发展成熟时,这些技术又拿回去用到了USP身上。

.45口径的USP Tactical

        不过Mk23和USP在结构上也是有不少区别的。首先Mk23比同口径的USP更大更长(当然也更重),而且Mk23从套筒外露出一段带螺纹的枪管,便于安装消声器(USP战术型才有同样的设计);USP的手动保险兼有击锤解脱杆作用,而Mk23的手动保险和击锤解脱杆分离为两个独立部件;另外Mk23的扳机护圈前方有一个带螺纹的小孔用于固定LAM。

外部结构详解

        在研制计划的第1阶段时,HK SOCOM所用的消声器为HK公司研制的矩形消声器,HK的说法是这种矩形设计可以缩短消声器的长度,而且不会阻碍瞄准。但到了第2阶段就改为现在的圆柱形湿式消声器,这种消声器最早是由KAC为柯尔特的竞标项目生产的,混合了湿式和干式原理,采用湿式原理时的消声效率比干式要高。虽然KAC的消声器比HK公司的矩形消声器长了30mm,但重量减轻了0.21kg,更重要的是KAC的消声器能满足海军要求减少32分贝的指标。SOCOM没有采用柯尔特的样枪,却接受了KAC设计的这个消声器,并在第2阶段的合同中规定HK的样枪必须采用,于是HK公司就放弃了原来的矩形消声器。不过KAC也对消声器作了改动,原本在柯尔特的样枪上是固定在套筒上的一个搭扣式装置上的,现在则改为拧在螺纹枪管上。另外KAC也为M4、MP5、M9等一系列美军装备的武器提供了相同原理的高效消声器。

KAC的消声器

        在第1阶段中的LAM也是HK公司研制的,后来改为ITI公司(Insight Technology Inc.)研制和生产的LAM。LAM是专门为夜间任务而设计的,通过套筒座下面的槽安装,在扳机护圈前用螺丝固定,用1.5V电池供电,防水20米。LAM有四种光源。第一种是发出可视强光的卤素灯,在25米距离上的焦点能形成一个半径30cm的圆形;第二种是发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要用夜视仪才能观察到;第三种是红色的可见激光;第四种是肉眼不可见的红外激光,也需要用夜视仪才能看到。

ITI的激光指示器,也是后来SOPMOD II系统中战术灯的生产商

        尽管Mk23手枪早就被配发到了特种部队手里,但操作员对这种“进攻型”手枪并不怎么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尺寸堪比沙鹰,即使不安装LAM和消声器,要单手射击仍然很费劲。而USP战术型就解决了尺寸过大的问题,而且比Mk23更流行。另外,整个Mk23 Mod 0系统太贵了,也不可能装备到每一名特种兵手上,因此很多特种部队也采用了其他型号的手枪和消声器——不管是用来“进攻”还是“自卫”。Mk23相比其时其他的军用手枪来说精度要高不少,在50码距离上的散布可以保持在2英寸以内,即使安装消声器射击时的散布精度也只有6cm。(PS:这个精度放到现在就泯然众人了)

连摆拍都没几张,可见受欢迎程度

Mk24

全家福

2006年,SOCOM提出了战斗手枪系统(Combat Pistol,简称CP,前身为Joint Combat Pistol计划,简称JCP)的竞标,该计划打算为特种部队采用一种新的.45ACP口径的战斗手枪。可能是考虑到之前的mk23虽然装备了部队但并不被操作员待见的尴尬情况,HK以之前设计USP和mk23的经验设计了一款新手枪参与竞标。该枪最初在2006年4月透露了一下消息,但到了2006年秋天,CP计划被无限期中止。

虽然计划被鸽了,但HK仍然在开发这种手枪(钱都花了不能半途而废不是),并在2007年夏天对外公布了HK45,在2007年秋天公布了紧凑型HK45C。

HK45和HK45C基本上是HK把之前研发USP45和P2000的经验进行了合并,并借用了一些P30的改进要素。所以HK45具有以上手枪的许多内部和外部特征。最明显的外表变化是套筒前端略向前倾,另外在套筒座的扳机护圈前方设计有皮卡汀尼导轨,握把前方设计了增加握持手感的指槽。此外,HK45T和HK45CT还在伸出套筒的枪管前段刻有螺纹,用于安装消声器。HK45还有可更换的握把背板,以适应使用者手掌的大小。Mk23由于又大又重而受到操作员们的厌恶,所以海豹一直以来使用的手枪主要是被谣传为Mk24的P226T海军型。但有些人则不喜欢HK45握把上的指槽,因为这些指槽只适合手掌大小比较“平均”的男性。所以手掌较小的人可能更适合使用没有手指凹槽的HK45C。

HK45C。可更换握把背板还没有指槽

据试射过的人说,HK45的扳机比USP更好,对精度的影响更小。HK45标配的弹匣容量是10发,HK45C的是8发。后来HK还推出了12发的加长弹匣。该枪寿命据说可达2万发。但也有一些评价并不是太好,比如说HK45比较挑子弹。

HK的官方测试

在2011年,HK45CT被SOCOM正式定型为Mk24。

虽然被SOCOM正式定型了,但HK45的实际使用记录很少,只有零星的操作员会领一支HK45带着用。

10年左右的海豹,腰上别着一支HK45T

Mk25

美国陆军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XM9手枪竞标计划,用以代替使用了70多年的M1911A1。西格-绍尔把当时的主力产品P220手枪按照美军的要求改进成为P226后参与了竞标。美军的测试标准极其严苛,最后只有P226和伯莱塔92F通过了所有的测试,而P226比92F的表现还要好,但最后以比92F更高的价格而落败。(顺带一提,HK也参加了这次竞标,使用的是著名的P7手枪,但在警务使用环境下很优秀的P7在美军的试验场上拉了胯)

早年的产品图

虽说P226没有被陆军选为制式手枪,但却受到特种部队与执法部门的青睐。海豹突击队,SAS,以及美国的许多执法部门都采购了P226作为其作战人员的标准佩枪。

90年代的SAS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

说到海豹和P226的关系,由于Mk23实在是太大太重,海豹选择先继续凑合用1911和M9,再同时寻找一种合适的手枪来代替。2003年,SIG推出了P226战术型,套筒座上设计有皮卡汀尼导轨以安装战术灯,激光指示器等配件,并且配有加长的带螺纹枪管以便安装消声器。

不锈钢版的P226ST

海豹看中了战术型P226,并向SIG提出了制造一批强化了防锈处理的P226T的订单。这批P226使用碳氮共渗工艺对套筒进行表面处理,也有使用磷化处理的不锈钢套筒的。经历了海水,干燥,极寒和高温(重点是海水,毕竟是海豹)仍能正常使用的这批P226在海豹获得了不少好评,于是海军开始长期对这种强化了防腐蚀性能的P226T进行订货,提供给海军的P226在套筒上都有一个白色的船锚标志代表海军。

DG武器库里的P226,注意套筒上的船锚

尽管海豹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P226T,但美国海军长期没有为其定型,一般海豹都直呼其为sig或者P226。因为当时SOCOM定型的手枪只有Mk23,所以网友们都在猜测海军型的P226T的编号是不是mk24,直到2011年,SOCOM将云里雾里的HK45T和P226T一同定型,其中P226T定型为mk25。定型之后陆军也采购了一批装备于陆特,绿色贝雷帽和三角洲,在照片中能时不时见到。

陆特使用的P226

SOCOM定型后,SIG也立刻推出了民用版的P226 NAVY,采用和mk25一样的表面处理工艺,套筒上也同样印有代表海军的船锚。民版的海军型设计有战术和普通型两种,比普通的P226要贵上一截。

民版的产品图

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海豹选择自购Glock22甚至是STI Staccato,但每个通过了UDT训练入队的海豹收到的第一支手枪仍然是mk25,虽然它已经不再先进新颖轻盈紧凑,但它可靠的性能仍然是在遇到极端情况下的生存保证。

海豹的蛙人训练
海豹的手枪射击训练

    下一部分将先介绍机枪,敬请期待。

    由于其中的多种手枪定型年代较早,中文资料缺失,本部分在撰写时摘编了不少来自枪炮世界网站的资料,感谢叫兽(微博@daboboye)的一手资料!

资料和图片来源:枪炮世界网站,Forgotten Weapons,HKPRO论坛,SIG Arm官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特种部队作战步枪系列
美国特种部队进攻型手枪
手枪中的王者—
现代侠客,令男人羡慕
HK公司的HK45特种战斗手枪---消音器安装
美国民用枪械市场畅销枪之——SIG绍尔P220 手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