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有感于伪古玉鉴定流行语“杀伤力”

                有感于伪古玉鉴定流行语“杀伤力”

                                 河南    段炼

   当今,在古玉收藏鉴赏中,突然冒出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即是“杀伤力”。初听周围友人说起这个时代网络流行词时,没有在意,只是一笑置之。因为说这样话的人,往往是收藏界中没有太多鉴赏真伪经验的初级生,说的人多了,也就充分说明了在古玉收藏大军在逐渐壮大,队伍壮大了是好事,因为这说明了社会在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提高了,转而开始关注精神生活,关注文化,文明的传承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得以发展延续起来的。

   随着古玉收藏大军在逐年递增,古玉市场的供需出现失衡的状态,真品越来越少,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基于此种现象,古玉作伪市场也就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了。造假地方由过去的北京,苏、扬南北两派,开始呈现出燎原之势。新生造假基地增加了河南南阳、安徽蚌埠、浙江杭州、辽宁鞍山、岫岩、江苏徐州、新疆乌鲁木齐、山东等地。以致,今天古玩市场地摊上的伪古玉商品琳琅满目,继史前红山、良渚粗糙、丑陋以后,逐步迈向精美华丽的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玉器。

   但是,有一条不变的伪古玉鉴定定理,工艺越复杂、繁琐,造型越巧妙,露“马脚”的地方也就必定越多;造假古玉如果想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必须进行产业化并以数量取胜,众所周知,古玉因为墓葬的坑口和微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玉质的变化和沁色的变化也是有着千变万化的不同,这就制约了伪古玉玉质、沁色的加工难度,因为,批量的加工,势必造成玉质、沁色的共性,在这一点上,伪古玉所暴露出来的可不仅仅是“马脚”。在这里我们试想一下,露出“马脚”时,明眼的古玉藏家即可一眼洞悉,满眼沁色相同的“古玉”,甚至愚昧到不同时期玉器,因为批量的做沁工艺而出现共同的沁色,这样的破绽可不单单是只“马脚”,那就如同露出的是一整只“马屁股”,那前文提到的“杀伤力”是否有其真实的意义?还是只对初级古玉收藏爱好者有着真实意义的“杀伤力”?

   在伪古玉做沁的方法上来讲,我们稍有鉴定常识的藏家都知道,所用方法无非两种,一是化学法;二是物理法,化学法是利用酸蚀来制作沁,酸蚀做沁法所带来的只是仿古玉肤浅的表面感官,有人说“几分钟就可以做出来沁”,我们再试想一下,埋藏千年的古玉,所产生的沁蚀,岂能“几分钟”就做出来,这个“几分钟”就做出来的沁色与埋藏千年所产生的自然沁色的差距,就是不懂古玉鉴定的普通人,用脑子思考一下,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一个古玉收藏者连这个基本鉴赏常识都不具备,那也就不用在这个行业花自己辛苦挣来的冤枉钱了,这个“几分钟”就做出的“千年沁”,何来的“杀伤力”?

   物理做沁法大致可分为火烧和利用原皮。因为玉的自身结构的原因,在用火烧烤时,其表面组织会形成细密的裂隙,但这个裂隙与古玉在自然掩埋因应力而产生的自然节理,又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自然节理是按照玉质结构而产生的不均匀状态分布的节理,经火烧蚀所产生的节理是均匀并且呈网状分布的,这就比如瓷器的开片一样,连玉质基本节理的成因都搞不清楚,如此大的一个“马脚”,何来的“杀伤力”?

   生石灰烧蚀做沁法,虽然没有了“网状”的烧蚀痕迹,可所留下均匀的惨白又是一个“马脚”,稍具古玉鉴定的藏家都知道,入土千年的古玉,因为所处的环境是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周围,所以,即便是再干燥、贫瘠的甘肃、宁夏地区所出土的古玉,其鸡骨白也是色泽柔和的骨白、牙白,与生石灰所烧出的“惨白”、“精白”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不要说可以染色,经石灰和火烧后的玉石染色,一定会产生色泽的不均匀性,这与有机质土壤千年埋藏染色又是有着差异的,这个差异,无疑又是一只“马脚”,试问这样的一只“马脚”难道还具备“杀伤力”吗?

   利用天然石皮做沁,具某公讲是最“打眼”的,因为石皮的产生,与古玉表面沁蚀的产生,道理基本一致,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可有一点却是制约它利用石皮加工古玉沁色的瓶颈,那就是古玉的器型是矩形的。石皮是在不规则状态下的玉石表面形成的,但古玉却是有既定型制并在土壤均匀包裹状态下的,这种利用一面皮在既定形状上加工的伪古玉,会留下一只难以解决的“马脚”。这只“马脚”有杀伤力吗?

   所谓“古玉新工”,在新工的加工过程中,势必会伤及古玉表面原有的自然沁色,会出现极不自然的“断沁”现象。这种“断沁”想象,随着新工工艺的使用,会在玉器表面呈现出一个整体分布的规律性,这与上文谈到的利用天然石皮作假,而对石皮均匀统一性所造成的破坏是一样的,也是目前造假手段所无法克服的又一只“马脚”,而这只“马脚”对于一个有着长期鉴赏古玉经验的藏家还真有“杀伤力”吗?

中国传统丧葬制度对于伪古玉加工的制约;

古玉摆放内棺外椁位置所产生玉质变化对伪古玉的制约;

时代美学原理对伪古玉加工设计合理性的制约;

利润和产量对伪古玉市场保有量的制约;

大量低廉价位玉种使用对伪古玉的制约;

   等等等等,如果这么多对伪古玉加工的制约因素存在,对于一个所谓这研究院、那研究所、又是出书、又是在某地方小电视台露一小面的所谓自小学习古玉“鉴定强人”来说,具备这么强大的“杀伤力”,请问,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一些得到公众和社会认可的鉴定专家?甚至在一些鉴定专家对你的藏品产生一些疑议和提出中肯意见时,就大呼“谁来鉴定鉴定专家!”

后感:我亦从中吸取教训,反思、换位、静心、深入、严谨、治学、公正、客观。

                       

                                                                       八月一日深夜草草于同玉德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田玉籽料的假皮子,染色,加工的和田玉,真假和田玉籽料_yanqianping1的空间_百...
古玉鉴定关键点(1)
鉴定 | 第448期:超清大图,求助各位玉友这皮色真吗?玉质如何?
高古玉的几个鉴定和断代依据
杀伤力极大的假皮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