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过“多重身份”,我在两个月赚到了五位数的收入



多重身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1.

2015年年底的某一天,微信提示收到一条消息:“哪个群又发红包了,速度要快哟,不然被人抢完了。”打开一看,是一个微信转账,上面赤果果的写着数千元,我不敢点!对方说:“这是你的稿费,快收。”来回周旋了好几轮,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收下了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稿费。非常感谢这位朋友对我的赏识。

面对这个平台,说实话,我的出发点非常地纯粹:因为确实有实战经验和兴趣,持续供稿了好几篇质量不错的稿件、对他们的平台提出了一些我的看法、也因为他们的平台质量确实不错,一直有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但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些实际性的物质回报。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赏识。

想起朋友和我说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朋友的师弟R,在嗒嗒巴士刚开通不久时,因为体验后发现了一些Bug,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嗒嗒巴士的创始人,给他发了一份建议书,最后被高薪挖到嗒嗒巴士,薪水翻了一倍,Title连跳几级。我想R应该也猜不到这个结局,一开始只是想让自己有更好的体验,却获得了那么好的机会。

真正改变你的事情,生活从来不会提前告知。

2.

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不愿意不问付出的去做一件事,但很多的时候,社会却是无比现实,你不主动往外掏出点什么,人家凭什么信任你?

在【在行】平台,通过“学员”(在行给的称呼,不敢叫哟)邀约所支付的费用及一些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收入,在这小段的时间里,获得了5位数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我所碰到的“学员”,一半以上资产、阅历远远在我之上,大大丰富了我的阅历,打开了人脉圈。

起初开通这个平台,目的也是蛮简单的,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一些人、帮助一些人、强化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但我一贯的做事风格较为认真负责,每个邀约我的“学员”,针对他们的问题,都会通过搜索引擎补齐资料,再做一份系统性的文件,一般1-2个小时的会面,根据难易程度,需要2倍以上的时间进行准备,会面结束后,再花一点时间根据“学员”的需求补齐资料。这些准备和事后资料的提供非常值得,经过几轮深入的沟通与了解,有几个“学员”有了进一步的转化,有帮我介绍新“学员”的、有直接聘我当顾问的。

这些衍生性收入,是我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的。

3.

去年年中因为自己的微梦想清单,希望能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分享,经过小伙伴M(谢谢她)的引荐,做了一场近500人的线上分享,分享结束后,很多粉丝加了我为好友的同时,引起了头条号一位朋友的注意,邀约我在头条号上开通专栏。后来,有了第一篇阅读量在10W+的文章。

去年9月份,我加入了深圳趁早公益组织,成为了线上分享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今年1月份,做了四场线上分享,写文、发布、加人、拉群,忙成狗。

今年初,在《简书》上开始写文章,慢慢的有了一些粉丝、陆陆续续收到一些打赏,文章也开始被《清华南都》等大号转载。

1月底,开通了公众号,开始写原创文,因为没有打赏功能,居然有多个人在公众号后台说看了我的文章深受启发,如何才能给我打赏。因为之前通过公众号高强度运营了一小段时间趁早线上的活动,对公众号的运营有了点感觉,于是想到了通过添加关键字自动回复的方式:如果想给我打赏的朋友,只要在后台回复“打赏”,就可以添加我的私人微信号,给我发打赏红包,同时成为我的朋友。

没想到每天都有人添加我给我打赏,谢谢这些朋友,每一个给我打赏过的朋友,因为我没有打赏功能,都是历经千山万水而来(需要三步啊:订阅公众号,根据提示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打赏和文章的广告,为我的第二身份带了一些额外的收入,这些收入加起来只有4位数,但却是对我很大的支持。

4.

也许我的故事并没有多少借鉴价值,但是我还是想聊聊,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

*做有价值的事情:

区分清楚价格和价值,价格是别人愿意为你所支付的一个数字;价值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定位,比如说做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成就感,给别人带来帮助、启发,也许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价格,但却更有价值。

具体来说可以是:写作、分享、演讲、阅读、旅游等内容。

*多进行尝试:

我始终秉持一个观点:我们远没有到要做减法的年纪。但是在进行多项尝试前,最好已经有一件事,是你坚持并努力了较长的时间。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对一件事的坚持,你已经练就了多种能力,具备了尝试的“资格”,懂得如何选择、舍弃与坚持。

这个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很容易变成了:想要的太多,而行动总是太少。

*交替性的输入输出:

看过了很多的书、电影,见过了很多有趣的人,听过很多动人的故事后,我才开始有了较大量的输出,但春节前居然有一种完全被掏空的感觉。春节假期调整状态,几乎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在春节假期快结束时,2天的时间完成好几篇文章,非常有灵感。

所以,当你觉得写不出、讲不出、头脑空空时,不需要进行任何的自我否定,正是你需要重新进行大量输入的时候。

*有意识的扩大人脉圈:

人脉就是资源,越优秀人脉圈越容易打开,人脉圈打的越开,资源越是源源不断。扩大人脉圈这个话题太大,待人诚恳、谦虚、乐于助人,保不住哪一天你就需要“用”到他,即使“用”不到,那也是一种很大的财富,我们无法避免成为社会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脉圈中的人,不一定非要是大咖,比如说那些喜欢你、受你启发、不断关注你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特别感谢那些我开什么平台就追我到什么平台的朋友,受姐姐一拜。

*要做就做好它:

如果你试过并选择了放弃,没有什么好遗憾或者后悔。但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很多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换一种与自己沟通的方式,别再反复问自己要不要做某件事,而是应该时刻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这件事更好的完成。聚集资源与力量,做好它,其他的交给时间。

*学习要形成闭环:

我们总是人为的延长学习的路径,这句话说的好听点,就是完美主义:开始时考虑太多,做的过程总是尽善尽美,无法结束。试着让自己形成闭环式的学习模式:学到知识-进行思考-进行扩展式学习-通过写作或者分享的方式输出-根据反馈补齐、修正-再分享-小结。把一个个知识进行拆散,让自己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之余,还颇有成就感。

*打造个人的品牌:

正处在摸索阶段,不敢献丑谈太多,但我又觉得非常重要,提一点点小建议吧:社交场合或者平台:昵称、头像、签名的统一;脸皮厚,多亮相:以写作为例,不要怕自己写的烂,持续性的输出、有进步才最重要。也许以后我会以互联网的角度,完整的谈谈我的做法与看法。

*看尽人生真相:

别总觉得自己很难,别人很容易。人们总是容易在低落的时候看到别人的成功,更加倍受打击。所以,我提醒大家:别人的苦只是咬碎揉烂了往肚子里吞,别羡慕别人朋友圈式的生活方式。

5.

做到这些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过电视剧、几乎不逛街、每天早起、并且只要儿子不在家,从下班回到家会一直忙到睡觉前。也许有人会说我有点老了:30岁+了、还是个女的、还有个家庭有个宝宝、还要上班,但我仍然会利用业余的时间,坚持做着这些对我来说,也许短时间内并没有任何回报,但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高价值事件。那么你呢?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没?如果没有,从挖掘自己的优势、从很小很小的事情开始吧!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如何通过爱好赚钱, 让收入增加5位数的?
通过多重身份 , 我在 2 个月赚了 5 位数的额外收入
【报告】在线教育乱象丛生 掌门1对1、尚德机构、沪江教育等问题频频
“我36岁了,什么也不会”
我每天读书1小时,躺赚50万:你吃什么苦,都别吃没钱的苦!
低”收入女性九大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