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残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难以觉察,因此,如果不特别指明,自残仅仅是指对肢体的伤害。 自残的最极端情况就是自杀。 自残行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自残的念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已。
  
        原因
1、发展异化 每个人都存在着创造毁灭欲,GOPLA在解释自残行为的时候是通过发展需求这层面的。 发展受阻的结果就是另类改变。这是通过毁灭来实现精神能量的释放。
2、断绝期望 很多人都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他们往往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挫折。 对于一些他们已经失去信心(可以说绝望)的事情,由于他们存在较好基础,不可避免还是有一些欲求或期望出现,自残往往也为了斩断这些来源。
3、焦虑转嫁 焦虑、紧张、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自残是一种压力转移的方式。自残是一种不良的发泄方式。一些人会习惯于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的痛苦。
4、策略 为了获取其他东西。比如敲诈、获取保险赔付等。 另一个明显做法就是为了逃避惩罚而进行的逃避性自残。罪犯往往可能自残。特别是小偷,往往这已经成为惯偷早就计划好的行业脱逃手段,甚至团伙规则。在帮派中,为逃避惩罚而自残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逃避性自残也体现为为某些不作为或不成功找借口等。 舍车保帅,以自残换取生命也是一种策略。
5、兴奋点短路 自虐的快感。一些人会从痛苦中感到放松、刺激或兴奋。他们会习惯性地自虐。自虐中对肉体的伤害就是自残。 其他痛苦的减轻,如毒瘾发作等。
6、自杀未遂 本意自杀,自杀未遂的肢体伤害现象被认为自残。
7、冲动 冲动时的极端想法也能导致自残。比如赌气,发誓,酒后无法控制自己等。
8、外界压力 许多外界压力会促成自残。这时,自残是被迫的,自残者并不愿意自残。伤害与否取决于外部意志。比如以肢体伤害为标的的赌博的履约等。再如被恶势力强迫自残等。校园暴力中自残现象也不少见。
 9、无知 一些孩子并不知道自残的危害,有些是在不良的风气中受到误导。比如文身,看起来是在追求“酷”。他们都是在轻率决定后才出现后悔。
 
        形式 对于很多女性,长发也被认为是肢体的重要部分。对于感情重大打击,很可能就以头发作为突破口。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自残,都会被人认为是心理不成熟或不健全的表现,因此难以被社会接受。 在自残者走入社会的时候,社会可能会因为担心自残者的脆弱或另类而在很多方面厌恶、限制或拒绝。
 
        自残行为大致归纳为七种动机:
一、调节情绪 这是自残者最常想达到的一种效果。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
二、自我惩罚 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三、影响人际 自残者身边不乏有关切他的家人、朋友或教师,但自残者每每让关切者感到疲累、挫败,甚至让人不想理会,因为他惯以自残行为操弄他人或吸引关心,甚至控制身边重要的人。
四、标榜独立 当对方要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例如亲密伴侣要求分手、老板要炒自己鱿鱼,这时出现的自残行为是为了表达独立自主,显示只有自己能掌控自己,对方是不可能控制他的。
五、抵抗解离 解离状态(dissociation),是当人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希望能忽视痛苦。但麻木也让人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六、抵抗自杀 这项功能乍听吊诡,其实也合理。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个程度,自残者可能考虑自杀;在尝试自杀前,如果以自残来减轻某部分负面情绪,就可能远离自杀。因此,自残或许是自杀的保护因子,提醒自己或他人,的确有心理困扰,必须积极面对与处理。
七、追求刺激 人体受伤时,脑部同时分泌“脑内啡”(endorphin),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将痛苦驱除。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青少年集体公开割腕,常常是用这种自残行为,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建立同侪认同。 伤害身体会痛,但自残者常认为:“伤口一点都不痛,心比较痛。”这里的“心”,可能就是上述七种心理原因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辣不欢”其实是一种自虐?
“你疯了吗?”“不,自残让我舒服” | 人为什么会自残?
为什么有些人会自残?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残?(中)
厌学、暴躁焦虑、自残...家长千万别忽视孩子这些“坏情绪”,小心是它在作怪!
深陷情绪危机时,你可以转移注意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