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性格孤僻内向幼儿教育的个案探索与分析

  1、个案状况。
  张静雯,女孩,四岁。2006年11月由圣城街道张仕幼儿园转入我们班。在与家长第一次碰面的时候。静雯的妈妈就特别交待孩子性格孤僻内向,不爱动,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希望老师多费心开导教育。作为老师,对家长这样的要求很是理解,因此决定全面观察和了解这个孩子。
  2、家庭生活背景。
  张静雯的爸爸妈妈都是大本毕业,在政府部门工作。平时工作很忙,静雯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奶奶的身体不好,带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爷爷的身上。据孩子的妈妈介绍,静雯的爷爷性格内向,平时很少说话,与孩子交流的少,从来不喜欢带孩子凑群。静雯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老人就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圣城街道张仕幼儿园让孩子就读,可是孩子不愿意与人讲话,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内向孤僻的静雯在幼儿园里天天哭,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孤雁”。老人很疼孙女,最后没办法只好转学。因我们幼儿园离静雯爸爸、妈妈单位近,保教质量高,小静雯就成了北洛幼儿园的“一份子”。

  二、原因分析。

  接手静雯后,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这孩子确实“与众不同”,爷爷送她来幼儿园时,从来没见她高兴过,上课了,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自顾自的卷着衣角玩,也不说一句话。课堂上从不发言。玩具放到她的面前她才玩,别人抢她也不反对,一点表情也没有。室外游戏活动时,静雯站在一个地方就不动了,对于滑梯、蹦蹦床等大型玩具也不感兴趣。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她玩,老师鼓励孩子们和她玩,不一会儿孩子们就会弃她而去,因为她根本就不和人家玩,看着孩子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我很心疼,开始寻找导致孩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隔代教养方面的原因。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隔代教养有其有利的方面,但也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在个案张静雯的身上更为明显。因为爷爷奶奶对孙辈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无原则的满足其过分要求,老人还担心孩子小吃苦、受委屈往往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替孩子穿衣,喂孩子吃饭,背孩子上幼儿园……)另外,老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形成的价值观、教育观比较保守,思维模式缺少变通,活动、交往的范围比较有限,更由于年龄而产生的生理变化,老人在动作的灵活,语言的清晰,表情的丰富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年幼的孩子容易通过无意识的模仿受到影响。隔代教养更为突出的是祖辈在对孙辈的抚养过程中,比较注重身体和生活上的照顾,容易忽略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采取直接满足的方式,忽视引导孩子在获得满足的过程中让孩子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重中之重是婴幼儿大脑发育需要丰富的外部刺激,户外活动和伙伴之间的交往才是获取外来刺激的重要途径,而静雯的爷爷恰恰不喜欢带孩子凑群。间接的导致了孩子性格孤僻、内向、不和群。

  2、家长方面的原因。
  通过与静雯的父母和有关熟人的接触,我了解到静雯的父母虽然都是大本生,学历很高,但是对学前教育了解很少,孩子小班只上了几个月就转学来到了中班。平时静雯的父母工作很忙。只是在少的可怜的休息日、节假日里接孩子一起住。父亲喜欢打牌,很少照顾孩子,母亲因为忙家务,很少与孩子交流,为了孩子的事情,夫妻间矛盾很多,高兴时给孩子买这买那,不高兴时就对孩子乱发脾气,夫妻俩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独自玩耍,宁肯花大钱给孩子买玩具,也不准孩子独自下楼玩儿,孩子尽管有吃有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却很孤独,变的越来越内向,久而久之导致了静雯孤僻心理以及不愿意和人交往的不良个性。

  3、幼儿个体自身素质原因。
  由于静雯从小内向、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来到幼儿园后在课堂以及室外游戏活动中成就感不强,活动中不积极进取,熟悉新环境的能力薄弱,当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她感到陌生,以致于产生了自卑害怕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的与老师、小伙伴交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更不善于根据不同的情景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作出应答。慢慢的就不和群了,变的越来越内向,逐渐的失去了天真活泼的性格。而造成这种内向型行为的根本是恐惧,基本特征是心理自卑、行为退缩,因此不会主动与父母、教师、小伙伴交流思想感情,害怕参加集体活动。
 
三、矫正方法与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决定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循序渐进的调整张静雯的不良个性。

  第一阶段的情况分析:通过一个阶段的接触,我发现静雯不喜欢来幼儿园的原因是对新环境有恐惧心理,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正是这些关键障碍使她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方法与措施:1、老师给予静雯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她尽快适应新环境。具体做到尽量多与静雯接触,让她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感到幼儿园像家一样的温暖。比如,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园时,先把她揽在怀里呆一会儿,握握她的小手,吻吻她的脸蛋儿,摸摸她的头,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先有安全感。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游戏中有意找静雯回答问题、交谈或一起做游戏,从谈话和游戏中逐步提高她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静雯与老师、小伙伴们交流的自信心。如有意安排开朗活泼的幼儿陪静雯做游戏、玩玩具等,让他们和静雯讲话。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增加孩子的社交能力,如“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我为小弟弟、小妹妹做件有意义的事情”等,利用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感化静雯,循序渐进的让她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的玩成一片。

  2、必须让家长明确隔代教养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代替亲子教育,静雯的爸爸妈妈应该担负起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尊重祖辈家长发挥隔代教育作用的同时,要协调好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既能让孩子从父母那儿感受到严格和理智,又能从祖辈那儿体验到宽厚和慈爱。还可以让孩子逐步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策略去对待不同的事情。

  3、分别说服静雯的爸爸妈妈抽时间多了解儿童心理学,积极参加我们的家庭教育活动,共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心情愉快的生活,并为孩子创设语言交流环境。如,多为孩子买些简短易懂的故事书,激发孩子的讲述欲望,多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如,串门、购物、郊游等,鼓励孩子多看、多讲,锻炼静雯讲话的胆量。

  第二阶段的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静雯的性格活泼了许多,来幼儿园不哭了,话也多起来,不过又暴露出一个问题,每天早晨静雯来幼儿园,必须有我亲自接待,有时有事情我刚好不在活动室,任课教师或其他教师无论如何是留不下她的,她会牵着家长的手一直等到我来。有一次,静雯的妈妈找到我,向我倾诉, “刘老师,对孩子的培养我们已经尽力与幼儿园配合想让静雯孤僻内向的性格改变,可能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我们该怎么办,大伙议论的不错,我的孩子可能真是遗传了祖辈父辈的内向的不良基因,没办法改变了。”听了这些我没有马上反驳静雯的妈妈。而是让她发现静雯的优点。多关心孩子,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我暗下决心无论再难,也要想尽办法让静雯活泼,消除依赖心理。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方法与措施:1、上门进行家访,做静雯妈妈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权威资料消除静雯妈妈的顾虑。让其明白孩子性格的发展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在这些因素中,遗传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要求家长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借助家长的力量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

  2、在每天早晨接待幼儿入园时,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扬静雯做的好,是个乖孩子,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喜欢这样的孩子。在静雯表现有进步后,晨间接待孩子入园时我故意躲起来,让其他教师帮忙接待静雯,慢慢的孩子不再哭闹着只找“刘老师”了。这时,我适时的给予静雯小小的奖励,比如给她一块精美的橡皮或是一颗巧克力豆。静雯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开始愿意和老师小朋友们谈论她在家里有趣的事情了。

  3、运用“行为疗法”矫正孩子的不和群行为。“行为疗法”是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矫正孩子的不适行为。这种方法需要家园密切配合,在幼儿园里我通过暗示其他小朋友邀请静雯一起做游戏的方法,慢慢的培养她乐意“接受邀请”。因为内向不和群的孩子喜欢独来独往,不太喜欢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当发现静雯偶尔接受了个别小朋友的邀请,并且愿意参加,我马上大加赞扬,鼓励她快乐的参加游戏,慢慢的静雯融入到了班集体中。乘胜追击,我马上电话联系静雯的妈妈,告诉她孩子在园的可喜进步,让她鼓励孩子邀请别的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家长要为上门来的小朋友提供游戏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等,这种行为疗法贵在保持经常性。因为学前儿童的个性心理同他们的身体发育一样,处在尚未定型的初始发展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特点,使静雯的妈妈有信心,通过家园共同努力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对她实施科学的诊断和教育方法,矫正孤僻内向行为不仅可行,而且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阶段的情况分析。在家园的紧密配合共同教育下。静雯进步很快,尤其在绘画、舞蹈方面显示出了天分,如今已经和班上其他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最近阶段又发现了新情况,有时上课或游戏时静雯会控制不住,从座位上站起来,严重时还下位,有点我行我素了。老师们都说是我把“小孤雁”宠成了淘气的“小天鹅”。我想,这也许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在前几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过分的谅解和宽容小静雯的缘故而造成的吧,看来,我们需要及时调整,把静雯的发展导入常规。

  方法与措施:多与家长联系,弄清楚孩子在家表现,请静雯的爸爸妈妈抽空多参加我们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了解静雯在幼儿园的情况,家园统一教育方法,在静雯已经基本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后,就不能再对她进行“特殊照顾”了。无论在家还是在园。都应该宽严结合要求静雯,在她做错事情时,除了指出她的错误外,还应该让静雯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了,真正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静雯慢慢的坚强活泼起来,聪明的小静雯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已经完全适应,整天乐呵呵的,再也不是那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了,在口语表达以及动手操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舞蹈队”。和过去相比简直判若两人,难怪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静雯的妈妈看到孩子的表现激动的流下了泪。面对眼前活泼开朗的静雯,我已忘记了她有时还流露出腼腆文静的样子,心里感到很欣慰。

  从小静雯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家庭环境是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地,幼儿园则是使孩子从单一环境中走出来的快乐天空。帮助孤僻内向的小朋友活泼开朗起来,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教育规程向我们提出的任务。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当好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爱心、热心、关心、细心、耐心。从这个个案中,想告诫年轻的爸爸妈妈,不要因为你一阵子的忙碌耽误了孩子一辈子的幸福。

  幼儿教育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我要继续不断的探索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培育者,做引导孩子走向灿烂明天的“红绸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各项管理制度(二)
照顾好3岁孩子,这影响中国的未来
这4种类型的孩子,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合群,难融入集体生活
2—6岁隔代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刘颖 离异家庭心理教育问题研究
幼儿园幼儿个案记录模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