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官吏名称释义
为了方便博友们看古书、看古装电视剧,本人在平时的学习中搜集到一些古代官吏名称,经过多方考证,根据朝代不同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意,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指正,有缺失的内容请给予补正。
太傅、太师、太保:合为三公,为皇帝的高级顾问官,辅佐皇帝主持朝政;
少傅、少师、少保:合为三少,为辅导太子的高级顾问官;
宰相、丞相:相当于政府部门总理或部长会议主席;
平 章 事:宋朝宰相称谓;
左    丞:总管吏部、礼部、户部事宜;
右    丞:总管兵部、刑部、工部事宜;
吏部尚书:总管全国官吏的最高长官;
礼部尚书:总管礼仪、外交和庆典事宜的最高长官;
户部尚书:总管钱粮税位同宰相赋最高长官,相当于财政部长;
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
刑部尚书:总管国内治安、刑狱事宜的长官;
工部尚书:总管全国的建设、规划、手工业等事宜的最高长官;
×部侍郎:指各部尚书之副职;
大理寺卿: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的长官,即审判长;
司 农 卿:掌管钱粮田赋的大臣;
太 常 卿:负责宗庙礼仪、祭祀、礼乐的最高长官;
鸿 胪 卿:负责朝、贺、庆、吊事宜的长官。明朝时,百官使臣复命谢恩、若见若辞均需鸿胪卿引奏;
少    卿:为各卿之副职;
监察御史:主掌纠察百官、巡按州县、弹劾邪奸、审核刑狱的大臣;
御史大夫:次于丞相的中央长官,主要职务是监察与执法,即最高检察
长;
尚 书 令:尚书省的长官,位同宰相;
中 书 令:中书省的长官,位同宰相;
太 史 令:掌管起草文书、策令诸侯卿大夫、编修史书、天文历法等事宜的长官;
东 观 令:皇家图书馆馆长;
三 司使:主户部、度支、盐铁三司。为掌管税赋、财政收支、盐铁专卖事宜的最高长官;
诸 司 使:主管全国财政事务的长官;
经 略 使:负责边防的军事长官;
枢 密 使:在辽代相当于兵部,军区的最高长官;
制 置 使:负责经营谋划边防军务事宜,多以德高望重的大臣或安抚使担任或兼任;
转 运 使:唐朝,掌军需粮饷水路转运事宜;
计    相:财政部长;
都指挥使:城防司令之职;
都 指 挥:统领一方的军政长官;
左右拾遗:负责对皇帝规谏和举荐人才等事宜(唐朝);
左右正言:同左右拾遗(隋朝);
左右卫率:隋朝,执掌太子兵仗仪卫事宜的官员;
散骑常侍:在皇帝身边主管规谏的官吏;
录尚书事:皇帝身边参政议政的高级官员;
中书舍人:为皇帝掌管文书兼起草诏令的近臣;
护军将军:主管选有武官的长官;
骠骑将军:将军的一种,地位在三公一下;
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的官员,相当于州刺史;
司    隶:汉代主管京师治安和纠察百官等事宜;
左 护 卫:指卫护京师的左翼军总管;
右 护 卫:指卫护京师的右翼军总管;
巡    按:明代称朝廷派往巡视、参察吏治得失的监察御史;
总    督:大区(一省或多省)的行政长官;
巡    抚:一省的行政长官;
刺    史:一州的行政长官;
镇    抚:镇抚使,掌管所辖区的军政与民政的长官;
太中大夫:朝中议论官;
太    守:一郡的行政长官;
太    宰:春秋时国家的政务总管;
太    卜:晋国主管卜筮的官吏;
中 郎 将:皇帝的近侍官;
中 庶 子:皇帝的侍从官;
中 执 法:指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副职;
中 大 夫:君王的殿廷侍从官;
中军将军:指中央近卫军(晋);
中    使:帝王宫廷派出的使者,多有宦官充任;
主    簿:负责文书薄籍,掌管印鉴的官吏,宋以后与丞、尉同为县佐理员;
主    书:主管文书的官员,隶属中书省;
主    席:主管宴会的官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唐代官职体系表
【干货】古代文化常识190题,背熟高考不丢分!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中国历代职官大辞典(七)
【必考专题】中国古代各朝代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