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尖上的中国 | 采拍现场:姜宝林-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笔尖上的中国》摄制团队日前对姜宝林教授进行了专访,通过姜老师的视角,我们走进了他的艺术世界。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姜宝林,一个徜徉于传统写意花鸟中的大手笔,另一个是打破传统山水格局、另辟蹊径的开创者。就前者而言,姜宝林可以说已经做得非常优秀,一派大家风范。另一个他却是看到了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路子,并且身体力行地在这条路上前行。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 师出名门,不落窠臼

南北名校名师亲授,加之勤奋刻苦的学习,为自幼爱好绘画的姜宝林打下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在传统艺术的圈子里,他受到学院派的教育,文人画的路子,博采众长。而他却并不满足于此,几十年来,作品一直在求变,在章法、意境上均有所突破。在作品中又完美的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与追求。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姜宝林的成功之处在于融合了众多传统与现代的因素,譬如民间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手法,再就是深入生活、采风写生的积累,姜宝林将其巧妙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 精于传统,勇于创新

对待传统与现代上,人人都要把握一个,这一点至关重要。无论是左还是右都不可取,左者激进,会遭招人斥骂;右者落后,会使艺术止步不前。艺术界的每一份子,都应让民族艺术在稳定中发展,不能丢掉传统,又要跟上时代步伐。姜宝林老师在对待传统与现代艺术上的就把握的相当完美,既不会固步值守,也不冒险激进。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对待传统的笔墨技法,姜宝林老师的观点是要一定要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笔墨功夫靠磨炼,功夫越深厚、掌握的技法越多,在以后的艺术探索和创造中,拥有的手段就越高明。中国画对笔墨的要求有很严格的规范,只有把笔墨的技巧、技法全面继承消化,才能有深厚的“功力”。中国画靠功力,没有功力就不耐看,就是白开水,而且功力又是日积月累的积累,再聪明的人也要勤学苦练。“我的老师可染先生这么聪明,画的画艺术性如此之高,但是他还认为自己是苦学派,还要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下死功夫。纵观中外所有的大师,没有哪一个是因为基本功不好而成为大师的,所有的大师都有扎实的基本功。”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对待创新,姜宝林老师也有他的见解:“我们继承传统不是目的,是手段、是基础。我们的目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叛逆、突破,才能推动艺术的发展。对传统,要极端的保守,不要怀疑,那都是古人几千年来经验精华的积累。但是我们对于创造,又要极端的大胆狂妄,敢于否定自己也敢于否定别人,要创造,要突破,要有颠覆精神,要有叛逆精神。如果你不敢否定前人的东西,你就没法创造,你要看到前人的弱点,还要看到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


姜宝林老师现场展示绘画功力


  •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在姜宝林老师五十多年的笔墨生涯中,他将传统绘画中的现代因子和西方绘画里的现代因子进行筛选、融合、加工,总结出一个创作理念,就是“既要笔墨,又要现代”,他认为这是古老的中国画向现代转型唯一的正确道路,多年来他也一直坚守着这个理念。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清代画家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用现代话讲,就是说艺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反映时代的政治经济面貌的变化,反映这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取向。所以姜宝林老师认为“既要有传统功底笔墨功夫,又要有现代思维,具有现代人的品格,现代艺术的品味。”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 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姜宝林老师认为,中国画要体现时代感,变成世界性的艺术,就要具备世界语言,不要束缚在传统中国画的圈子里。现代的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的现代绘画,也不同于任何民族的现代绘画,只有是中国人的、中国画的、用笔墨完成的现代绘画,才是中国的现代绘画,必须坚守中国画艺术的基本属性。



姜宝林老师的书桌


所以,只有中国画具备了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个性和易于理解的国际语言,才能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受到全世界艺术爱好者的认可、接受和赞扬。


姜宝林老师现场作画


姜宝林老师还从长期的分析研究实践思考中总结出了四个现代中国画所具备的因素:


第一,就是要满构图,要画得饱满,这样才有张力。不同于古人的计白当黑,现代中国画的布局需要饱满,需要满构图。


第二,就是要有等值性,就是说一个符号,一个图示,可以无限的重复。一张几米、几十米的画,用同样的符号进行重复、延续,这就是重复美。重复在古代审美中是忌讳的,但恰恰这种重复、平行给人带来一种张力。


第三,就是要有装饰性,中国画本身就具有装饰意味,是以线写形。


第四,就是平面性,要画平面,不要画空间,不能画西方古典绘画里三维空间,或是古代中国画里的二维空间。没有空间,完全就是平面的,平面的东西给人这种视觉的冲击力、震撼力就更强。


《笔尖上的中国》拍摄现场


最后,姜宝林老师对我们说:“生命是有限的,艺术是无止尽的,你只要能够抓住一点,能有所突破,就算对民族艺术作出了一点贡献。我就有这个担当精神。我现在虽然70多了,但是我还要勇往直前,还要把我的‘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路子继续走下去,继续创造出新的高峰。”




姜宝林《西域暮色》| 2011


姜宝林《西域纪行-干沟》| 1994


姜宝林《无声》| 2013


姜宝林《黎明》| 1998


姜宝林《空我2号》| 2011



姜宝林《荷塘》| 2010



姜宝林《寂》| 2001



姜宝林《佛尔蒙特8号》| 1999



姜宝林《佛尔蒙特3号》| 1999



姜宝林《皴法新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著名画家姜宝林艺术鉴赏
画家郑会军: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
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对姜宝林先生笔墨的解读
姜宝林:既要笔墨又要现代,不容易!
白描现代山水大师姜宝林的执拗劲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