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丑,读书就有救吗?


[ 读书,包治百病 ]

大磊 心语

苏轼就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也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在这个以颜值论断人的社会,像我这样长得丑的人,如果不读书,恐怕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正所谓“人丑就要多读书”嘛。

文/兰川

- 01 -

读书是颜值的保鲜器

读书是高段位的化妆术

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句话里就藏着“读书是颜值的保鲜器”的道理。三天不读书,都不能照镜子,自己对自己都看不下去,不仅看不下去,简直是面目可憎。

反过来讲,读书多不仅能保颜,还能化妆,所以地铁标语中那句“读书是高段位的化妆术”所言不虚。电影《卡萨布兰卡》有句台词说: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读书至少占据你气质的三分之一,这个分量不小了。

苏轼就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也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举例如酷爱读书和写作的王小波,他自己也直言不讳说自己是骆驼,长得奇丑。关于他的长相,妻子李银河在《悼小波》一文中也委婉地说:

我们两个都不漂亮。

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作家刘心武回忆自己第一次拜访王小波时称自己一开门就“吓了一跳”,“没想到他这么高”,“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着一点凶样。”可是,王小波的“丑”与“凶”都没有妨害他成为人们喜爱的人。

人们为什么喜欢他呢?有一个公认的答案是:他很有趣。他为什么就那么有趣呢?难道是天生的?了解小时候的王小波的人都能证明,那时的他要么是个捣蛋鬼要么是个闷葫芦,跟有趣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经调查,他的有趣还要归功于读书,读书是他一辈子引以为乐的事。他说:“作为一个有趣的人,我当然不会放弃阅读这种获得有趣的机会。”

随便列举几本对他影响很大的书吧。比如杜拉斯《情人》 ,他说:“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笔,就算知道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另一篇使我终身受益的作品是查良铮的(穆旦)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另外让他格外推崇的是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笔的轻快直接影响了王小波的文学创作,使他的作品让人读来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人丑就要多读书”嘛。

- 02 -

读诗三百首

不做单身狗

这句读诗三百首,应该是出自古代一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出现在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序言中。至于读诗和单身狗之间其联系何在,我想也不难理解。古今中外,那么多情诗为何而作?当然是爱情。有了爱情,就告别了单身,这是自然之理。

距今最遥远的诗歌总集《诗经》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两汉时期的《涉江采芙蓉》又道尽了异地恋的辛酸——“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现代诗里,舒婷的《致橡树》几乎描绘出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

舒婷 叶芝

至于外国诗歌里,叶芝那首《当你老了》更是人尽皆知。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飞白 译)

情诗力量之大,还足以挽回一个人的心。

司马相如代阿娇作《长门赋》换回皇帝宠爱。《长门赋序》云: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赋中“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等句子感人至深。

有趣的是,司马相如妻子卓文君也是靠一首诗重新挽回了爱人的心。这首诗叫《数字诗》: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别之后,

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却谁知五六年,

弦琴无心弹,

行书无可传,

连环从中折断,

里长亭望眼欲穿,

思想,

系念,

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倚阑,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

偏遭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

我欲对镜心已乱,

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

郎呀郎,

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爱情一直都是诗歌的重要主题。朋友们,多读诗,多写诗,单身狗们脱单有望,刚分手的复合有盼。当然,这里所说读诗三百首并不限于三百首,甚至也并不限于读诗。一个人只要愿意读点东西,他就等于给了自己增添无穷魅力的机会。

▲ 2014年,巴西,里约热内卢

在葡萄牙语阅读室里

一位读者站在梯子上寻找书籍

这里的葡萄牙语藏书为巴西第一

文/易中天

- 03 -

读书如择偶

有句老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

当然,这是从前。现在不怕了。选错行可以改行,选错郎也可以离婚么!不过,改行毕竟费事,离婚也很麻烦。能不改不离,最好。

何况还有改不了离不掉的。就算改得了离得掉,那损失也无法追回,那影响也无法消除。夫妻双方是会相互影响的。康德甚至说一对夫妻相处日久,就连相貌都会变得接近起来,让人觉得对象对象,当真“一对就像”(其实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都有了共同的情调)。面如此,而况乎心?遇人不淑,那可真是后患无穷,岂是含糊得的?

读书也一样。

读书当然不等于娶妻嫁人,非得“从一而终”,一辈子厮守不可。换一种书或一类书来读,也不像离婚改行那么困难,更没有什么道德问题。但这决不等于说读什么书是无所谓的。书的意义,有时比配偶还重要。因为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往往就终身爱读甚至只读某一类书。这些书会影响他一辈子,甚至决定他走什么样的道路,有什么样的思想等等。比如毛泽东,依我看就是线装书读多了。如果多读些翻译书,情况只怕就会两样。

即便书不等于偶,至少也近于友吧?读什么书,也就是交什么人。古人云:“不知其人而视其友”。依我看,也无妨说“不知其人而视其书”。要了解认识一个人(当然是指那些断文识字多少读点书的人),只要看他平时都读些什么书,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能猜出他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如果架上多为有思想有品位有份量的著作,自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相反,如果终日里尽读些不三不四的玩艺,则其人也难免会有些不三不四。不是说他人品一定不好,至少其品位就很可疑。

人总是愿意有些品位的。提高修养和品位,也是不少人读书的目的和动机之一。如果读来读去,品位没提高,反倒弄得俗气了,岂非南其辕而北其辙?

这就要有所选择。

▲ 2002年,阿富汗,喀布尔

鞋店的主人在门口读报

选择也不易。谁来选,怎么选,都是问题。按照导师和准导师们的选择照单全收是不行的。那个靠不住。媒体上的排行榜当然也靠不住。就算是什么“影响世界历史的××本书”,也未必就是最佳选择。过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现在就一定还影响?再说影响世界历史,又关我们什么事?说到底,读书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怎么能让别人来包揽?岂非“包办婚姻”?《中华读书报》的记者在调查“名著导读”一类书籍的销售情况时,一位读者张先生就明确表示他不读,因为感觉像是“第三者插足”。“导读”之类的“循循善诱”尚不能接受,况乎“越俎代庖”的替人选书?

那么,自己来选又如何?也很困难。一个人,如果从来就没读过书的,他怎么知道该挑哪类书、哪种书、哪本书?要想学会选择,而且选得不离谱,除非他读过很多。

其实答案也就在这里:要学会选书,必先多读书。观千剑而后识器。判断力和鉴赏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读书也不例外。因此,初读书时,最好什么书都读,就像结婚之前先广交朋友,然后再从容选择一样。不要才见了一个,便忙不迭地“定了终身”。树木后面是森林。一叶障目尚且不可,如果那“叶”还是败叶,岂不更糟?

书读得多了,就有了选择。这倒不是说从此就只读一种书或一类书了。周国平先生说:“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人与书之间》)。其实岂止是会腻味,只怕还会造成思想的偏颇和心胸的狭窄,大非所宜。所谓“有了选择”,只不过是有了品位;所谓“有了品位”,也不是说从此只读“雅”的,不读“俗”的,而是说有了判断力和鉴赏力,知道好歹了。好歹和通常所谓雅俗不一回事。自命风雅者,往往其实是“恶俗”;向为专家学者流不屑一顾的“俗物”,却没准反倒“大雅”。是雅是俗,全看你有没有品位。没有品位,便是《浮士德》或《红楼梦》,也能让他讲得俗不可耐。

品位只能来自阅读的经验。读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好歹。这就要博览群书。而且那“博览群书”的“博”,还不仅是数量的“多”,更是品种的“杂”。朱光潜先生说:“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文学的趣味》)。所以,终身只读一种书或一类书是不妥的(哪怕这些书确实品位高雅)。它虽然能造成品位的纯正,却也难免趣味的偏狭。想想看吧,山间小溪固然清纯,却何如泥沙俱下的江河,广纳百川的大海?一个读书人,如能有此胸襟,大约也就不怕“选错行”或“选错郎”了。

▲ 1991年,科威特

在被废弃的实验室中

一名男子在阅读地上被丢弃的书

倘若无此可能,恐怕也只好挑那公认的经典名著来读。读经典名著,虽然没准会读成个“书呆子”,却肯定不会读成个“二皮脸”。此外,年轻人多读点古书,老年人多读点新书,也是办法之一。青年思想活跃。读点古书,并无碍其创新,反倒能增其厚重。老年最忌僵化。多读些新书,就能保证“生命之树常青”。即便弄得“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没什么不好。但无论老少,最好还是博览群书,什么都读一点。

那么,就不怕看花了眼,或者变成“野狐禅”么?不怕。择书如择偶,又毕竟不是择偶,其实不妨寻花问柳,见异思迁,“阅尽人间春色”的。何况,“野狐禅”也是禅么!只要能悟得“无上正等正觉”,修成“正果”,管他什么禅呢!

或许有人要问,如果我读了一辈子书,觉得读什么都好,并没有什么“最”喜欢或“最”合适的,又将如之何呢?当真这样,我就要说,你作了最好的选择。你想,一个人,一生中时时有爱情,处处有朋友,岂非幸福?

当然,最好是,每个时期都有新朋友,却也有几个可以终身交往的老朋友。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晚年,能有几本心爱的书为伴,而且常读常新,该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

那可真是“幸甚至哉”!

- 04-

吹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这两句话,黄永玉先生写过字。

黄永玉先生字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呢?大体上可以有两种,一个是说读书读到很晚,伴着月光入眠,那种人生的充实和惬意,非其他事情可以想比。或许,也可以说,读书人就像明月一样敞亮,灯虽然灭了,但光芒还在。

有一篇文章叫《我害怕阅读的人》,文中说:

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让我明了,阅读不只是知识,更是魔力。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彷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人的魅力的确能通过读书而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

上文既然说到黄永玉先生的字,他还有一幅字写关于读书的,十分有趣:“以看书为耻,以看书为险,这个时代幸好过去了”。

黄永玉先生字

读书是好事,不必以之为耻,不读书,才可怕。

- 05 -

读书有三好,

有品,经撩,笑点高

这三好归根结底说的还是有趣。以下想详细说说读书的乐趣。

人的乐趣之源可以有很多,享受美食可以给人以乐趣,穿衣打扮可以给人以乐趣,纵情游戏可以给人以乐趣,但在我心里,这诸多乐趣都抵不上思维给我的乐趣。究其原因,大概是美食、华服、游戏之乐不足以体现我身而为人的优越性。

唯有思维的乐趣能让我感受到自己与飞禽鸟兽区别大矣。即便孟子说的那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没有错,能体会思维的乐趣也是这“几希”里最重要的一个。人理应珍惜这乐趣,体验为人所独有的快感。

思维的乐趣从哪里来?要么你天生有趣,足以自娱;要么就见识有趣的人,看他们如何思维,如何有趣地思维。何其有幸,我自认为是个天生有趣的人,后天又通过读书见识了很多有趣的人。这双重有趣,是我至今为止还愿意存活于这苟且之世的重要原因。

这双重有趣里,第一种不那么可靠。毕竟我不能保证悲伤时还有足够能力唤起自己天生的有趣,也不能保证在别人泼我一头冷水时还能没心没肺傻呵呵地让自己有趣。这时候,我就庆幸自己有双保险,能启动第二种有趣——打开一本书,里面总有能给我思维之乐的东西,足以暂缓我的悲伤,把被泼的一头冷水顺势接受下来。

《树下读书图》【明】吴伟 绘

我想这不是避世,这是一个在苟且之世生而为人的勇敢之举。我得有一件武器,用来防身并取悦自己。生而为人,暂居人世,如果不细想,我们还真意识不到为了让生活变得有趣,费了多大劲。还好我已经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出了些枝桠小径,寻得了不少乐趣。往后的路,走起来虽然也会费劲,但自信不必费多大劲。

关于读书给人的思维之乐,王小波有一件往事足以说明。当年他在农村插队,带了一本书,奥维德的《变形记》。队里的人手手传阅,以至后来被传成了海带卷儿,一条一条。但这并没影响它被传到别的队。王小波说他在好几个地方见过这本书,最后终于没有再见到,估计是被看没了。

想必在那个插队的年月,肚子填不饱的人精神上更是饥饿得很。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时理论知识的反复灌输,真能让人郁郁寡欢,不知思维之乐为何物,只能行尸走肉一般了。

《渔舟读书图》【明】蒋嵩 绘

我闭眼想象了一下,如果我也生活在类似插队的年月,会怎样。估计得闷死。假如我没读过《成人之美兮》就不可能开启之后的读书之旅;假如我没读过柏拉图《会饮篇》,都不知道酒该怎么喝,喝到什么程度是恰当;假如没读过毛姆的《刀锋》,我哪里会有勇气这样浪迹天涯,追问人生难题;假如没读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哪里算是个见识过美好语言的阅读者;假如没读过《其实不识字》,我怎能知道自己竟然是个识字的文盲;假如没读过《深色田园》,我又哪里知道家乡对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太多太多了,无法历数。概而言之,没有读书就没有现在的我,没有这么自在享受思维之乐的我。

细说起来,思维之乐也有大小久暂之分。有的阅读能带来小乐趣,短暂的乐趣,有的阅读给人以大乐趣,长久的乐趣。前者如读一本笑话书,后者如读大部头的小说或者对思维能力构成挑战的艰涩之书。一个人越能读就越能读,越能读就越能体会大乐趣,长久的乐趣。

“越能读就越能读”里的两个“能”,既指意愿,也指能力。窃以为,意愿之“能”比能力之“能”更重要。

如果你读书仅仅为了得到一丁点儿方便,就像学会阿拉伯数字,只是为了记账,免得做生意上当受骗,那么,你就对真正的阅读一无所知。

阅读是有品德的,用梭罗所说的“高尚的智力练习”来形容,我想是恰当的。高尚是指“我们不得不踮起脚尖去阅读,把我们最警觉、最清醒的时光奉献给阅读。”(梭罗《瓦尔登湖》)

梭罗画像

没有阅读,没有享受过读书之乐的人,口中说出的、心里惦念的,无非是些毫无趣味的闲篇儿,张家长李家短。这样的人,恕我瞧不起,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交谈乏味,思想贫瘠,更不知思维之乐何谓。

很多朋友偶尔也会流露出读书的意愿,但他们往往想要一蹴而就,总问我这样的问题:

哪一本书对你影响最大?

我敢说,只要我敢说哪一本书对我影响最大,他们就一定敢买来读。如果我稍微使个坏心眼儿,说康德三大批判对我影响最大,想必这些朋友们就永久性告别阅读了。这不怨我,要怪就怪他们的问题问得有问题。哪能问一个读书人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呢?影响最大的书都是攀着其他书拾级而上才读得懂的。所以,一个人的读书意愿之“能”,最基本的是能勇于做个初学者。

C.S.路易斯

C.S.路易斯在《荣耀之重》中说:

没人有时间完成学业,无论在哪一学科,最长寿的人最终还是个初学者,要是我对你这样说,在你看来,我是说相当陈腐的大道理。假如你知道,即便只是正当盛年,却总有人很快感到人生苦短,感到在许多事情上,不得不说“没空”、“太迟了”以及“不适合我”。

我们最害怕的事情,大概就是给自己清零;我们懒得读书的最强大理由,大概就是“没空”。所以,我们总是一无所知却耻于做一个初学者。其结果就是,不仅不去运用自己思维的能力,无法享受思维的乐趣,还会沦为舆论的奴仆,做以他人之见为主见的无根者,做缺乏精神主张的流浪儿。

普鲁斯特

一个拥有意愿之“能”的阅读者一定是一个主动阅读者。普鲁斯特在《阅读的时光》里说:

作家和画家至高无上的努力不过是为我们部分地解开了那让我们在宇宙面前无动于衷的丑陋无聊的面纱。随后他说:‘看吧,看吧,充满苜蓿与艾蒿的芳香,拥抱着狭窄奔腾的溪流,是那埃纳与瓦兹之地。……看啊!学着去看!’就在这时他消失了。这便是阅读的价值所在,也是它的不足之处。阅读是精神生活的开始:它将我们引入精神生活:它并不构成它。

不要以为打开书籍,苜蓿与艾蒿的芳香就会被你闻到,狭窄奔腾的溪流就会主动来投怀送抱,如果你不主动用鼻子嗅,不张开双臂热情拥上去,书籍所承载的不过是冰冷的字,是冰冷的字串联起来的无意义的句行。要主动,要发挥你的意愿之“能”。

至于能力之“能”,是不断培养起来的。没错,是“不断”。还是那句话,越能读就越能读。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马基雅维利的旧事。

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生命中有一段日子是灰暗却富有希望的。他蒙冤入狱之后被流放,举家搬到佛罗伦萨附近的小村庄,当起了村夫。他唯一欣慰的就是,每天晚上可以过一种严肃而愉快的精神生活。他写道:

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斋。在房门口,我脱下了沾满尘土的白天工作服,换上朝服,整我威仪,进入古人所在的往昔的宫廷。......在四个小时里,我毫不感到疲倦,我忘记了一切烦恼,我不怕穷,也不怕死,我完全被古人迷住了。

迷人的书斋里有迷人的思想,那里是天堂,是思维乐趣的聚集之地。

▲ 1998年,克什米尔

小孩子们在杂乱的教室阅读学习

文/弓长先生

- 06 -

读书,知行合一

最难的永远是行

知行合一,最难的永远是行。

没有经过现实世界里的摸爬滚打,任何理论,都只能是空洞而无比正确的废话。

可惜,人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幻觉:我读过某些道理,我就懂了。

你读过刻骨铭心,生死别离,便以为自己见到了爱情最好的模样;

你读过追求梦想,诗与远方,便以为自己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你读过人心叵测,风云诡谲,便以为自己世事洞明,世上之事不过如此

……

不不不,你只是没遇到真正的问题而已。

台湾著名出版人詹宏志,在他的《读书与旅行》里,讲了他的际遇。

他想拜访自己心目中的雪峰,从旅行指南中读到,只需徒步六小时便可到达。

他与旅伴穿了双休闲鞋,背了个软塌塌的大背包,简装上阵。

开开心心地走了两小时,他们遇到了一片雪地,极度陡峭。只要一失足,就得滚下几百米,撞上各种巨石,最后落入雪水融城的溪谷之中。

胡适卧读

他觉得,这是一个超乎书上知识范围的一个小意外,便抓住陡峭而冰冷的雪壁,硬爬过了这条路。

接着走了半小时,一片更大、更陡峭的雪壁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盘算着,照书上说的,只需走六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便又硬爬了过去。

再接着往深处走,雪壁渐渐连绵不绝,群山层层,不知所终。积雪、杂草、烂泥混在一起,雪水倒灌进鞋子里。

他一路吭哧吭哧地走,跌跌撞撞,才知道旅行指南里,用轻巧的语气一笔带过的片段,都变成了现实生活里,一步一个脚印,跌倒过的坑。

可惜山路里人迹罕至,没有车,也没有回头的路。

不抓紧时间走,他们只能冻死饿死在山上。

1984年,北京,人们在小人书摊前看小人书

最后,直至深夜,他们才走到有人烟的地方,搭上了好心人的车子,回到山脚下的小城镇里。

因为轻信旅行指南,差点命丧异乡,深深感慨的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旅行前,我们对旅行地的了解,只能是一种想象;

在旅行中,我们对旅行地的了解,如同盲人摸象;

只有在旅行完成以后,才是我们真正对旅行地了解的开始。

旅行如此,人生亦然。

读书不能代替阅历。因为在书里,你永远是安全的。你永远不会被卷入现实的风暴和洪流中,但你也会失去真正的磨练和成长的机会。

年轻人,你不止要读万卷书,你还要行万里路。

▲ 1989年,法国,卢尔德

公园里,一名老妪正在看书

- 07 -

读书的意义

到底是什么?

知乎上有个特别火的提问: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高点赞数的回答,答主的爷爷是一个生于民国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时遭受种种迫害,被抄家、被批斗,流连失所,一年之内搬了30多次家,无非是别人家的杂物间甚至牛棚。

等爷爷年老后,生活逐渐平静了下来,沉迷读书的习惯却留了下来,每天爷爷都会拉出他的椅子,迎着黄昏,端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

他已经老了,嗓子干哑,唱腔滑稽可笑,我总是会问他:“爷爷你在做什么啊?”

“读书”

“你都这么老了还要读书啊?”

“书不论多老都要读。”

弟弟妹妹们一哄而散,我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爷爷,年纪轻轻的我渐渐觉得,读书一定是一件神秘好玩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我长大了,爷爷却更老了。爷爷离世的前一天晚上,在床上唱了一夜的戏,从《借东风》唱到《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听得满室人戚然。

纵使如此一生落魄,抑郁不得志,在那些暮霭沉沉的黄昏,我苍老的爷爷还是满身祥光。

仿佛身在书中,这个世界就不再是冰冷扁平的的代号,它有了深度、有了宽度、有了温度,也有了表情。

▲ 2015年,俄罗斯

坐飞机的空闲更要读书

- 08 -

读书虽好

可有哪些陷阱?

关于读书的好处、读书的意义,已经不必多谈了,从小到大,我们从老师、家长、媒体乃至于我们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听得足够多、看得足够多、也感受得足够多了。不过,当“多读书”成了一种“舆论正确”时,反倒鲜有人去思考,该怎么读书才是真正的“好”,或者说,是否也存在某些可能,“多读书”反倒弊大于利?本文有意对此展开思考,读书虽好,但它是否也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呢?

屏蔽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古语有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是只读书,书中有着一切。在古代中国,这句话还是行得通的,毕竟当时信息闭塞、时代变化速度慢,书籍往往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读圣贤书”便意味着“闻窗外事”。

不过信息时代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把这两句话奉为圭臬,他们的确热衷于读书,但他们把书籍当成唯一的知识来源。很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论与信息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信息时代最根本的特征之一是,万事万物瞬息万变,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多元,最新的思想、最新的知识,往往出现在书籍以外的渠道上。书籍只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除此之外,刷刷公众号、看看新闻、田野调查、现场观摩、面对面交流、头脑风暴,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还以为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现代社会所需的所有技能,就会屏蔽了书籍之外更广阔世界。郝明义在《越读者》里对此早有过警告,他说,文字固然提供了“一个可以极为抽象又方便地认知世界的方式”,但它也可能导致“我们原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能力逐渐退化”,书籍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也使“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越读者》

奉书本为圭臬,把书本当教条,表面上看读书“教会”了一个人思考,可实际上,书籍恰恰把个体的思维开阔性彻底封死了,读书人反倒成了“套子里的人”,就像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或者李白诗中嘲讽的“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在坊间,我们把这样的读书人称之为“书呆子”。

死读书,不仅屏蔽了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也会屏蔽一个人的经历。时下有句网络流行语,“听过很多道理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置换在读书上面,这句话同样成立:读了这么多书,怎么遇到很多事却也没能处理得更好呢。这凸显的是经历的重要性。读书所获取的知识往往是字面上的、是静止的、是冷冰冰的,但如果能够把读书与经历结合起来,那么这些冷冰冰的知识就会变成一种切己的、有温度的、感同身受的体验。

这让人想起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里那段著名的台词,天才少年威尔自恃才华、傲慢得不可一世,心理学教授尚恩这样跟他说:“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电影《心灵捕手》剧照

所以罗素这样说,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培根也这样说,“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所以中国古人更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贤们都非常智慧地注意到了,要读书,也要经历,否则我们很可能只是知识的局外人和旁观者,知识并没有真正内化为我们可理解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经历并不只是字面上的多去游山玩水看世界,它指的更是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对“正确”的勇敢践行,以及对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人生的经历,并在经历基础上建立起对他人真正的同理心。就比如你阅读了大量有关农民工的书籍,却不曾到过他们的住所,不曾听他们讲述过自己的故事,你了解的农民工很可能也只是书面上的一个群体,而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脱离大脑的知识肥胖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好像书读得越多,整个人就自然而然地变得智慧、变得有气质了。可在《儒林外史》里,我们看到那么多满腹诗书的文人却一副酸腐相,在鲁迅的小说里,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四铭满口仁义道德,然而,人们却不会将他们与智者联系起来。

《儒林外史》

这其实涉及到知识与智慧的差别,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但读书却不必然获得智慧。智慧是知识的下一个阶段,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整合,继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对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这是知识,但智慧是在对古诗词的吟咏中习得审美的能力,是在古人的七情六欲、亲情友情、热爱生活、有趣幽默、善良宽容等方面感受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价值,从而丰盈和完善个体生命。换言之,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而要从知识进阶到智慧,离不开思考。

什么是思考呢?换用龙应台的一个说法,“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思考则是“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北大教授曹文轩也这样说,“读书不是装书,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可问题是,很多人读书了,却只是装书,而没有思考。他们就像日本学者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术》中说的,“脱离大脑的知识肥胖”,读了大量书,脑中被各种知识灌满了,可却没有哪一样是自己的。外山滋比古将这一类人称为“滑翔机”。“滑翔机”看起来很像飞机,但其实与飞机大不一样:滑翔机没有自己的动力装置,得完全依赖他力才能在空中飞翔,而且无法长距离地持久飞行。

《思考的整理术》

最近高考结束,有个老段子再次被网友拿出来自嘲:“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高考前6个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这个段子颇为形象地说明了知识与智慧的距离。如果你只是背诵了知识,而没有从中学会思考、懂得实践、充实思想、涵养品格,那么,即便你知道得再多,也不过是掌握了一堆琐碎的知识。

残酷点说,琐碎的知识与破铜烂铁无异,之后自然被你“扔”(忘)得一干二净,它们来去匆匆,但却耗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妨碍了你思考的进程。因此文化学者鲍鹏山才这样说,“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

错误的优越感

常常在网上读到一些知识青年的“回乡偶得”,说的是自己初中、高中时成绩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也是全村里为数不多的名牌大学学生,属于“风云人物”,读书人的身份认同感特别强。几年过去了,毕业后一回乡,参加个同学聚会,或者加入同学群聊一聊,才恍然惊觉:当初那些成绩很差的同学“混得最好”,娶妻生子、有房有车,也变得特别热络,成了最受大家欢迎的人。相较之下,自己没房没车一无所有,群里别人聊得热火朝天,自己却找不到共同话题,不敢吱声,也不会有人想起。

本以为读书人应该很受尊重,也应该混得最好。可风水轮流转得令人措手不及,于是就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失落感和幽怨情绪。

当然,时下大学生文凭的贬值、身份的失落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不过,读书人的这种优越感也值得反思。什么样的优越感?就是认为读书人比没有读书的人更聪明更智慧,身份更高一等,读书人理应比没有读书的人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大的权力、过更幸福的生活。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优越感,一是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旧观念的延续。在那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皇帝是唯一的买家,读书是平民阶层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所以古人看不起那些不读书的人,并有“君子不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类的说法。二是我们教育价值观的偏差,应试教育以升学为首要目的,以分数论英雄,充满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气息,读书人不免也以实用角度看待读书,认为读书了就意味着上大学、找好工作、赚更多的钱。

可时代已经变了,皇帝没有了,多元的买方市场出现了。固然读书仍旧是下级阶层实现阶层流动最主要的方式,但切记,这已经不是唯一的方式。你在寒窗苦读,很多没读书的人也在为改变命运而艰辛打拼,读书与不读书,只是窄的路与更窄走的路之间的差别,而无关权力的大小、身份的高低、财富的多寡。

并且,“学习成绩很好的最后却给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打工”,这种说法其实属于一种逻辑谬误,叫幸存者偏差,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少数的成功者。退一万步说,即便“学习成绩很好的最后却给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打工”,那又怎样?这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我们把“有用”的标准定义得狭隘,只以金钱的多寡来衡量。

遗憾的是,个别读书人对此没有清醒的认知。对读书有认同感是好事,但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优越感,并产生某种文人式的自恋,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与众不同、“世人皆睡,唯我独醒”,最终将读书异化为一种高利润、高回报的投资,仿佛他读了书却不比别人有钱,就是社会亏待了他。如此“眼高”,一旦没有实现,要么就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怀疑人生,进而怀疑社会,成为一个愤青;要么就是自怨自艾,感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愁容满面、抑郁寡欢。对于这样的读书人,我倒想起了贾平凹先生的一句话:“不要以为读书是最崇高的事情,如果脱离了生活只是纯粹读书,还不如去路边卖油条。”

- 08 -

全世界都在读书啊

▲ 1989年,前南斯拉夫

一位炼钢厂工人在炼钢炉前看报纸

▲ 1990年,德国

奶奶做的饼干和阅读更配

▲ 1992年,瑞典

身穿黑色连衣裙的女子

蜷缩在沙发上读书

▲ 1994年,意大利,罗马

咖啡店的门口

一名男子和他的狗

正在享受阅读的时光

▲ 1995 年,斯里兰卡

奶奶正在给躺在膝上的孙子念故事

▲ 1996年,印度,孟买

司机惬意地躺在汽车前盖上阅读

▲ 2010年,古巴

▲ 2010年,泰国,清迈

男孩靠着大象看书

▲ 2012年,意大利,翁布里亚博物馆

在巨大的骨骼雕像旁

一位女子沉浸在书籍的世界

▲ 2013年,埃塞俄比亚,奥摩山谷

男孩在教室温习功课

▲ 2013年,美国

女子躺在小舞台上阅读

▲ 2013年,南非,好望角

一位女子在酒吧吧台旁读书

▲ 韩国,首尔

在堆满了书籍的店里

老板却选择了报纸

▲ 也门,萨那

卖粮食的小商贩也不忘读书

你的气质里

藏着你读过的书

走过的路

你爱过的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1|如何从0开始快速搭建阅读体系
职业读书人是怎样高效阅读的?
读书是品位,阅读是习惯
读书也有诀窍
读书人怀念无书可读的年代
关于读书的句子大全(精选100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