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幼师的“一天”!

幼儿园里来了日本老师!一位幼儿教师这样说到。这位日本老师我们暂且称呼她为“J老师”吧。她是作为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的一员,来到咱们中国幼儿园的。
一起来看看这位日本老师在工作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我们得改变

J老师工作非常细致,可她并不感到累,问其原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是被家长认同和配合的。例如:“在淋水的活动中,我们在活动前就已经告诉家长会有这种活动,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生病,可以不参加活动。”

日本幼儿老师每天都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方式是用一个小本子,老师每天会把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表现等记录下来告诉家长,家长会在家中配合,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得到同样的要求。同时,家长也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情况写在本子上,让老师了解,便于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或者是方式,从而形成全面的“家园共育”。
也许,有的老师会想,这种方式会不会加重老师的负担?其实,当真正形成这样的家园合作教育文化,孩子的很多“问题”将不再存在。一旦家园教育之间的不和谐或矛盾弱化、消失,家园共育形成一种有效的规律,对老师、家长和孩子来说都将是一种真正而彻底的解放。
J老师组织活动的时候,经常会边重复示范小朋友的错误行为或者预见性地演示一些孩子可能出现的不正确行为,还边问小朋友:“这样可不可以?”“这样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日本的老师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小朋友不要做一些危险的动作,或是避免一些错误的做法。而小朋友都会明白老师的意图,在活动中引起注意,不会模仿(小班也是如此)。
这与我们的老师之前接受的
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反思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有的时候会不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太过于保守和小心翼翼了?过多的呵护照顾会使他们失去独立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过分的尊重儿童会使他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替他人着想的意识;过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他们不能经受挫折和失败……

作为老师,不回避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敢于大胆将其放大以提醒学生引以为戒,目的是力求通过这样的教育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转变他们的不正确观念和行为。
幼儿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触:每天都要和孩子说很多的话,但孩子们依然表现出不讲秩序、不愿等待、不会合作等行为。老师所希望传达的这些规则并没有在孩子们身上内化。
J老师设计的一节手工活动
却轻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手工环节设计


我们的老师:通常会采取活动前半段老师示范讲解,后半段幼儿操作的方式。

日本老师:教师讲解一步,幼儿操作一步,教师每次讲解时,都要求孩子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因为这样孩子们能更清楚地学习制作的方法,并且在这一步一步的学习中,孩子们安静、专注倾听和耐心、坚持完成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得到了训练。同时,操作时,先完成任务的幼儿要安静等待没完成的同伴,等待别人的习惯也得到了培养和实际的练习。


材料的准备与发放

我们的老师:通常在活动前将纸张等用品一应俱全地直接放在幼儿座位前。认为这是减少消极等待和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并保证每个孩子拥有充足的操作材料。

日本老师:她没有提前放好材料用品。而是抓住发放材料的契机,故意设计一些“刁难”的小问题。
1、请幼儿依次到前台领取,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习如何排队,培养耐心等待,养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感。

2、将材料用品放在某个幼儿面前,请他(她)依次传递给同组的伙伴。让孩子们在传递中学习关注同伴,感受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乐趣。

3、将材料用品放在某个幼儿面前,请他(她)自己考虑并完成分配材料的任务。分配时,要思考如何合理分配,注意兼顾每个同伴的不同需要,而这个过程正是关注同伴,与同伴合作意识与行为的训练过程。

文章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小班新生入园家长会发言稿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期末总结PPT
小班班务工作总结
小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幼儿被同伴抓伤‼️幼师该如何处理
奶奶对孙子说:谁要招你,你就狠狠地打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