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的“避讳”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

  封建时代,皇帝是万民之主,一国之尊。君父观念神圣不可侵犯,为人臣子在言及或书写君父名字时,必须避忌,以示尊重,违犯者则称为“犯讳”。避讳分国讳和家讳两种:

  皇帝和孔子之名,全国共避之,谓之“国讳”。

  长上之名全家共避之,谓之“家讳”。

  避讳之风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明朝初还不甚严苛,然而到了明末天启、崇祯以后,也逐渐严了起来。清朝的避讳最为厉害,因犯讳造成文字狱而被杀头者不计其数。直至民国改元,才废止了奉行两千余年的避讳制度。

  避讳的方法,各朝不同,常用之法有空字、改字、缺笔和改音等。

  改字,即用同义字代替。如秦始皇名嬴政,讳“正”字,凡遇“正”字改为“端”。汉明帝刘庄,讳“庄”字,凡遇“庄”字都改写“严”字。隋文帝名杨坚,讳“坚”字,凡遇“坚”字改写作“牢”、“固”、“刚”等字。

  缺笔,如唐太宗讳”民”,若单写“民”字的缺笔为“民”,若偏旁有“民”,则缺上画而作“氏”,如“岷”写作“山氏”等。


文史天地』伴你欣赏历史的精彩片段

我们为你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讲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历史的精彩内容可以通过我们分享给大家。

订阅:点击大标题下的?文史天地-->再点击?关注 按钮即可订阅;

点击大标题下的?文史天地-->再点击?查看历史信息 即可查看往期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史知识】“朋”“友”含义区别大
“使节”的来历
文史知识:那些字、那些词的历史来源,必须要知道!
一幅文史对联,能对出来,就涨姿势
文史探秘 国号的故事10.
2018国考——必背文史56条!打包好,多看、多积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