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球之外是宇宙,那么宇宙之外是什么呢?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了多久,就仰望了星空多久。我们知道了太阳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发光发热,知道了星星的秘密,知道除了日月星辰之外,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同时,我们也在寻找着,寻找地球以外的另一颗宜居星球。

造就请来了天文领域的五位专家,为大家开了大大的脑洞。虽然演讲中不乏冷僻的专业术语,但对于宇宙的奇思妙想仍然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今天最让人惊喜的,是观众席上有众多小朋友,他们是造就史上最“捧场”的一批观众,完全能够get到科学家的“冷”笑话,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我们期待着,未来他们能从科学家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人类的探索宇宙之路。

黎耕:中国人与西方理解自然的方式不同

  • 天文在中国古代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

  • 古人是如何观察并记录头顶这片星空的?

  • 人类将如何穿过这漫漫长夜走向星辰大海?

考古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黎耕从历史的角度仰望星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没有手机、电脑、互联网,古人是如何来确定日期和时间呢?靠的就是一些简单却有效的天文观测手段。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叫“钦天监”。钦天监官员所拥有的权力比现在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钦天监并不是一个研究机构,而是一个重要的统治机构。


古代钦天监总共有三项重要功能:一是观测天象,二是编制历法,三是占候推步,偶尔还要帮“国家项目”选选址。因此可见古代天文对于人们生活与政治的影响有多大!

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有一位著名的学者是英国人李约瑟。李约瑟的成就斐然,其中尤以“李约瑟问题”最为著名。他提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黎耕认为我们不必拘泥于此。如果我们把科学视为文明的一种形式,我们中国人是否可以拥有和西方人不一样的理解自然的方式呢?因此,用中国古人的方式来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或许比回答李约瑟问题更有意义。

现在,我们中国天文学已经彻底摆脱了传统文明的禁锢,走向了全球化。

陈鹏飞:太阳除了是个火球,还是什么?

  • 太阳只是一个简单的火球吗?

  • 黑子和耀斑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 太阳还有多少不解之谜?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带领大家探索太阳这颗明亮的星球。

太阳不是一个简单的火球,那么它是什么呢?它是由90%的氢,约10%的氦以及不到1%的其他成分组成的。

透过望远镜去看太阳,它和我们想象中非常不同。太阳黑子上有非常多的细节和动态变化,它周围充满了像米粒一样的结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太阳黑子,它也有三四个地球那么大。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明朝末年,当时太阳黑子数下降,阳光亮度降低,地球经历了小冰期,这导致农作物减产,社会矛盾加剧。所以说,明朝灭亡可能也和太阳黑子有关……不是崇祯皇帝的错。到现代,太阳爆发每年给我们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元。

我们研究太阳只是为了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环境,预报它对人类的影响,并且通过理解太阳来理解广阔无垠而又神秘的宇宙。

周济林:我们在地球之外,还发现了哪些宜居星球?

  • 人类为什么要寻找第二个地球?

  • 如何在浩渺宇宙中发现类地行星?

  • 目前世界上类地行星探测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济林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人类寻找更多的系外行是为了了解我们从哪里来,生命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要到哪里去。


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要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固体的表面;

  • 存在液态水;

  • 主星辐射不能太强;

目前找到的类地行星大概有700-800颗,但是其中大部分离我们非常远。如果缩小到300光年的范围内,就只找到30颗,再缩短到60光年范围的话,只有10个。

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戴子高:恐龙灭绝可能是伽马暴惹的祸   

  • 伽玛暴和原子弹有什么关系?

  • 伽玛暴在宇宙中是如何产生的?

  • 恐龙灭绝是因为伽玛暴么?

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所发出的引力波,并同时“听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

现在引力波是一个热门词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双中子星合并还会产生另一种东西,那就是伽玛射线暴。

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戴子高为我们普及了伽玛暴是什么、如何发现、空间分布以及离我们有多远等科学知识。

他认为地球上的几次生命大灭绝,包括恐龙灭绝,都有可能是因为银河系内发生伽马射线暴,而且射线暴的喷流恰好轰击到地球所导的。    

袁强:如果确实存在难以理解的暗物质,那么宇宙反而是好理解的

  • 暗物质是什么?

  • 为什么说“暗物质最好是存在的”?

  • “悟空”卫星如何探测暗物质?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检验都很成功,但是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在有些情况下,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并不成立。暗物质就是科学家从这样一些反常的现象中推断出来的。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认为,如果宇宙中确实存在难以理解的暗物质,那么宇宙反而是好理解的。为什么说“暗物质最好存在”?因为如果它不在存在,这个世界将更加难以理解。


如何探测这些暗物质?

  • 通过高能粒子对撞机对撞;

  • 在地下实验室直接探测暗物质;

  • 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探测。

中国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就是通过观测高能宇宙射线来寻找暗物质。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暗物质?因为每一次基础科学的突破都会带来技术的重大飞跃,进而影响到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以及我们的个人生活。

那么发展暗物质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袁强坦诚地说:“我们并不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小觑的太阳活动,地球危机四伏,地外文明探索如何来助力?
恐怖的太阳黑子 可以吞噬整个地球
太阳发出警示: 2019年地球将进行小冰河期?
冰河时期
在我们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个“太阳”?
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地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