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 | 晨跑到底好不好?
植物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早上并不是锻炼的最好时候。

午后五六点钟吃过晚饭后锻炼,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日本专家在对照了自愿者晨跑与晚跑后的血液循环状况后指出:晨跑增加了血管中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易导致血管栓塞,因为这时血液的凝聚力提高了6%。


那么问题来了,晨跑到底好不好?
实际上,每周3-4天、一次40分钟的跑步锻炼,如果跑得够“科学”,对心血管是会存在明显获益的。但如何才能跑得科学,从锻炼的时间选择上就要开始考虑了。
1.清晨时人的大脑皮层尚未完全兴奋,生理机能仍处于一定的抑制状态,人体各脏器的功能相对低下。进行晨跑,有助于提高一天的代谢率,使人迅速达到最佳的生理机能状态。但此时由于肌肉血供水平较低,其速度、力量及耐力均属于低水平,运动则易疲劳,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也会升高。
所以若要进行晨跑,热身运动十分重要,使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从静止、抵制状态逐步过渡到兴奋、紧张状态,减少肌肉、韧带拉伤或关节扭伤的发生概率,并为身体锻炼时产生的额外负荷做好准备。

2.清晨往往室外温度较低,尤其冬季,体温与环境过大的温差除了易致受凉感冒外,对于具心血管危险因素或疾病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利的环境压力,易诱发疾病的发生或急性加重。晨跑时,保暖尤其重要,开始锻炼时不必立即脱掉外衣,待身体发热后再逐渐减衣,当然也不要等大汗淋漓时再脱外衣,汗水挥发亦会带走大量热量。

3.每天的清晨及上午,在人体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血栓形成趋势提高、血压心率升高波动较大,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期”。此时若进行剧烈的运动,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或急性加重。晨练时不建议运动强度过大,以慢跑这样的有氧运动为主,使心率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50-65%为好。

4.清晨汽车尚未拥挤马路,尾气量未达峰,除雾霾天应避免户外运动外,一般情况下空气应该是比较好的;但经过一夜的植物呼吸作用,清晨的空气氧含量相对有所降低。清晨跑步这一时间选择必然也是有利有弊的。
清晨跑步,有利有弊,但如果“科学”地跑,就能够尽可能避免掉危害,而获得锻炼对于心血管健康的最大益处。
时间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事实上更核心的是要达到指南所推荐的运动量。运动量的保证,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对于心血管疾病起到了积极的预防改善作用。我推荐每个人都能够达到适宜的运动量,“科学”地晨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生校内晨跑猝死,学校称 “无责任” ,网友意见不一!请不要传播跑步“要命”
四十多岁的人每天晨跑4公里,运动量够吗?要跑多少公里才合适?
2种运动被称为“长寿运动”,每天坚持这个时长死亡率最低!
心律失常如何选择适当运动
扬州男子晨跑3公里心梗发作:安全跑步,这4点永远不要忘|熬夜|猝死|高血压
“晨跑猝死”频发的背后,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