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百度”更名,隐藏着其更大的雄心

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

━━━━━━


看似简单的更名,隐藏着百度更大的移动转型雄心。




文 | 王雷柏



在2016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曾说“一个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


但是两年过去了,现在的微信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App,它成为了时间杀手——Mary Meeker的数据显示微信占据了中国手机用户近30%的使用时间。


人们对微信已经没办法用完即走,以至于只能一次次地屏蔽朋友圈,然后又一次次悄悄打开。但当罗振宇高呼互联网下半场应该重视“国民总时间”这个概念时,“用完即走”显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愿意看到的结局。


在PC时代,百度是“用完即走”的典型,它成为了最重要的流量分发节点。人们一次次地发出搜索请求,等待着百度给出结果,然后再点击链接跳转到相应的网站。


这个中心位置让百度占尽优势。它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人们“用完即走”的步伐,赶紧将用户从自己的页面准确送达到人们想要去的网站,分发越高效就意味着会在以后获得更多的搜索请求,从而不断巩固自己的入口优势。


但是,当移动时代来临时,这套逻辑不太行得通。搜索的分发入口优势开始消弭,当它不再那么明显地处于中心位置时,增强用户的使用时长才能让自己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毕竟在信息丰裕的时代,注意力意外地成为了稀缺资源。

李彦宏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


“The Innovator(创新者)”是“时代”记者给李彦宏的称呼,内文的标题是“百度李彦宏正帮助中国赢得21世纪”。不用看也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事实证明,“All in AI”这一把多少赌对了。


但事实上,支撑这轮布局的重要原因还是百度的传统业务,即搜索业务。1月19日,就在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同一天,百度搜索公司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内容创作者盛典。在这场盛典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应该是百度高级副总裁向海龙宣布的一则消息——“手机百度”App将更名为“百度”App。


对大多数公司来讲,战略级产品的任何一次logo或者slogan的更换都不是小事,更名自然也就蕴藏着百度自身更多的战略思考。


“各位听到手机百度这两个字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搜索框,那个搜索就是百度。我认为未来的百度不是这样子的,它应该基于信息分发2.0,既提供信息搜索,也提供信息浏览服务。”向海龙说。


所谓“信息浏览服务”,就是百度当前非常看重的信息流。


在去年的一场采访中,百度副总裁沈抖也曾提到相似的看法:“不会为信息流开发独立App,手机百度会成为搜索和信息流二合一的产品。”很显然,当大家都在追求黏住用户的时候,信息流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事实也证明当手机百度接入信息流之后,纵向来比还是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根据QuestMobile在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手机百度在发布9.0版本后,用户粘性有了一定提升:从去年7月到12月,手机百度的月均使用人次从71.3次提升至78.9次,使用时长则从391.2分钟提升至397.6分钟。


更名背后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讯息是,百度的搜索主战场也许将正式转往移动端。


毋庸置疑的是,现在百度搜索的城池是构建在PC端基础之上的,但是当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移动设备上时,自然会导致PC端搜索流量的下降,这是百度迟早需要面对的问题。相较于“百度”二字,“手机百度”多少给人感觉是百度“位移”到了移动端。但在更名之后,移动端的血统也就将变得更加纯正。


在回应36氪的问询时,百度官方也提到更名的关键其实是赋予”百度“两个字新的定义:“百度的发展战略是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这其中的移动基础指的就是百度App,至于搜索的重点,PC和移动会同时同步发展。只不过,移动App更符合时代和百度整体的发展趋势,所以会得到更多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彦宏:属于百度的日子终于来了,曾与Facebook谈建合资公司
历史进程中的百度:高光、险远与进击
打赢内容分发战,手机百度靠什么?
李彦宏:百度App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产品
百度的基本盘与核心依赖
百度移动重回牌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