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少帝陵和左炮台
宋少帝,也称宋末帝,名叫赵昺(bǐng),是宋度宗赵禥(qí)的儿子。赵禥有三个儿子,二儿子赵显是嫡子,大儿子赵昰(shì)和三儿子赵昺是庶子。
赵昺生于公元1271年,这一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因此,他一出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1274年,度宗死在酒色之中,四岁的嫡子赵显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称为宋恭帝。当时宋元交战,元兵已饮马长江,南宋国势像危急。
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杭州)陷落,宋恭帝被俘。南宋大臣护送赵昰和赵昺南逃,并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元兵穷追不舍,南宋小朝廷被迫继续逃亡到广东。1278年端宗病死,大臣们就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广东新会崖山,继续抗击元军。
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海上。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修缮经过

《赵氏族谱·帝昺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
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据说,1911年香港赵氏后裔才修建了少帝墓,1963年被赤湾驻军发现。1984年初,香港赵氏宗亲会和蛇口工业区旅游公司又捐资四十多万港元,对陵墓进行了修葺扩建。

陵墓现状

宋少帝陵远没有一般皇帝陵那么大气,整个陵园几乎一览无余。陵园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竖立一块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龙两幅,中间刻有一太阳浮雕;墓碑正中镌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八个填金大字(据说,“祥庆”应为“祥兴”之误,但在粤语中,“庆”和“兴”读音相近);右左两行填金小字为:“本山坐于兼祭复卦四支”、“辛亥岁赵氏三派裔孙重修”,两旁有一金字对联:“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长此巩皇陵”。
碑后为坟堆,有两重弧形围墙,前段中间顶面塑祥云拱月,涂染朱红,后段顶面塑双龙拱日,下有一只凤鸟装饰。
墓的东侧,立有一块泉州白石碑,正面是《宋帝昺陵墓碑记》,记叙了宋少帝的生平、陆秀夫负帝殉海的经过以及陵墓的修建情况,碑文为篆体阴文,风格古拙,是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所写。石碑背面则刻有著名书法家秦萼生题笔的八个大字:“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字体苍劲。

宋少帝就是一个儿皇帝,宋一路从开封到杭州再到福州、东莞,一路转进。看到这个儿皇帝陵墓我感触良多,我看过秦始皇帝陵墓,看过明十三陵,这个儿皇帝陵实在是小得可怜,这还是后人修葺过的,而当年亦不过一小土堆,实在是让人唏嘘,宋皇朝的这个句号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今天发这个图片的档儿我又想起了杭州岳墓,这是怎样的一种因果?!宋词、朱程、活字印刷、梦溪笔谈、山水国画,这些都护不了身,都挡不住蒙古人的铁蹄和弯刀。

1p


2p 陆秀夫负帝殉海像



3p 墓地后侧的杂物燃烧起来的浓烟,开始我还以为是前来祭奠的人烧的香火。


4p 左炮台,清末时扼守着珠江入海口。


5p 炮台墙垛



6p
 


7p 林则徐,虎门(东莞)销烟民族英雄,却流放了新疆伊犁,我在嘉峪关也看到了他的纪念像。



8p 嘉峪关(流放伊犁时途经)林则徐像


9p 清末的脊梁不如其脑后的辫子,撑不起英雄昂起的胸膛!



10p


11p



12p
 


13p 炮台的营房


 

14p




 15p 我去看炮台,也看看这些生命力极强的榕树,并为之动容!



16p



17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哀南宋亡国少帝灵
宋少帝陵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小皇帝,陵墓藏在深圳海岸边,至今鲜为人知!
广东深圳:宋少帝陵
两座小皇帝坟墓 南宋少帝赵昺陵墓之谜
深圳最富裕的区藏着一座皇帝陵墓,模样很寒酸,如今还被居民包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