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同行 善化寺(2):三圣殿



  这个寺院的如此古朴与壮观,先体现在三圣殿上。大殿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至皇统年间,先后用了约二十五年时间。大殿在木构艺术方面,非一般寺院可比。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的大殿,檐下斗拱密布,左右次间檐下各出60度斜拱,真真的如花儿绽放一般。力学方面,当然它有承重功能,在美学上,也有极强的装饰作用。中华古建的斗拱最初就是为着承重的,一般较朴素,如唐代木构,后世元明清,尤其清代承重功能减弱,而装饰作用增强。这一变化是始于这座三圣殿吗?
  辽金建筑仿前朝(主要是唐代)的很多。如佛光寺的观音殿。金代建筑拥有自身特色的,当以三圣殿为典范了。看资料,才知金代斜拱盛行,硕大华丽者以三圣殿为最,它是金初代表性木构建筑。所以我的猜想是有了出处了。
 
   


  三圣殿匾额。三圣殿是供奉“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的三位圣者)的大殿。佛坛雕塑以毗卢遮那佛为中心,左右则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种华严三圣的布局,是在中唐以后形成的特异的造像。

 
       殿内露明无藻井。四根主柱甚为粗壮,是金代原构,四根较细的辅柱是后世所加,因殿内不让拍摄,也没拍到殿内梁架图片,上图是引用的资料图片。
  资料:因殿顶内部采用彻上露明造,故而置身其中豁然开朗,龛上佛像尤显高大,为了避免屋顶构件的木材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处在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之中。因此,很多时候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适当的装饰处理,使室内高大宽敞,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
  本殿是辽金减柱移柱法的突出实例。中国建筑发展到宋辽之际,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以增加建筑室内空间,这种移动内柱的建筑方法为移柱法。减去殿内的若干金柱或者向后移动前排金柱,其目的是获得更大的佛坛前的空间,以及避免柱列遮挡礼佛视线,使得梁下金柱的有无与位置更加灵活。这种扩大佛殿内部空间的设计,在满足人们礼佛时对空间需求的同时,又减少了礼佛时柱列对视线的影响,辽金减柱移柱法的使用是我国古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创新;可以说辽金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很有创造的时期。


         离开善化寺前,再次到三圣殿,并请求工作人员只拍这一张像,因为太喜欢太热爱了。因此拍了此图与下图。


 
 
第一部分:建筑·大殿欣赏
 
 
 三圣殿后门的匾额

 
 
 

 
 

 
 

第二部分:建筑·斗拱欣赏
 
   “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梁思成、林徽因语)。中国古代建筑讲究用“斗拱”来支撑大殿。而从宋朝以后,斗拱逐渐变成装饰品而不再起支撑作用,殿顶也越来越陡,建筑风格从唐朝的简约朴实转为纤细奢华。辽金一面继承了唐朝遗风,继续着唐朝建筑的简约朴实风格,一面开始有了自己的建筑特色。
 

 寺三圣殿的斜向斗拱


 




 

 
 
 

 
 
 
 

第二部分:建筑·门窗欣赏
 

 
 



第四部分:建筑·屋顶装饰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大辽代巨构之一【善化寺大殿】
内有4座辽金建筑,梁思成大赞其精美,大同这座古寺到底有多低调
话说不二寺
大同善化寺:令人震撼的礼佛空间,背后是辽金建筑设计的极致
古刹佛光—从五台山到云冈石窟【7】善化寺
山西大同善化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